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集锦九篇汇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教案集锦九篇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集锦九篇汇编.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教案集锦九篇中班教案集锦九篇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宝宝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与朋友交换的好办法,体验交往的乐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多媒体制作各式玩具若干录音机、磁带、活动流程:活动流程:一、故事讲述:引起兴趣(通过故事,让宝宝积累交换的方法。)师:宝宝们,今天侯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边操作多媒体,讲述故事。)提问:小兔篮子里原来只有萝卜,后来怎么又有青菜和蘑菇了。小兔是用了什么好办法换到青菜、蘑菇的?二、实践操作:获取经验(尝试经验迁移,在实践操作中获取交换法。)1、小白兔换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真高兴。今天带来了许多礼物送给我们的小朋友,想不想要?每
2、个宝宝上来选一份,好吗?(自由选择)2、我们看看,得到了什么礼物?喜欢吗?让我们玩一会儿。3、我们每个宝宝手上都有好玩的玩具,别的宝宝手上也有好玩的玩具。你们有没有办法既能玩到自己的玩具,又能玩到别人喜欢的玩具?(分享交换好办法,提升经验)三、分享交流:体验快乐你刚才玩了什么?你是用了什么好办法和小朋友交换到喜欢的玩具的?刚才谁没有换到玩具?你是怎么跟他换的?小结:宝宝今天都用了好办法玩到了自己想玩的玩具,本领真大,真聪明!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带着玩具宝宝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故事:故事:交换交换 小兔有三只萝卜,它看到小山羊有绿绿的青菜,它就笑眯眯地对小山羊说:“小山羊,我用萝
3、卜来换你的青菜,好吗?”小山羊说:“好吧。”小白兔就用萝卜换了青菜,对小山羊说:“谢谢,谢谢。”小山羊说:“不用谢!”小白兔又看到小花猪有大大的蘑菇,它就对小花猪说:“小花猪,我的萝卜又红又大,又甜又脆,而且不打农药,是纯绿色食品哦,我用萝卜来换你的蘑菇好吗?”小花猪说:“好吧,我换给你。”小白兔用萝卜换了蘑菇,对小花猪说:“谢谢,谢谢。”小花猪说:“不用谢。”小白兔看到自己的篮子里有萝卜、有青菜、有蘑菇,高兴地笑了。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感受故事中的不同情感。2、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3、乐意观看表演,
4、感受游戏的乐趣。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金色的小树叶、背景舞台、可操作的小动物、各类废旧材料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猜猜教师手中之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小小的礼物,就在老师的手中,你们猜猜是什么?金色的小树叶怎么会是礼物呢?请小朋友听一听故事礼物。二、教师边操作边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1、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小树丫丫原来长得怎样?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丫丫躺在地上感到怎样?(伤心、难过)2、师讲述故事第二段:谁走过来了?白兔看见小树丫丫了吗?它在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地
5、讲述)小狗走过来时是怎么做的?丫丫感到怎样?(很痛)师出示小象:小象走过来了,它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进行讲述)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丫丫留下了一片金色的叶子,它在等待什么呢?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的最后一段(小狗走过树下这片金色的树叶是丫丫送给小象的礼物。)师:小狗、白兔、小黑熊有没有拿到树叶?为什么它们摘不到树叶?丫丫把金色的树叶送给了谁?为什么要送给小象呢?(因为小象帮助了丫丫)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师: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呢?为什么喜欢它?(喜欢小象、帮助别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关心、帮助他。小朋友
6、,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过谁?你是怎么帮助他的?(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讲讲)师:帮助别人后,你心里觉得怎样?(高兴、开心)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四、活动延伸:做礼物师:小朋友,有没有人帮助过你呢?你们想不想也送件礼物给帮助过你的人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等会儿请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件礼物送给帮助过你的人。教学反思:中班幼儿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礼物”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移情体验他人的心理。通过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
7、深说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有时甚至词不达意,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通过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深说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有时甚至词不达意,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小百科: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达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礼物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通常是人和人之间互相赠送的物件,其目的是为了取悦对方,或表达善意、敬意。礼物也用来庆祝节日或重要的日子,比如情人节的玫瑰
