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5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5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5章.pdf(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计算机应用基础(1-5 章)教 案授 课 单 位 计算机教研室_ _ _ _授 课 时 间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一授课对象层次 中职授课对象 09汽车维修与数控、09幼师班授 课 教 师 梁碧勇_ _ _ _ _2009年 9 月 1 6 日目 录目的要求:.1教学重点:.1教学难点:.1作业与练习:.1教学时数:.1第1章电子计算机概述.1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重点:1教学难点:2课时安排:2教学内容:21.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21.2.微机的特点及应用.4第2章微机基础知识.8教学目标与要求:.8教学重点:8教学难点:8课时安排:9作业与练习:.9教学内容:9
2、1、微机系统的组成及原理.9作业与练习:.12教学后记 12第3章操作系统.12教学目标与要求:.12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12课时安排:12教学内容:12作业与练习:.131、操作系统概述.132、Windows XP 基本操作.153、Windows XP 基本设置.16作业与练习:.20教学后记 20第 4 章 汉字输入技法.20教学目的:20教学重点、难点:.20教学方法手段:.20课时安排:20教学内容:20练习作业:24教学后记:24第 5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24教学目标:24教学重点难点:.24教学方法、手段:.25主要内容:25课时安排:25第一节Word 20
3、03基本知识.25第二节Word 2003的基本操作.28第三节文档的编辑排版.33第四节表格、图文混排.43作业与练习:54教学后记:54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及信息时代的特征。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了解微型计算机的软件配置;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了解计算机的性能评价要点。掌握Windows XP所提供的功能,管理好计算机资源,更好地为其他程序的运行服务。了解常用的办公设备和办公信息处理软件。熟练掌握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图形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多种操作方法。教学重点:掌握Windows X
4、P所提供的功能,管理好计算机资源,更好地为其他程序的运行服务。熟练掌握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图形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多种操作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图形处理和图文混排的多种操作方法。作业与练习:由练习系统提供教学时数:2*18=36 课时第1章电子计算机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利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及信息时代的特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计算的发展趋势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具体应用掌握几种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教学重点: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1页 共6 0页理解和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及信息时代的特征掌握几
5、种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教学难点:掌握几种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课时安排:4 课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相关概念和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具体应用;以及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与存储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能对信息及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1.1.1.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与存储教学过程:信息:信息是
6、指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技术:所谓信息技术(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I T),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2页 共6 0页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信息处理:是指对大量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分类、统计、查询及报表等,通常用于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物资管理、信息情报检索和报表统计领域。信息化社会: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
7、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达到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文化现象诞生:1 9 4 6 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 N I A C (E l e c t r o n i c N u m e r i c a l I n t e g r a t o r A n dC a l c u l a t o r)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E N I A C 的研制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发展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 9 4 6 年1 9 5 7 年)晶体管计算机
8、(1 9 5 8 年1 9 6 4 年)集成电路计算机(1 9 6 5 年1 9 7 1 年)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 9 7 2 年至今)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计算机的特点运算能力强,运行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数据准确度高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及事务处理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3页 共6 0页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系统通信与网络计算机模拟作业与练习:详见练习系统教学后记对计算机的特点、应用等理解较好。1.1.2.数制的概念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数制的概念,理解信息在计算机内部
