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精品讲义全.pdf
《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精品讲义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精品讲义全.pdf(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课本 1 页至第 3 页例 1、例 2 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 至第 3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 1 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 1 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
2、的铅笔、宽 1 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 1 厘米的正方形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二、新授 1、教学例 1(1)认识米尺。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请学生拿出课
3、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教师介绍 0 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 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 0 刻度)在尺子上找 1 厘米,还有哪段是1 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 1 厘米)(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 1 厘米有多长,那2 厘米、3 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问:2 个 1 厘米是几厘米?4 厘米里有几个 1 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 厘米的一段吗?2 教学例 2(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2)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
4、是怎样量的。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 至 3 题。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没有对准 0 刻度的。(2)不是从零刻度量的。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 0 刻度线,怎么办?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先让个别学生说,然后教师再小结。五、作业设计:1、填空(1)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2)图钉的长大约是()厘米。2、量一量(1)你的铅笔长()厘米。(2)数学课本长()厘米。(3)你的笔盒长()厘米。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学内容:课本第 4 至 5 页例 3 和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4 至 6 题。教学目的:1
5、、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识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 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 米=100 厘米。教具准备:一把米尺、1 米长的小棍、一盘卷尺。教学过程:一、复习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宽是1 厘米。2、让学生在尺子上指出2 厘米、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0 厘米的实际长度。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
6、宽,并回答量的结果。二、导入新课 教师请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 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哪枝短些学生回答
7、后教说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新授 1、认识米。(1)认识 1 米的实际长度。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 1 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 米长的小棍,让学生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 米的长度。(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米。(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1 组量出 1 米、2 米、3 米的长度给大家看。(4)、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 量出 1 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 1 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 米=100 厘米,并让学生
8、齐读两遍。2、用米量。(1)、教师出示一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一盘卷尺,用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校长的距离。(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3)指名两个学生用卷尺去量教室黑板的长度是几米几厘米。四、巩固练习 1、做课本练习一第 4 题第 1、3 两小题。2、1 米=()厘米 100厘米=()米 5米=()厘米 200厘米=()米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米的认识和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还知道1 米等于 100 厘米。六、作业设计 1、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2、1 米=()厘米 100厘米=()米 3、5 厘米+30厘米=()厘米 70米-7 米=()
9、米 4、在下面的()里填上米或厘米。(1)电线杆高 8()(2)教室长 8()(3)钢笔长 15()(4)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 100()(5)量篮球场的长度用()作单位 (6)一张课桌长 1()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线段 教学内容:课本第 5 页例 4,练习一 7、8、9、10。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画、量整厘米的线段。2、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3、引导学生仔细、准确画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具准备:一把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 教学过程: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
10、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说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复习 1、请学生用手比划1 厘米、1 米大约有多长。2、请同学分别举出长度大约是1 厘米或 1 米的物体。3、口答 1 米等于多少厘米。二、新授 1,认识线段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什么?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
11、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做线段。2、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3、量线段的长(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向学生说明线段都可以量出它的长度。先让学生互相交流量法。教师总结:先将尺子的 0 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2)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 5 页中三条线段的长度。4、教学例 4。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从尺的 0 刻度开始画,画到刻度 3 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 3 厘米。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 3 厘米长的线段。5、练习 让学生在
12、练习本上画一条 5 厘米长的线段。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 8 题,全班练习,个别同学回答,集体订正。2、画一条比 4 厘米长 2 厘米的线段。四、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线段,那么线段有什么特征?怎样画线段?如何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五、作业设计 1、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把答案写在括号里)2、量一量再填空。(1)()厘米(2)()厘米 第二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长()厘米。3、画一画(1)画一条长 6 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 8 厘米短 3 厘米的线段。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
