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集.pdf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集.pdf(1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方形打正方形的伙拥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能正确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说说生活周围常见的种图形。2 .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课题。3.观察两种图形。4.小 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四边形”。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出示一长方形木板,指出它的边在哪里?如何来区分这四条边?同桌讨论:可以怎样把这个长方形的形状画下来?还有其它方法吗?观察教师演示。四人小组讨论。2.
2、画长方形。同桌讨论: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来画长方形。反馈说说自己的各种想法,并先出优秀可行的方法进行演示。学生尝试画一个长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教师小结:首先画一条长方形的长(或宽)边,再以两个端点为顶点,画两个直角,然后取相等的两条线段为宽(或长),把两个端点边接起来。3 .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并画正方形。教师演示:把一长方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了正方形。四人小组讲座。反馈归纳。学生尝试画一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作图方法的异同。4.开放创新学习。用学过的图形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或物体。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获。四、作业作
3、业本P1衣方形右正方形的周在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概念,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突破难点。1 .用 动 画“第二次龟兔赛跑”导入新课,引出周长的概念。师生共同概括出: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叫做长方形的周2长,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叫做正方形的周长。(板书:周长)2.动手操作:演化对周长的理解。指名用手指把数学书的封面围一周。指出:从封面角上的一点出发,沿着它的四条边围一周,又回到这个点。然后引导学生表述:这封面一周的长就是封面的周长。指定学生说说课桌面的周长。推 论:一个平面图形也是这样,只有当这个图形围
4、满一周时一,它一周的长才是这个图形的周长。3 .引导学生概括出周长的定义。给出几个图形说说哪几个图形有周长,哪几个图形没有周长,为什么?概括周长的定义。举例说说周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学生参与,突出重点。1 .研究求周长的策略。出示图形:小组合作,比比周长谁长?可以有哪些比较方法。反 馈。小 结,揭示课题。2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标出上图中的长、宽、边长的长度,求它们的周长。学生尝试计算。反 馈。分析比较哪种解法简便。小 结。试试。三、新知应用。1 .课本中练习02.发展练习。四、课堂总结。五、作业作业本P2林酎一教学目标:1 .熟练地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答有关的
5、应用题。2 .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二、基础练习,复习整理。1 .计算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 7 分米,宽 5 分米。边长60米。独立完成,提问得出公式,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 o2.根据下列信息你可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计算?一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o练习本长19厘米,宽 17厘米,。4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o3.判断下面各题,对 的 打“J”,错 的 打“X”。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分米,宽 是3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0厘米。()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长。()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
6、三、发展练习。四、课外实践练习。五、作业作业本P3而彼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 .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 .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 .口算。2.准备题。口 答。20是几个十?40是几个十?60、70、80呢?准 备 题2 10个1是(),怎样列式?1 X1010个2是(),怎样列式?2 X10反馈,找规律,揭示课题。二、探索新知。1 .教学例1。口算:14X10指名回答:10个14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自学课本例1,和你想的一样吗?说说如何算,板书:10X10=1004 X 10=40100+40=1402.练习。独立
7、完成后,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方法。3.教学例2。口算:23X30尝试练习。说一说,怎么算?试一试。90X5031X20口算30X390X619X424X230X3090X6019X4024X20独立完成,比较分析。4.引导学生小结口算步骤:一乘,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二添,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o三、巩固练习。1.口算。40X8026X3034X2012X5013X7015X4030X6029X2062.书中练习。四、作业作业本P4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2.领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8、。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口算:68X2 68X20你是如何想的?2.练习口算。70X357X232X636X419X511X921X774X836X2060X5013X7028X403.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重点练习。1.口算,比较异同。2.口算。35X40 25X6074X20 94X10三、巩固练习。1.文字题。2.应用题练习。四、作业作业本P521X5016X3062X1031X40陶佐鼎乘两位鼎的皂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教