9、的表示与存储,理解存储单位。教学重点:理解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与存储,理解存储单位。教学难点:理解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与存储,理解存储单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数据制的概念与转换教学过程:计数制的概念:计数是书的记写和命名,各种不同的记写和命名方法构成计数制。按进位的方式技术的数制,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进位制。基数和权的概念:十进制有0,1,2,,9共1 0个数码,二进制有0,1两个数码,通常把数码的个数称为基数。在进位计数制中,一个数可以由有限个数码排列在一起构成,数码所在数位不同,其代表的数值也不同,这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等于该数码本身乘以一个与它所在数位有关的常数,这个常数称为“
10、位权”,简 称“权”。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计算机应用基础0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8中职旅游管理 第4页 共6 0页易于物理实现运算规则简单工作可靠性高适合逻辑运算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但二进制数在表达一个数字时,位数太长,书写烦琐,不易识别,在书写计算机程序时,经常用到十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常见进位计数制的基数和数码如下表所示。将 R 进制数转换为卜进制数将一个R 进制数转换成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按权展开,然后按十进制运算法则将数值相加。【例】将二进制数(1 1 1 1 0.0 1 1)2 转换为十进制数。(1 1 1 1 0.0 1 1)2=1 X 2
11、4+1 X 2 3+1 X 2 2 +1 X 2 1+0 X 2 0+0 X 2-1 +1 X 2-2+1 X 2-3=1 6+8+4+2+0+0+0.2 5+0.1 2 5=(3 0.3 7 5)1 0【例】将八进制数(2 6.7 6)8 转换为十进制数。【例】将十六制数(2 E.9 A)1 6 转换为十进制数。将十进制数转换成R 进制数将十进制数转换成R进制数时,应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然后再相加起来即可得出结果。整数部分采用“除 R 取余”的方法,即将卜进制数除以R,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再将商除以R,又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如此继续下去,直至商为0为止,将每次得到的余数按照得到的顺
12、序逆序排列,即为R 进制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采用“乘 R取整”的方法,即将小数部分连续地乘以R,保留每次相乘的整数部分,直到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精度要求的位数为止,将得到的整数部分按照得到的顺序排列,即为R进制的小数部分。【例】将十进制数(1 4 3.8 1 2 5)1 0 转换为二进制数。【例】将十进制数(1 3 2.5 2 5)1 0 转换为八进制数(小数部分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例】将十进制数(1 3 0.5 2 5)1 0 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小数部分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二、八、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由于2 3=8,因此3位二进制数可以对应1 位八进制数,如下表所示。利用
13、这种对应关系,可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5页 共6 0页以方便地实现二进制数和八进制数的相互转换。转换方法:以小数点为界,整数部分从右向左每3位 分 为 组,若不够3位时,在左面补“0”,补 足3位;小数部分从左向右每3位一组,不 够3位时在右面补“0”,然后将每3位二进制数用1位八进制数表示,即可完成转换。【例】将二进制数(1 0 0 1 1 0 1.1 1 0 1)2转换成八进制数。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转换方法:将每位八进制数用3位二进制数替换,按照原有的顺序排列,即可完成转换。【例】将八进制数(6 1 1.5 3)8转换成二进制数。由于2 4=1
14、6,因此4位二进制数可以对应1位十六进制数,如下表所示。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实现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转换方法:以小数点为界,整数部分从右向左每4位分为一组,若不够4位时,在左面补“0”,补 足4位;小数部分从左向右每4位一组,不 够4位时在右面补“0”,然后将每4位二进制数用1位十六进制数表示,即可完成转换。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转换方法:将每位十六进制数用4位二进制数替换,按照原有的顺序排列,即可完成转换。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转换,一般利用进制数作为中间媒介进行转换。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二进制数的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即四则运算,而逻辑运算主要是
15、对逻辑数据进行处理。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加法运算规则0+0=0;0+1 =1+0=1;1 +1 =1 0 (向高位进位)。减法运算规则0 0=1 1=0;1-0=1;0 1 =1 (向高位借位)。乘法运算规则0 X 0=0;0 X l =l X 0 =0;1 X 1 =1。除法运算规则0 4-1=0 (1 +0 无意义);1 +1 =1。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现代计算机经常处理逻辑数据,这些逻辑数据之间的运算称为逻辑运算。二进制数1和0在逻辑上可以代表“真(T r u e)”与“假(F a l s e)”、“是”与“否计算机的逻辑运算与算术运算的主要区别是逻辑运算是按位进行的,位与位之间不像加减运算
16、那样有进位或借位的关系。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6页 共6 0页逻辑运算主要包括3 种基本运算:“或”运 算(又称逻辑加法):运算符号用“+”或“V”来表示。“与”运 算(又称逻辑乘法):运算符号用“X”或“A”来表示。“非”运 算(又称逻辑否定):常在逻辑变量上方加一横线表示。例:此外还包括“异或”运算:运算符号用 ”来表示。广义上的数据是指表达现实世界中各种信息的一组可以记录和识别的标记或符号,它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计算机领域中,狭义的数据是指能够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等信息的集合。计算机除了用于数值计算之外,还用于进行大量的
