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淮十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语 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 5 0 分,考试时间1 5 0 分钟。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 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学研究对 红楼梦写法的探寻,最初把视野聚焦在 红楼梦叙事结构上,其破璞见玉的功力都倾 注 在“红楼梦的主线
2、是什么”上。大体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宝、黛爱情为主线。最早提出此说的是何其芳先生,他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 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后有蒋和森先生详细阐释:“红楼梦在艺术上以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全书的主要情节故事。当然,整个小说并不是仅仅沿着这条主线发展,还描写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其中又集中描写荣国府。”四大家族衰败过程为主线。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洪广思在 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一书中所言,后又有学者进一步论证。两条主线说。将上述观点合二而一,力图涵盖面更大一些。他们认为一条主线是宝、黛的恋爱,另一条主线是贾府的盛衰。此说发端于北京大学中文
3、系55级学生编写的 中国文学史。贾政与宝玉的卫道与叛逆的矛盾和冲突为主线。马 国 权 在 红楼梦 的情节主线是什么?中指出:“通过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批判处于 运终数尽,不 可 挽 回 末 世 的 封 建 贵 族 社 会,并宣判它的必然死亡,是 曹 雪芹在 红楼梦里所要表达的重大历史主题。而表现在贾政和宝玉父子间的卫道与叛逆的激烈冲突,则是曹雪芹为了表现这个重大历史主题而构思的庞大艺术结构中的情节主线。”上述各种主线论甚至同一主线论中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种叙事方式的表述,都力图寻求、描画出情节发展时空的轨迹。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形态大都是故事型的范式,遵循时空结构的线性发展基
4、本轨道。那些杰出的作家无不在故事层面的设计和安排上呕心沥血,独出心裁,这是因为文化的积淀和审美的发展都遵循着人类认识实践的规律。但在传统的红学研究者们用主线、副线说解释 红楼梦叙事结构,难以自尽其美的时候,李希凡、蓝翎先生看到了 红楼梦叙事结构是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的多种叙事成分和叙事单元,又提出了“网状结构”。学者薛瑞生也指出:“红楼梦 中所反映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故事线索千头万绪,绝不是这一主一副两条线索所能完全总揽的。但是,不管多么复杂与纷乱,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两条线索发生联系。这就是由许多大的网眼再生发出许多小的网眼,人 物 的 悲欢离合,四 大 家 族 的 兴衰际遇,就在这大大小小的网
5、眼中透露出了时空结合意识的生命表达。”“网状结构”对我们的启示有:既 不 割 断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同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时空线性叙事结构的血缘联系,又力求描画出它的创新之所在。因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于发展的链条之中,它的身上永远都继承着传统,又吸纳变革的新因,是传统与变革新因整合的产物。传 统 的“写法”被打破,并不意味着 红楼梦的写法与传统叙事结构的决裂。所谓创新,都是在传统的自身系统上,扬弃保守的因素而以变革的因素代之。变革的内容同有价值的且保持民族文化基因的稳固因素形成整合,就是创新。变革因素与稳定因素永远处于不断地扬弃,又不断地整合之中。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众多学者从“各种主线论”进
6、 而 提 出“网状结构”,是在努力开掘传统中变革的因素,探 寻 对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的准确定位。如 果 说“网状结构”论 比 之“各种主线”论更有价值,那就在于它已经逼近揭示 红楼梦结构的有限的时空形式与无限的意识世界相结合的生命过程和生命形态。(摘编自郑铁生 对 红楼梦“写法”的探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 是()A.蒋和森认为 红楼梦是以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一条主线,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是另外一条主线。B.传统红学研究者提出了各种主线说、副线说来解释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有时也难免无法自尽其美。C.“网状结构”说认为,主线副线无法完全总揽 红楼梦复杂的矛盾和线索,
7、但它们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D.红楼梦“网状结构”打破传统,扬 弃“传统叙事结构”的保守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与传统叙事写法决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阐述宝黛爱情主线说时引用两位学者的观点,是为了论证同一主线说内每一个学者的具体学术内涵也可能不尽相同的观点。B.四大家族衰败过程主线说最早由洪广思提出并进一步论证,两条主线说发端于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学生编写的 中国文学史。C.文章先列举了众多红学研究者的各种“主线论”,随后又阐述了“网状结构”论,后者将宝黛的爱情悲剧、家族兴亡等主线融入意识世界的生命表达。D.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形态遵循时空结构的线性轨道,杰出作家都在
8、故事层面的设计安排上呕心沥血,所以文化积淀、审美发展应遵循认识实践的规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作者为了表现批判封建贵族社会并宣判它必然灭亡的主题,构思了贾政与宝玉间卫道与叛逆的矛盾和冲突这一主线。B.各 种“主线论”都在力图表述一种叙事方式,试图描述出情节发展时空的轨迹,这 也 与“网状结构”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C.最初的红学研究,学者们把精力都集中在了探寻“红楼梦的主线是什么”的问题上,并出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D.“网状结构”论几乎能揭示 红楼梦结构中有限时空与无限意识相融合 生命过程与形态,比“线状结构”论更有价值。(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题
