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类_素描基础知识.pdf
《数字媒体类_素描基础知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媒体类_素描基础知识.pdf(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下列不是文艺复兴三杰的是A.米开朗基罗B.安格尔C.拉斐尔D.达 芬奇答 案:B2.下列选项关于画大色调不正确的是A.要画的整体B.不要深入C.要因局部D.不要过细答 案:C3.在静物素描中,关于深入刻画正确是A.细节的表现要从局部出发B.深入刻画要面面俱到C.细节的表现要服从局部D.对细节刻画有主有次,有虚有实答 案:D4.画准形的关键,就在于对()的知、分析与准确把握。A.形体、透视B.形体、结构C.明暗、透视D.明暗、结构答 案:B5,下列选项符合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方法步骤是A.打轮廓-深入刻画-形体塑造-调整统一B.打轮廓-深入刻画-调整统一-形体塑造C.打轮廓-形体塑造-调整统
2、一-深入刻画D.打轮廓-形体塑造-深入刻画-调整统一答 案:D6 .物体所处环境与画者之间的距离,而产生的近实远虚、近浓远淡的色彩强弱变化,称为A质感B.量感C.形体空间D.色彩空间答 案:D7.基础素描、习作素描、创作素描在分类上属于A.按传统体系分类B.按表现手法分类C.按功能性质与目的性分类D.按表现内容分类答 案:C8 .容易擦改,柔和细润,能刻画出深浅不同层次的丰富调子的是A.铅笔B.炭笔C.炭精条D.木炭条答 案:A9.形体的()是素描造型的基础。A.比例B.透视C.外轮廓D.内部结构答 案:D1().素描写生时,画者与写生物象、画面的距离不合理的是A.画者离写生对象应稍远一些B.
3、画者离写生对象应稍近一些C.画者与画面的距离以一臂之长为宜D.画者的视线应与画面保持垂直答 案:BH.()是形体向纵深发展的轮廓和形体大面积转折的关键部位。A.高光B.灰面C.明暗交界线D.反光答 案:C12.如下图所示,A.平行透视B.成角透视C.倾斜透视D.一点透视答 案:B13.静物写生中,画面产生“脏”的主要原因是A.不能将明暗色调同形体、结构联系起来B.对形体结构缺乏深入的分析理解C.有整体观念,只注重于整体刻画D.忽略了形体的塑造和明暗色调关系答 案:D14.关于用笔错误的是A.画暗部不一定要用6BB.画亮部不一定要用6HC.画面表现的是绝对的明暗程度D.画面表现的是客观物象的明暗
4、对比“关系”答 案:C15.下列选项对中间色调描述错误的是A.中间色调是物体受光线侧射的地方B.中间色调介于明暗交界线和反光之间的部位C.中间色调也称灰调子D.它是明暗造型中需要着力刻画的最富表现力的部分答 案:B16.静物写生中,画面“板”的主要原因是A.明暗色调同形体、结构联系太强B.对形体结构分析理解深入C.明暗两大部份色调比例把握恰当D.缺乏造型技能技巧答 案:D17.如下图所示,A 点位置属于明暗变化中的A.灰面B.明暗交界线C.高光D.投影答 案:D18.下列选项不是玻璃的质感特点的是A.光洁度很高B.高光在不透光部分显得特别明亮C.透光力与反射力是成正比的D.高光周围的色调往往比
5、背光部分的明度稍低答 案:C19.画面缺乏整体感,或“反光”过跳,或高光过多的现象是素描静物中()的问题。灰脏糊花案A.BcD答:D20.反光是环境反射给物体()的光。A.亮部B.灰部C.暗部D.投影答 案:C21.深入刻画时,要从物 体 的()去认识明暗色调的变化。A.大小B.比例C.透视D.形体结构答 案:D22.静物配置要适应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要求,这体现的是A.审美性原则B.情感性原则C.渐进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答 案:B23.对于形体体积的塑造,必 须 以 对()的分析认识为基础。A.形体结构B.明暗色调C.形体透视D.形体比例答 案:A24.()是变线透视消失的汇集点。A.视点B
