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总复习.pdf
《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总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总复习.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总复习 第一章 科学教育的目标 科学地概念: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 3、科学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关于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的判别:1、区分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 教学实例:“我们应该怎样改善环境?”“不同颜色的池塘中,鱼的数量或种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污染的池塘里的鱼种类少、数量少?”2、区分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 “为什么要用水(知识的海洋)来形容知识的丰富?”“用水作为形容词的历史起源、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前者是用“好”或“坏”进行主观判断的问题,后需要用“对”或“错”,“真”
2、“假”进行客观判断的问题。3、区分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比较:“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啊?”“气球的大小与气球的硬度有什么关系?前者问题包含多个变量开放性问题,后者问题变量较少封闭性问题。显然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提的问题不能过渡开放。*一项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科学问题(假说)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实验)分析解释数据资料得出结论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假说)。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1、以观察为手段,以事实为证 2、可重复性 3、可积累性 4、理论的可证伪性 科学的性质:1、科学的相对整理性 2、科学知识的持久性 3、科学依靠实证 4、科学不依仗权威 5、科学不能为所有问题提供完整答案 目前
3、国际教育界对科学教育的普遍认识:1、进一步明确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目标 2、“探究”和“过程”等经过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概念被确定为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3、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对科学教育的意义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目标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章 科学教育的历史回顾 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趋势:一、近代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诞生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1、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2、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1628 年发表的论文论心脏与血液的运动);3、伽利略建立自由落体定律,同时把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宣告
4、了实验物理学的到来,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科学教育开始被纳入西方国家的义务教育体系中,科学课程成为初等教育体系中最年轻的一门课程。二、20 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回眸 20 世纪国际小学的科学教育,大致出现了三次高潮:20 世纪初、60 年代以及 80 年代以后,它大体经历了如下发展轨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20 世纪初: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它关注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的传递。教师讲授、实物演示、学生读书是科学知识教学的主要方法,考核也是以知识记忆的多寡为评分标准的。60 年代:科学课程现代化运动产生了十多种至今仍有影响的实
5、验性小学科学课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三种:(一)ESS 课程,小学科学学习(二)SAPA 课程,全称是科学 一种过程方式(三)SCIS 课程,全称科学课程改进研究 20 世纪 80 年代:1985 年,美国提出了一个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科 学教育改革计划“2061 计划”。1996 年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科学教育标准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80 年代的科学教育改革有两点显著变化:1、在肯定“探究取向”课程的基础上,强调 STS 课程的重要性。2、从“英才教育”向“全民教育”的转变,明确提出“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这一概念,同时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科技教育的基本任务。认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历史与
6、现状:一、小学科学课程回顾 1904 年初(农历癸卯年冬),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完全科初等小学设修身、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从此以后,科学课程才在中国教育史上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1922 年,小学改为四二制,初小设社会、自然两科。高小设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五科 自然之名由此在过去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1929 年,中国第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问世。教学内容取自存在于儿童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需要和卫生知能”三大领域.1956 年,中国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制订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自然教学大纲。1963 年,我国教育部颁
7、布了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只规定了高小的自然教学任务。科学问题的判别区分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教学实例我们应该怎样改善环富用水作为形容词的历史起源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前是用好或坏进行主观多个变量开放性问题后问题变量较少封闭性问题显然对年龄较小的儿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977 年颁布了第三个全国通用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该教学大纲规定,小学阶段只在最后两年开设自然常识课 1982 年秋,教育部修改了小学自然教学计划,决定将小学自然课的学习提前至三年级开设。至此,自然常识课更名为自然。自然的性质是:义务教学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199
8、2 年,国家教委又颁发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开设自然课。20XX 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 年级和 79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章 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的主要内容:现行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1.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2.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3.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生命世界。四、物质世界。五、地球与宇宙。)4.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五、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六、
9、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附录:(一、关于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二、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三、案例)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修订后的表述: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雨其它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位置。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修订后的表述: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雨其它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位置。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对象问题)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
10、体。(学生观问题)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习方式问题)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内容选择问题)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课程资源问题)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问题)课程目标:总目标 分目标 1.科学探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科学知识 科学问题的判别区分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教学实例我们应该怎样改善环富用水作为形容词的历史起源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前是用好或坏进行主观多个变量开放性问题后问题变量较少封闭性问题显然对年龄较小的儿童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内容标准:(P8、P12、P15 的内容标准框图)教学建议:(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1、
1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3、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二)、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1、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2、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3、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4、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四)、让研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六)、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评
12、价建议: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终止,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社会人士等均参与评价。2、评价内容的全面化:科学探究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评价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科学知识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概念和技能的理解情况和应用情况。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测验与考试(口试、笔试、现场操作等)、问卷调查法、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业法等。4、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评价应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
13、应,及时给与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1、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通过观察、制作、实验等手段来搜集并整理有关信息和证据;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探究结论。科学问题的判别区分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教学实例我们应该怎样改善环富用水作为形容词的历史起源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前是用好或坏进行主观多个变量开放性问题后问题变量较少封闭性问题显然对年龄较小的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科学 课程 教学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