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全面汇总归纳(最详细).pdf
《2023年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全面汇总归纳(最详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全面汇总归纳(最详细).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编知识点 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微生物的分类。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2.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繁殖快,代谢强 适应强,易变异 种类多,分布广 1.微生物类型 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类型 2.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动物、植物或人类产生疾病的微生物。3.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1)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生物学研究的创始
2、人:巴斯德、科赫、李斯特 第一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肽聚糖结构及其化学组成;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 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 共有组分:肽聚糖 特殊组分:G+菌、G-菌不同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 精编知识点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2.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和抵抗低渗作用。(2)物质交换作用。(3)屏障作用。(4)免疫作用。(5)致病作用。(6)与细菌药物敏感性有关。G+菌与 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由磷
3、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细菌细胞膜可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称中介体。2.细菌荚膜、鞭毛和菌毛的功能。荚膜:功能:有抗吞噬和抵抗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构成细菌致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免疫原性。鉴别细菌和血清学分型 鞭毛: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 菌毛 普通菌毛:具有黏附性,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变异相关 3.芽胞结构特点、意义、与消毒灭菌的关系;细菌 L 型的形态特征、检验要点。芽 胞:某些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浓缩脱水而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L 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常发生在作用于
4、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根据细胞壁缺陷程度分:原生质体(完全失去细胞壁,见于 G+菌,仅在高渗环境中存活)原生质球(细胞壁部分缺损,见于 G-菌,在高渗或非高渗环境中均能存活)4.G+菌和 G-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及其意义。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生长条件,生长周期及各期的特点;IMViC 试验的组成及机制;细菌分解及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意义。细菌的生长繁殖 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发展简史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精编知识点(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充足的营
5、养物质 包括:水、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2.适宜的酸碱度 多为 pH7.27.6。3.合适的温度 多数病原菌为 3537。4.必要的气体环境 主要是 O2和 CO2。按细菌对 O2的需要与否,将细菌分为: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细菌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细菌的繁殖速度:大多数细菌 2030 分钟即可分裂一次。2.细菌的营养类型和营养机制,自氧菌与异氧菌的概念。3.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特点。(一)能量代谢 细菌获取能量的途径 生物氧化。细菌能量代谢的主要类型:(二)分解代谢 检测细菌糖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糖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VP 试验等。检测细菌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吲哚(靛基质)
6、试验、硫化氢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等。其他检测细菌分解产物的常用试验:尿素分解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等。第三节 细菌与环境 1 正常菌群的概念和生理功能;条件致病菌的概念 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发展简史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精编知识点 2.正常菌群的生理功能;条件致病菌的概念 3.消毒、灭菌、无菌、无菌操作等概念;高温消毒灭菌法及其应用。二、细菌的控制(一)基本概念:消毒 杀死物体或介质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 杀灭物体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无菌 无活菌存
7、在的状态。无菌操作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防腐 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4.常用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方法及其应用;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第二章 真菌的基本性状 真菌的概念 真菌的分类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的区别 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发展简史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精编知识点 第三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大小 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复制周期 第四章 微生物与感染 细菌致病三大因素 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 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8、 全身感染的类型 第二篇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 第五章 细菌的检验技术 第一节 细菌形态检验技术 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 染色标本检查的一般程序 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的原理、方法。2.革兰染色法【方法】第二节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技术 调配溶化调 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检定保存 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及观察要点。培养基的概念 培养基的分类 第三节 细菌的生化鉴定技术 糖(醇,苷)类发酵试验、O/F 试验、MR 试验、VP 试验的原理、操作、结果判定要点及其应用;I 试验、C 试验、氧化酶、触酶、血浆凝固酶氢氧化钾拉丝试验及 KIA 和 TSI 的试验原理、操作要领、观察结果要点及其应用。一、碳
