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pd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来源于(360doc)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重点和难点重总认而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
2、硫磺等。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u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境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在H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说出来听听。现在,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活动探究金
3、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吗?知识共享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用到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设计出更别致的用途吗?有兴趣的同学,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做一次精彩的演说!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哪些关系了吗?归纳整合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说。第 二 课 时师生交流要把“神舟”5号 飞 船(如图)送入太空,就需要推力很大的宇宙火箭,并且要求火箭的飞行速度达到每秒8公里以上才行。在这样快
4、的速度下,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将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与此同时,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还要喷出几千度的高温气流,这样一来,火箭尾部就得承受摄氏四千度以上的高温。结合教材表8-1,谈谈你的想法。事实上,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仅有的这些纯金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国防技术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合金材料应运而生。活动探究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颜色、硬度、熔点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现在,你知道合金材料有哪些优良的物理性能了吗?拓展探究设计与辩论:综合考虑飞行中火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制造
5、火箭外壳所用材料的物理指标;公开辩论所设计物理指标的可行性。归纳整合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请同学们说说.课后反思:课 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
6、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学生:镒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课 时 安 排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 一 课 时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原因(猜想)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如(化学方程式):3Fe+2C)2 点 燃 Fe:Q
7、i。衔接生活小知识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糅酸,糅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糅酸铁。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糅酸铁,所以会变黑。问题: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学生猜想:金属与酸可能会发生反应。活动与探究: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从以下儿方面进行观察)金属是否有气体产生速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中,有何现象学生完成表格,讨论、交流。知识情景再现观察漫画。补充素材:多媒体展示银戒指、铅、白金戒指与硫酸
8、反应的现象。问题:从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发现或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学生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演)(教师指导)Mg+2HCl=MgC12+H2T Zn+2HCl=ZnC12+H2T Fe+2HCl=FeC12+H2T问 题1:根据与酸反应的快慢或剧烈程度,能否判断出上述金属中哪种最易与酸反应,即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如何?问题2:上述反应是否是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上述几个反应有何共同点?学生讨论、归纳反思小结:M g、Fe、Zn、C u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置换反应的定义。
9、联想与运用:1.多媒体展示:下列反应是否都是置换反应?a.CO+CuO=Cu+CO2b.Fe+CuSO4=FeSO4+Cuc.NH4HCO3=NH3f+CO2T+H20T2.活动与探究: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 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你还有哪些收获或疑惑不解的地方?巩固与练习课本P14 1、3、4。课后小实验:Sn、Pb、A g与稀盐酸反应。第 二 课 时复习巩固你知道了
10、金属的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与 02 反应:4A1+3O2=2A12O3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Mg+2HCl=MgC12+H2fFe+H2SO4=FeSO4+H2 T质疑激趣(小故事)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学小组的张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镁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着他又拿两个质量相等的铝球,并同时将这两个铝球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过一会儿,将铝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倾斜了。是天平HI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问题:为什么把铝球放入两烧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导
11、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学生猜想:可能是铝与其中的一种溶液发生了反应,而另一种没有。学生验证猜想教师展示:铝丝、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学生探究,完成下表:教师补充:铁丝、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学生实验“自助餐”,完成下表中的任意两个。学生交流。问题:同学们刚才吃“自助餐 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学 生 1:我发现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学生2:我发现铁能置换出铜、银,不能置换出铝。学生3:我发现铁、铜不能置换出铝,但能置换出银。问题:根据你的发现,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吗?学生分铝能置换出铜、银,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银强。铁能置换出
12、铜、银,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铁、铜不能置换出铝,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铜强。学生归纳:Fe Cu、Al、A g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是Al、Fe、Cu、Ago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问题与启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相互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启示: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条件。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条件。反思小结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置换反应的条件。练习与巩固1 教材 P14 5,6、7、82下列物质能由金
13、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 CuC12 B FeC13 C ZnC12 D AgCl3下表是某种常见的金属的部分性质:药品实验现象结论铝与硫酸铜溶液铝与硫酸镁溶液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种用途。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若这种金属就是铝,而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用铝等一些其他金属掺杂甚至代替纯银饰品卖给不知情的顾客,请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条件设计一个方案,帮助鉴别这些饰品的真伪。课后反思: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