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莫比乌斯环带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 李斯丁于1858年发现。就是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莫比乌斯环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摘 编 自 古怪的曲面,“新华网”2019年3月15日)材料二:莫比乌斯环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只存有一个面。如果沿着莫比乌斯环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一个比原来的莫比乌斯环空间大一倍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在本文中编号为环1),而不是形成两个莫比乌斯环
10、或两个其他形式的环。它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在于,如果再沿着环1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两个与环1空间一样,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而且这两个环是互相套在一起的(在本文中编号为环2和 环3),从此以后再沿着环2和 环3以及因沿着环2和 环3中间剪开所生成的所有环的中间剪开,都将会形成两个与环1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永无止境且所生成的所有环都将套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开,永远也不可能与其他的环不发生联系而独立存在。(摘 编 自 永远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科技新知”2020年5月19日)材料三:莫比乌斯环这种独特的概念,在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建筑工业艺术和生产中。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车站、工厂的传送带,
11、常用结构会有个缺点,也就是传送带单面会有较多磨损。有人将传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的形状,这样皮带可磨损面积就在增大,使应用力分布到两面,有效减缓橡胶老化。计算机打印机色带也采用了莫比乌斯环结构。生活中常见的录音机也是一个道理,将把录音机磁带做成莫比乌斯环状,就不需要区分正反两面,让磁带就只有一个面,这样就可以顺利嵌入三维空间。运用莫比乌斯带原理我们还可以建造出立交桥和道路,避免车辆行人的拥堵。除了数学上的意义外,莫比乌斯环还给了我们人类很多启示。它代表着事物的两面其实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两面也是交融在一起的,就像是矛盾间的对立统一一样。而且这也告诉我们,可能之前感觉完全不相关的事件,
12、没准它们之间就存在着联系,但是需要我们去认真发掘、寻找。我们都以为我们的人生是一直向前进的,永远走不了回头路,但是可能有一天走着走着也就到了起点,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罢了。人生始终是没有终点的,我们也许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起起伏伏,不断地在一个“圈”上行走而已。(摘 编 自 莫比乌斯环对人类的意义,“探索趣闻”2020年12月1 2日)4.下列图形中没有运用莫比乌斯环原理的一项是()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莫比乌斯环带与普通纸带最大区别就是它只有一个平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平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B.如果沿着莫比乌斯环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一个比原来的莫比乌斯环空间
13、大一倍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重复从中剪开结果都是如此。C.莫比乌斯环启示我们,事物的两面其实也不是完全对立的,且之前感觉完全不相关的事件之间也存在着联系。D.现在很多婚庆公司都会选择莫比乌斯环作为婚礼的创意,主要因为莫比乌斯环非常像数学符号8,象征着永恒和融合。6.此图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标,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及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一设计的理解。(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流放托尔斯泰警官也站在这里。他看见又拉来一个死人,就走到大车旁边。“哪儿拉来的?”他不以为意地摇摇头,问。“从老戈尔巴朵夫街运来的,”警察回答。“是犯人吗?”消防队长问
14、。“是,长官。”“今天第二个了。”警官说。“哼,真不像话!天气也实在太热了,”消防队长说,接着转身对那个牵着浅黄痛腿马的消防队员嚷道,“把它牵到拐南那个单马房里去!你这狗崽子,我要好好地教训你一顿,这些马比你这个浑蛋还要值钱,生生让你弄残废了!”这个死人也像刚才那个一样,由几个警察从大车上搬下来,抬到候诊室。聂赫留朵夫像着了魔似的,又跟在他们后面。“您有什么事?”一个警察问他。他没有回答,只顾往他们送死人的地方走去。疯子坐在床铺上,大口地吸着聂赫留朵夫送给他的纸烟。“啊,您回来了!”他说着,哈哈大笑。他看见死人,不由得皱起眉头。“又来了,”他说,“我都看腻了。我总不能算是小孩子吧,不是吗?”他
15、带着疑问的微笑,对聂赫留朵夫说。聂赫留朵夫瞧着现在没有被人遮住的死人。死人的脸原先盖着帽子,现在可以完全看清了。从他匀称四肢的强壮肌肉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优秀、强壮和灵巧的人类动物。作为动物来说,他在他的同类中,也远比那匹由于受伤而惹得消防队长生气的浅黄色马完美得多。然而他却被活活折磨死了,非但没有人把他当作人来哀悼,而且也没有人把他当作被活活折磨死的会做工的动物来怜悯。他的死在所有的人心里引起的唯一情绪,就是厌烦,因为他的尸体眼看就要腐烂,必须赶快收拾掉,这样就给大家添了麻烦。医师带着医士,在警察分局长陪同下来到候诊室。医师是个矮壮结实的人,穿一件茧绸上装和一条裹紧粗壮大腿的茧绸裤子。警察分
16、局长是个矮而壮的人,他的脸像球那么圆,由于养成了习惯,先把吸进去的空气存在腮帮子里,然后再慢慢地吐出去,那张脸就显得越发圆了。医师挨着死人坐到床上,也像刚才医士那样摸摸死人的双手,听听心脏,然后站起来把自己的裤腿理直。“完全死了。”他说。警察分局长的双颊鼓得满满的,又慢慢地把气吐出来。“他是哪个监狱的?”他问押解兵。押解兵回答了他,又提到要收回死人的胸镣。“我会叫他们取下来的。感谢上帝,我们这里还有铁匠。”警察分局长说,接着又鼓起腮帮子,向门口走去,慢慢地把气吐出来。“怎么会这样?”聂赫留朵夫问医师说。医师通过眼镜瞧着他,“怎么会这样呢?您是说,他们怎么会中暑死掉吗?您看,整整一个冬天蹲在牢里
