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化学实验基础.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化学实验基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化学实验基础.pdf(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七化学实验基础1.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蓝色褪去。为探究褪色原因,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后溶液p H明显变小B.过程中加入NaCI溶液的目的是除去Ag+C.过程中氧化I-的物质不只有02D.综合上述实验,过程中蓝色褪去的原因是Ag+氧化了 12答案 D A项,过程后溶液中的主要溶质为HKXHNO3及未反应的AgNCh,故p H明显变小,正确;B项,过程中加入NaCI溶液,可与Ag+反应生成AgCI沉淀,正确;C项,过程中,加入KI,HI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反应4H+4I+O2 2H2O+2I2,正确;
2、D项,过程中蓝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Ag+氧化了 L,也可能是Ag+促进了 L与H2O的反应,错误。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钵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产生了乙烯气体B向某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中含有so:或HsojC室温下,测定浓度均为0.1 m ol-L1的CH3coONa 溶液结合H+的能第 1 页 共 5 8 页CH3coONa溶液与HCOONa溶液的pH的p H大力:HCOOYCH3co0-D向1 m L蛋白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硫酸镂溶液出现沉淀蛋白质发生变性
3、答 案C A项,产生的气体中的S02及乙醇蒸气均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结论错误;B项,S02只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其褪色,结论错误;C项,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p H比HCOONa溶液大,说明酸性:CFhCOOHvHCOOH,即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vHCOOH,则结合质子的能力:CH3co0-HC0。,故结论正确;D项,蛋白质发生盐析,结论错误。疑 难 突 破B项,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L,则原溶液中含有能将C卜 氧化成Cl2的离子,如:Q。、MnOc(C0/Ksp(CaCO3)序号c(CaCI2)(mol/L)滴加CaCL溶液时的实验现象加热浑浊液
4、时的实验现象0.05至1.32 m L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生成0.005至15.60 m L时产生明显浑浊,但无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生成0.000 5至20 m L未见浑浊一第4页 共5 8页B.未加热前和中发生了反应:2 H C O g+C a 2+C a C C M +H 2 c O 3C.加热浑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C a C C h受热分解产生了更多的C 02D.向上述N a H CCh溶液中加入足量0.5 mo l/L Ca C溶液,可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答 案C A项,根据溶度积规则,中能产生碳酸钙沉淀,说明c(Ca 2+)c(C0/K s p(Ca CO 3),
5、正确;B项,未加热前和不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碳酸未饱和,加热后H 2 c。3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未加热前和中发生了反应:2 H CO g+Ca 2+-Ca CCh l+H 2 c o 3,正确;C项,未加热前和中发生反应生成Ca CCh和H 2 c o 3,碳酸钙受热不分解,加热浑浊液产生气泡主要是因为H 2 c 0 3受热分解产生CO 2,错误;D项,向题述N a H CCh溶液中加入足量0.5 mo l/L Ca 0 2溶液,发生反应Ca CI2+2 N a H CO3 Ca CO3l+2 N a CI+CO 2 f+H 2。,能同时产生浑浊和气泡,正确。7.检验碳粉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
6、装置和所加药品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n bA.a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混合气体中有S O2B .b中K M nCU溶液的作用是除去S O2C.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 O 2+4H+2 M nC)4-5S 0 f+2 H 2。+2 1 71己+D.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Ca(0 H)2溶液变浑浊,说明混合物中存在CO2答 案C A项,S 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 2不能,若a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混合气体中有S O 2正确;B项,b中K M nO 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S O*防止对后续CCh的检验产生干扰,正确;C项,题给离子方程不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S
