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初级复习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理学初级复习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初级复习试题.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A 型单选题1.药物A.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D.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2.药理学A.是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科学B.是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科学C.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学科D.是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E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3.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药物的临床效果B.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C.药物在体内的过程D.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 药物的作用机理4.药动学研究的是:A.药物在体内的变化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D.药物作
2、用强度随时间、剂量变化的消除规律E 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C 型选择题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原理B.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及其规律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5.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6.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7.药理学是研究:X 型多选题8.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理B.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C.研究开发新药D.合成新的化学药物E 创造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剂型9.新药研究过程有:A.临床前研究B.毒性研究C.临床研究D.疗效观察E 售后药物监测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作用
3、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呈现:A、毒性较大 B、副作用较多 C、过敏反应较剧 D、容 易 成 瘾E、以上都不对2、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A、治疗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毒性反应 E、副作用3、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 C、受 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D、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 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阻断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4、当某药物与受体相结合后,产生某种作用并引起系列效应,该药是属于:A、兴奋剂 B、激动剂 C、抑制剂 D、拮抗剂 E、以上
4、都不是5、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A、药物的作用强度 B、药物的剂量大小 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 E、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 6、完全激动药的概念是药物: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 B、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D、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以上都不对7、加入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将会: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 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E、保持不变8、加入非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
5、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将会: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 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E、保持不变9、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A、对受体有亲和力,且有内在活性 B、对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D、对受体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E、直接抑制传出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 10、治疗指数为:A LD50/ED50 B LD5/ED95 C、LD/ED99 D、LDED99 之间的距离 E、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12、安全范围为:A、LD50/ED50 B、LD5/ED95 C、LD,/E D99 D、LD|ED9
6、9之间的距离E、最小有效量利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13、氢氯曝嗪100mg与氯嘎嗪1g的排钠利尿作用大致相同,贝I:A、氢氯曝嗪的效能约为氯曝嗪的1 0倍 B、氢氯唾嗪的效价强度约为氯曝嗪的10 倍 C、氯曝嗪的效能约为氢氮嘎嗪的10倍 D、氯曝嗪的效价强度约为氢氯嚷 嗪 的10倍 E、氢氯睡嗪的效能与氯嘎嗪相等 1 4.下述哪种剂量可产生副作用 A,治疗量 B.极量 C.中毒量 D.阈剂量 E.无效量 15.药 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A.致死量的一半 B.评价新药是否优于老药的指标 C.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 D.药物的急性毒性 E.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1 6.竞争性拮抗药具有的
7、特点有A.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效应 B.能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应 C.增加激动药剂量时,不能产生效应 D.同时具有激动药的性质 E.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最大反应不变 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清从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13A、强的亲和力,强的内在活性B、强的亲和力,弱的效应力C、强的亲和力,无效应力D、弱的亲和力,强的效应力E、弱的亲和力,无效应力1、激动药具有:2、拮抗药具有:3、部分激动药具有:4-6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补充治疗D.变态反应E.间接治疗4.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5.
