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神障碍护理学》考试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精神障碍护理学》考试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精神障碍护理学》考试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 一、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特点 (一)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它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精神障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科护理,也相应地具备它的特殊性。首先,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体验和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体验一部分围绕精神病理现象,如幻觉、妄想、强迫、焦虑等内容;另一部分则围绕现实的烦恼,比如升学、就业、人际关系和生活问题等。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护士在临床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有意地区分这两种体验是有实际意义的
2、,对前者应当无争辩地倾听患者诉述,对后者则可以采取必要的积极措施给患者以适当的帮助和改进。其次,更加强调护患沟通以及沟通技巧的运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更有助于防范可能的医患矛盾和与患者相关的安全风险,如自伤、攻击等。第三,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背景;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切实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后精神障碍的生活。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表现比其他任何障碍都更容易受患者生活背景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也更容易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转归与发展。只有切实了解到患者或其家庭所真正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患者的影响和帮助才能够真正做到最大化。第四,更加突出对患者
3、躯体、攻击、自伤(杀)等风险因素的评估。精神障碍的患者合并其他躯体疾病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但往往因为其突出的精神病理现象而被掩盖或者忽视。精神障碍患者,尤其是急性期住院患者都存在程度不等的冲动、自伤或者自杀风险的可能性。因此,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躯体状况、攻击行为、自伤(杀)等风险的评估应该是例行常规。(二)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学科任务和范围 精神障碍护理学的任务着眼于以下3 个方面:1为精神科专业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奠定理论基础。2为精神科专业护理的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操作规范或指南。3为精神科专业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合理、循证而专业的方法和制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并
4、实施科学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管理的体系、方法与制度。(2)研究并实践护患沟通技巧,探讨并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3)研究并实施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案,着重于心理护理以及社会康复。(4)研究并参与患者社区康复的可行性、可及性以及措施方案。(5)研究并参与精神卫生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项目。二、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护理(一)护理要点 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心理体验可以呈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患者会围绕精神病理现象出现精神症状及情绪障碍,对精神障碍缺乏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差;另一方面会出现自我概念及自我照顾能力缺陷,如生活懒散、不主动料理个人卫生,排泄、进食、睡眠、人
5、际交往、个人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起患者病情的加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保持,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与预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问题要给予足够地重视和有效干预。(二)护理目标 1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带来的困扰。2帮助患者保持、提高、改善自我照顾的能力。3帮助患者维护自尊及安全。(三)护理模式 临床上遵循整体护理模式,按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提供整体护理、综合治疗康复护理及个案管理。1整体护理 每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有主管护士全责照护。2综合治疗康复护理 采取小组式分班、分职责,从治疗到康复综合性护理照护。3个案管理.专职护士负责患者入院期间的个体化护理及康复,出院后的家庭访视和居家护理、转
6、介或社区联系等。(四)基础护理 1生活护理(1)健康教育:首先评估住院者的社会功能,定期为患者提供疾病知识的教育。其次,促进患者卫生习惯的培养,帮助患者建立生活自理模式,指导患者学习新的行为,最大化地维持其基本生活能力,达到回归社会、适应生活的目标。(2)日常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每天完成洗脸、洗手、梳理头发、口腔卫生,并整理床单,保持床单整洁及病室环境卫生等。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协助完成。(3)皮肤及毛发卫生: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完成沐浴、更衣。定期为患者提供沐浴、更衣、修剪指甲、理发、剃须等护理。生活自理能力受限的患者,护士要定时协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士要注意观察其皮肤情况,
7、定时为其更换体位,及时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其皮肤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如皮肤有破溃要及时处理。(4)衣着卫生:根据季节指导患者增减衣服;定期更换衣裤,保持清洁干净;鼓励患者保持修饰仪表的能力。(5)经期卫生:观察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的情绪反应;讲解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指导患者自我料理经期卫生。2饮食护理(1)进餐前护理:评估患者饮食习惯及现存问题,为患者提供良好、安全、有序的就餐环境,促使患者情绪的平稳,餐前引导患者洗手,每人一套餐具,餐后消毒,保持卫生。(2)进餐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掌握进餐患者人数。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采取集体进餐方式,并可建立照顾桌;对病情波动、极度兴奋或冲动、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8、、合并躯体疾病、吞咽困难及其有暴食、抢食、藏匿食物、拒食等进食问题的患者,护士应指导患者进食速度要慢,不提供煎炸过硬的食物,给予个性化护理;进餐中护理人员要观察和巡视患者进餐情况,了解患者进餐量,防止噎食的发生,保证患者进餐的安全;对需鼻饲的患者,护士要注意患者鼻饲时的体位,保证安全。(3)食品管理:急性期患者携带的食品(香烟),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食物安全检查后由患者个人保管,或存放在病房食品专用柜内保管,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食用前的准备,及时提供患者食用;玻璃、锐器包装的食品或过期食品不能带入病房。3排泄护理.(1)观察患者的大便排泄情况:每 24 小时记录l 次排便次数。对药物不良反应大或活