7、 0 2+2 H 2 0+2 M nO 1-5s o充+4H+2 M W+,错误;D项,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已除尽,此时d中Ca(0 H)2溶液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存在CO2,正确。第 5 页 共 5 8 页名师点睛检验碳粉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也就是检验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二者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应先检验二氧化硫并除尽,防止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再检验二氧化碳。8.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 a H S Ch 溶液的性质: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1 用 pH试纸测定某N a H S Ch 溶液的p H,测得pH约为62 向某N a H S Ch 溶液中加入过量
8、的B a(0 H)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 向某N a H S Ch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溶液pH约为94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几滴N a H S Ch 溶液,未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 a H S Ch 溶液中存在 c(N a+)+c(H+)=c(O H )+c(S O)+c(H S O B.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B a 2+c(S 0 K s p(B a S 0 3)C 实验3 得到的溶液中有c(N a+)=c(S O/+c(H S 0 3)+c(H 2 s o 3)D.由实验4 得出,酸性:H 2 c 0 3H S O 答案 D A
9、项,N a H S Ch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 a+)+c(H+)=c(O H )+2 c(S O 簿+c(H S 0 g),错误;B项,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为B a S 0 3饱和溶液,此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故 c(B a 2+c(S O )=K s p(B a S C3),错误;C项,等浓度、等体积的N a H S Ch 和 N a O H 反应生成N a 2 s o 3,由元素质量守恒:c(N a+)=2 c(S 0/+c(H S 0 g)+c(H 2 s o 犯 错误;D项,没有气泡生成,即未生成碳酸,可知酸性:H 2 c o 3H S 0 g,正确。9.镒酸钾(M nCU)在浓强碱
10、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3M n O f+2 H 20-2 M n 04+M n O2l+4 O H-o利用C L 氧化G M n C U 制备K M n C U 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 6 页 共 5 8 页NaOH溶液A.在强碱性环境下,氧化性:Cb KMnCUB.装置I 中的漂白粉可以用二氧化镒代替C.装置I I 中盛放饱和氯化钠溶液,以提高KMnCU的产率D.装置IV不需要防倒吸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速率较慢答 案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钙与浓盐酸在工中反应制得氯气,用I I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 HCI,在m 中制备高
11、镒酸钾,过量的氯气用IV吸收,防止污染空气。A 项,该实验中CL将 GMnCU氧化为KMnCU,故在强碱性环境下,氯气的氧化性强于高锦酸钾,正确;B项,二氧化钵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需要加热,错误;C 项,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Q,同时减少氯气的损失,从而提高产率,正确;D 项,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速率较慢,不会发生倒吸,正确。10.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模拟常压下工业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Y 形管左侧支管中盛有NH4cl与 NaNO2的混合溶液,加热后生成N?及少量NH3 o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点燃a 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 处
12、酒精喷灯B.b处装置可用盛有碱石灰的U 形管代替C.硬质玻璃管中的石棉可增大混合气体与还原铁粉的接触面积第 7 页 共 5 8 页D.若 d处锥形瓶中溶液变红,则说明硬质玻璃管中有N H 3生成答 案 B A项,实验时,为防止氢气和氧气混合后加热爆炸,应先点燃a 处酒精灯一段时间,用生成的氮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c 处酒精喷灯加热铁粉,正确;B项,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并干燥气体,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错误;C项,硬质玻璃管中的石棉可增大混合气体与还原铁粉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正确;D项,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呈碱性,若d处锥形瓶中溶液变红,则说明硬质玻璃管中有N H 3生成,正确。l
