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托物言志类练习题.pdf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托物言志类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托物言志类练习题.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托物言志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叔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微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这首题画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所作。掇(song):挺立。愁胡:发愁神态的胡人,胡人眼色深碧。绦 镀(xuan):绦,丝绳,用来系鹰;镀,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霜起”写画鹰的周身环境,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画鹰的气势得到烘托。B.颔联描写画鹰生动形象,“执身”“侧目”写其神态,“思狡兔”写其心理。C.颈联写绳环被摘下,画鹰凌空振翅,再现了画鹰
2、栩栩如生、气势非凡的形象。D.“何当”表明期望,“凡鸟”指平庸之鸟,“击”体现了作者对“凡鸟”的态度。2.本诗句句写画鹰,但托物言志,“怀抱俱见”,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种兰苏辙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 午荫凉,欲遣靡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注】修筠:修竹。靠芜:又名粉、薇芜,一种芳草。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点出兰草的生长习性,然后交代了种兰的起因:在东轩种兰的朋友给作者送来了一些兰花,于是就在院子里种下了它们。B.颔联写到兰花的清香能够除去污秽之气,兰花的叶子纤细却能
3、够经受得了霜冻,表达了作者对兰花的喜爱。C.尾联写到作者想要清理院中的靡芜等杂草,从而就能看到他向往的楚辞诗句的意境了,突出对兰花之爱。D.本诗由种兰这件小事即事抒情,用铺叙的手法介绍了兰花的可爱之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4.颈联应如何理解?运用了何种手法表达了何种感情?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归燕杜甫不独避霜雪,其如侍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燕子刘子肇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秋风一夜惊桐叶,不恋雕梁万里归。【注释】此诗作于杜甫带妻儿避乱、辗转到泰州时。健侣:朋友。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一
4、二句写燕子归去不只为躲避霜雪,也因为朋友越来越少了。B.杜诗三四句写假如四季不失时序,燕子在八月秋凉时节自知南归。C.杜诗五六句写尽管春色未浓,雏燕也会觉察细微的迹象按时飞回。D.杜诗借景抒情,力求言简而意丰;刘诗托物言志,辞句浅白见深意。6.分别概括这两首写“燕子”的诗结尾两句打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堂 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注】翟:蟋蟀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扣住“问”字,交代问菊缘由:众人皆不知秋天的讯息,诗人只好向菊
5、花询问。B.颔联两句分别扣住菊花的文化品格和自然特性发问,虽是问句,答案已包含在题中。C.颈联用拟人的修辞,赋予菊花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菊花生长的清新环境。D.尾联意为不要说没有能够交谈的,菊花你如果懂人语且能说话,不妨和我小叙片刻。8.在 红楼梦第 38回的螃蟹宴上,海棠社成员创作了十二首菊花诗,这 首 问菊是林黛玉所作。菊花的形象是林黛玉自我形象的写照,这首诗表现了林黛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概括并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释】此诗是
6、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所写。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 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意思是把红梅看作桃花吧,不见桃树上应有的绿叶;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 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B.颔联的“故作”两句,是说红梅尽管艳若桃杏,但其品性还是冰清玉洁,本质不变。C.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D.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1 0.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红梅苏轼怕
7、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四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 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迫害,元丰二年被贬黄州。此时,刚刚过3年。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其 诗 边梅诗中有“认桃无绿叶,辨杏有清枝”之句。1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B.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C.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D.“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12.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
8、形魂?结合全诗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谢柳太博惠鹤范仲淹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 巨敢轻?万里华亭思去伴,千年辽海识归程。鸡群与处曾非辱,路将翔孰谓荣?独爱九皋啜唳好,声声天地为之清。【注】辽海,指辽东,搜神后记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九皋,深远的水泽淤地,诗经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之句。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柳太博赠仙鹤并附新诗一首,诗人为表达谢意,作本诗以回赠。B.以“仙标”称颂鹤超凡脱俗风姿,表现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C.“万里”“千年”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深化了鹤对友伴和故乡的思念。D.“独爱”“瞭唳”表现
9、了诗人喜欢在九皋大声啸歌,来宣泄郁闷之情。14.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宝剑吟陆游幽人 枕宝剑,殷殷夜有声。人言剑化龙,直恐兴风霆;不然惯狂虏,慨然思遐征。取酒起酹剑:至宝当潜形,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一匣有余地,胡为鸣不平?【注】幽人,幽居的人,隐者。殷殷,象声词,形容雷声。相传西晋张华叫雷焕替他寻找宝剑,雷焕找到一对宝剑,宝剑后来化为两条蛟龙。1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者枕着宝剑入睡,到深夜感觉宝剑在发声,“鸣不平”解释了宝剑发声的原因。B.诗歌借用典故,想象“剑化龙”,而龙能兴起风暴雷霆。“恐”写出了隐者的害怕。C
10、.诗中赋予龙思想情感,说它如果不是被压制,就会因憎恨狂虏的侵犯而愤然远征。D.隐者起身,把酒洒在地上来祭剑。隐者表面上劝慰宝剑,但激愤之情却跃然纸上。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宝剑的形象特点和宝剑形象蕴含的情感。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
11、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i s.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m的一项是()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 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19.阅读诗论并回答问题。林 逋 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杳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 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 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
12、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 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落梅 清 律然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魄。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注 律然:清代僧人,工诗画。孤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端一小山名,以多梅著称。宋代诗人林逋隐居于此,种梅养鹤,其 山园小梅诗中有“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句。2 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点”有“点缀”之意,将梅花的自然飘落刻画为有意装点,新颖精巧。B.次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落梅的残香
