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3.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3.pdf(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负数认识导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备 注:导学重难点:1、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2、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前准备:熟悉教材准备游戏资料导学过程:游 戏 导 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 我 反 我 反 我 反 反 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
2、200米(向后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下 降15层)。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我在银行存入了 500元(取出了 500元)。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 20分(扣了 20 分)。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 500元。(亏了 500元)。零上10摄 式 度(零 下10摄式度)。自主探究: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2.认识正、负数。在8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8人,添 上“一”表示转走8人。介绍:像“一8”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八。“一”,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 负号”是正号
3、。像“+8”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八。我们可以在8 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8)。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3.进一步认识“0”。(1)课件:16-16 r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数的重新分类。正、负数能把所有数写完吗?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对
4、“数”进行重新分类:正数、0、负数。5.负数的历史。合作交流展示:1.小组研讨:(1)你知道“七”和“。F”各表示什么吗?(2)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零上4 摄氏度和零下4 摄氏度的呢?(3)负数的前面有“一”号,正数的前面也一定有“+”号,这句话对吗?2.交流解惑(1)某天扬州市区的最高气温是10,最 低 气 温 是 这 天 的 温 度 相 差 多 少 摄 氏 度?(2)海拔高度为-30米,其中的“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3)0 是正数还是负数?(4)甲冷库的温度为-8 C,乙冷库的温度为-5,哪个冷库的温度高一些?知识拓展:1.第 2 页 的“试一试”和第3 页 的“练一练”第 2 题。2
5、.练习一的第1、3、4、5、6 题(第 3 题的正数有两种写法;第 6 题图中的每格表示10,0 刻度线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3.计算温差:(1)分别与5和-5温差分别是几?一样吗?(2)12与 8温差是多少?-2-6?-11与 9?课堂检测:1 .零F 1 7 摄氏度记作();零上8 0 摄氏度记作(),这两个温度相差()。2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 1 0 3 4 米,它的海拔高度 为()米;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 8 米,读 作()米。3 .汽油的凝固点是T8C,表示汽油的凝固温度比0 低()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时,画面上显示
6、2 3 ,表示气温比()高2 3。4 .某天早晨的气温是-3 ,中午的气温比早晨上升了 7 ,中午的气温是()C;晚上的气温比中午的气温又下降了 5 ,晚上的气温是()C。板书设计:负数的认识相反意义的量正负数和0;温差负数的历史教学反思:课 题:用数轴表示正负数导学目标:1、认识数轴,理解数轴表示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同时能够由数备 注:轴上的点说出其所表示的数。2、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3,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4、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导学重难点:1、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
7、负数和0,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2、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课前准备:小黑板、大树与学生图片导学过程:(一)导入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8 5.6 +0.9 -+0 -8 22、如果+2 0%表示增加2 0%,那么-6%表示。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 摄氏度下降了 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 温 是()摄氏度。(-)教学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游戏中体会运动变化中的负数出示例3,学生观察后提问:如何在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1)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2)教师
8、在黑板匕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提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3)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4)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5)引导学生观察:A、从。起往右依次是?从 0 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 和-1.5 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 和T.5处,应如何运动?(设计意图:利用运动的路线结合接触过的用直线表示数的知识把运动情
9、况记录在直线上,从而使学生认识数轴,也在此过程中学会数轴的画法。)(二)教学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 6,但是-8 -6 ,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设计意图:明确了数在数轴上的时应关系,结合生活常识和温度计的刻度排列
10、特征使学生能够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课堂检测:一、填空题:1、若 下 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8米 记 作(),不升不降记作()。2、如果向东走为正,那么-5 0米 表 示();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 0又 表 示()o3、下面每格表示2米,小华开始的位置在0处。A、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 示 为()米。B、如果小华的位置是+6米,说 明 他 是 向()行()米。C、小华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华的位置在()米处。二、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3 0 2 -5 0 4 0 0-8-0.5 0-1.5 6 0-6 0 0 8板书设计:用数轴表
11、示1 E负数负数 0(正数教学反思:课 题:第一单元检测题导学目标:备 注:1、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导学重难点:负数的认识课前准备:练习卷导学过程:一、填空。1、如果下降5 米,记作一5 米,那么上升4 米记作()米;如果+2 千克表示增加2 千克,那么一3 千克表示()。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 0 0 0 元,存折上应记作()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 1 0 0 0 元,存折上应记作()元。3、+8.7 读 作(),-2/5 读 作()。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 m,海拔高度为+4 5 0 米,表 示(),海拔高度为一1 0 2