8、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是6.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 7-10A.后遗效应 B.停药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过敏反应 E.副反应7.长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可引起8.地西泮类药物用于催眠,早上起床后仍有可能精神萎靡、哈欠等9.先天性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缺乏可引起10.青霉素注射可能引起11.阿托晶缓解腹痛的同时引起口干三、以卜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 答案。1:同一药物是: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 D、在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E、在小儿应
9、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2、下列关于药物毒性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一次性用药超过极量 B、长期用药逐渐蓄积 C、病人属于过敏性体质D、病人肝或肾功能低下 E、高敏性病人3、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抑制作用 B、副作用 C、毒性反应 D、变态反应E、致畸作用4、受体:A、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 B、在体内有特定的分布点 C、数目无限,故无饱和性 D、分布各器官的受体对配体敏感性有差异 E、是复合蛋白质分子,可新陈代谢5.竞争性拮抗剂具有下列特点A.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B.使激动剂的最大效应降低 C.竞争性拮抗作用是可逆的 D.不影响激动剂的最大效应 E.与受体有高度亲和
10、力,无内在活性 6.非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A.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 B.使激动药量效曲线降低 C.提高激动剂浓度可以对抗其作用 D.是不可逆性结合 E.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7.卜列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与、影响细胞物质代谢过程 B.抑制酶的活性 C.改变特定环境的理化性质D.产生新的功能 E.影响转运体的功能8.可作为药物安全性指标的是:A.TD50/ED50 B.极量 C.TC50/EC50 D.常用剂量范围 E.ED95TD5 之间的距离9.下列属于药物毒性反应的是:A.致畸 B.肝功能下降 C.致癌 D.心悸 E.血小板减少10.关于药物副反应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
11、的?A.是在常用量下发生的 B.与治疗目的无关 C.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避免 E.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第 三 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一、A型选择题1.卜列情况可称为首关消除:A苯巴比妥纳肌注后被肝药酶代谢,使血中浓度降低B硝酸甘油舌下给药,自口腔粘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C青霉素口服后被胃酸破坏,使吸收入血的药量减少D普奈洛尔口服,经肝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2.弱酸性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胃粘膜B小 肠C横 结 肠D乙状结肠E卜二指肠3.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二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
12、生E.以上都不对4.药物的t l/2是指:A.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半所需时间B.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卜降一半所需时间C.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D.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剂量 D.难以5、某催眠药的t 为1小时,给 予lOOmg剂量后,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12.5mg时便清醒过 来,该病人睡了:A.2 h B.3 h C.4 h D.5 h E.0.5 h 6、一次静注给药后约经过几个血浆t i z 可自机体排出达9 5%以上:A.3个B.4个C.5个 D.6个E.7个7、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A.在胃中解
13、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B.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C.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D.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E.无变化8、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浓度C.峰 浓 度 D.阈 浓 度 E.中毒浓度9、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药物的吸收速度 B.药物的排泄速度 C.药物的转运方式 D.药物的光学异构体E.药物的代谢速度1 0、苯巴比妥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A.加速药物从尿液的排泄B.加速药物从尿液的代谢灭活C.加速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的转移 口 5 和。E.A BIK某药在体内可被肝药酶转化,与酶抑制剂合用时比单独应用的效应:A.增 强
14、B.减 弱 C.不 变 D.无 效 E.相反1 2、每 个 3 2 恒量给药一次,约经过几个血浆可达稳态血浓度:A.1 个 B.3 个 C.5 个 D.7个 E.9 个1 3、某药t 为 8 h,一天给药二:次,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是:A.1 6 h B.3 0 h C.2 4 h D.4 0 h E.5 0 h1 4、药物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在一定时间内药物的分布情况 B.药物的血浆t“z 长短C.在一定时间内药物消除的量 D.在一定时间内药物吸收入血的相对量E.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时所需要的时间1 5、对于肾功能低下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药物自肾脏的转运 B.药物在肝脏的转化 C.胃肠
15、对药物的吸收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E.个体差异1 6、血 浆 t 是指哪种情况下降半的时间:A.药物血浆稳态浓度 B.药物有效血浓度 C.药物血浆浓度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 E.药物阈浓度1 7、关于坪值,错误的描述是:A.血药浓度相对地稳定在一定水平称坪值,平均血药浓度称坪浓度B.通常用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血浆半衰期时,需经4、5个 t 才能达到坪值C.坪浓度的高低与每I I 给药总量成正比,在每I I 总量相等时,用药次数不改变坪浓度D.坪浓度的高限(峰)和 低 限(谷)的差距与每次用药量成正比E.首次用突击剂量,不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浓度1 8、药物的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药物完
16、全消除至零 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量的药物 C.药物的吸收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 D.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为零 E.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1 9、离子障指的是:A.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非离子型药物则不能穿过B.非离子型药物不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C.非离子型药物可白由穿过,离子型的也能穿过D.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E.以上都不是2 0、某病人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因失眠加用苯巴比妥,结果病人的凝血酶 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A,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 B.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C.苯巴比要抑制凝血防 D.病人对双香豆素
