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册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新必修二)(含答案).pdf
《高中生物第二册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新必修二)(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二册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新必修二)(含答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一、选 择 题(每题2分 共60分)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C.R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D.F2中 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答案】C【解析】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相对独立的,目互不融合,C错误;后代F2中 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正确.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
2、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组合。此操作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B.C.D.【答案】A【解析】由于甲、乙中都有D、d,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3.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二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二对基因分别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 5 0 g 和
3、 2 7 0 g。现将二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 1 中重量为2 1 0 g 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3/1 6 B.9/1 6 C.3/8 D.5 /8【答案】C【解析】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3 0 g,所以重量为2 1 0 g 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2 1 0-1 5 0)-3 0=2,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A a B b,A A b b,a a B B,分别占1/4,1/1 6,1/1 64 .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短硬毛棒眼深红眼朱红眼截翅红宝石眼白眼黄身A.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
4、排列C.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细胞内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所以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A 项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项正确;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山组合定律,C项正确;细胞核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内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项错误。5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如果F 2 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1 5:1,那么F 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 :3,1 :2:1 和 3:1B.3:1,1:4:1 和 1:3C.
5、1:2:1,4:1 和 3:1D.3:1,3:1 和 1:4【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 2 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1 5:1,可见3种情况下后代都是1 6 种组合,说明F 1 为双杂合子.设两对基因分别为A,a 和 B,b,则 F 1 的基因型都是A a B b.第一种情况:A a B b 产生的F 2 的分离比是9:7,根据9:3:3:1,推测A、B都存在是一种性状,占9份,其他所有是一种性状,占7份.所 以 A a B b 与 a a b b 测 交,后 代 A a B b 为一种性状,A a b b、a a B b、a a b b 为另一种性
6、状,即 F 1 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1:3.第二种情况:A a B b 产生的F 2 的分离比是9:6:1,(9指每对基因至少带一个显性基因,6指只带有一对隐性纯合基因,1 指带有2对隐性纯合基因),以A a Bb 与 a a b b 测交,后代A a B b 为一种性状,A a b b、a a Bb又为一种性状,则 a a b b 为另一种性状,即 F 1 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1:2:1.第三种情况:A a Bb 产生的F 2 的分离比是1 5:1 (1 5 指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显性基因,1 指无显性基因,即 a a b b).所以A a Bb 与 a
7、a b b 测交,后代A a Bb、A a b b、a a Bb 为 一种性状,a a b b 为另一种性状,即 F 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3:1.6 .以下所示为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地一虫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图二虫分裂精细胞一精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精细胞到精子的过程是精子形成中特有的变形过程B.减数第一分裂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分裂结束时D.减数第二分裂方式和有丝分裂相似【答案】C【解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7 .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
8、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2B.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a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D【解析】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图示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图示同源染色体正在两两配对(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B正确;C、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个DNA分,C正确;D、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8.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
9、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A.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XY。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可判断,XB和Y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于父方,则X一来自于母方,为X b,因此可确定是父亲产生了不正常的 精 子(XBY)所致,C正确。9.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H I-9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
10、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n i-9 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1 93n Hs 6O-H5 8)正常男O 正常女色白号色 日 女A.I -1n9 mB.I -2 C.I -3 D.J -4【答案】B【解析】女性患者m-9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但 n-7 正常,可推测i i-6 是携带者;由于1-2 患病,所以其色盲基因来自I -2,B 正确;A、C、D错误。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将出现轻、重 2 个条带,D错误。1 0.A和 a、B 和 b分别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是A b,则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A.A b、a b、a bB.a B、
11、A b、A BC.A b、a B、a BD.A b、A b、A b【答案】C【解析】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是A 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A和 b移向一极,而非同源染色体a 和 B 移向另一极,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A b)和一个第一极体(a B);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第一极体(a B)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a B);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A b)和一个第二极体(A b),因此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A b、a B、a Bo1 1 用放射性32 P和 35 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分别侵染大肠杆菌,经保温、搅
12、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中物质的放射性,甲管的上清液(a l)放射性远高于沉淀物(b l);乙管的上清液(a 2)放射性远低于沉淀物(b 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管中a l 的放射性来自32 p,乙管中b 2 的放射性来自35sB.根据甲、乙两管的实验结果可推测DNA是遗传物质C.若搅拌不充分,甲管的b l 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D.若保温时间过长,乙管的a 2 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答案】A【解析】被 32P和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 35S标记)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导致甲管的匕清液放射性远高于沉淀物;而噬菌体的DNA(被 32P)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
13、胞中,导致乙管的沉淀物的放射性远高于上清液,由此推断甲管中a l 的放射性来自3 5 S,乙管中b 2 的放射性来自32P。12.下面为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A.有可能是碱基AB.和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中特有的元素分别是P、C 和 ND.与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AT【答案】D【解析】该 DNA分子含有四种碱基,且 A 与 T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 与 C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因此与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AT,与有关的碱基对一定是GC,但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种碱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应为图中的。中特有的元素是P,中特有
14、的元素是N,而 C 并不是所特有的,中也含有C。13.下列有关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不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DNA分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双链DNA分子中,(A+C)/(T+G)一定等于I,故 A 项正确;在 DNA 分子中,存在(A1+TI)/(G1+C1)=(A2+T2)/(G2+C2)=(A+T)/(G+C),故 B、D 项正确;当一条链中存在(A1+C1)/(T1+G1)=1时,其互补链中存在(A2+C2)/(T2+G2)=(T1+G1)/(A1+C 1)=I,C 项错误.14.下列有关“探究DNA
15、的复制过程”活动的叙述,正 确 的 是()A.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H4cl中的N 合成DNA的基本骨架B.通过对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C.将 含l4N/l4N-D N A 的大肠杆菌放在以I5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 DNA中都含有l5ND.将 含l5N/15N-D N A 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只出现1 个条带【答案】C【解析】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N K C I 中的N合成含氮碱基进而形成D
16、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A错误;通过对亲代、第一代、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密度梯度离心,对比分析才可得出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将 含 M N/I 4 N DNA的大肠杆菌放在以 N H 4 c l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DNA中都含有l 5N,C正确;将 含l 5N/I 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I 4N H4C 1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若将提取的子代大肠杆菌DNA解旋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将出现轻、重 2 个条带,D错误。1 5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 RNA
17、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 N A 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 R N A 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该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内,D错误;一条m R N A上连接了两个核糖体,使一条mRNA翻译得到两条肽链,C错误;D N A RNA杂交区域中T应与A配对,A应与U配对,B错误;转录只需要RNA聚合前的催化,当 RNA聚合醐与DNA启动部位相结合时,D N 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A正确。1 6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的四种脱氧核甘酸可组合成6 4 种密码
18、子,对应20 种氨基酸B.若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C.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D.只有与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答案】D【解析】为 m RNA,含有的四种核糖核甘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但其中有3 种是终止密码子,无对应的氨基酸,A 错误;若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由于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对应同一种氨基酸,因而合成的多肽链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B 错误;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因此它可由一种或几种IRNA转运,C 错误;mRNA是翻译的模板链,只有与核糖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 正确。选 D
19、。17.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催化过程的酷是RNA聚合酶B.假设a、b 为 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abC.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作多聚核糖体,在原核细胞中分离出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原核细胞是边转录边翻译D.假设过程表示豌豆的红花基因(R)的转录过程,那么可在豌豆叶肉细胞中分离出与R 相对应的mRNA【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过程指DNA的复制,发生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过程指转录,催化转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第二 2019 2020 学年 生物 学期 期末 测试 02 必修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