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R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pdf





《部编版(R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R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 科语文 年 级 二教师姓名日期课 题1.小蝌蚪找妈妈第 1 课时本单元本课总课时(全期)内容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向学生展示了小蝌蚪找妈经过以及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过程。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勇敢探索的道理。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并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在一年级学习声母K时已经接触过蝌蚪,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对青蛙和蝌蚪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教学本课更注重的是趣味识字和分角色朗读。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会 认 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
2、程。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识记生字,理解趋向动词的用法。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方法朗读、引导讨论、交流合作。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师:小朋友们,老师先说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大家联系生活,思考一下谜底是什么。师:你们看见过蝌蚪吗?蝌蚪是怎样长大的?他们的妈妈是谁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小蝌蚪找妈妈。请大家拿起你们的笔,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学习指导L 教师要求学生看视频、读课文,带着问题了解小蝌蚪找妈过程。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二)学习检查1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及时正音。2.教师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3.教师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抽检,及时纠正个别学生读错的生字。4.教师对学生普遍难记忆的生词进行重点讲解,并从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识记。5.教师采用故事法帮助学生联想记忆生词,如:我是小蝌蚪,有的脑袋,住在池塘里,经常去乌龟阿姨家玩。我本课的主要任务是把握生字,了解小蝌蚪找妈过程,体会小蝌蚪的心情。首先教师以谜语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突出问题导向的作用,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四、书写练习有一个每天迎着朝阳蹲在荷叶上捕捉害虫的青蛙妈妈。她有宽大的嘴巴
4、,头顶上鼓着一对大眼睛,身上披着绿衣裳。(-)合作探究1.学生先跟着视频自读课文,注意观察小蝌蚪的神态,体会小蝌蚪的心情,然后分小组探究小蝌蚪找妈心情。2.小组内分角色来表演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3.小组内进行交流。(二)小组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交流、感悟。(三)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述小蝌蚪心情的词句,并再次观看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分析小蝌蚪的内心世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两”“哪”“顶”“皮”等10个字的书写练习。1.学生练习书写生字。2.教师就学生的练习给出意见,规范书写。教师着重提醒学生注意思考:这个字写在田字格的什么地方?写好这个字,要注意哪些关键笔画?3.教师示
5、范书写。4.学生再次练习,教师巡查,随时提醒书写的姿势及笔顺。5.小组示范,互评等级。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分角色表演使学生更熟悉课文。在“书写练习”这一版块着重关注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课堂小结评价1.从本堂课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2.你能说出小蝌蚪在找妈过程中的心情吗?作业设计一、我会朗读课文,并让父母点评。二、我会连。面 前)向 bu tdng gu guT ding三、我会看拼音,写词语。du pi liang gd kuan da(肚 皮)(两 个)(宽 大)1小蝌蚪找妈妈两 哪 宽 顶 眼 睛 肚 皮 孩 跳板书设计找三一号一锻一。变一 0 长
6、 出 后 腿 一长 出 前 腿 嚣矍(青蛙四条腿,宽嘴巴,大眼睛,绿衣裳,雪白的肚皮)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学 科语文 年级二教师姓名日期课 题1.小蝌蚪找妈妈第 2 课时本单元本课总课时(全期)教学目标1.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课本剧。2.从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迎、追”2个趋向动词的意思,掌 握“披、鼓、露、甩”等字的用法。3.巩固生字。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认识小蝌蚪不同阶段的身体特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体会小蝌蚪在找妈过程中的心情。教学方法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PPT课件、田字格磁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设计意图、师: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生字和生词,
7、现在我们来做个当堂教师采用指名认读和生词测验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生字同巩固、读课文,找变化小测验,看下大家对生字、生词掌握得怎么样。1.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读课文,找出描述小蝌蚪的句子,并读一读。2.学生汇报找出的句子,并说一说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3.教师点拨,帮助学生找到有“长出”“前腿”“后腿”“尾巴”的句子,并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了解小蝌蚪身体的变化。4.学生齐读课文,并完成第4题。字、生词的掌握程度,这样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调整生字、生词的教学计划。教师引导学生从描写小蝌蚪的句子中发现小蝌蚪的变化,逐渐培养学生用抓重点字词句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小蝌蚪
8、找妈过程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录音,组织学生找出小蝌蚪在找妈过程中遇到的动物,读一读他们说的话。学生讨论这些小动物说的话,说说从中有什么发现。2.教师展示句子及相应的图,指名认读。(句 子 与“迎、追、甩、披、鼓、露”有关)3.你演,我猜,他写。(学生猜动词一一迎、追、甩、披、鼓、露)通过小蝌蚪遇到的动物,来帮助学生梳理出小蝌蚪找妈过程,并从中认识青蛙妈妈。结合句子和图,要求学生认 读 6个动词,使他们对词语的理解有一种画面感,便于帮助学生记忆。采取做游戏的方式来猜动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使课堂更加轻松、愉快。课堂小结1.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2.小蝌蚪在找妈过程中发生了
