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pdf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pdf(1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由“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和“岩石与土壤”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8课,合 计24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1.“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本单元以种植绿色开花植物和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活动为主要线索,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发现种子萌发先发育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伴随着植物新器官的出现,引领学生观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探究植物体器官的功能,初步建立植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认知。本 单 元 共8课,从种子开始,追随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按照植物新器官出现的顺序组织
2、教学内容。2.“电路”单元本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电是可以在特定的物质中流动的,电是我们生活中重要能源的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并学会安全用电。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课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3.“岩石和土壤”单元“岩石与土壤”单元,指导学生认识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土壤覆盖在地球岩石圈的表面,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和生物作用的结果。岩石和土壤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
3、物质,而且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人们种植农作物的土壤来自于岩石的风化,许多生产生活的原料及能源均取自于岩石和矿物;土壤则是地球生物的家园。本单元设计上,着力体现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共生发展的编写思路,即指导学生充分开展观察、实验、描述、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科学实践活动,达到学生建构岩石和土壤相关科学概念的目的;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
4、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三、教学目标1.“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科学概念目标 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生长发育、植物开
5、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结构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种 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根能够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 能 吸收阳光
6、进行光和作用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叶 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上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上,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果 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科学探究目标 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视频等收集记录植物生长变化到的相关信息。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研究植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能利用解剖、建模、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研究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能 用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观察记录的信息。能依据科学记录,运
7、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能 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凤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及规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目标能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持续保持对植物生长变化及结构与功能的探究兴趣。乐于通过长期观察记录研究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能客观记录凤仙花一生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够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接纳他人的观点,面对有力证据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能 与多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活动,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养植植物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的珍爱。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环境与植物生长生存及繁殖之间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意 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保护植物就是
8、保护人类自己。2.“电路”单元科学概念目标:电路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在内的闭合回路,可以用开关来切断和闭合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极不容易导电。知道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它可以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知道电有时是非常有危险的,知道安全用电的知识。科学探究目标:组装简单的电路。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给房间设计简易的照明电路。科学态
9、度目标: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激发探究电的兴趣。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3.“岩石和土壤”单元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描述和记录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能根据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
10、。会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科学态度目标 欣赏岩石和矿物晶体的美。培养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 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四、具体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
11、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
12、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6、补差措施: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五、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备注13.1-3.5始业教育课23.8-3.1 21.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2 种植凤仙花33.1 5-3.1 9
13、1.3.种子长出了根1.4.茎和叶43.2 2-3.2 61.5.凤仙花开花了1.6果实和种子53.2 9-4.21.7.种子的传播1.8 凤仙花的一生64.5-4.92.1电和我们的生活2.2点亮小灯泡74.1 2-4.1 62.3简易电路2.4电路出故障了84.1 9-4.2 32.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2.6.导体和绝缘体94.2 6-4.3 02.7.电路中的开关2.8 模拟安装照明电路1 04.2 1-4.2 7第一单元学习梳理1 15.6-5.7期中测评劳动节5月 1日1 25.1 0-5.1 43.1.岩石和土壤的故事3.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 35.1 7-5.2 13.3.岩石
14、的组成3.4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1 45.2 4-5.2 83.5.岩石、沙和黏土3.6观察土壤1 55.3 1-6.43.7比较不同的土壤3.8 岩石、土壤和我们1 66.7-6.1 2第一单元总复习1 76.1 5-6.1 9第二单元总复习1 86.2 1-6.2 5第三单元总复习1 96.2 8期末考试1.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重在引领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活动一:通过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认识种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子形状、颜色、大小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活动二:通过观察没有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和浸泡过的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