13、尺学生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说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画一条比 3 厘米长 7 厘米的线段。4、思考题 下图能数出()条线段。教学反思:第四课时:长度单位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一的 6、8、10 题及相应的补充练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长度的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4、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具准备:学生尺、米尺、卷尺。教学过程:一、复习 1、找一找,让学生按老师
14、要求分别在尺子上找出1 厘米、3 厘米、8 厘米、15 厘米的长度。2、谁能比划一下 1 厘米有多长,1 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米?3、画一画。(1)画一条长 1 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长 9 厘米的线段。(3)画一条比 8 厘米短 3 厘米的线段。4、判断题。(1)一座楼房高 12 厘米。()(2)一张桌子长 1 厘米。()(3)小明手掌宽 8 米。()(4)一只杯子高 10 厘米。()二、指导练习 1、第 6、8 两小题引导学生先进行分别估计,并把估计数和测量结果填入课本空格中,把填写结果进行对比看看自己估计能力如何。2、第 10 题先估计
15、,再量一量。三、作业设计: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1)数学课本的宽是 14()。(2)学校操场的长是 70()。(3)铅笔的长是 15()。(4)大树的高是 6()。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说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下面的图中可数出几条线段,最短的一条长是几厘米。上图有()条线段,最短的一条线段长()厘米。3、下面是一条线段,请画一条比它长 3 厘米的另一条线段。4、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49 厘米 12厘米 2
16、5厘米 1米()()()()教学反思: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内容:第 810 页 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1引出问题,进行估算。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想去吗?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出示第 8 题的主题图)师:那么 4 个班的同学只给
17、了 2 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 70 人,如何安排呢?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2 反馈。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4)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第二种: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可以再合乘一辆车。3 验证。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方法,这些方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说
18、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引出可以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 人。)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也可以请小棒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 交流。汇报。可能会有以下的方法:方法一:用口算验证,先算 30+30=60,再算 60+6=66,没有超过 70,所以这两个班可 以合乘一辆车。方法二:40+30 才等于 70,36+30 当然比 70 少了,所以可以合乘一辆车。方法三:用小棒来帮忙,先摆 3 捆 6 根,再摆 3 捆,合起来是 6 捆 6 根,就是 66,比 70 少,可以合乘一辆车。(课件演示)方法四:用竖式算,个
19、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 6+0=6,在个位下面写 6:十位上 3+3=6,在十位下面写 6,所以也等于 66。(课件演示)讨论你喜欢哪种算法,但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 2 个问题进行验证。比较得出用竖式计算又对又快。4 学习列竖式计算。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请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上来介绍。)计算方法: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也有些同学可能是从十位开始加的。)353469 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
20、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这种方案进行验证。在验证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再指名反馈。(第 1 个问题:36+34,个位 6+4 满十了要向十位进 1。36+34=70 正好可以坐满一辆车。第 2 个问题:30+35=65,个位相加没满十,不用进位。65 比 70 小可以乘坐一辆车。)同桌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说出里可以填几,(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59+40=20+67=59 20+40 +67 24+63=46+24=24 46+63 +24 2独立练习。任选一组题目,
21、用竖式做做 62+17=36+24=3+84=43+17=3我帮你检查。(练习)17+20=19 23+17=30 50+26=76 42+38=80 1 7 2 3 5 0 4 2+2 +1 7 +2 6 +3 8 1 9 3 0 7 6 8 0 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说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说说错误原因 订正。三、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出示课本 13 页第 1 题。)1 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
22、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2 比比谁聪明。37 45+2 +5 59 70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下来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学习内容:P11P12 例 3,练习二第 36 题。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熟练掌握进位加竖式计算。2、发展计算能力、动手
23、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形成具有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学习难点:明确为什么进位,怎样进位等问题。教具准备:小棒,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 出示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二(1)班和二(2)班、二(3)班和二(4)班分别可以合乘一辆车。那猜一猜还有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怎么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引导列出加法算式。预计学生列出以下算式:板书 30+35 二(2)班和二(3)班 30+34 二(2)班和二(4)班 36+34 二(1)班和二(4)班 36+35 二(2)班和二(4)班
24、2、你们会计算吗?请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3、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自然引导得出二(2)班和二(3)班、二(2)班和二(4)班、二(1)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但 36+34、36+35 可能不会计算。)那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 36+35 怎么计算吧!(注:如学生没列出 36+35 这个算式,教师可以给出问题:那么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引出算式 36+35。)二、探究新知 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哪枝短些学生回答后教说明物体有长有短教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习必备
25、 欢迎下载 1、请同学们想办法算一算 36+35。(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小棒、竖式或口算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 36+35 的。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注:以下几点汇报的顺序可以是随机的,但如果是汇报列竖式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摆小棒来说理)(1)请摆小棒的学生汇报。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加?先加什么?让全体学生明确:把单根的小棒合并,6 根加 5 根有 11 根,把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处,还剩下1 根单根的小棒。再把整捆的小棒与整捆的合起来。3 捆加 3 捆,再加新的一捆是 7 捆,合起来一共是 7捆 1 根,即 71 根。(2)请列竖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年级 数学 精品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