9、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2.笔算:74X3指名板演,反馈,3、列式计算。4个21的和20个21的和引出课题。二、教学新知。1.引入例题。36X6说说笔算方法。7个56的和20个56的和58X93个48的和60个48的和821X24的积是多少,说说理由。2.学生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用竖式怎么计算。3.学生反馈,选取儿种典型格式讨论。4.得出最正确的书写形式。5.试一试。21X43 56X27 48X636.自学课本,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要分几步计算?怎么算?怎么写?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中的练习。2.找出学生中的错例进行改
10、错练习。四、课堂总结。五、作业作业本P6秣打三教学目标:1.能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能计算两步混合运算式题和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40X90 30X80 20X60 20X5034X4 27X3 18X40 16X6054X20 21X10 14X70 17X70二、笔算练习。1.计算。56 48X27 X63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2.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2 题。同桌互相批改。分析错误,讨论错误原因。引出调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两算出的得数相同吗?3.完成练习三第3 题。三、两步计
11、算练习。1.投影出示两步计算式题。2.应用题练习。3.完成思考题。四、作业作业本P7三隹版乘两位的氢点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逐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此类型的计算方法。10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卡片出示)2.笔算。指名板演。指名说说其中一题的解题方法。二、教学新知。1.把 18X74 改为 118X74。2.观察因数有什么变化?引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独立尝试练习。4.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自学课本,对照比较。5.反馈,你是怎么想的?6.试一试。456X19 208X37
12、指名板演。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总结方法。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指名板演后集体评议。2.笔算。179X44 348X27 246X38 123X59107X93 235X36 205X48 618X153.完成课本第18页练一练第4、5 两题。4.小结。四、作业。1.完成课本练习。2.完成作业本。P8秣司四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一个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2.培 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3X6+4 4X9+6 2X7+9 0X4+35X3+2 8X4+3 3X9+8 0X8+22.列竖式计算。指名板
13、演后,说说你是怎么算的?3.笔算。(书本中的练习)二、两步计算式题。1.计算下面各题。24X53X7 41X5X38 7002-216X1558X6X12 113X17X4 876+301X24说说运算顺序。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2.应用题练习。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12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三、发展练习。四、作业作业本P 9因故末尾唏夕的乘法教学目标:1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2 .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归纳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教学过程:一、复
14、习准备。1 .口算。(卡片出示)3 0 X 2 0 4 0 X 6 0 1 3 0 X 4 5 9 X 2 03 8 X 4 0 72 X 5 0 6 0 X 8 0 4 8 X 6 02 .笔算。3 .引入课题:如 果 把“1 4 7 0 X6”换 成“1 4 7 X6 0”你会计算吗?揭题:因数末尾有。的乘法。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3:1 4 7 X6 0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1 4 7 X6 0,也可以讨论解决。反馈,找原因。2 .试一试。2 0 2 X3 0 1 8 6 X4 0 1 3 0 X6 73 .教学例4:1 8 0 X50你会算吗?尝试完成。四人小组讨论汇报。4 .试一试。5
15、.比较例3、例 4 有什么异同?6 .小结得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的乘法,可以先把0 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o三、巩固练习。1 .说出乘得的数的末尾有几个0?再列式计算。2 4 0 X2 9 2 8 0 X3 4 7 8 X50 1 1 9 X501 2 0 X8 0 2 50 X4 0 2 6 0 X3 0 1 9 0 X502 .根据1 5X5=7 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1 5X50=1 50 X50=1 50 0 X5=1 50 X5=3 .课本第2 1 页练一练第5 题,同桌按要求相互编题计算。四、总结。1 .这节课我们学
16、了什么?2 .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五、作业作业本P 1 014教学目标:1.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简便算法。2.掌握一个数乘两数之和(或差)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2.“240X40”用竖式计算怎样简便。指名板演,说说简便计算的方法。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70X40 480X20 290X30 450X190 505X200二、变式练习。1.两步计算。85X4X16 57X(143-53)45X8X20120X(14+5)360X(2874-7)6000-195X302.应用题。三、深入练习。四、作业作业本P11一
17、佐照乘一位照乘法的怙算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近似数,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学会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汇报收集的各种数据。2.学生汇报,老师选择数据进行板书。3.分析以上这些数,看看它们在表达的意思上有什么不同?4.引出课题。二、教学新课。1.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1)选择板书中的一个准确数,(如518)说说它接近儿百?(2)比较518最接近哪个整百数?(3)518=500这样写行吗?为什么?自学课本。(4)教 学“七”号的读法和写法。(5)出示数,试写。425 341 623 702 854 791(6)比较854和 791与其他儿