12、米,表 示()。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少2 分,记 作()o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7、在数轴上,从表示0 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 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8、比较大小。-70-5 1.5 0 5/2 0 0-2.4 -3.1 0 3.1二、判断对错。1、零 上 1 2(+1 2)和零下1 2(-1 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0是正数。()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4、死海低于海平面4 0 0 米,记作+
13、4 0 0 米()5、在 8.2、-4、0、6、-27 中,负数有 3 金()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低于正常水位0.1 6 米记为-0.1 6,高于正常水位0.0 2米 记 作()。A、+0.0 2 B、-0.0 2 C、+0.1 8 D、-0.1 4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 0米,又走了一3 0 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A、3 0 B、-3 0 C、6 0 D、03、数轴上,一1/2在一 1/8 的()边。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4、规 定 i o吨记为o 吨,n 吨记为+i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8吨记为一8
14、吨 B、1 5 吨记为+5吨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 3 吨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 重(1 5 0 5 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 5 0 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A、1 5 5 B、1 5 0 C、1 4 5 D、1 6 0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3 6、-9、0.7、+20.4、-5/6、1 0 0、-1 3、-26 1,+4.8、1 0/9正数 负数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 -1/2-3 4/3 5 -5五、解决问题。1、某 地 1 2月 1 0 日的最低气温是一3 ,最高气温是9 ,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
15、差多少?2、试车员在一条路上检测新车,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自A地出发到结束时所走的路 程(单位:千米)为:+1 0 -3 +4 +2 -8 +1 3 -2+1 2+5结束时试车员距A地多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圆柱的认识导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备 注:导学重难点:认识圆柱的特征。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课前准备:教具导学过程:(一)预习学案1 .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 2
16、 n r 或 C=n d)2 .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二)1、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2、共同探究。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3)下面我们看看这些物体的真实形状。用笔沿着圆柱物体边缘画出物体的轮廓,出现圆柱儿何图形,展示画有圆柱儿何图形的投影片。2)圆柱的面(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面,说说发现了什么?(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
17、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3.圆柱的高(1)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圆柱的高矮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从而揭示圆柱高的含义。(课件显示:在图上标出高)(2)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归纳小结: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
18、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引导小结:不管
19、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5、课 堂 小 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堂检测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 题。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 题。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 题。板书设计:长方形沿高剪T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L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 长方形的宽教学反思:课 题:圆柱的表面积导学目标: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0、。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备 注:探索意识。导学重难点:掌握圆柱侧面枳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教具导学过程:一、导入。二、预习学案: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 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导学案:(-)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共同探究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
21、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 题(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
22、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X24 .教学例4(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
23、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侧面积:3.1 4 X 2 0 X 2 8 =1 7 5 8.4 (平方厘米)底面积:3.1 4 X (2 0 4-2)2 =3 1 4 (平方厘米)表面积:1 7 5 8.4 +3 1 4 =2 0 7 2.4 2 0 8 0 (平方厘米)5 .小 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匕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
24、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四、课堂检测:1、做 第 1 4 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2、练习二第6题。3、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有哪些?(指明学生说说,大家一起小结)五、课后作业:练习二7、8、9、1 0 题板书设计: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 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X 2例 4:侧面积:3.1 4 X2 0 X2 8=1 7 5 8.4 (平方厘米)底面积:3.1 4 X(2 0 4-2)2 =3 1 4 (平方厘米)表面积:1 7 5 8.4 +3 1 4 =2 0 7 2.4=2 0 80 (平方厘米)教学反思:课 题:圆柱的体
25、积导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O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备 注:导学重难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课前准备:教具导学过程:一、学习目标二、预习学案: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X 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X 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 高)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导学案全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