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例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例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例文.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例文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例文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的教师,还要在备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有针对性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备课成效。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最新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最新例文1一、活动构思刚入园 2 个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容易分散,不能时时注意教师的讲解,因此我以“苹果”这个孩子最熟悉的水果为主角,采用了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逛苹果园”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感受数量,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
2、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不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引发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二、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对物品颜色、数量的感知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2、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3、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三、活动准备1、音乐郊游、苹果。2、椅子若干,皱纹纸铺成的小路一条(宽 25cm),红黄绿篮子各 2 个。3、彩色苹果夹若干,纸杯制成花状(比幼儿人数多,花瓣数分别为 2、3、4)。4、数码相机一个。15、事先在门口为每个孩子发一张果园的门票,上面印有不同颜色的苹果。四、活动过程引出活动内容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
3、一起去苹果园玩玩,瞧,前面有一条小路,我们必须走小路、跨过小沟才能进入苹果园,走小路的时候要当心,千万不要踩到旁边的小草。让我们一起出发吧!”2、幼儿走小路,跨过小沟进入苹果园(这个环节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同时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与跨的能力)。捡苹果1、走进“果园”,师:“呀,昨晚刮了大风,苹果树上的苹果都被大风刮下来了,我们快来帮忙捡苹果吧!”幼儿分散捡苹果,老师参与幼儿活动。2、幼儿集中,老师请小朋友们摸摸苹果宝宝、亲亲苹果宝宝,满足其好奇心。3、老师出示自己捡的苹果宝宝,利用夹苹果的机会让幼儿集体数数。师:“瞧,我也捡了几个苹果宝宝,你们来帮我数数吧!”4、请幼儿把小苹果夹在自己的衣服上(让
4、幼儿夹苹果,目的一是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目的二是为下面的活动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苹果数量奠定基础)。师:“哈哈,你们都变成了苹果树啦!我们一起来唱苹果歌、跳苹果舞吧!音乐一停小苹果树就不能动喽。”放音乐,音乐声停,给幼儿拍照:“让我来看看哪棵苹果树是一动不动的,我来给他拍照。”(孩子都特别喜欢拍照,因此这个环节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动更有趣味性。而且,小班的幼儿是好动的,拍照可以2使他们更好地遵守规则。)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如果有超过 4 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以“许多”表示。)第二次游戏,要求音乐声一停,幼儿坐下休息:“我们再来玩一
5、次吧,不过小苹果树们刚才站得很累了,这次音乐一停,我们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放音乐,音乐声停,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再次拍一张集体照。送苹果。1、师:“现在苹果宝宝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苹果宝宝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去?”2、幼儿把苹果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去,老师引导幼儿发现送错的苹果宝宝,并请幼儿自己纠正。(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找朋友1、引导幼儿按照自己门票上苹果的颜色去取相同颜色的纸杯花。师:“我们在进入苹果园之前每个人都发了一张门票,小朋友看看自己门票上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为它们找个好朋友吧!瞧,那里有许多
6、小花,请你去找一朵花心颜色和你苹果宝宝颜色一样的小花,会吗?”(幼儿第二次尝试颜色配对。)2、师:“小朋友们,花心的颜色和你门票上苹果宝宝的颜色一样吗?看看小花上有几片花瓣?”(再次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听,那里的苹果宝宝也吵着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吧。看看老师手里的花心是什么颜色的?那我该找什么颜色的苹果宝宝来和它做朋友呢?”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苹果夹子做花瓣,并强调一片3花瓣夹一个夹子。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苹果夹子来装饰,先做好的可以再选择另外的纸杯花。(再次让幼儿用夹子夹物,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并第三次进行颜色配对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放音乐苹果)4、拍照留
7、念,发现有错误的进行纠正。(利用拍照使幼儿迅速地集中到老师的周围,同时也便于检查幼儿操作的结果。)回家,自然结束师:“今天我们来到苹果园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现在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最新例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7 页,分数乘、除法的复习。教学提示:分数乘除法虽然在学习时分为两个单元,但两者密不可分,若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定义,分数除法的计算也是先转化为分数乘法再计算,所以将分数乘除法集中安排进行总复习。分数乘除法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倒数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
8、问题(含稍复杂的)等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很显然一节课是难以完成复习。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时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分数乘除法的核心的、基础的知识作为总复习的内容。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数和运算的意义虽然看来很简单,恰恰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实,就运用不自如,就无法正确解决后面复杂的运算和4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2.过程能力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
