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pdf
《2023年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一、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其足,而 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 度(d)。”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不得 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 ng)信度,无自信也。”字音【读音】履:l 边音,第三声【读音】度:du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 ng 鼻音,第四声【读音】遂:su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注释 欲:将要,想要。者:.的人。先:首先。度(du):测量。而:连词,表示承接。置:放置,搁在。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其:他的。坐:通假字,同“座”,座位。.至:等到,直到。之:到去,往 操:携带。已:已经。
2、得:得到;拿到。履:鞋。.乃:才。持:拿。度(d):量好的尺码。反:通假字,同“返”,返回。.市罢:集市散了。遂:于是。.曰:说。宁(n ng):宁可。.无:不。自信:相信自己。.以:用。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评点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
3、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郑人买履,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寓言,说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试题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4、,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履()操()度()宁()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译文: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答案:1鞋子 拿 量长短 宁可。四声读音遂非常用生字第四声注释欲将要想要者的人先首先度测量而连字同返返回市罢集市了遂于是曰说宁宁可无不自信相信自己以用优秀教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2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3启发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试题二
5、 1.翻译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子度其足: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文中的 之 字解释。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答案:1 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3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4 代词,指尺子;到去;代词,指尺子;代词,指尺子;代词,指鞋。四声读音遂非常用生字第四声注释欲将要想要者的人先首先度测量而连字同返返回市罢集市了遂于是曰说宁宁可无不自信相信自己以用优秀教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二、刻舟求剑
6、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 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 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者-的人 .自-从。坠:掉 下。遽-急忙,立即,匆忙。契-用刀雕刻。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是-指示代词,这儿。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止:动词,停止。者-的地方 行:前进。.求-寻 找。若-像。亦:也。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
7、:“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成语之意】:【解 释】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寓 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四声读音遂非常用生字第四声注释欲将要想要者的人先首先度测量而连字同返返回市罢集市了遂于是曰说宁宁可无不自信相信自己以用优秀教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试题一、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楚人有涉江者,其
8、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涉()遽()是()求()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A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 至之市,而忘操之。C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做代词,代物的:()做动词用的:()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试题二 1、刻舟求剑 这则寓言出自 _,编者是_.2、为下列字注音。坠()遽()契()四声读音遂非常用生字第四声注释欲将要想要者的人先首先度测量而连字同返返回市罢集市了遂于是曰说宁宁可无不自信相信自己以用优秀教记
9、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3、解释下列词语。涉()是()遽()求()4、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5、翻译句子。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_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_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 试题三、1.解释加点字。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是吾剑之所从坠()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最后一句是()。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_ 试题一、1 渡江 急忙 这儿 寻求。
10、3 A、C B 4这儿是我的剑掉落下去的地方。(我的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5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试题二答案:1、吕氏春秋 吕不韦 四声读音遂非常用生字第四声注释欲将要想要者的人先首先度测量而连字同返返回市罢集市了遂于是曰说宁宁可无不自信相信自己以用优秀教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优秀教案 欢迎下载 2、坠(zhu)遽(j)契(q)3、渡江 这儿 急忙 寻求 4、涉江者 代“舟”5、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6、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
11、、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试题三、1 自:从。是:这。2 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3 记述;议论。5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更加具体地楚国人的死板、愚昧。6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三、学 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读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e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u)将至,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文言文 阅读 理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