6、心点C.灭点D.距点答 案:C25.如下图所示,反应的是构图中()的问题。B.满C 偏D.板答 案:A26.在静物配置中,要注意准确把握静物固有色的A.彩度基调B.明度基调C.虚实基调D.面积基调答 案:B27.下列选项不属于静物配置的审美性原则的是A.数量B.色调C.质地D形体答 案:A28.由于视点位置不同,立方体的平行透视有()种形态。A.6B.7C.8D.9答 案:D29.注重形体光影和画面空间表现的是()素描。A.结构B.明暗C.线与明暗结合D.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答 案:B30.立方体的结构是由大小相同的()个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关系构成的。A.6B.7C.8D.9答 案:A31.在处理
7、物体的投影时,后面的要比前面的投影A.深B.清晰C.弱D.实答 案:C32.静物写生中,克服画面“板”的办法错误的是A.培养艺术的感受能力B.如实临摹,机械复制C.要加强素描造型的技能技巧训练D.画面要有主次之分答 案:B33.在静物素描色调表现上方法正确的是A.上调子时一般先从亮部画起B.形体不同方向的体面会呈现不同深浅层次C.调子是表现光影关系,跟形体结构没有关系D.素描色调深入刻画时,要牢牢把握局部答 案:B34.在构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黄金分割律”的古老比例,其比例为A.1.616:1B.1.617:!C.1.618:!D.1.619:!答 案:C35.花与板是静物写生中的()
8、问题。A.结构B.色调C.整体D.质感答 案:C36.静物写生中,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无关的是A.不同方向体面的明暗色调层次B.物体的固有色C.在光线照射下物体的投影D.物体不同方向体面的透视缩形答 案:B37.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素描艺术最高成就的是A.米开朗基罗B.安格尔C.拉斐尔D.达芬奇答 案:D38.几何体写生中,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形体体积的塑造,必须以对明暗的分析认识为基础B.明暗素描立足于对物象形体体积的塑造C.明暗色调是明暗素描的主要表现手段D.缺乏对形体体面的正确认识,很难对呈现形体体面的明暗关系作出正确判断答 案:A39.下列选项不是静物写生思考与表述要点的是A
9、.立体感与空间感B.色彩感与明度关系C.质感与量感D.纯度与调和对比答 案:D40.玻璃的透光力与反射力关系正确的是A.透光愈强,B.透光愈强,C.透光愈弱,D.透光愈弱,答 案:B反射的明暗愈明显反射的明暗愈不明显反射的明暗愈不明显反射的明暗愈弱41.如下图所示,属于A.平行透视B.成角透视C.倾斜透视D.散点透视答 案:A42.处于前后位置的两个物体,它们之间的A.间距越大,虚实对比就越弱B.间距越大,虚实对比就越强C.间距越小,虚实对比就越强D.间距大小与虚实对比无关答 案:B43.如下图所示,石膏几何体写生的主要问题是A.形体透视有误B.边缘轮廓线太死C.暗部不透气D.画面太灰答 案:
10、B44.如下图所示,画面构图的问题是A.满B.空C.偏D.闷答 案:B45.明暗素描立足于对物象()的塑造,追求三维空间的立体感表现。A.透视B.形体体积C.质感D.固有色答 案:B46.静物写生中,画面产生“糊”的主要原因是A.明暗两大部份色调比例把握不当B.对形体结构缺乏深入的分析理解C.注重于局部而忘记了整体D.不能正确运用明暗变化的规律,去认识物体的明暗色调变化答 案:B47.在静物构图中,异形同量的组合是指A.对称B.均衡C.统一D.调和答 案:B48.下列选项关于“深入”刻画不正确的是A.要抓住表面的东西,抓住物象的本质B.要紧紧抓住明暗色调与结构、形体的联系C.要从物象的形体结构
11、出发去认识明暗色调的变化D.运用明暗色调去刻画、充实、塑造形体答 案:A49.糊与浮是静物写生中的()问题。A.结构B.色调C.整体D.立体感与空间感答 案:A50.关于釉陶的质感表现,表述正确的是A.开始一般用软笔铺色调,奠定基础B.深色釉陶的高光与固有色的反差小C.暗部色调明度差异很大D.在深入刻画过程中,线条要松答 案:A51.在起稿和铺大体明暗阶段时,执笔合理的是A.握住铅笔末梢的部位B.握住铅笔前端的部位C.靠手腕的运动画出线条D.笔与画板的距离越近越好答 案:A52.()是明暗素描的主要表现手段。A.形体结构B.明暗色调C.形体体积D.质感答 案:B53.对于物体自身体积空间的表现