9、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多数学技能,你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了,人也变聪明了。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识可能也忘记了,是否学要我们去复习呢?这样才便于你们进入中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学期所学的相
10、关知识进行复习。【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的欲望,希望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更加系统牢固地掌5握所学知识。】二、探究新知1.对全册知识内容的整理。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册书的全部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对我们所学的知识整理与复习。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那些知识吗?先让学生独立回忆与思考,然后抽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目录,提问:你能把我们所学的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想用什么方式?预设生 1:知识树。生 2:表格式。生 3:提纲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针对学困生,可以让他在同桌的帮助下整理。完成后先小组交
11、流,然后抽学生汇报展示。这些内容哪些是有联系的?请把有联系的内容分成一类,可以怎样分?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抽学生汇报。多抽几个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的意见一致,则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可以把学生的不同意见都板书出来,再组织学生讨论,看哪些知识与哪些知识联系得最紧密,通过讨论逐步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板书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本书的知识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和概率。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数的认识与运算,在数的认识和运算这部分内容6中,分数乘法和除法联系得最为紧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分数乘、除法。
12、(板书课题分数乘、除法。)【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采取问答及思考整理形式,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为下一步的分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复习分数乘、除法板书:12/1315/1612/1314/1512/1316/1512/1315/14教师:不计算,你能判断这四道题中哪道题和哪道题得数相等吗?学生讨论后回答:12/1315/16 与 12/1316/15 的得数相等,12/1314/15 与 12/1315/14 的得数相等。教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
13、 12/1315/16=12/1316/15。教师:从中你发现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是:分数乘、除法是有联系的,而且从它们的计算方法上就能发现它们的这种联系。教师:能说一说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边回答计算方法,教师边作板书1.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教师:请同学们用计算方法,把教科书第 97 页第 1 题完成在练习本上。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7教师:看来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能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乘除法的口算吗?请同学们口算教材第 101 页练习
14、二十四第 1 题。学生口算后,集体订正。教师:想一想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出在分数乘除法的口算中,要注意哪个数与哪个数约分,头脑中要记住是哪个数和哪个数约的,约后的结果是多少,然后用约后的数相乘。这些约分和计算过程都是在头脑中一次性完成的,每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影响到计算的结果,加上还要考虑口算速度,所以口算比笔算难度要大一些,思想要高度集中,重点思考是怎样约分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结合教材设计的基本练习题,帮助学生激发起原有的知识记忆,为整理形成知识脉络打下基础。】3.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师: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知道同学们对分数乘、除法
15、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我们怎样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呢。我们先看一个例题多媒体出示第 97 页第 2 题。教师:从统计图中我们知道那些信息?预设生 1:2012 年奥运会俄罗斯获得金牌 24 枚。生 2:俄罗斯的金牌数比中国少 7/19。生 3:意大利的金牌数是俄罗斯的,比日本的多 1/7。教师: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预设8生 1:意大利在 2012 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生 2:中国在 2012 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生 3:日本在 2012 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教师:怎样求意大利在 2012 年奥运会上获得多少枚金牌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意大利的金牌数
16、要用俄罗斯的金牌数来乘 1/3,即 241/3。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分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师:中国的金牌数又该怎样求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求中国的金牌数要先设中国的金牌数为 x 枚,然后列出方程(1-7/19)x=24,再求出解。教师再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计算。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教师: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用分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请同学们自己求出日本的金牌数。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设计意图:本环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大小 教案 例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