8、或生日礼物,不可不送。礼物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中国古代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说法,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礼物本身的价值。礼物不需要太贵,只要表达了心意就可以了。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3 3一、活动目标一、活动目标1、感知关于牙齿的小常识,萌发探索牙齿秘密的兴趣。2、了解正确的刷牙及保护牙齿的方法。二、活动准备二、活动准备1、牙齿模具两副2、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掌偶各一个3、录音机和磁带“刷牙歌”三、活动过程1、感知牙齿师:这里有两副牙齿,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小结:人一生中共有两副牙齿。第一次长出的牙叫乳牙,第二次长出的牙叫恒牙。乳牙长齐共有 20 颗,恒牙长齐最多有 32
9、颗,也有长 28 颗。2、保护牙齿(1)欣赏故事,感知故事内容。(2)提问:a、大头哥哥为什么这么难受?(牙齿疼)b、大头哥哥为什么会牙齿疼?(吃很多糖,还不刷牙。)c、怎样让大头哥哥的牙齿不疼呢?(天天早晚刷牙,睡前不吃甜食等)3、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练习。4、设疑还有哪些保护牙齿的方法?四、活动生成及建议四、活动生成及建议1、与生活领域相结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供牙齿的模型让幼儿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2、与探索领域相结合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没,观察醋腐蚀蛋壳使蛋壳变软的现象,引导幼儿了解龋齿蛀牙形成的原因。进一步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3、教师和家长联系,达成家园同步,让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10、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4 4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动物头饰 情景表演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引起兴趣,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二)基本部分:1、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提问:(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
11、、难过)(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
12、心里怎么样?(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3)幼儿找东西(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4、幼儿讨论 1)拾到了东西为
13、什么要还给别人?(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2)(表扬自己)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三)结束: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活动延伸: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活动反思:活动反思:我认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
14、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篇 5 5活动目标:1、认识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2、比较物体膨胀变化前后的差别。活动准备:1.活动前已经组织好幼儿洗过手。2.盆子每组两个(内放微波玉米粒每人一粒)。3.微波炉。4.事先将一袋微波玉米粒拆开并倒出,微波口袋,双面胶。5.小碗每人一个。6.玉米变身前后的特征记录纸。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一、导入主题谁来它是谁?(视频展示仪上出示玉米粒)二、观察尚未爆过的玉米粒,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摸一二、观察尚未爆过的玉
15、米粒,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咬一咬,并说一说:(摸、咬一咬,并说一说:(5 5 分钟)分钟)1、师:今天顾老师要请你们和玉米粒交个朋友。(1)看一看(在视频展示仪上看)你们看,玉米粒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它有点像什么?(像小牙齿。)(2)摸一摸请小朋友拿起一粒玉米粒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滑滑的。)(3)闻一闻放在小鼻子前面闻闻,有什么味道?(有点香)(3)咬一咬用牙齿咬一咬是什么感觉?(边说边示范)但是不能吃下去哦。(硬硬的,咬不动)三、进行“爆米花”烹饪活动。(三、进行“爆米花”烹饪活动。(1010 分钟)分钟)“玉米粒”朋友告诉我,它要给大家表演个节目,那就是“超级变变变
16、”。噔噔噔噔(掀开盖在微波炉上的幕布)这是玉米粒请来的变身小帮手!谁知道它的名字?(微波炉)1、操作:(出示袋子)玉米粒朋友说:我们要一起钻进这个特别的袋子里,然后再封住口子,最后放进微波炉,关紧门,高温3分钟。2、引导幼儿仔细听:我们在变身的时候会发出一种好玩的声音,待会儿请小朋友要仔细听哦!(做侧耳倾听状,引导幼儿静下来仔细听)3、引导讲述爆米花的声音师:叮,好了,谁来说说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毕毕剥剥的声音)好像是什么声音?(爆炸的声音)4、取出爆米花,猜猜玉米粒变身后的样子。哇,刚才扁扁的小袋子现在变成了怎样了?(鼓鼓的、胖胖的)谁来摸摸这个口袋?(请一个幼儿)有什么感觉?(热热的)
17、原来微波炉让玉米粒变热了。(教师边将头藏在袋子后边提问)你们猜猜我变成什么样了呀?(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四、比较玉米粒变身前、后的变化。1、观察比较玉米粒颜色、外形的变化:(在视频展示仪上同时展示原来的玉米粒和现在的爆米花)原来的玉米粒是什么颜色?(黄色的)那我们来看看吧,现在玉米粒现在变成了什么颜色?(白白的)注:现在只取 2 粒爆米花,其他的请搭班老师和阿姨给小朋友们分在小碗里,每人两粒。原来它像什么呀?(小牙齿)那现在它变成什么样子了?(胖胖的)它有点像什么?(大大的、一朵白色的花)它原来看上去小小的,现在呢?(变大了)初步小结:哦,它在微波炉里转了几圈,从黄色变成了白色,而且变大了,变美
18、了。(3)引导幼儿闻一闻凑近你的小碗,我们来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香香的)(4)尝一尝爆米花的味道刚才我们咬过玉米粒是硬硬的,现在我们拿一粒放进嘴里尝一尝,还是硬硬的吗?(软软的)五、揭示玉米粒遇热膨胀的现象。五、揭示玉米粒遇热膨胀的现象。真神奇,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玉米粒会变成这样?原来玉米粒被高温加热了,它就会发出哔哔啵啵的爆炸声,而且会变(引导幼儿说出“大”)。像这样爆炸后的玉米叫爆米花,我们一起说一遍爆米花。展开阅读全文六、再次吃爆米花。六、再次吃爆米花。你们想不想吃香香的爆米花了呀?我们再来爆一袋,好不好?七、游戏“爆米花”。七、游戏“爆米花”。(边爆米花变做游戏,引导幼儿更好边爆米花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教案 集锦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