13、l.F e C 0 3可用于制备补血剂。某研究小组制备F e C O%并对F e C C h 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探究。已知:F e C C h 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F e 2+6 S C N-一 F e(S C N):(无色)I .F e C O3的制取(夹持装置略)实验i装置C中,向N a 2 c 0 3 溶液(p H =11.9)通入一段时间C C 2 至其pH为7,滴加一定量F e S C U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 e C C h 固体。(1)试剂a是。向 N a 2 c。3 溶液通入C 02的目的是.装置C中制取F e C 03的离子方程式为。(4)有同学认为装置
14、C中出现白色沉淀之后应继续通C 0 2,你认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0H.F e C C h 的性质探究第 8 页 共 5 8 页FeCO固体FeCO.固 体34 mol/L充分振荡I充分振荡I基本无色力 口3 mL4 mol/L KC1溶液和.5滴10%而基本.无色(5)对比实验i i和iii,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写2个)。(6)依据实验i i的现象,写出加入10%或。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HI.FeCOa的应用FeCCb溶于乳酸 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该实验小组用KMnCU溶液测定补血剂中的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
15、,其原因是(不考虑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答 案(1)饱和NaHCO3溶液(2)降低溶液中OH-浓度,防止生成Fe(OH)2 2HCOg+F e 2+-FeCO3l+CO2T+H2O(4)不合理,CO2会和FeCO3反应生成Fe(HCO3)2(或合理,排除氧气的影响)(5)Fe2+与SCN-的络合促进FeCO3的溶解;FeCCh固体在KSCN溶液41的溶解度比在KCI溶液中的大(6)6Fe(SCN)+3H2O2 2Fe(OH)3l+4Fe(SCN)3+24SCN(7)乳酸根离子中的羟基被KMnO4溶液氧化,消耗更多KMnO4解 析(1)装置A中稀盐酸和CaCC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
16、CI CaCL+CCH+K O,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通过饱和的NaHCCh溶液除去。(2)碳酸钠溶液碱性强,溶液中c(OH-)大,易生成氢氧化亚铁,而导致制备的FeCO3纯度低,NaHCCh溶液碱性弱,制得FeCCh纯度高,所以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降低溶液中的O H-浓度,防止生成Fe(OH)2o(3)实验中产生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g+Fe2+FeCO3l+CO2t+H2Oo第9页 共5 8页(4)碳酸盐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盐,装置C中出现白色沉淀之后继续通CO2,CO2会和FeC03反应生成Fe(HCO3)2,降低了产量;但是出现白色沉淀之后继续通COz
17、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氧化FeCO以 提高产物的纯度。对比实验i i和iii,可知Fe2+与SCN-络合生成可溶于水的Fe(SCN)会促进FeCC3固体的溶解;FeCCh固体在KSCN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KCI溶液中的大。(6)依据实验i i的现象,可知在含有Fe2+的溶液中滴加10%比。2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e(OH)3生成;溶液为红色说明有Fe(SCN)3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SCN):+3H2C2 2Fe(OH)3l+4Fe(SCN)3+24SCN-o(7)乳酸根离子中的羟基也能被高锌酸钾溶液氧化导致消耗的高镭酸钾的量增大,而计算中按亚铁离子和高镒酸钾反应的量进行计算,故
18、计算所得乳酸亚铁的质量偏大,导致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会大于 100%。/12.DMSO(H3C CH3,二甲亚飒)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熔点为18.4 C,沸点为189 C,有强烈吸湿性,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有机溶剂,有 万灵药”之称,常作为止痛药物的活性组分添加于药物之中。工业上常采用二甲硫酸与二氧化氮在6 0 8 0。(:进行气液相氧化反应制得,其装置如图(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二甲硫酸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由硫酸二甲酯与硫化钠反应制得:(CH3O)2SO2+Na2s 一CH3SCH3+Na2SO4o第1 0页 共5 8页硫酸二甲酯