17、产生了耐药性 E.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2 1、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A,作用于靶器官 B.在肝脏代谢 C.由肾脏排泄 D.储存在脂肪 E,与血浆蛋白结合2 2、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A.副作用的多少 氏最大效应的高低C.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D.起效的快慢E.后遗效应 的大小2 3、时量曲线的峰值浓度表明:A.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在体内分布已达到平衡 D.药物消除过程才开始 E.药物的疗效最好2 4、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A.汗腺 B.肾脏 C.胆汁 D.肺 E.肝脏2 5、关于肝药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属P-4 5 0 酶系统 B.其活性有限 C
18、.易发生竞争性抑制D.个体差异大 E.只代谢2 0 余种药物2 6、某药的时量关系为:时 间(t)0 1 2 3 4 5 6C(ug/m l)1 0.0 0 7.0 7 5.0 0 3.5 0 2.5 0 1.7 6 1.2 5该药的消除规律是:A.一级动力学消除B.一级转为零级动力学消除C.零级动力学消除D.零级转为一级动力学消除E.无恒定半衰期二、B型题:问 题 2 7 2 8A,消除速率常数 B.血浆清除率 C.半衰期 D.一级动力学消除E.零级动力学消除 2 7、单位时间内药物按照恒定的量清除;28、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容积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净:问 题 2933A.生 物 利 用 度 B
19、.血浆蛋白结合率C.消 除 速 率 常 数 D.剂 量 E.吸收速度29、作为药物制剂质量指标:30、影响表观分布容积大小:31、决定半衰期长短:32、决定起效快慢:33、决定作用强弱:问 题 3438A.血药浓度波动小 B.血药 浓 度 波 动 大 C.血药浓度不波动 D.血药浓度高E.血药浓度 低34、给药间隔大:35、给药间隔小:36、静脉滴注:37、给药剂量小:38、给药剂量大:三、C型题:问 题 3942A.药物的药理学活性B.药效的持续时间C.两者均影响I).两者均不影响39、药物主动转运的竞争性抑制可影响:4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性可影响:41、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42、
20、药物的生物转化可影响:四、X型题:4 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 B.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 C.加快药物发生作用D.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发生竞争置换现象 E.血浆蛋白量低者易发生药物中毒4 4、属于药动学参数的有:A.一级动力学B.半哀期C.表观分布容积D.二室 模 型 E.生物利用度4 5、经生物转化后的药物:A.可具有活性 B.有利于肾小管重吸收 C.脂溶性增加D.失去药理活性 E.极性升高4 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是:A.暂时失去药理活性B.具可逆性C.特异性低D.结合点有限E.两药间可产生竞争性置换作用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一、A型选择题1 .三环类抗
21、抑郁药增加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属于卜列何种药物的相互作用?A.血 浆 蛋 白 结 合 B.肝 脏 生 物 转 化 C.生理性协同 D.受 体 水 平 协 同 E.干扰神经递质转 运2 .安慰剂是一种:A.可以增加疗效的药物 B.阳性对照药 C.口服制剂D.使病人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和安慰的药物E.不具有药理活性的剂型3.药物滥用是指:A.医生用药不当B.未掌握药物适应症C.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D.无病情根据的长期用药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4、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A.吸收后和血浆蛋白结合B.体外配伍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C.肝药腋活性的抑制D.两种药物在体内产生拮抗作用E.以上都不是5、长期应用某药
22、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奏效,这种现象称为:A.耐 药 性 B,耐 受 性 C.成 瘾 性 D.习 惯 性 E.适应性6、利用药物协同作用的目的是:A.增加药物在肝脏的代谢B.增加药物在受体水平的拮抗C.增加药物的吸收I).增加药物的排泄E.增加药物的疗效7、遗传异常主要表现在:A.对药物肾脏排泄的异常B.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C.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异常D.对药物胃肠吸收的异常E.对药物引起的效应异常8、影响药动学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包括:A.肝 脏 生 物 转 化 B.吸 收 C.血 浆 蛋 白 结 合 D.排 泄 E.生理性拮抗二、B型题:问 题 9 1 2A.习 惯 性 B.耐 药 性 C.成 瘾 性
23、 D.习 惯 性 E.快速耐受性9、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药效递减直至消失:1 0、病原体及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1 1、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发生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1 2、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停药,患者有主观不适而没有生理功能紊乱三、X型题:1 3、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的H的在于:A.减少单味药用量B.减少不良反应C.增强疗效D.延缓耐药性发生E.改变遗传异常表现的快及慢代谢型1 4、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发生改变,包括:A.耐 药 性 B.耐 受 性 C.依赖性D.药物慢代谢型E.快速耐受1 5、舌下给药的特点是:A.可避免肝肠循环B.可避免胃酸破坏C.吸收的药量有限D.可避
24、免首过效应E.吸收较迅速1 6、联合用药可发生的作用包括:A.拮抗作用B.配伍禁忌C.协同作用D.个体差异E,药剂当量1 7、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有:A.胃肠吸收B.血浆蛋白结合C.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D.肾脏排泄E.肝脏生物转化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一、A型选择题1 .下列哪种效应不是通过激动M受体实现的:A.心率减慢 B.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C.胃肠道括约肌收缩D.膀胱括约肌舒张E.瞳孔括约肌收缩2 .胆碱能神经不包括:A.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大部分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运动神经 E.支配汗腺的分泌神经3 .骨骼肌血管平滑肌上有:A.a受体、P受体、无 M受体
25、 B.a受体、M受体、无P受体 C.a受体、B受体及M受体 D.a受体、无 B受体及M受体 E.M受体、无 a受体及 B受体4.乙酰胆碱作用消失主要依赖于:A.摄 取 1 B.摄取2 C.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作用 D.胆碱酯酶水解 E.以上都不对5 .能选择性的与毒蕈碱结合的胆碱受体称为:A.M受体 B.N受体 C.a受体 D.B受体 E.D A 受体6、下列咖种效应是通过激动M R实现的?A.膀胱括约肌收缩 B.骨骼肌收缩 C.虹膜辐射肌收缩D.汗腺分泌 E.睫状肌舒张7、M 样作用是指:A.烟碱样作用 B.心脏兴奋、血管扩张、平滑肌松驰 C.骨骼肌收缩D.血管收缩、扩瞳 E.心脏抑制、腺体分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初级 复习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