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3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教案3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3篇.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f you are really willing to work hard for your dreams,the worst result will be a late bloomer.(页眉可删)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3 3 篇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篇篇 1 1一、说课的内容:一、说课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 18 页。1、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本节教学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含义。在学生了解了1-5 的基数含义的基础上,教材通过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引入序数含义的教学。2、教学目标:(
2、1)让学生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3)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区分 5 以内的几个和第几个,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二、说教法学法二、说教法学法为全面准确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教学时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应
3、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和几个的概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来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创设游戏,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自然的获取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三、说教学程序设计三、说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教室里举行一次小小的运动会吧!安排学生看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看看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的概念。(二)巧设练习,巩固新知运动员按照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老师找几个平时接受知识较慢的或课堂上不爱参加
4、活动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发奖牌,从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发奖。师说:跑步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要举行发奖仪式,请学生代表给运动员发奖牌。师提出不同的要求:请你给第一名的运动员发奖牌;请你给第二名的运动员发奖牌等等。2、送水。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送给第 3 个运动员吗?(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跑步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坐着。学生在给运动员送水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一个学生给从左数的第三个运动员送水,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把水送给另一个运动员。在学生分辨不清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送水的理由,在两个学生的争论中,同学们理解了从左数和从右数的含义,同
5、时也意识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同时巧设练习,把知识的难点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三)分组合作,运用新知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师说:运动会还在进行着,天真热,老师准备了一些太阳帽,请各小组长把帽子发给同学们吧。要求:让小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队,组长仿照老师刚才组织同学给运动员送水的游戏,组织本组的同学玩分帽的游戏,要求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组长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戴帽子。如:给从左面数第4 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右面数第2 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左数 等。(四)再设练习,扩展知识这一环节的设
6、计,使第几和几个的概念更深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师说: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表演了团体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答:(1)小林的前面有 2 人,后面有 3 人,小林这排一共有几人?(2)小红从前面数排在第2,从后面数排在第3,小红这排一共有几人?让个小组讨论,提示学生可以演示,找出规律,全班交流。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篇篇 2 2教学内容:课本 P2P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 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3 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
7、学准备:教具:挂图、“附页 1”图 1。教学过程:一、一、情境导入。情境导入。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二、二、玩中学玩中学1 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铅笔 0.50 元 尺子 1.06 元 笔记本 3.50 元书包 45 元 水彩笔 16.85 元 钢笔 8.00 元 文具盒 12 元(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2 观察对比,能
8、认、读、写简单的小数。(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2)说明像 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 3.50元写成 0.35 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3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4 试一试。独立完
9、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三、三、学中做学中做1 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 1 题。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 20 元的人民币与一枚 5 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2 完成“练一练”第 2 题。四、四、做中得做中得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 3 题。五、五、总结。总结。货比三家教学内容:课本 P4P5教学目标:1 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10、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情境导入。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二、玩中学。二、玩中学。1 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价牌上的文具价格。2 借助问题探究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发展数感。(1)思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2)自主探究比较 4.9 元与 5.1 元大小的方法。(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思考比较方法。)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a4.9 元4 元 9 角,5.1 元5 元 1 角。b5.1 元比 5 元多,4.9 元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