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母婴行业研究报告.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母婴行业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母婴行业研究报告.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母婴行业研究报告刘青松东北证券i.母婴行业规模持续扩张,产品及服务主要围绕婴幼儿衣食住行母婴行业主要是围绕孕产妇及婴幼童的产品和服务行业。母婴行业贯穿整个孕产周期及婴幼童成长周期,围绕备孕期妇女、孕妇、产后孕妇、婴幼童等衣食住行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按照消费群体可以进一步分为孕妇产品、孕妇服务、婴童用品、婴 童 服 务 等。具体如下:孕妇产品主要包括孕妇服装、孕妇化妆品、孕妇用品、孕妇食口口口牛寸 O孕妇服务主要包括产前护理服务(胎教)、产 后 康 复 护 理(月子服务、形体恢复)、孕产医疗服务(产检、分娩)等。婴童用品主要包括婴童食品(奶粉、辅食)、婴童服装、婴童用 品(纸尿裤等)、婴
2、童玩具等。婴童服务主要包括婴童娱乐(游泳、游戏)、婴童教育(早教)、婴 童 护 理(理发)等。母婴市场发展迅速,规模持续扩张。2010-2020年,随 着 80/90后一代进入生育高峰,以及二孩放开等政策因素的刺激,叠加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我国母婴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 1 万 亿 元 增 长 到 2020年 的 4.0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06虬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到 2024年我国母婴市场规模将突破7 万亿元。目前母婴市场以婴幼童产品和服务为主。预 计 到 2024年婴童产品规模将达到3.5 万亿元,婴童服务市场将达到3 万亿元。此外孕妇服务(母婴护理)和 孕
3、妇 产 品(化妆品、防辐射服等)市场发展也非常迅速,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回顾我国母婴行业发展历程,可大致将其分为几个阶段:探 索 期(2 0 世 纪 9 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国外育儿文化逐步引入国内。与此同时国外母婴品牌和产品开始进入国内,消费者开始接受奶粉、纸尿裤等现代 母婴用品。购买渠道主要是商超及百货商店,市场上仅存在少量的母婴用品专卖店。发 展 期(2000-2010年):母婴产品逐渐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产品品牌和品类逐渐丰富,线下母婴店开始初具规模,逐渐形成了区域性连锁市场。与此同时,线上母婴 社区及购物平台开始广泛运用,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爆 发 期(2011
4、-2018年):随着网购的普及,线上母婴平台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与 此 同 时,线下母婴店形成一定规模,逐渐取代商超成为线下母婴消费第一大渠道。整 合 期(2019年至今):随着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线下平台开始借助实体门店及会员体系大力发展私域流量。与此同时,线上母婴平台利用KO L和 KO C等内容优势大力发展母婴社区。未来基于消费者“到店+到家”的不同需求,打 造“线上+线下”全渠道购物场景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2.出生率下行,消费升级成行业增长主要动力2.1.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消退,人口出生率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2016年以来出生人数持续下滑。我 国 从2014
5、年 开 始 实 行“单独二孩”政策,当年出生人口达到1687万,比上年小幅上升4 7万,但2015年出生人口又开始下滑,单独二孩”政策并未达到预想中引导生育的效果。随后政府于2016年开始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当年出生人口上升到1786万,但随 后2017年出生人口就开始快速进入下滑通道,到2019年出生人口已经下降到1465万,人口出生率也下滑到10.48%,创下新中国以来新低。目前来看,“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均未能扭转我国低迷的生育趋势。而从生育结构上看,一孩总额生育率持续下滑明显,二孩政策的放开只是减缓了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幅度,随着后续二孩放开产生的生育堆积效应将持续减退,人口出生率预
6、计将大幅下滑。结婚率走低,离婚率攀升,晚婚晚育等原因导致我国育龄妇女规模见顶下滑。根据任泽平团队发表的2019中国生育报告 中预测,到2030年我国育龄妇女规模将比2018年减少29%,其 中25-30岁主力育龄妇女将减少44%o与此同时,因为日益上升的工作、住房、医疗、教育压力,选择不婚的女性或者结婚后丁克的家庭也在日益增多,出生人口可能将大幅下滑。2.2,三四线及以下的低线市场出生率较高,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三四线及以下低线城市生育意愿较强,新生人口数量占比超80%o受工作生活压力、教育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线城市妈妈生育意愿明显低于三四线城市。从数据 上来看,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的出