17、非数值数据的处理,但各种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在的。计算机中的编码主要分为数值型数据编码和非数值型数据编码。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单位位(b i t):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是二进制的一个数位,简称位(比特),1 位二进制数取值为0 或 1。字 节(By t e):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规定将8 位二进制数称为1 个字节,单位是B,(l B=8 b i t),常用来描述存储器容量的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规则如下:1 K B=1 0 2 4 B=2 1 0 B1 M B=I 0 2 4 K B=2 2 0 B1 GB=I 0 2 4 M B=2 3 0 B1 T B=1 0 2 4 GB=
18、2 4 0 B字:字是位的组合,并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处理。字又称为计算机字,它的含义取决于机器的类型、字长以及用户的要求。常用的固定字长有8 位、1 6 位、3 2 位等。字长:一个字可由若干个字节组成,通常将组成一个字的二进制位数叫做该字的字长。在计算机中通常用“字长”表示数据和信息的长度。如 8 位字长与1 6 位字长表示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计算机中数值型数据的编码原码反码补码计算机中非数值型数据的编码在计算机中,通常用若干位二进制数代表一个特定的符号,用不同的二进制数据代表不同的符号,并且二进制代码集合与符号集合一一对应,这就是计算机的编码原理。常见的符号编码有AS CII码和汉字编
19、码。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7页 共6 0页ASCII 码ASCII 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诞生于1963年,是一种比较完整的字符编码,现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编码,已广泛用于微型计算机与外设的通信。汉字编码对于我国所使用的汉字,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汉字处理时,同样也必须对汉字进行编码。汉字的编码主要有以下几种:国标区位码机内码机外码作业与练习:详见练习系统教学后记对计算机的数制概念掌握比较好,但个别同学对小数的数制转换理解不够深刻。第 2 章微机基础知识教
20、学目标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了解微型计算机的软件配置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了解计算机的性能评价要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了解计算机的性能评价要点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8页 共6 0页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了解微型计算机的软件配置课时安排:4课时作业与练习:详见练习系统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计算机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评价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潟 诺依曼型计算机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思想: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
22、职旅游管理 第9页 共6 0页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存放的位置由地址确定。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进行工作,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不同的工作流程。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1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也称为系统程序,是完成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调度、管理、监控及服务等功能的软件。2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也称为应用程序,是专业软件公司针对应用领域的需求,为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研制开发的程序,或由用户根据需要编制的各种实用程序。现代计算机不是一种简单的电子设备,而是由硬件与软件结合而成的个十分复杂的整体。计算
23、机硬件是支撑软件工作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硬件支持,软件无法正常工作。相对于计算机硬件而言,软件是无形的,但是不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不能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工作。系统软件为现代计算机系统正常有效地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应用软件使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L指令及其格式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计算机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有规定的编码格式。指令的一般格式如下图所示。2 .指令的分类与功能(1)数据传送型指令(2)数据处理型指令(3)程序控制型指令(4)输入/输出型指令(5)硬件控制指令计算机在工
24、作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信息流:数据信息和指令控制信息。数据信息指的是原始数据、中间结果、结果数据等,这些信息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1 0页 共6 0页所得的计算结果再存入存储器或传送到输出设备。指令控制信息是由控制器对指令进行分析、解释后向各部件发出的控制命令,指挥各部件协调地工作。1 .微处理器2 .系统总线(D 数据总线(2)地址总线(3)控制总线3 .微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微机的硬件组成同样遵循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机+外设”原则,如下图所示。从外观上看,一套基本的微机硬件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组成,还可增加一些外部设
25、备,如打印机、扫描仪、音视频设备等。在主机箱内部,包括主板、C P U、内存、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接口卡(适配卡)、电源等。其 中 C P U、内存是计算机结构的“主机”部分,其他部件与显示器、键盘、鼠标、音视频设备等都属于“外设”。对于一般微机用户来讲,如下软件可供参考:1 .操作系统2 .工具软件3 .办公软件4 .程序开发软件5 .多媒体编辑软件6 .工程设计软件7 .教育与娱乐软件8 .其他专用软件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 .字长2 .主频3 .运算速度4 .内存容量5 .存取周期计算机的性能评价1.系统的兼容性计算机应用基础0 8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0 8中职旅游管理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应用 基础 教案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