13、在这种氛围之中显得愈加浓郁可感。C.颔联将梅林、积雪、山岭、浮云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初春画面。D.尾联巧妙化用林逋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典故,表现作者的高洁情操及隐逸情怀。21.请简要分析本诗行文构思之妙。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 雪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寒梅词李九龄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注】李九龄:洛阳人,唐末进士。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2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诗中的“花雪”写出了雪的形态,“林峦”是雪花的归宿,表现了诗人的志趣
14、与追求。B.戴诗中诗人以“愁人”自居,窗外到来的小雪很难给愁苦的诗人带来一丝快乐与慰藉。C.李诗中霜梅凌霜开放,而万卉千花尚未苏醒,将二者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D.李诗中“和羹”一语双关,指梅可做成羹汤,也表明怀抱坚定、矢志不移的执着坚韧。23.这两首诗都使用“风雪”这一意象,请简要分析两诗中描写“风雪”的手法和作用各有何不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饮 酒 二 十 首(其八)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组尘羁。【注释】继:捆绑,束缚。2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
15、 没”字用得巧妙,欲扬先抑,写青松被杂草掩没不见其姿,目的是突出下文青松的“卓然”。B.三四句运用反衬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众杂草在寒霜凝结之时都枯萎凋败,青松却高枝卓然的景象。C.五六句意谓青松数量多而蔚然成林,人们不觉其与众不同,但单独一棵松树立于天地间人们才称奇。D.七八句说作者提着酒壶抚弄松枝,有时又极目远眺,承上赞美青松,引出世事羁绊不能摆脱的悲叹。25.这首诗寄寓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联系诗歌具体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鹃 鸽 天 桂花李清照 宋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
16、收。注: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2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首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继而重在咏怀,突出 香 字。B.“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生动描绘了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肯定了她是“花中第一流C.“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这几句运用衬托的手法,表达对桂花的赞美。D.词中的“骚人”指屈原。“可煞无情思”,作者抱怨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 离骚是“情思”不够。27.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雕鹑在秋天范仲淹秋汉寥寥迥,
17、雄心肯木栖。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汽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睽。乘风俊未已,空阔玉关西。【注】攀跻:攀登。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写雕鹦翱翔于深邃旷远的天空,雕鹦不愿依木而栖,表现了作者想要一展才华、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B.“摇落”照应“秋天”,写出人间凋零的景象,雕鹦将从天上摇落到人间。C.“群毛遁”“百鸟睽”写了走兽飞禽对雕鹦躲避退让,衬托出雕鹦不可抵挡的气势。D.最后两句写雕鹦乘风高起、一往无前、直出玉关的豪俊身姿,气象雄浑,境界廓大。29.这首诗的第七、八两句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C2.诗
18、 人 借 鹰 言 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的姿态、飞动的神情和搏击的激情,塑造了气势不凡、志向高远的苍鹰形象,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心志和鄙视庸碌、嫉恶如仇之心。【解 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C.“绳环被摘下,画鹰凌空振翅”曲解诗意,颈联是想象画鹰只要解开绳环,即可振翅而出,借想象丰满了画鹰的形象。故 选C。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这首诗歌中借鹰来言志,所以考生需要结合鹰的特点来分析其中的诗人的“怀抱”。诗歌中间四句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颔联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糊掰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
19、子似的,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颈联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这两联中,思 与 似、摘 与 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摘 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展现了画面之鹰的气势不凡、志向高远。最后两句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何当”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毛血”句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含锄恶之意。由此看来,此 诗 借 咏 画鹰 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
20、3.C4.(1)兰花扎根于密石,生命力顽强,到了秋天依然繁茂苍翠,它们喜欢生长在竹子旁边,享受竹子的阴凉。(2)颈联介绍了兰花的生长习性,借兰花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兰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志向高洁、不愿与俗人为伍的情怀。【解 析】答 案 第1页,共12页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原芜等杂草”错误,原芜是一种香草,由“共堂下 也可以知道是要将藤芜跟兰草一起种在堂前。故 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兰花即便扎根于乱石中,却依然在秋天早早绽放在竹林中,这里一簇那里一丛享受着阴凉。这是介绍兰
21、花的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喜欢生长在竹子旁边等.这里表面上写的是兰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怀,为托物言志。颔联已经交代诗人喜欢兰花,颈联再次写兰花的生长特点,表明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兰花生长在乱石之中,有顽强的生命力,且与竹子为伍。这里的“兰花”“竹子”都有象征意思了,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此处写了“兰竹”,表明主人是个品行高洁的君子,且不随波逐流,或者是不与世俗为伍等。5.D6.杜诗结尾两句写旧巢如果没有被毁,燕子一定会伴在主人身旁,借归燕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抒发了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杜诗借景抒情”分析错误,本诗并没有写景,主要是夹叙
22、夹议。故 选D。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杜诗结尾“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写假如燕子的旧日巢穴没有被毁掉,那么一定会回归旧屋依傍着主人而飞。表面上表达了燕子对主人的感激,实则抒发的是诗人对故土的留恋不舍之情,对国君的忠诚之情。7.C8.清高孤傲;寂寞失意;渴望知音。答案第2页,共12页【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菊花生长的清新环境”错,颔联描写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可知菊花生长的环境是清冷、孤寂的。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
23、更迟?菊花在秋季开放,当然不同于“万紫千红总是春,问 为底迟”,也就是赞美了菊花不趋时不从众的品性。”孤标傲世偕谁隐“一句,俨然就是林黛玉的写照,写出她的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性情。“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翌病可相思?“,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别的花不在秋季开放,菊花所以会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衬出菊花的遗世独立。“圃露庭霜何寂寞”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是用环境“侧面衬托诗人内心的寂寞、相思之情。“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尾联是在菊花中寻求精神寄托之意,用拟人手法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赞美菊花的“孤标傲世”的高洁风格。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寂寞失意的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语文 复习 古代 诗歌 鉴赏 言志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