7、生率常年维持在10%。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2019年新生人口中有80%位于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尤其是二胎政策的放开,低线城市因为较低的养育和住房成本,更愿意生较多的孩子。从地理分布上来看,母婴人群主要聚集在东南沿海及中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及川渝地区。除人口出生率较高外,三四线城市消费意愿和消费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从消费意愿上来看,根据尼尔森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指数报告显示,三四线城市消费意愿快速上升,已经超过或者达到一二线城市水平。此外,低线城市消费观念也在向高线城市 看齐。近年,我国低线城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低线城市的消费者消费观念也出
8、现较大变化,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通过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端人才的下沉,一二线城市较为成熟的消费观念传导到了三四线城市。主要表现为低线城市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2.3.90/95后成为生育主力,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超前90/95后成为生育主力军。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在 2020年我国妈妈群体年龄分布的调研中,3 0 岁 以 下(90/95后)的妈妈群体累计占比超过60%,取代了 80/85后在生育方面的主导地位,成为新妈妈群体的主要军。尤其是在三四线及以下的低线城市,因为结婚生育年龄更低,9 5 后妈妈的占比更高。9 5后全职妈妈比例更高,育儿支出更高。与80
9、/85后妈妈相比,9 5后全职妈妈的比例更高,根据宝宝树发布的2 0 1 8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显示,9 5后全职妈妈的比例已经达到82%。作为新一代独生子女的9 5后妈妈,虽然目前收入还不算太高,但由于有着父母及祖父母辈的支持,“421”倒三角的养育模式使得9 5后妈妈的可支配育儿消费金额更高。90/95后更加关注口碑,更加喜欢社交电商。与8 5后妈妈更加看重品牌相比,9 5后妈妈对品牌的要求逐渐降低,对口碑的要求逐渐看重。根 据 2 0 1 8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调查显示,9 5后对于品牌的关注比例为38%,而对口碑的关注达到4 7%,而且对口碑的关注主要通过亲友和医生的推荐。孕妈们主
10、要通过母婴APP、购物APP、母婴公众号等渠道获取母婴信息,而90/95后妈妈对种草类A P P的偏好度显著高于前代。虽 然90/95后观看直播购物的比例更高,但是对于直播内容,也比较理性。育儿标准和理念向定制化和智能化延伸。90/95后新父母普遍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对待育儿的标准和理念也从上一代的科学喂养向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不断扩展,从 孩子尚未出生开始就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开始持续关注大脑发育、智力和才艺培养等综合素质。90/95后对母婴商品和服务的要求除了基本的安全可靠外,也开始向定制化和智能化方向延伸。3.商品+服务+生态 打造母婴消费闭环3.1.母婴产品高端化和差异化趋势明显食 品(奶
11、粉、辅食)、纸尿裤、服装、玩具是母婴行业主要产品。根据宝宝树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把育儿支出集中在奶粉、纸尿裤和童装上。由于母婴产品需求具有刚性,而且具有短期高频的特点,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往往较低,而 且 随 着 90/95后成为生育主力,消费能力和意愿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加愿意为下一代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财力。同时,90/95后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和精细化需求,母婴产品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总体呈现高端化和差异化的趋势。此外,新生代妈妈们对母婴护理、亲子摄影、医疗保健、儿童早教等内容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食 品(奶粉、辅食)、纸尿裤作为标品,上游供应市场品牌集中度高,消费者更加偏好国际大品牌。
12、对婴童用品安全、品质的高要求,促使消费者在食品等领域倾向于选择具有产品、品牌背书的国际知名品牌,渠道商话语权和定价能力较弱。根据艾瑞咨询调查,2019年我国婴幼儿奶粉品牌认知度前五中只有飞鹤一个国产品牌,而纸尿裤前五品牌全部为国际品牌。而服装、玩具作为非标品,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功能性,对品牌不敏感。上游供应商品牌集中度低,渠道商具有更高话语权和定价权。奶粉需求向高端、超高端及差异化演进。根据巴克莱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2018年我国大众奶粉的销售占比逐渐下滑,而高端和超高端奶粉的占比逐年上升。预 计 到 2025年超高端奶粉的销售占比将 达 到 70%以上。与此同时,随
13、 着 90/95后父母的认知能力提升,婴幼儿特殊配方奶粉需求也随之高涨,比如早产儿奶粉、免敏奶粉、免疫奶粉、蛋白水解配方奶粉等不断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目前获批的特殊配方奶粉大多是达能、美 赞 臣、雅培等国际大厂品牌。特殊配方奶粉售价相比普通奶粉售价更高,定位更加高端。高端纸尿裤加速渗透市场,个性化细分市场渐热。在纸尿裤品类中,高端纸尿裤的消费者渗透率不断提升,纸尿裤的市场增长趋向高端品类,根 据 CBN Date数 据 显 示,自 2016年 7 月 到 2019年6 月,高端纸尿裤消费者人数渗透率快速提升,销售额增速超100%,自 201
