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实验计划.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实验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实验计划.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科学实验计划 学校:年级:六年级 教者:周次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要求 实验器材准备 备注 1 始 业 教 育课 回顾以前知识 三年级课本 2 1.1、我们关心天气 科学知识: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天气现象
2、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1.2、天气日历 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温度计每组一支 科学记录本和笔 3 1.3、温度和气温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
3、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1.4、风向和科学概念:分组材料:制作风向 风速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4 1.5、降水量的测量 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
4、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1.6、云的观测 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过程与方法: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
5、的观察。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6 1.7、总结我们 的 天 气观察 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7 2.1、水能溶解 一 些 物质 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
6、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分组材料:食盐 1、沙1、面粉 1、装水烧杯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3、铁架台 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气符号过程与方法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符号天气日历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2.2、水
7、是怎样 溶 解 物质的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 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 1。8 2.3、液体之间 的 溶 解现象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
8、”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2.4、不同物质 在 水 中的 溶 解 能力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分组实验:装 30 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 20 克、苏打 20 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 1。9 2.5、溶
9、解的快与慢 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 假设 验证 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 1、勺子1、水槽 1。气符号过程与方法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符号天气日历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
10、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2.6、一杯水里 能 溶 解多少食盐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 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 克的食盐 10 包)、筷子 1、盛 50ml 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 1。10 2.7、分离盐和 水 的
11、方法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1、蒸发皿 1、放大镜1、石棉网 1、酒精灯1、三脚架 1。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12 3.1、听听声音 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
12、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 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3.2、声音是怎 样 产 生的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1 面鼓、1 把钢尺、2根皮筋、1 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气符号过程与方法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实验 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