18、个数和在取近似数时有什么不同?(7)观察讨论。2.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1)选择学生举例中的四位数,学生试练习。(2)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3.总结得出“四舍五入”法。(1)比较省略百位、千位后面尾数方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如果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3)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它们的近似值。(4)做课本上的第一题。164.学习“一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自学为主。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2 题。2.估算一下,下面的结果对吗?759X4=3206 312X6=17263.课本中的练习。四、课堂总结。五、作业作业本P12错.习A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
19、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2.进一步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口算。230X50 700X3 240X5 630X20480X40 500X4 670X50 740X502.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78 529 684 4832 8760学生练习,指名板演。再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3.练习课本第26页第3、4 题。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这些数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4.先估算,再笔算。308X4 487X6 843X5292X3 596X7 610X8二、综合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判断下面的结果是否正确。289X3
20、=937 742X6=4152 243X5=12152.课本第26页第5、6、7、8 题。三、课堂总结。四、作业作业本P13看寿搐式直接与出得照教学目标:1.掌握看着横式直接写出得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2.进一步掌握整十数乘多位数及多位数末尾有0 的看着横式直接写出得数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看着横式直接写出得数的方法,逐步提高计算速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4X4+3 5X8+4 9X6+1 6X7+3185X6+2 9X7+5 8X3+2 3X9+42.计算。23X4 57X6 82X6 73X5引出课题。二、教学新知。1.把准备题中的
21、23X 4改成823X4、239X 4,让学生尝试着用看横式直接写出得数的方法进行计算。2.反馈:你是怎样算的?3.练习。4.再次尝试练习。2950X3 67X50三、巩固练习。1.书本中练习。2.计算。3.应用题练习。四、作业作业本P14一个数乘两住数的简便花第教学目标:1.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1.口算。35X2 43X8 92X4 125X8 42X582X6 73X8 62X7 25X8 50X2(1)学生口算。(2)观察计算过程,说说哪
22、儿个算式的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并分析两因数数字的特点。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25X()=()125X()=()45X()=()35X()=()55X()=()75X()=()(1)学生自由说。(2)讨论哪种填法算起来最简便,最合理?3.看横式,直接说出得数。35X2X7 25X4X7 125X8X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入新课。二、教学新知。1.出示例9 求 125与 56相乘的积。2.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3.反馈。4.试一试。25X24 45X18(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把不同方法板演出来。(2)引导学生讨论。(3)小结方法。一想,二分
23、,三算。20三、巩固练习。1.把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15X12 25X32 125X4815X2X()25X4X()125X8X()引导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2.用简便方法计算。45X16 25X16 125X16 35X1225X28 25X18 125X48 125X723.课本中练习。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五、作业作业本P15秣习七教学目标:1.对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看着横式直接计算、估算和笔算。2.能正确地解答积减一个数等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过程:一、提出练习要求,出示课题。二、基本训练。70X40 80X30 50X9
24、0 200X403.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1 2 0 X 8 0 4 7 X 2 04 5 X 3 0 1 3 X 7 02 3 0 X 4 0 1 8 0 X 42 3 0 X 6 1 6 0 X 5 0三、重点训练。1.直接写出答案。(1)出示:1 0 4 X 8(2)学生试算。(3)指名说解题思路。(4)完成书本中的练习。2 .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3 7 0 X 86 5 X 1 42 5 X 1 6(1)学生试算。(2)说说各题的解题方法。四、综合练习。1.先估算,再笔算。1 2 5 X 7 21 2 5 X 6 26 8 9 X 6 3 9 X 1 92 0 1 X 3 7 2 1
25、 4 X 4 1(1)指名说说估算方法。(2)指名板演。(3)抽说估算思路。2.计算。4 3 X 8 X 1 9(2 0 6+9 8)X 2 23 0 0 X (1 3 5 4-9)3.应用题。五、课堂小结。1 6 X 7 X 6 81 4 0 X (5 6 0-4 9 0)9 7 6 3-1 8 4 X 2 622六、作业作业本P16逢乘应用观教学目标:1.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3.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优选策略教学。教学重点: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全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