19、,微棕色油状液体,遇水迅速水解成硫酸和甲醇。HNO2为一元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N O和 NO2O(1)仪器D的名称为;仪器B中 药 品 的 名 称 是.(2)制 备 二 甲 亚 碉 的 操 作 顺 序 为(填 序 号)。向仪器D中通入冷凝水水浴加热仪器C,然后打开活塞Ki关闭活塞Ki,停止加热仪器C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关闭活塞Ki、Kz打开活塞七实 验 过 程 中 如 何 确 定 硫 酸 二 甲 酯 已 经 完 全 转 化 为 二 甲 硫 酸:o(3)仪器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检测发现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发生反应后,装置C中的气体成分不变,请写出生成二甲亚飒的化学方程式:。(4)
20、某同学分析后认为,若反应过程从活塞K2处持续通入适量的氧气效果更好,请分析其原因:o答 案(1)球形冷凝管五氧化二磷(硅胶、无水氯化钙等)(2)装置C中溶液由微棕色变为无色,说明硫酸二甲酯已经完全转化为二甲硫酸(3)2H+2NO;NOT+NO2T+H2O01/NO2+CH3SCH3 H3C CH3+N 0(4)氧气将N O转化为NO2,提高原料利用率 过量的氧气使装置C中生成的N O氧化,利于吸收第 1 1 页 共 5 8 页解 析(1)仪 器 D 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由于装置C 中硫酸二甲酯与硫化钠反应制取二甲硫酸,硫酸二甲酯遇水迅速水解成硫酸和甲醇,为防止其水解,应干燥气体后再通入装置C
21、中,且用中性干燥剂进行干燥,则仪器B 中的药品可以是五氧化二磷(硅胶、无水氯化钙等)。(2)实验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连通装置D 中冷凝水,用装置A 发生反应生成H2S,再预热装置C,最后打开心 让硫酸二甲酯与硫化钠反应,制备二甲亚碉的操作顺序为;硫酸二甲酯是微棕色油状液体,二甲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则当装置C 中溶液由微棕色变为无色即可说明硫酸二甲酯已经完全转化为二甲硫临(3)仪 器 A 中硫 酸 和 NaNCh反应生成HNO*其易分解为N O 和 NO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N0NOT+NO2T+H2O;装 置 A 中产生的N 02与 CH3SCH3反应生成二甲亚碉和NO,即/NO2+CH
22、3SCH3 H3c CH3+NOO13.硫代睇酸钠晶体(Na3sbs4-9H2O,M=481g-m。卜 1)为淡黄色晶体,不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常用作生物碱试剂。实验室制备硫代睇酸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双氧水5.()m-L-Na2s溶液,到 NaOH与NaShO,的硅油混合溶液实验步骤如下:I.按如图组装仪器,并 将 NaO H与 NaSbCh的混合溶液加入仪器a 中。口.将硅油加热至60 C并保持恒温,缓慢滴加双氧水并不断搅拌,反 应 30 min,制 备 NaSb(OH)6oID.升高油浴温度至98-100,加 热 10 min。IV.维持温
23、度为98-100 C滴 加 5.0 mol-L-i Na2s溶液,搅 拌 3 hoV .趁热过滤,滤液经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硫代睇酸钠晶体。第 1 2 页 共 5 8 页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 名 称 为;长 导 管 的 作 用 为。(2)步骤n 中,需控制反应温度为60 的原因为 步骤m 的目的为 0(3)“步骤IV”的化学方程式为.(4)步骤V 中,洗涤晶体所选用的最佳试剂为(填选项字母)。A.蒸储水 B.乙醇 C.苯 D.稀盐酸(5)硫代睇酸钠晶体中常混有Na2s杂质,实验室可采用下列实验步骤测定其纯度:i.取9.62 g硫代睇酸钠晶体与亚硫酸钠在沸水中发生反应(Sb
24、S,+SO会 一SbS+SzO/;i i .用碳酸锌悬浊液除去硫化钠,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iii.向滤液中滴加5 m L淀粉溶液用c m。卜厂的碘标准溶液滴定Q2+2S2O,一 21-+$4。/.步骤iii”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o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V m L碘标准溶液,则样品中硫代睇酸钠晶体的纯度为%(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若省略“步骤i i,会 导 致 测 得 硫 代 睇 酸 钠 晶 体 的 纯 度(填 偏 低 偏 高 或 无 影 响 )。答 案(1)三颈烧瓶平衡气压(2)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降低H2O2的利用率 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2O2(3)NaSb(
25、OH)6+4Na2S Na3SbS4+6NaOHB(5)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1 0 c V偏高第1 3页 共5 8页解 析(2)步骤H 中,需缓慢滴加双氧水,控制反应温度为60 C是由于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降低H2O2的利用率;步骤w 升高体系温度,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2O2。(3)步骤IV在98100 环境下滴加5.0 m ol-L1 Na2s溶液,与 步骤H 生成的NaSb(OH)6反应得到Na3sbs4产品。(4)根据题给信息,硫代睇酸钠晶体不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可溶于水,由于苯有毒,步骤V中,洗涤晶体所选用的最佳试剂为乙醇。(5)由于淀粉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山东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七 化学实验基础 2023 山东 化学 高考 二轮 复习 专题 十七 实验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