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2 1-2 0 2 2 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好习惯,老师提醒大家对身边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算。以下是小丽同学估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C.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80次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2.下列做法中,能改变响度的是()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iiimiiiw训 而 曲|胆C.
2、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不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 .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 镜头焦距是5 0 m 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应A.大 于 1 0 0 m m B.略大于5 0 m m C.小于5 0 m mD.恰好等于5 0 m m6 .一石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8 g 的 酒 精(p泊 柿
3、=0.8 x l()3 k g/m 3,p =1.0 x 1 03k g/m3)若把它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能溢出水的质量是()A.8 g B.1 0g C.小于8 g D.无法确定7 .对于公式夕=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小,密度越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8 .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 2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9
4、 .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所用透镜的焦距为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尻 c、”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蜡烛放在c点比放在h点成的像小B.正常使用放大镜与蜡烛放在d 点时成像情况相同C.投影仪的成像情况与蜡烛放在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D.街道上摄像头成像情况与蜡烛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1 0.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相及液体的体积匕 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
5、为1.25g/cm3C.量杯质量为40g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9 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选项不全但正确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11.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两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5m/s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4 s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D.坐在甲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人可能是以甲车为参照物的12.下面是小明的物理笔记,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6、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13.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己知甲物体的体积生产V,乙 物 体 的 体 积 甲 的 密 度 是 乙 密 度 的 3倍,若两物体中只有一个是空心,则()A.甲物体一定是空心的 B.乙物体一定是空心的C.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 D.空心部分的体积是0.8V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 0分。将正确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14.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 刻 度 尺 的 分 度 值 是,金属片的长度是_ cm.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某一时刻该装置的(5 6 7 8 c
7、m(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 个 数 据 的 单 位 是;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填“增大”或“减小”).16.北方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选 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17.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 是静止的,相对于 是运动的。18.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则 反 射 光 线 与 入 射 光 线 的 夹 角 是;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则 反 射 角 是.19.小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当他向穿衣镜靠近时,他在镜 中 的 像 的 大 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
8、“不变”).20.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 _ _ _ _成小水滴落下来。21.验钞机发出的 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 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2 2.王亚平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曾 获“英雄航天员”称号,她的质量为 6 0 k g,进入太空后,质量(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她的体积是 n?。2 3.小雨在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
9、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装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 镜,对光线有 作用。四、探究与实验题(2 4题 8 分,2 5题 8 分,2 6 题 8 分,共 2 4分)2 4.在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中;(1)此装置,最后安装的是(选 填“酒精灯”或“温度计”)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可见:水的表面上方气压_ _ _ _ _ _ _ _ _ _ _ (选 填“低于”、“高于”或“等 于 )一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特点、;(2)水沸腾时撤掉酒精灯,水不能继续沸腾;水沸腾的条件:、:(3)两组同学的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他们所用水质量大小关系为m a
10、 mh(选 填“”、或(1)如甲图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户 cm:(2)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接收到了清晰烛焰的像,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则光屏上所 成 的 像 是 (完整的/不完整的/不成像)。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射。蜡烛燃烧后变短,像会向 移动,若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向 移动凸透镜;(3)小明将点燃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 认 为 可 能 出 现 的 原 因 应 该 是;(4)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
11、该在图中(A/B/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光屏 (靠近/远离)透镜适当距离。2 6.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 5g/cm 3的盐水,为检验配置的盐水是否合格。(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 量 叫;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甲 乙总质量加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H 利用夕=,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2)小 组 成 员
12、认 为 该 方 案 会 使 测 量 结 果 (选填“偏大”或 偏小”),原因是:(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 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将它放在天平 _ _ _ _ _ _ 盘,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 _ _ _ _g (如图乙);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为 m L (如图丙);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 5g;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 m 3。(4)为配制出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适量_ _ _ _ _ _ _(选填“加盐”或“加水”)。五、分析与交