9、什么变化?3.结合刚刚我们表演过的动词“迎、追、甩、披、鼓、露”,课后和小朋友一起玩“我会演”的游戏。作业设计一、我会将课文复述给父母听。二、我会选择动词填空。披露蹲鼓荷 叶 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三、我会按课文内容排顺序。(3)又过了几天,他们长出了两条前腿。(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4)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的尾巴不见了,他们变成了一只只小青蛙。(2)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5)现在,他们正天天跟着青蛙妈妈,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呢!四、用画线的字造句。1.小金鱼鼓着两只小
10、眼睛,真可爱!小青蛙鼓着一对大眼睛,真有趣!2.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小金鱼甩着尾巴在池子里游来游去。板书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迎追披鼓露甩甩 f 迎 一 追欢快f开心一焦急教学反思教学环节学 科语文 年 级二教师姓名日期课 题2.我是什么第 1 课时本单元本课总课时(全期)内容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学生对水的了解仅仅停留在雨的层面上,并不知道水和云、雪、冰雹的联系,甚至有些学生都不知道冰雹是什么,只知道是小冰粒。课堂中可利用多媒体再现,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情况下再去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学情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水,孩子们并不陌生,对于水的各种形
11、态也有一定的了解。可他们却很少琢磨其中的规律和蕴含的科学道理。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结构,以读为本,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利用多媒体再现他们的生活经验。那么,本课蕴含的科学知识就浅显易懂了。教学目标1.会认1 5 个生字,会写1 0 个生字,了解多音字“没”。2.初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引导法、点拨法。教学准备P P T 课件、田字格磁贴教学过程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设计意图一、电话导入-、引入新知师:小 朋 友 们,今 天 有 一 个 新 的 玩 伴 要 加 入 我 们 的 队 伍,
12、但是它 不 知 道 自 己 是 谁,我 们 帮 帮 它 好 吗?师:今 天,我 们 学 习 我 是 什 么 。请 大 家 跟 老 师 一 起 读 课 题。教 师 出 示 谜 语,小 组 交 流,看 哪 组 能 最 快 猜 出 这 些 字 谜。三、(-)学习指导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识生组织学 生 初 读 课 文,教 师 要 求 学 生 从 课 文 中 圈 出 生 字,并且与之前讲字,初 步 熟 悉 课 文。从谜学生过 的 谜 语 结 合,加 深 对 生 字 的 认 识 和 理 解。语 导 入 生 字,可以加深学进行(二)学习检查生 对 生 字 的 认 识。之后再自主1.教 师 出 示 生 字 卡
13、片,指 名 认 读,教 师 及 时 正 音。让学生回到 课 文 中,圈画生学习2.教 师 总 结 识 记 的 方 法。字,这一过程相当于对生3.教 师 采 取“开 火 车”的 形 式 抽 检,重点讲解个别容易 读错的生字 又 进 行 了 一 次 巩 固,有字。助 于 学 生 快 速 掌 握 生 字。三、1(-)合作探究织学1.教 师 用 多 媒 体 课 件 播 放 课 文 的 录 音,学生跟着录音再次读课学 生 通 过 合 作 探 究,交流生合文,教 师 提 醒 学 生 注 意 那 些 比 较 复 杂、难 记 的 字 词。心 得,总 结 识 记 方 法,体作探2.教 师 领 读,学 生 熟 悉
14、 课 文。现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究并3.小 组 间 交 流,互 相 认 读,并 交 流 识 记 生 字 的 方 法。量。教 师 的 及 时 纠 正,能展示(-)小组展示加 深 学 生 的 印 象,达到事探究1.学 生 以 小 组 为 单 位,用“开 火 车”的 形 式 认 读。教师评定认读半 功 倍 的 效 果。成果等 级,随 时 正 音。2.学 生 齐 读,教 师 随 时 正 音。(三)归纳总结六、学 生 采 用 联 想、猜 谜 语 等 方 法 记 忆 生 词。书写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完 成“变、极、海、洋”等10个 生 字 的 书 写 练 习。练习1.学 生 观 察 字 的 特 点。
15、生 字 当 堂 过 关,落实字词2.学 生 描 红,说 一 说 书 写 时 应 该 注 意 哪 些 地 方。重 点,并 强 调 字 词 的 应 用。3.教 师 就 学 生 的 练 习 给 出 意 见,规 范 书 写,着 重 讲 解“变、海、“书 写 练 习”则着重注意极”等 字 的 书 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4.教 师 范 写。5.学 生 再 次 练 习 书 写 生 字,教 师 巡 查,随时提醒书写的姿势及笔顺。6.小 组 示 范,互 评 等 级。习惯。课堂1.通 过 这 节 课 的 学 习,你 又 认 识 了 哪 些 生 字 娃 娃 呢?小结2.你 能 写 出 本 课 中 的 田 字 格
16、 里 的 生 字娃娃吗?评价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jl xiao bang wan yi pianhai yang设计(极 小)(傍晚)(一片)(海洋dai lai gong zud bian hua dai gei(带 来)(工 作)(变 化)(带 给)二、数一数,写一写。1.“海”字 共(io)画,第6画 是()。2.“傍”字 共(12)画,第8画 是(一)。3.极 字 共(7)画,第6画 是()。4.“给”字 共(9)画,第3画 是()。板书设计2我是什么变 片 海 作 给 极 傍 洋 坏 带教学反思学 科语文年 级二教师姓名日期课 题2.我是什么第2课时本单元本课总课时(全期)教学目
17、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 准“什么”。2.知道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了解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教学方法朗 读、引 导 讨 论、交 流 合 作。教学准备PPT课 件,生字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设计意图一、字词巩固二、趣味猜谜三、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上课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教师指名认读。教师组织学生用生字组词。学生递交组词的小纸条给每一个小组的组长,小组长批阅,然后上交教师。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谜语,组织学生猜谜,引入课文中的小主角水娃娃、云宝宝、雨娃娃、小冰雹和雪娃娃。1.教师组织
18、学生跟着录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完成第3题。2.小组内交流找到的句子,说一说云宝宝、雨娃娃、小冰雹和雪娃娃的特点。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识生字,掌握生字的应用,熟悉课文。联系旧知,以谜语导入新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温习课文,为之后的探究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四、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3.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熟悉课文。(-)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合作探究第1、2自然段1.学生跟着录音再次自读课文第1、2自然段,注意那些比较复杂、难记的字词。2.学生汇报、交流他们找出的水娃娃和云宝宝、雨娃娃、小冰雹、雪娃娃的关系。3.教师分段讲解。