15、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最后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种子结构的功能,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念。【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很多植物的外部形态都有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种子他们也很熟悉,但是他们很少去关注种子的内部结构,对不同种子的内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不是很了解。本节课学生通过对几种植物种子解剖与观察,从而认识种子的内部结构的特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 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胚发育来的。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科学探究目标: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会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
16、部结构。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 会 与 环 境(STSE)目 标: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科学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并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难点: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种子的内部结构组成。【材料准备】新 鲜 蚕 豆(浸泡效果好)、绿豆、水稻、红豆、花生、黑豆、黄豆、小麦种子若干;浸泡一夜的蚕豆、花生、绿豆种子,镶子,放大镜【教 学 流 程 图】种子有什么特征呢现察不同植物种子圉片核心活动活动1:现察种子的外
17、部特征观察、描 述 种 子 的 外 部 不 同 点 I由外到内,由浅入深活动2: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种子内部结构共同点及特征耐2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熊发育成植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教 学 过 程】1.导入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图片。教师提问: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有什么特征呢?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出发,再到生活中不常见的种子,让学生观察多种不同的种子,激发观察与探究的兴趣,2.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外形的不同之处。学生活动:观察多种不同植物种子的外形。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多种不同的种子,让学生认识到种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子形状、颜色
18、、大小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3.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教师提问:用水浸泡一天后的种子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学生活动:观察浸泡一夜的蚕豆、花生、绿豆种子的内部结构。设计意图:给学生三种不同的种子,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从而知道虽然种子外部特征千差万别,但内部特征却相似,都有子叶、胚根、胚芽。4.推测种子内部结构的对应的功能教 师 提 问: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种子内部结构的功能。设计意图: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念。5.拓展学生活动:制作植物贴画。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植物种子的兴趣。【板 书 设 计】1.2 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教 材 分
19、 析】这节课主要有两个活动,一 是“播种”,在认识种子的结构特征后,本节课中学生要开始种植凤仙花,并制定观察计划;第二个活动是做一个可以观察的“种植杯”,方便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知道凤仙花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学生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也为学生探究植物一生生长变化提供材料。本节课的种植活动是否成功、种植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长、观察记录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整个单元教学目的得以达成,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学 情 分 析】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同种子中的胚是新生命的幼体,种子萌发发育成新植物。但是种子如何发育成新植物?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育成新的植
20、物吗?种子萌发后植物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将会充满热情与好奇地开始种植他们的凤仙花,感受植物整个生长变化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科 学 探 究 目 标: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能利用种植杯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能用表格、图片、测量纸等记录凤仙花的科 学 态 度 目 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萌发过程的探究兴趣。乐于运用长期观察记录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科 学、技 术、社 会 与 环 境(S T S E)目 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21、】重点:播种的方法以及种植杯的设计和制作难点:制定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以及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材料准备】花盆、土壤、凤仙花种子、水、小铲子、透明塑料杯、卫生纸、黄豆种子【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提问: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我们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上节课认识了种子的结构,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以及生活中的观察,推测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条件。2.种植凤仙花教师提问:选择什么样的凤仙花种子?为什么?。学生活动:挑选合适的凤仙花种子,按步骤种植凤仙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种子饱满、完整自身条件;适宜的水分、温度-外部条件。理解维持植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22、。3.制作种植杯教师提问:种子在土壤中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怎样看到呢?学生活动:制作种植杯。设计意图: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如何使种子在土壤中的萌发过程可视化。先从透明容器利于观察入手,到种植杯的种植操作,方便学生观察和收集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制订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观察计划教师提问: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做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变化?学生活动:制订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观察计划。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观察计划的意识和能力用计划引领学生坚持并进行有效观察。5.拓展教师活动:展示土豆块、红薯块、天竺葵的枝条等利用植物根、茎叶繁殖的植物图片。学生活动:
23、认识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种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种子繁殖以外,植物还有其他的繁殖方式。【板 书 设 计】2.种植凤仙花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1.3 种 子 长 出 了 根 教 学 设 计【教 材 分 析】学生种植植物后经过一段时间,播种在花盆中的种子和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都陆续萌发了,本课的教学学生种植凤仙花所观察的现象入手,提出本课的研究任务:植物根的生长变化和作用。本课主要有三个活动,一是描述植物根的生长。通过观察种植杯中种子先长出根,并且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现象,学生会在认知上产生强烈的冲突,引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为什么会先长出根?根有什么作用呢?顺应学生
24、思维发展的需求。二是研究根的作用。先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植物根的作用,再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推测。三是通过展示不同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学 情 分 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看到过植物根的生长情况,认为植物是先长茎和叶,然后才长根,或者认为根、茎、叶同时生长。所以当发现种子萌发先向下长出根,再向上长茎和叶的时候,可能会与大部分学生的初始想法产生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根的作用的兴趣。【教 学 目 标】科 学 概 念 目 标种 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根具有吸收水
25、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生 活在不同环境中,根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科 学 探 究 目 标:能够基于观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能够有依据地对植物根的作用做出假设。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在 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 T S E)目标:知道环境影响植物生存,具有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种子萌发先长出根的事实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难点: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材料准备】种 植 杯 塑 料 试 管 加 色 素 的 水 植 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科学 四年级 下册 同步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