12、来讲,()是整体。A.物体自身的质感B.物体自身的立体感C.画面的空间感D.物体自身的色彩感答 案:C54.下列选项不属于静物的构图原则的是A.对称与均衡B.对比与调和C.安定与比例D.局部与整体答 案:D55.物体上颜色最重,明度最低的部位是A.灰面B.明暗交界线C 反光D.投影答 案:B56.素描中的五调子是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线、()和投影。A.高光B.受光面C.灰面D反光答 案:D57.素描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A.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线面结合的素描B.中国写意传统的素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C.基础素描、习作素描、创作素描D.结构素描和创作素描答 案:A58.科学观察方法的核心是()
13、观察。A.局部B.整体C.比较D.本质答 案:B59.在深入刻画阶段,方法正确的是A.应向前“拉”出来的东西,要予以概括和减弱B.应向纵深“推”进去的东西,要予以加强和深入刻画C.要注意成组物之间的比较,要整体,要“孤军深入”D.把握好黑、白、灰的大关系答 案:D60.与地面和画面垂直的圆,其位置愈接近视中线A.透视缩形变化就愈大B.透视缩形变化就愈小C.无透视变化D.始终保持圆形答 案:A61.如下图所示,三个圆面离视线最远的面是A.AB.BC.CD.三个面离视线的距离相等答 案:C62.在静物写生中,始终贯穿于作画全过程的是A.局部关系B.整体关系C.透视关系D.结构关系答 案:B63.创
14、作素描在分类上属于A.按传统体系分类B.按表现手法分类C.按功能性质与目的性分类D.按表现内容分类答 案:C64.静物素描中,向后“推”进去的东西,要A.虚B.实C清晰D.加强答 案:AA.暗面B.明暗交界线C.受光面D.反光答 案:D66.静物写生的步骤顺序是:打轮廓、()、深入刻画、调整统一。A.画局部B.形体塑造C.画背景D.画大色调答 案:D6 7.下列选项有关圆柱体透视变化错误的是A.圆面宽,弧线弯曲愈大B.圆面窄,弧线弯曲愈小C.圆柱长短的变化与圆面宽窄成正比D.圆面愈窄,柱身则长答 案:C68.物体自身三维空间的体感表现是指A.色彩感B.质感C.立体感D.空间感答 案:C69.下
15、列笔芯最硬的是A.HBB.HC.2BD.4B答 案:B70.静物写生中,画面产生“浮”的主要原因是A.明暗两大部份色调比例把握不当B.对形体结构缺乏认真的分析研究C.缺少整体观念D.不能正确运用明暗变化的规律,去认识物体的明暗色调变化答 案:B71.在观察过程中运用透视缩形法则,去分析物象形体的()关系。A体积B.空间C.明暗D.透视答 案:D72.在静物写生过程中,抛弃表面的东西,抓住物象的本质,指的是A.大体轮廓B.整体C.形体结构D.调整答 案:C73.立方体只有一个消失点的透视现象为A.成角透视B.倾斜透视C.平行透视D.散点透视答 案:C74.下列选项关于物体的明暗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
16、.物体的明暗变化与物体的结构有关B.物体明暗的变化与物体固有色有关C.物体的形体结构会随明暗变化而改变D.物体明暗色调的深浅变化与光源的强弱有关答 案:C75.石膏几何体写生形体塑造阶段,以()为重点,通过明与暗两大部的对比关系去完成的。A.受光部B.灰部C.暗部D.投影答 案:C76.明暗色调的深浅变化,与()有关。A.物体的比例B.光源的强弱C.画面的构图D.物体的形体结构答 案:B7 7.下列选项中,用线的变化对结构素描中表现体积感无关的是A.有虚有实B.有长有短C.有粗有细D.有深有浅答 案:B78.成角透视在视平线上的灭点在透视学中称为A.地点B.天点C.原点D.余点答 案:D79.