9、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原理:多糖单糖丙酮酸酸性产物(或产气)pH 呈酸性变色(或出现气泡 2、O/F 试验 原理:根据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对氧分子需求的不同,将细菌分为氧化、发酵和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发展简史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精编知识点 产碱型三类 3、甲基红试验 原理:细菌发酵葡萄糖,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生成大量混合酸,使培养 pH 下降至 4.4以下,加入甲基红后,呈现红色反应。为甲基红试验阳性。4、V-P试验 原理
10、: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环境中,乙酰甲基甲醇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胍基化合物结合,生成红色化合物,是为 V-P试验阳性。5、-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原理:有的细菌可产生-半乳糖苷酶,能分解邻硝基酚-D半乳糖苷(ONPG)而生成黄色的邻硝基苯酚,该试验也称为 ONPG 试验。6、七叶苷水解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七叶苷产生葡萄糖与七叶素,七叶素与培养基中的 Fe2+结合后,形成黑色的化合物,使培养基变黑。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 2、硫化氢试验 原理:细菌产生酶,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亚铁盐或铅盐结合生成黑色化合物。3、尿素酶试
11、验 原理:细菌产生脲酶,水解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培养基呈碱性反应 4、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原理:细菌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使苯丙氨酸脱氨形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与三氯化铁作用,形成绿色化合物 三、碳源利用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原理:有的细菌能利用培养基中的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解枸橼酸盐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呈碱性反应 四、酶类试验 1、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具有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能将二甲基对苯二胺或四甲基对苯二胺氧化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 2、触酶试验 原理:细菌产生的触酶(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初生态氧,继而形成氧分子出现气泡。3、凝固
12、酶试验(试管法)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4、凝固酶试验(玻片法)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5、硝酸盐还原试验 原理:某些细菌能还原培养基中的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醋酸作用,生成亚硝酸,亚硝酸与试剂中的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重氮磺酸,再与-萘胺结合,生成 N-萘胺偶氮苯磺酸(红色化合物 第六章 真菌检验技术 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发展简史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
13、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精编知识点 第七章 病毒检验技术 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注意事项;第八章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纸片扩散法 稀释法 E-test法 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K-B法和稀释法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正确发报告)。第三篇 常见微生物鉴定技术 第十章 需氧和兼性厌氧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分类依据及分类;病原性球菌标本采集种类、检验鉴定程序、鉴定要点、检验鉴定依据及报告要点。第十一章 革兰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杆菌 第一节肠杆菌科 概述 肠杆菌科细菌:1
14、.G-杆菌,多数有鞭毛、菌毛 2.发酵葡萄糖,兼性厌氧 3.氧化酶阴性 4.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5.触酶()肠道选择性培养基: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SS 琼脂等 肠杆菌科抗原:O抗原(菌体抗原),K抗原(荚膜抗原),H抗原(鞭毛抗原)等 肠杆菌科鉴定依据:1.革兰染色 2.触媒、氧化酶、硝酸盐还原 3.KIA、MIU、IMViC,其他生化反应 4.血清玻片凝集(鉴定到种、型或血清型)IMViC 试验: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二、埃希菌属 形态染色:1.短杆菌 2.革兰染色阴性 3.有鞭毛 4.有菌毛 培养特性:符合肠杆菌特点
15、EMB 紫黑色有金属光泽乳糖发酵菌落 S-S 桃红色乳糖发酵菌落 生化反应:IMViC(+-)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发展简史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精编知识点 大肠杆菌 KIA:A A 血清型表示法:O:K:H ETEC肠毒素:耐热肠毒素(ST)不耐热肠毒素(LT),65oC30min被破坏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TEC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PEC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I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 肠凝聚性大肠埃希菌 EAEC E
16、IEC毒力测定试验:豚鼠眼结膜试验 卫生学标准:每 ml 饮水中细菌总数100 个,每 1000ml 水中大肠杆菌菌群数3 个,每 100 ml 瓶装汽水、果汁中,大肠杆菌菌群数5 个。三、沙门菌属 对人类有致病性:肠热症;食物中毒;败血症 形态染色:G-杆菌;周身鞭毛 培养和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分解蛋白质,产生 H2S 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EMB、MAC):无色透明菌落 伤寒沙门菌菌落特征(SS):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中心黑色菌落 伤寒沙门菌 KIA:K A 标本采取:第 1-2W,血、骨髓;第 2-3W,粪便、尿;全程取骨髓 肥达反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 O、H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
17、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用以辅助诊断肠热症。TO1:80,TH1:160;PA、PB 均1:80才有意义。动态观察:双份血清抗体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四、志贺菌属 形态染色:符合肠杆菌特征,有菌毛,无鞭毛,无动力是本菌与其它肠道致病菌主要区别点 培养特性: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的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菌落 抗原分类:根据 O抗原分 4 群,40 余型,我国常见 B群 A群痢疾志贺菌 B群福氏志贺菌 C群鲍氏志贺菌 D群宋氏志贺菌 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发展简史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
18、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精编知识点 培养和生化反应: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 菌落特征(EMB、MAC):无色透明菌落 KIA:K A MIU:外毒素:A群(、型)产生志贺毒素(ST)有 3 种生物活性 1.肠毒素:类似 ETEC毒素、霍乱肠毒素作用水样泻 2.细胞毒性:对人肝细胞、肠黏膜细胞有毒性,引起变性坏死 3.神经毒性:损伤动物神经系统(麻痹、死亡)快速诊断:荧光菌球试验;协同凝集试验 六、变形杆菌属 形态染色:有周鞭毛 培养特性:扩散生长,有迁徙生长现象。在培养基中(含 5琼脂)加入 0.1 石炭酸则形成单个菌落;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无色透明菌落 变形杆菌 KIA:K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微生物学 检验 重点 知识 全面 汇总 归纳 详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