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言文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 版权.pdf
《2023年文言文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 版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文言文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 版权.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鱼我所欲也考点集锦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被后人称为“亚圣”,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孟子 论语 大学 中庸)二、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通“向”,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2、的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三、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6、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开放性试题 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40字内)3 分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要求: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
4、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3、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
5、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6、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7、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
6、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9、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10、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
7、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11、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生活中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怎样的“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2分)*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只要是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1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
8、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我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14、结合材料思考。相关内容链接: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巨额财产被枪决;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泄私愤杀死自己同学而遭通缉;某明星参加义演假唱 15、谈骨气一文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骨气”的含义,这些话也是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观的
9、具体阐释。请举一例证明这一观点。(课内外均可)(3分)*示例:文天祥,拒绝元人的高官厚禄,宁死不降。(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帝国注意的救济粮。18、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提示: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19、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舍生取义”的“义”指的是正义、大义,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气节等;而哥们义气中的“义
10、”则是涉及个人利益或某些团体利益,是小义,并不一定代表正义。20、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舍生取义 见利忘义 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并继承发扬的。当我们人生中遇到在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时,我们应该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正义于不顾。22、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23、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避躲避今为所识穷
11、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德恩惠这里是感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体现性本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满井游记 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二、重点词语:1、稍和:略为暖和。于时:在这时。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堕事:耽误公事。2、古今异义: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
12、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3、一词多义:.时:时常,冻风时作;时候,春和景明之时。.为:表被动,被,山峦为晴雪所洗;写,故为之文以志之;是,人为刀,我为鱼肉。.得:能够,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得到,得道多助。.之:助词,的,脱笼之鹄;舒缓语气,不译,如倩女之靧面;限定关系,以,郊田之外;代词,未乏知也。.乍:初,开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鳞:像鱼鳞,鳞浪层层;代鱼,呷浪之鳞;鱼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偕:一起,宠辱偕忘;和,与,偕数友出东直。4、词语活用:.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红装而蹇
13、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三、.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1、倒装句:.冷光乍出于匣也。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者”。译: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自然。.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宾语前置,“之”是代词,代指上文所说“郊田之外未始元春,是“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正常语序应为“未知之也”。译: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省略句:廿
14、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省略主语“我”,即偕数友出东直。)译: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便)同几个朋友出了北京城东直门,到了满井。柔梢披风。(动词后省略介词“于”,应为“柔梢披风”,“于风”作“被”的状语,又构成状语后置。)译: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2、判断句: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译:能够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不受拘束流连忘返在山水草木之间的,恐怕只有我这种清闲的官吧。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避躲避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德恩惠这里是感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1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体现性本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翻译: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译:高高的柳树夹着河堤,肥沃的土壤有些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四、文章内容理解:1。中心:.这篇游记通过对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也流露出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2段意: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写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第二段写满井春色。第三段抒发感受,写此文的目的。学习本文,思考问题。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
16、写春天景色?共四个方面。首写春水:如镜出画;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鬣寸许。山好、水好、万物美好。4、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纳出什么样的感受,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怀?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现了他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5、文中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6、本文作者写春光中的人物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什么?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7、“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修辞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借代(呷浪
17、之鳞,“鳞”代指“鱼”);从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两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8.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9.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10.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11.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
18、;“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12.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避躲避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德恩惠这里是感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体现性本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13.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4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全文以出游探春为线索,从城居不见春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逐层写出了郊外早春的诱人景色,最后归结到“郊田之外未始无春”的感受。15 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文言文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 版权 2023 文言文 复习 全面 精品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