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黄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pdf
《2021年安徽省黄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徽省黄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安徽省黄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裁剪窗花 B.汽油挥发 C.矿石粉碎 D.粮食酿酒2.全民抗疫,众志成城。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环境至关重要。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废弃口罩就地焚烧处理B.公共设施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杀C.勤洗手,多通风D.营养均衡、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3.目前,我国两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先后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最早期的灭活疫苗是在石炭酸(化学式为C6H6。,具有酸的性质)防腐的条件下制成的。下列有关石炭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炭酸属于氧化物B.石炭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C.石炭酸中含有三种
2、非金属D.石炭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水4.玻璃棒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用途颇多的一种玻璃仪器。下列有关玻璃棒的用途描述不B.蒸发时搅拌,散热5.“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一些宏观现象的产生与微观粒子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受热时分子的体积变大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CO和CO2分子中原子种类相同,因此二者化学性质相同6.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氮化做为代表,广泛应用到照明、显示、通 信 I 31 G,等各大领域。如图为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
3、息。下列说法 像69.72不正确的是()I _A.一个像原子的质量为69.76g B.钱属于金属元素C.钱原子核外有31个电子 D.钱单质的符号为Ga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第 2 页,共 17页8.D.0Ag比较铜与银的活动性强弱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保持不变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AlCh,所以铁和稀盐酸反应也生成FeCbC.某
4、物质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元素D.碱溶液能使酚酰变红,所以能使酚献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1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乙B.tJ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溶解度g0 tl t2温度七D.将12冤时甲溶液降温到tjc,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C粉和C u O 粉末鉴别分别滴加稀H2s溶液,观察现象B稀盐酸中含有稀H 2 S O 4 检验检验加入适量B a C k 溶液,观察现象C
5、C a d 2 和C a C()3 的混合物分离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并烘干、蒸发滤液D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石灰石除杂加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1 2 .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 C k N a 2 c O 3、H 2 s O 4、C u C%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 a(0 H)2 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 a(0 H)2 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 a 2 c O 3 和H 2 s。4B.b 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C.c 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0
6、 H-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 H 不断增大1 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无处安放的“核废水”2 0 1 1 年 3 月 1 1 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 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其 4 个核反应堆中有3 个先后发生爆炸和堆芯熔毁,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裸露的燃料包壳钻(Z r)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错和氢气,大量氢气和空气混合后被引爆。后期处理中,为了降低核反应堆的温度,须向反应堆内注入大量冷却水。冷却水中含有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去除的放射性氤(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的一种原子),含晁污染水被存储在大型储水罐内。十年过去了,核废水越来越多,到了快装
7、不下的程度,所以,日本政府决定将核废水排入大海,但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1)放射性瓶属于 (填写元素名称)元素。(2)海水能够导电,是因为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钠等物质,写出上述物质中含有的一种阴离子的符号。第 4 页,共 17页(3)写出错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o(4)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废水”的原因是1 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用 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4)当气体从m 口
8、进入时,利用C 装置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C中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中盛烧碱溶液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C中盛浓硫酸时,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C中盛适量冷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时,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 5.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1)通过该流程可得出二氧化硅的性质有A.难溶于水B.不能与稀硫酸反应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填序号)。(2)铝土矿中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操 作 I 的名称为。最后一步通电熔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4)铝
9、制品轻便、耐用,这是因为。1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查阅资料 CO2+Na2c。3+H20=2NaHCO3;2(r c 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物质Ca(OH)2NaOHNa2CO3NaHCO3溶解度/g0.1610921.89.6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20。(:时,在盛有5gCa(OH)2固体的A 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 烧杯中。(1)向 A 烧杯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 3。实验过程中,I中产生的现象为,请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1 7.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
10、日用品。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计算:(1)生 成 氢 气 的 质 量 为 g o(2)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裁剪窗花,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B、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正确。故选: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
11、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A【解析】解:A.废弃口罩就地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选项做法错误;B.公共设施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杀,选项做法正确;C.勤洗手,多通风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选项做法正确;D.营养均衡、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可有效抵抗疾病的发生,选项做法正确。故选:A0A.根据焚烧废弃口罩会造成空气污染来分析;B.根据公共设施的消毒方法来分析;C.根据预防疾病的做法来分析;D.根据预防疾病的做法来分析。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和预防传染病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
12、题的关键。3.【答案】D【解析】解:A.石炭酸(化学式为C6H6。)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该物质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B.石炭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 2 x 6):(lx 6)=12:1,选项说法错误;C.石炭酸是一种纯净物,是由碳、氢、氧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不含非金属单质,选第8 页,共17页项说法错误;D.石炭酸具有酸的性质,能与NaOH反应生成水,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元素的种类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
13、、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答案】B【解析】解:A、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不准确。C、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 p H,故选项说法正确。D、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
14、分析判断。D、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水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D.CO和CO?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15、。故选:Co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答案】A【解析】解:A、一个像原子的质量远小于69.76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钱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C、钱原子核外有31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因此钱单质的符号为Ga,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oA、一个钱原子的质量远小
16、于69.76g;B、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D、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7.【答案】D【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实验过程中铁生锈,由于铁和空气、水接触,不能判断铁生锈与哪些物质有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酷试液变色,不能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能
17、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A、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第 10页,共 17页B、实验过程中铁生锈,由于铁和空气、水接触,不能判断铁生锈与哪些物质有关;C、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献试液变色;D、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答案】B【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3OH,化学方程式为2cH4+。2-2CH3OH。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
18、可知,反应物甲烷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两种化合物一甲烷和CH30H的质量比为:(1 6 x 2):(32 x2)=1:2,选项说法错误;D.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微粒的变化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此题是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的考查,依据信息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可简化做题的程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具体分析即可。9.【答案】C【解析】解: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安徽省 黄山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