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54音体美中的物理中考问题(教师版含解析).pdf





《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54音体美中的物理中考问题(教师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54音体美中的物理中考问题(教师版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18专题5 4音体美中的物理问题知识点1:音乐与物理娱乐活动用到乐器,这里涉及声音的特性等知识。知识点2:体育和物理体育赛事中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铅秋、网球、举重、跳高、跳远、冰壶、滑冰滑雪、短跑长跑等等,这些比赛过程中用到的力和运动、能量、做功等物理知识;知识点3:美术与物理美术中绘画色彩,涉及光学里物体的颜色等知识.三原色由三种基本构成。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 本 色 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这也是我们把红、绿、蓝这三色光叫做三原色的原因。三原色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三原色,就是红、绿、蓝;另一类是
2、三原色(品红、黄、青),但在美术上又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像我们书上,三原色也有很多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像我们的彩色电视机就是应用了三原色而产生不同色彩图像的。例题解析与对点练习【例 题 1】(2020天津)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 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 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答案】A【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声音的响度大。【对点练习】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多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 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
3、音的。【答案】振动;音调【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短振动的快,频率大音调高,空气柱长振动的慢,频率小音调低.【例题2】(2020河北模拟)第 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一张家口举办。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18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19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答案】C【解析】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不论穿不穿滑雪板,压力不变;D滑雪板与人一起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选项C正确。【对点练习】小明参加校运动会百米赛跑,站在起跑线上静止时所受重力与是一对平衡力;鞋底上有许多花纹是为了摩擦: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跑完全程用时13.5s,他的平均速度是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支持力;增大;相互的;7.4.【解析】(1)小明站在起跑线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2)鞋底上有许多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
5、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3)起跑时用力蹬地的同时,地对小明也有力的作用,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s 100m(4)他的平均速度 v=t=13.5s=7.4m/s.【例题3】(2020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_ _ _ _ _ _色。光源力【答案】反射;红。【解析】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反射黄色光。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白色背景板反射红光,故区域呈现红色。【对点练习】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水彩颜料
6、的调配两种以上的颜料加在一起调匀就是颜料的混合。这是一般画种共同使用的方法之一。混合后的颜料出现一些新的颜色,如蓝与黄混合后产生新的颜色绿色。通常情况是邻近色混合后新的颜色接近原来的颜色,如深蓝与普蓝混合后新的颜色具有原两色的性质。所以混合后的颜料色相有的变了,有的接近原来的颜料色相,同时新颜色的明度和纯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橙+绿=棕;黑+白=灰。红多+黄少=橙红色;橙红色+白=浅橘色;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19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20橙红色+黑=暗橘色;橙红色+黑+白=桔灰色;红少+黄多=橘黄色;黄多+蓝少=嫩绿色;黄少+蓝多=翠绿色;蓝多+红少=蓝紫
7、色;蓝少+红多=紫罗兰色;黑多+白少=深灰色;黑少+白多=浅灰色.(1)光的三原色是什么?(2)颜料的三原色是什么?【答案】(1)红、绿、蓝(2)红、黄、蓝。【解析】三原色由三种基本构成。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这也是我们把红、绿、蓝这三色光叫做三原色的原因。三原色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三原色,就是红、绿、蓝;另一类是三原色(品红、黄、青),但在美术上又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专题点对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2019淄博)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8、()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C【解析】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 A 说法错误。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弦的振动幅度,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 B 说法错误。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 C 说法正确。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 D 说法错误。2.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 图象是如图所示,a、b、c 三条图线
9、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则()A.甲的s-t 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 图象一定为cC.甲的s-t 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 图象可能为a【答案】A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20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21【解析】根据s-t图象找出同一时刻a、b、c对应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断三图象对应速度的大小关系;由图象判断5s内,三图象的路程差;根据图象a、b、c的速度及它们5s的路程差,根据题意选择答案。(1)由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如t=4 s)a、b、c的路程关系为S a S b S c,s由速度公式v=t可 知,va vb vc;(2)由图象可知,t
10、=5s 时,sa-S b 2 m,sa-scs 4 m 2 m,sb-sc 2 m;(3)由题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结合前面解答可知,甲的s-t图象一定是图线a:乙的s-t图象可能是图线b,也可能是图线c。3.如图所示,在2 0 1 8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一位坐轮椅的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选手是运动的B.轮椅坐垫做的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C.停止用力后,轮椅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轮椅轮胎上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答案】A【解析】(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1、,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2)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面枳有关;(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种属性,不是力;(4)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判断。A.运动员是运动过程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于路边的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运动员是运动的,故A正确;B.轮椅坐垫做的比较宽大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正确;C.停止用力后,轮椅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轮椅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力,故C错误;D.轮
12、椅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故D错误。4.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正确的说法是()A.脚对足球的力使足球由静止开始运动B.足球运动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C.足球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21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322D.足球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了脚的作用力【答案】A.【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理学中的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A.球由静止到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受到脚对它的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54 音体美中的物理中考问题教师版含解析 中考 物理 专题 复习 54 音体美 中的 问题 教师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