17、()提出“以形写神”的见解。A.谢赫B.吴道子C.顾恺之D.李公麟答 案:C80.下列选项关于打轮廓方法错误的是A.打轮廓应注意三点:即观察、构图、落幅B.打轮廓要抓细节C.注意用线的变化D.观察、构图是打轮廓的准备,落幅则是打轮廓的具体落实答 案:B81.静物写生中,不分主次地“深入”,面面俱到地“刻画”,局部似“精细入微”,整体却“支离破碎”,会造成画面A.浮B.脏C.花D.板答 案:C82.如下图所示,反应的是构图中()的问题。A.空B.过满C.过下D.呆板答 案:C83.如下图所示,以线与明暗色调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静物写生是A.84.如下图所示,反应的是构图中()的问题。A.偏B.
18、满C.散D.呆板答 案:A85.()可以概括物质世界一切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物的基本特征。A.圆球体B.圆柱体C.立方体D.多面体答 案:C86.常用的构图形式是()构图。A.三角形B.菱形C.环形D.S形答 案:A87.()是六面体平行透视的消失点。A心点B.余点C.天点D.地点答 案:A88.提出了形体的几何形结构学说的是A.列宾B.门采尔C.塞尚D.毕加索答 案:C89.下列选项关于石膏几何体写生形体塑造阶段任务的描述错误的是A.充分运用明暗色调去充实和塑造形体B.表达形体在空间中的结构关系和体积关系C.将形体与背景、投影的明暗色调分开来,局部地描摹明暗色调D.紧紧抓住明部与暗部的明度差异答
19、 案:C9 0.如下图所示,属于A.平行透视B.成角透视C.倾斜透视D.一点透视答 案:B91.在静物素描中,()是最富表现力的造型因素。A点B.线C.面D.明暗答 案:B92.不同方向体面的()是体现物体立体感的因素之一。A.大小B.比例C.明暗色调层次D.透视答 案:C93.静物写生中,画面“花”的主要原因是A.不能将明暗色调同形体、结构联系起来B.对形体结构缺乏深入的分析理解C.明暗两大部份色调比例把握不当D.缺少整体观念答 案:D94.将白描技法推进到纯美的艺术境界的是A.谢赫B.李公麟C.顾恺之D.吴道子答 案:B95.在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训练中,最本质的、固定不变的因素是A.形体与结
20、构B.空间与透视C.形体与比例D.结构与明暗答 案:A96.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B.从广义来讲,素描是指单色的绘画C 白描不是素描D.素描是一切图画之母答 案:C97.在诸多造型因素中,()是最本质的固定因素。A.结构与形体B.形体与明暗C.透视与比例D.透视与明暗答 案:A9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静物素描“打轮廓阶段”应注意的要点是A观察B.构图C.落幅D.画大色调答 案:D99.如下图所示,多面体不同面由深到浅的顺序是A.ABCDB.BADCC.ABDCD.BACD答 案:A100.如下图所示,是该图俯视图的是B.101.()是取得构图安定感的重要条件。A.重心B形状C
21、.明暗D.重量答 案:A1。2.静物写生时,打轮廓时方法错误的是A.抓大关系B.抓局部C.抓大形D.抓整体答 案:B103.下列选项中,不是立体感要表现的是A.明暗色调B.形体透视C.投影D.物质质感答 案:D、:学J104.如下图所示,属于A.俯视倾斜透视B.仰视倾斜透视C.成角透视D.一点透视答 案:B105.在素描造型中,要 从()的认识出发,去寻求形体各体面的衔接转折关系。A.轮廓B.外框C.形体体面D.明暗答 案:C106.在静物素描中,关于深入刻画错误是A.抓住表面的东西B.抓住物象的本质C.抓住明暗色调与形体结构的联系D.运用明暗色调去塑造形体答 案:A107.静物配置要适应人们