13、流题(2 7 题 5 分,2 8 题 5 分,共 1 0 分)2 7.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冻豆腐冻豆腐是东北一种传统的豆制品美食0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把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到0 时,水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 0%左右,原来的小孔被冰撑大了。当豆腐的温度降 到 以 下 时,即使豆腐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也不再变化。将冻豆腐从冰箱内取出,等到豆腐中的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深受
14、人们的喜爱。(1)0 时,水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左右。推理可知,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将变.(填物态变化名(2)冻豆腐从冷冻室里取出时周围会出现“白气”这 些“白气”的形成属于.“小平,水快灌满了!”说话间,小平发现水真的满了,小平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刚说:“听出来的。”小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他弄清其中的原因吗?2 9.狗和兔子同时从同一地点O第 3 0 题 8 分,共 1 7分)出发,沿同一平直路运动到B点,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如图所(2)兔子在前6 0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狗和兔子谁运动得更快?(3)狗和兔子经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30.一
15、只容积为3X10 W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 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 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2 0 2 1-2 0 2 2 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好习惯,老师提醒大家对身边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算。以下是小丽同学估测的一些数据,你 认 为 符 合 实 际 的 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
16、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C.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80次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答 案】B【解 析】【详 解】A.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6cm,故A不符合实际: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 0 k g,故B符合实际;C.人体的脉搏每 秒 钟 大 约 跳 动1次,故C不符合实际;D.一位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lm/s,故D不符合实际。故 选B。2.下列做法中,能 改 变 响 度 的 是()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H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答 案】D改变杯内水量
17、,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解 析】【详 解】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梳齿振动的频率不同,梳齿的音调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频率不同,编钟的音调不同,故 B不符合题意;C.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由于杯中水量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 C不符合题意;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 D符合题【答案】A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晶体的凝固点是4 5 B.在 A B 段物质处于液态D.在 B C 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解析】【详解】A.此凝固
18、图象中,有一段时间此物质温度是不变,故此物质是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就是凝固点,图示凝固点为5 0 C,故 A错误,符合题意;B.在 A B 段物质还没有凝固,处于液态,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1 2.5 m in -5 t n in=7.5 m in,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 B C 段物质是晶体凝固过程,此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o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不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9、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详解】A.图甲中,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且是一个实像,故 A 错误;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所以一般用凹透镜来矫正;故分析上图可知,这是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故 B 正确;C.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折射后各色光分散开,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 c 错误;D.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D 错误。故选B。5.利用航空摄影拍摄
20、,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 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应A.大 于 100mm B.略大于50mm C.小于50mmD.恰好等于50mm【答案】B【解析】【详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的焦距是50加 7,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Jvf,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50”小 于 100,?.因为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拍摄时,物距很大,因此这时像几乎成在焦点处,但要略大于焦距,即略大于50m机故选B.【点睛】照相机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并且照相机工作时物距大于2 倍焦距,像距介于1 倍焦距与2 倍焦距
21、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6.一石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8g的 酒 精(p,w=O.8xlO3kg/m3,1 .Ox 1 (Pkg/n?)。若把它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能溢出水的质量是()A.8g B.10g C.小于8g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所以溢出水的体积为8g0.8g/cm3=10cn?溢出水的质量为加 酒精加水=夕水以=LOg/cn?x 10cm3=10 g 故 ACD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B。m7.对于公式夕=的 物 理 意 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物
22、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小,密度越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详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故 ABD错误,C 正确。故选C。8.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光源发出的两束光经过甲透镜之后,折射光线会聚了,
23、甲应为凸透镜,而光线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发散了,因此乙为凹透镜。故选Ao9.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所用透镜的焦距为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久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4、b、C、d 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蜡烛放在C点比放在b点成的像小B.正常使用放大镜与蜡烛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C.投影仪的成像情况与蜡烛放在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D.街道上摄像头成像情况与蜡烛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b 点和c 点都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蜡烛放在6点和c 点时,凸透镜都成实像,蜡烛在b点到c
24、 点,物距减小,像变大,故 A错误;B.蜡烛放在4点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 C错误;D.蜡烛放在人点时,2J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 D错误。故选B o1 0.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及液体的体积匕 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2 g/c m 3B.该液体密度为1.2 5 g/c m 3C.量杯质量为4 0 gD.60 c m 3 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答案】D【解析】【详解】设量杯的质量为加杆,液体的密度为P,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2 0 c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讷河市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