19、云的形成:水一汽一极小的点儿一云雨的形成水一空中的小水滴一雨冰雹水一小硬球(冰雹)雪花水一到了冬天f小 花 朵(雪花)4.教师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水娃娃、云宝宝、雨娃娃、小冰雹和雪娃娃,让他们将第1、2自然段朗读出来。(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1 .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理解水娃娃是怎样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2 .教师适时进行补充,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三)学生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注意理解“温和”“暴躁”的意思,组内讨论第2题。2.小组派代表说一说水娃娃“温和”和“暴躁”时做了哪些事情。3 .教师适时进行补充,并用多媒体课件展
20、示相关图片或视频。4.学生讨论第5自然段的问题,全班交流后得出答案。分角色表演和朗读课文,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教师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能充分发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抓住水多变这一主线,从水的形态和脾气介绍水,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水,理解水的变化和水带来的利弊课堂小结评价1.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水娃娃和云宝宝、雨娃娃、小冰雹、雪娃娃的关系。2 .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3 .与小伙伴一起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宝宝。作业设计一、我会选。漂浮 飘浮1.蓝蓝的天空中(飘 浮)着朵朵白云。2.平静的湖面上(漂 浮)着几片树叶。二、从课文中找到下列字词的反义词。早晨-(傍 晚)高-(
21、低)好-(坏)温和一一(暴 躁)白(黑)2.我是什么板书设计太阳 云 遇 冷 空 气4-雨 雹子 雪晒、/变水教学反思学 科语文 年 级二教师姓名日期课 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 1 课时本单元本课总课时(全期)内容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 是一篇充满情趣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蒲公英、苍耳和豌豆这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意在激发孩子们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学情分析本班有部分孩子来自农村,对蒲公英,苍耳,豌豆并不陌生,还有部分孩子是城市的,对这些普遍不熟悉,利用课件展示图片,孩子们一下子就熟悉了。可孩
22、子们平时并不注意观察,对这三种植物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的一无所知,这成为这一课的难点。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识记生字,会写10个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引导讨论、交流合作.教学准备P P T课件,生字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
23、们,你们知道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植物妈妈是怎样送走自己的种子宝宝的吗?师:今天,让我们到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去探寻植物王国的奥秘吧。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指导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学生注意第1节中第2句的语气。2.学生读课文,并画出生字,将句子读通顺。(二)学习检查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第1题。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提供补充。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第2题,指名认读。学生将原来认识的生字勾画出来。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第3题。学 生“开火车”读,教师及时纠正读音。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初识生字,知道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途径,探寻植物王国的奥
24、秘。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能抓住学生的视线,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能突出问题导向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培养合作意识。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1.教师领读第1节,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四海为家”。2.学生齐读第2 4节,边读边回顾蒲公英、苍耳和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3.学生分小组讨论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4.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5.师:你觉得哪一位植物妈方法最有趣?多读几遍课文,把你最喜欢的植物妈妈送走种子宝宝的故事在课后分享给大家。6.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纷纷”“铠甲”“蹦着跳
25、着”的理解,可以通过图画或动作的形式表现。教师给予一定的补充。7.学生分组赛读第2 4节,互评等级。8.教师读最后一节,学生想想为什么“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语文的学习重在理解和表达,除了掌握基本的字词外,还要注重字词的应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不仅能锻炼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表达能力。从具体的语境中理解“纷纷”“铠甲”“蹦着跳着”,能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富有一定的乐趣。课堂小结评价在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作业设计一、我会连。曲 曲 kao cu chd zha lu二、我会填。植物妈办法真妙,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 耳 靠(动 物)传播种子,豌 豆 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R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 小学 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