14、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重点和难点重总了前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难点: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实验准备教师:多媒
15、体课件(内容为常见矿石的图片、我国钢铁冶炼厂的简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模拟演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例题讲解幻灯片等);金、银戒指;镶子;酒精灯;火柴等。生锈的铁锁、因锈蚀穿孔的铜壶、长期未用的菜刀、几段生锈的铁丝、不能用的水龙头等。学生:课外收集的我国钢铁厂情况简介材料;重晶石等矿石样品。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教学设计反应物质实验现象结论颜色、状态硬度密 度(g/cm)熔 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银白色固体较软2.70660.4良好良好良好你的一种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铁
16、的冶炼实验导入教师演示金银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真金不怕火炼 的原因,以及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的原因。交流展示学生出示课外收集到的矿石样品(重晶石、赤铁矿石等),朗读有关矿石的产地、产量、钢铁厂的名称等背景资料,课件展示人类最早使用的铁矿石 陨铁等其他矿石样品。指导阅读阅读课本,解读插图,讨论炼铁时铁矿石选取的方案,使学生弄清楚为什么选取这种矿石的原因。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讨论分析出示多媒体课件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模拟实验。讨论: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尾气处理办法;分析工业
17、炼铁的原理;分析原料产物是否为纯净物;得出哪些结论等。例题自学指导学生阅读审题,尽量抓住有效信息,小组讨论读题后的感想,尽量将多的读少,抽出有用的、具体的条件。例题剖析多媒体展示例题的断句、数据的含义,已知和未知量的关系;计算的过程分解;各步骤之间的关系;不纯物质如何转化为纯物质等。自主评价学生小组之间、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谈谈收获和看法,教师总评。升华训练在小结的基础匕进行补充训练,加强对不纯物转化为纯净物有关的计算的应用。第二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导入课题出示铁锁、铜壶、菜刀、铁丝、水龙头,分析还能否使用。学生展示由各小组的同学将一周前做的铁钉生锈的对比实验用品展示给大家看,交流说明操作方法、现
18、象、结论和解释等。讨论交流畅所欲言所观察的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对发生的现象的解释。相互评价各小组的实验效果、结论和解释是否合理。自主评价推选一组进行自主评价,从不同侧面谈谈本次探究实验的成败,推广到工业、农业和各种生产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尝试介绍儿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教师引导分析铁锁、菜刀、铁丝、水龙头锈蚀的原因,讨论防止它们生锈的方法,推广到学生身边的金属用品如文具盒、自行车、铁桶等经久耐用的技巧。动画展示(1)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坐标分析图;(2)金属回收公司情况介绍;(3)废旧电池的污染;(4)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通过课件,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
19、取信息。讨论交流结合身边的事例,分析讨论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如回收废金属,用各种方法防腐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并通过课件补充一些保护金属资源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课后反思:第 九 单 元 溶 液课 题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实验准备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锦酸钾、氯化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
20、本课时主要是以实验探究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验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小组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引导、组织好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点评情境创设教师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钵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学 生1: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学生2: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学生3: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结果。教师引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学生齐答:教师活动:“活动与探乡药 品:食盐仪 器:玻璃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教 师 板 书 课 题1:溶液的形成)想!下面请同学们做:短一)几
21、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糖、硫酸铜晶体、水棒、1 0 0 mL烧 杯 三 个、药匙食盐糖硫酸铜晶体现象结论学生们分组实验,教J一个小组的代表谈谈,学生回答:我们这组f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5结论是:它们都能溶一币巡视,个别加以辅导。等同学们大部分完成后,请冬小组的实验情况:向实验现象是:食 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在水中且夜体是蓝色的。F水中。教 师:很 好。还有没有不同的现象和结论的?学生甲:我们这组还发现有少量固体物质仍存在液体中。教 师:很 好,这说明这些固体没有被水溶解完,谁能说出有什么办法使它完全被水溶解?学生乙:可加水。学生丙:还可加热。教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观察得也很仔细。下面让我
22、们再来观察老师的这五种溶液,要求从上、中、下、左、右仔细观察有些什么特点。学 生1:它们的颜色不同。学 生2:每一种液体都一样。学 生3:它们都是混合物。教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什么是溶液 呢?(教师边引导学生观察边口述溶液、溶 质、溶剂的定义并将它们板书到黑板上)设 疑:根据你们的观察,谁能说出溶液的特征来?学 生1:均 一、稳 定。联系实际:谁 能 说 说 你 在 生 活 中 所 见 到 的 溶 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学 生2:糖 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学 生3:医生给我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储水是溶剂。学 生4:医生用的碘酒,碘 是 溶 质,酒精是溶
23、剂。教师设疑: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学 生1:这很简单:用水和洗衣粉洗。教 师:同学们回答得对.,但 我们要知道其中的道理。下面让我们来做活动与探究(二):药 品:碘、高镒酸钾、水、汽油仪 器:药 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溶剂溶质现象水碘水高镒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铺酸钾结论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学 生1:现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锦酸钾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油中,高锯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中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学生2:不对,我认为碘是很难溶于水,不应是“不溶
24、”。教师点评:同学们做实验很认真,观察得也很仔细,总结结论:不同溶质在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设疑: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请同学们做活动与探究(三)药品:酒精、水、高钵酸钾溶液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学生甲:我们小组的实验:振荡前现象:液体是分层的;振荡后现象:液体没有分层;静置后现象:液体也没有分层;结论是: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教师点评并设疑: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学生乙
25、:还可以是气体,如我们夏天喝的汽水,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溶剂。教师小结:很好,下面我们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设疑: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现在我们来做活动与探究(四):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试管内加入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试管是否干净水和植物油水、植物油、洗涤剂学 生 1:我们所做的实验现象是:将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它们是分层的,振荡后它们均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教案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