14、8年 7 月 到 2019年 6 月,高端纸尿裤销售额增速远超整体 纸 尿 裤,高 达 146%。在各品牌纸尿裤的市场竞争中,功能和场景细分、个性化体验成为未来市场发展重点。拉拉裤、早产儿纸尿裤等细分品类需求旺盛,更专业细分的功能展现巨大的增长潜力。其中适用于大龄宝宝运动的穿脱自由的拉拉裤已经成为趋势单品。3.2.围 绕“母+婴”提供全价值链服务母婴家庭对育儿知识的获取渠道发生变化。传统式育儿方式下,父母的育儿知识主要来自于亲友长辈以及熟人或友邻的传授。但随着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趋势加强,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扩展,互联网成为父母获取育儿知识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针对儿童本身以及家长的母婴
15、大V 以 及 K O L的意见成为家长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来源。从母婴服务需求来看,母婴家庭人群的基础服务需求包括成长记录、哺育知识、社 交、购物。在母婴家庭教育背景提升、育儿支出提高、母婴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母婴服务需求向更深度发展。具体来看,包括三大方向:(1)婴幼儿成长方向,主要围绕健康和早教,从儿科诊所到妇产儿综合医院,从故事、儿歌、绘本等早教内容到编程、围棋、钢琴等素质教育类目发展。(2)母婴家庭方向,具体包括儿童看护、亲子玩乐、亲子旅游、家庭理财等方向。(3)母亲需求方向,宝妈产后护理、育儿知识培训、孕期服装与化妆等。从母婴服务的提供方式上来看,线上重知识宣传,线下重体验感受。
16、线上母婴服务主要集中在育儿知识、母婴社区、母婴商城、早教音视频及游戏等无需直接接触类的标准化服务上。而线下的母婴服务主要包括以体验为核心的项目上,具体包括儿 童乐园、早教中心、儿童摄影、月子会所等。“产品+服务+生态”成为行业趋势。从线下渠道来看,大卖场以及母婴连锁店作为专业的母婴产品销售场所,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最重要的体验和服务优势,目前很多母婴店都开发了各类服务项目,比如宝宝游泳/洗澡、宝宝推拿、宝宝理发、早教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还可以大幅度提升顾客消费频率和在店驻留时间,提高顾客粘性,增加相关产品的销售。从线上渠道来看,以社交属性为核心的母婴社区也正在从传统的母婴
17、商品销售、母婴知识传播、向大母婴生态转变。4.渠道升级+渠道融合”实现全渠道无缝衔接母婴产品的销售渠道总体上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渠道。其中线下渠道主要是母婴店、商超百货等,线上渠道主要是综合类电商、垂直电商以及母婴社区。由于母婴产品具有一定的快消品属性,又具有特定顾客消费属性,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一定差异,各类销售渠道都具有一定的优劣势。从总体上来看,母婴产品销售渠道从大卖场走向专 业 店,从纯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演变。4.1.线 上:母婴社区主要靠广告及电商变现,综合电商仍为母婴线上零售主要渠道4.1.1.母婴社区着重营销,难达成有效购买随 着 线 上 PGC/UGC内容的不断发展,
18、尤其是近几年短视频、直播、K O L带货的快速兴起,线上内容影响场景更加丰富,而且也更多的被母婴品牌看重,因此母婴生态内容营销也逐渐引来各品牌重金投入。母婴平台也更加重视自身母婴K O L内容矩阵的构建,并依托精细化的K O L内容矩阵加强用户圈的渗透。综合电商仍为母婴线上消费首选渠道。在观念上用户只是把母婴社区当做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在消费和购买时,大多数用户还是会选择天猫、京东等综合性电商,或者线下主流渠道进行购买。因此母婴社区在帮助企业获取流量方面作用很大,但在消费者的转化率上作用却很低。单从线上渠道来看,消费者基于对平台的信任,在消费行为最终落实阶段,综合电商仍然是消费者的首选渠道。4
19、.2.线 下:母婴连锁专卖店成为线下主流消费场景线上渠道增速放缓,销售占比趋于稳定。得 益 于 2010-2016年新出生人口的持续走高,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跨境电商等政策的放开,线上母婴销售迎来爆发式增长。但由于近年出生率不断下滑,母婴产品趋于高端化,线上母婴销售增速已经放缓,根 据 BDR(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母婴电商市场增长率已经低于 母 婴 行 业 整 体 增 长 率,预 计 2020年母婴行业整体增长率为13.9%,而线上母婴市场增长率仅为7.5%。占比将下降为21%。因此,我们认为电商渠道对线下母婴渠道的冲击已经结束,线下实体店仍然是目前及未来母婴市场最主要的销售
20、渠道。母婴店正取代传统商超成为线下主流渠道。在母婴行业发展早期,产品主要集中在超市、百货商店等大卖场中销售,随着母婴产品种类的日益丰富,母婴人群需求的日益专业化,母婴产品销售逐渐从大卖场中单独细分出来成为“母婴连锁专卖店”这一种新型连锁业态。根 据 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母婴连锁市场规模达 到 1843亿元,增 速 达 到 20%,显著高于母婴市场整体增速。根据CBM E的数据显示,母婴店在线下渠道的销售占比也达到73%,远高于超市等大卖场渠道,成为消费者线下消费的最主要渠道。线下母婴连锁店市场集中度低,呈区域分布特征。目前,国内大型母婴连锁企业都分布在主要的经济发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母婴 行业 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