22、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要求是静物配置的A.渐进性原则B.情感原则C.审美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答 案:B108.下列选项不属于以明暗色调为主要表手段表现的是A.结构B.比例C.色调D构图答 案:D109.在诸多造型因素中,()可以最明确、最清晰、最概括地表达形体的透视、比例、结构等关系。A.线条B.明暗C.色彩D.固有色答 案:A110.素描最基本的造型语言是线条和A.色彩B.结构C.色调D.明暗答 案:C111.素描写生要求光源不合理的是A.以自然光作为素描写生的光源B.以阳光直射为素描写生的光源C.按需要调整光源位置和光线强弱D.要求光源稳定、光线集中答 案:B112.物象在视平线以上,呈现上小下
23、大的透视缩形,垂直于地面的线变成倾斜,并向天点汇集消失的是A.俯视倾斜透视B.仰视倾斜透视C.平行透视D.成角透视答 案:B113.下列有关石膏几何体写生打轮廓阶段任务的描述错误的是A.主要任务是确定构图、打准轮廓B.“准”是打轮廓的基本要求“C.准”的含义是指形体的外轮廓D.首先抓住轮廓的大转折答 案:C114.静物写生中,克服画面“浮”的办法错误的是A.在写生过程中要深入观察对象B.加强对形体结构的分析研究C.加强对明暗的刻画,减弱对结构的分析D.把着眼点放在形体的塑造上答 案:C115.所谓明暗关系也就是()关系。A.明度B体积C.质感D.空间答 案:A116.(),是指物象所占有的空间
24、位置及其所构成的空间方式。A.构成结构B.形体结构C.空间结构D.解剖结构答 案:C117.表现中间色调错误的是A.要画的简约概括B.要比较着画C.要重复涂抹D.不要孤立的画答 案:C118.在素描造型中,()是最本质地东西。A.比例B.结构C.明暗D.透视答 案:B119.静物写生中,对明暗色调的表现含含糊糊,虚实不分,会造成画面A.灰B糊C.花D板答 案:B120.在静物写生中,画大色调要注意对不同物象的()色调进行比较,已保持画面整体的黑、白、灰的色调大关系。A.暗部B.高光C.灰部D.投影答 案:A121.如下图所示,A.平行透视B.成角透视C.倾斜透视D.一点透视答 案:C122.如
25、下图所示,以线为表现手段的静物写生是D.答 案:D123.笔芯由软到硬的排列次序是A.HB、2B、4BB.4B、2B、HBC.4B、HB、2BD.HB、4B、2B答 案:B124.平行透视中,当立方体在视平线以上时,对顶面和底面的透视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顶面比底面小B.顶面比底面大C.顶面和底面大小相同D.底面比顶面离视线远答 案:B125.全因素素描是以()为主要表现手段。A.线B.质感C.量感D.明暗色调答 案:D1 2 6.()在光线照射下所呈现的黑、白、灰三大面关系,最为清晰。A.圆球体B.圆柱体C.多面体D.立方体答 案:D127.结构素描注重A.形体结构研究和表现B.形体体积塑造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媒体 素描 基础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