17、,没有活动,不见天日,突然给带到今天这样的大太阳底下,那么多人挤一块儿走路,空气又不流通,怎么能不中暑呢!”“那么,为什么要把他们流放出来?”“那您去问他们好了。不过,请问您是谁?”“我是局外人。”“哦!再见,我可没闲工夫。”医师说,又恼火地把裤腿往下拉拉。向病人床铺走去。“喂,你怎么样?”他向那个脸色苍白、脖子上扎着绷带的歪嘴病人说。这当儿疯子坐在自己的床铺上,不再吸烟,只是朝医师那边吐唾沫。(节 选 自 复活)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描写警察对待死人的态度,鞭笞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小小监狱是俄国人民现实生活的缩影。B.小说三次写到警察分局长鼓
18、起“腮帮子”“慢慢地把气吐出来”,表现了警察分局长麻木官僚的丑d i*oc.小说中两次写到医师整理自己的裤腿,生动地刻画了他工作严谨细致但对待死者冷酷麻木的形象。D.小说采用对比的方法鲜明地揭露社会的矛盾,揭示了贵族地主阶级的腐败和广大人民的悲惨命运。8.小说虽对警察分局长着墨不多,但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与契诃夫 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人物塑造技法举例谈谈你的认识。9.刘半农曾言:“鲁迅身上有托尔斯泰的影子。”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就文本内容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 4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 9 分)阅 读 下 面 文 字,完成小题。文与可画赏等
19、谷偃竹记 宋 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绿素而请者,足相眼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目:“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
20、,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越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日:“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 其 诗 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 黄筲谷偃竹遗予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择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冬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
21、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用如此也。(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B.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C.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D.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1 1 .下列
22、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拟将一段鹅溪绢”与“衡乃拟班固”(张衡传)两句中的“拟”字含义不同。B.“足相蹑于其门”与“蹑足行伍之中”(过秦论)两句中的“蹑”字含义不同。C.“发函得诗”与“舜发于联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D.“亲厚无间”与“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1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竹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成巨竹,都是有节有叶的。可人们画竹时却是一节一叶地堆砌,实在让人叹惋。B.苏轼认为,人们心里明白应该怎样做却做不到,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都是学习不够的原
23、因啊。C.与可并不认为自己画的竹子好,很多人向他求画时,他推荐大家到彭城去,因为画墨竹最好的人在那里。D.在与可去世后,某一日,苏轼晾晒书画时,看到与可的画作,睹物思人,悲不自禁,写就此文,悼念逝者。1 3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2)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2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唐诗举要中说:“此疑咸亨二年(6 7 1)寓巴蜀时作。”1 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中“滞”既是对江水的直观形容,也借江水之“滞”表现诗人滞留巴蜀的心情。B.黄诗说自己正是痴儿了却官事,有空闲登阁玩赏,显出一种兀傲的神情,笔势健拔。C.两首诗都情景交融,王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黄诗情景中又见太白歌行风采。D.黄诗后四句作者慨叹自己的心怀志事无人知,所以如伯牙绝弦,聊且借美酒以遣怀。15.“木”“叶”两个意象向来为古代文人骚客所青睐。请赏析两首诗中的“黄叶”“落木”的艺术效果。(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2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21年央视文化类节目 典籍里的中国火爆全网。这是对中国文脉的一次历史回眸,全视角多层次展现古代先贤带给我们的文化魅力。我们可以听孔子与弟子谈论,只有文采和质朴兼备一一“,”(论语泰伯),才有人格魅力;我们可以看屈原以博大的胸怀,吟咏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离骚),黯然徘徊于汨罗江畔;我们可以畅想苏东坡星夜畅游古赤壁,任凭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的江面“,(赤壁赋)。典籍里的中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只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星河,才能拥有让自己遍体生光的荣耀与幸福。三、语言文字运用(2 0分)(-)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江淮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