9、动少的患者,要防止出现肠梗阻,平时嘱患者多食高纤维食物、每天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对于3 天无大便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便秘的原因,遵医嘱给予缓泻药,必要时进行灌肠。(2)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白天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出现排尿困难时可采取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等物理方法或遵医嘱导尿。(3)对于大(4)对于随地便溺患者,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排泄规律,定时督促、提醒患者如厕,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泄的习惯。4睡眠护理(1)为住院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清新,避免强光刺激,温度 1822,湿度 5060。(2)合理安排患者住院期间的作息制度,白天安
10、排患者参加各种康复活动、小组治疗,以减少卧床时间。午间安排患者午休l.5 小时,晚间 21:30 前协助患者卧床入睡;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不做剧烈运动,不安排谈话,不参加过多兴奋的娱乐活动,不饮用各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乐等;睡前不宜饮水过多,以免反复如厕。(3)给予患者诱导睡眠护理,如温水泡脚、全身放松,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多种干预措施效果不好时,应遵医嘱给予药物辅助(午夜 2:00 后不再服用助眠药物)。(4)护理人员夜间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睡眠情况,指导患者不蒙头入睡,一般患者 l5 30 分钟巡视 l 次,重点患者随时监护。(五)安全护理“安全第一”是精神科护
11、理的重要目标。1患者的安全护理 (1)床位安置:新人院患者和有自伤、自杀行为及观念的患者最好安置在离护士站近的重点观察室(大房间);有严重冲动、伤人行为的患者应安置在隔离室;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可安置在单间,以避免意外事件发生。(2)定时清点患者数目:护理人员每班交接班前、每次活动后均需要清点患者人数,发现人数有误要及时查找,以防止出现意外。(3)做到重点患者心中有数:伴有强烈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外走、吞咽困难、治疗依从性差、伴发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应视为精神科的重点患者。护理人员要动态地评估并熟悉患者的状况(即八知道:姓名、床号、病情、诊断、治疗、护理、实验室检查、心理需要),做到心中有
12、数,对有暴力行为的患者,应进行耐心解释、劝说,并加以制止,改变其生活环境,以转移患者的激惹情绪,指导患者改变应对方式,避免意外的发生。(4)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规律及诱发因素,评估患者有无危险因素的存在,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重点患者的活动应不离开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必要时应进行床头交接班。(5)加强巡视:对一般患者,护理人员可每 1530 分钟巡视 l次,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症状、情绪变化、躯体状况、治疗后的反应、治疗依从性、睡眠情况及各种行为问题等,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对重点患者,需进行 24
13、小时监护,以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6)评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每次患者服药后,护理人员均应检查患者的l:J 腔,确保药物服下。有藏药行为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不服药的原因,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况,耐心进行解释、劝说,暂时难以接受口服药物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其他途径给药。(7)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及各种制度:护理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各种制度,如给药、交接班、分级护理、巡视、保护性约束、探视、护理操作、各项告知等,确保患者安全。2物品安全管理(1)禁止携带危险物品:指定的危险物品禁止带入病房,如锐器类、钝器类、玻璃制品、绳线、各种药物、打火机等,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2)统一保管物品:
14、急性期住院患者携带的香烟、剃须刀、指甲刀、自备药等应交由护理人员保存,患者只能定时使用。(3)安全检查:护理人员每天应检查急性期患者的床单位,发现危险物品可与患者作解释沟通,征得患者同意并及时收回。(4)定时清点危险物品:剪刀、水果刀、指甲刀、打火机、针线、约束带等危险物品每班均要清点,严格交班。(5)钥匙使用制度:严格执行工作区域钥匙的使用规定,发现丢失及时查找,防止意外发生。(6)禁止携带贵重物品: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要携带笔记本电脑、手机、信用卡、过多的现金、各种首饰等。3环境安全管理(1)环境安全:病室环境设置要合理,物具摆放做到有序安全。定期检查病区环境、门锁及设施,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
15、。(2)电源安置:病区电源插座不能裸露,应安置在患者触及不到的地方,必要时上锁。(3)随手锁门:病区办公室、抢救室、药疗室、治疗室、配膳室、杂物间等区域的大门必须随手锁门,以防患者误入后出现意外。(4)凡是有患者活动的场所应有护理人员协助。(六)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1心理护理目标(1)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2)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帮助其正确地认识疾病。(3)为患者提供负性情绪的排解方法,减轻其不良情绪,积极接受治疗。2心理护理特点(
16、1)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护理领域,有别于一般的心理治疗。(2)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包括言语与非言语行为。(3)心理护理的效用随时体现在护理活动中。3一般性心理护理 (1)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用爱心、耐心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最大化地与患者相处,学会多用鼓励、肯定和积极的语言与患者互动。促进护患间有效的沟通,为护患间彼此的接纳建立基础。(2)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评估环境与工作人员的因素,及时消除不良因素对患者产生的负性影响。给患者营造积极、热情、被关爱的治疗环境,达到安心接受住院积极配合治疗的目标。(3)关注患者希望被关注和被重视的心理行为,及时了解患者一般的心理需
17、求和感受,尽量主动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对不能给予解决的要求,要做好解释工作,征得患者的配合和接受。4支持性心理护理 (1)保持良好的治疗性的护患关系。(2)使用共情的技巧,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需求。为患者提供情感的支持,接纳患者的精神症状,指导患者正确地表达心理感受,在沟通中,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判断患者的情绪状态。(3)给予积极的倾听,恰当的解释,适当的保证,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不良情绪排解的途径。(4)陪伴患者,在倾听患者表达的基础上陪伴患者。陪伴会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可给予一些体态语言的表达方法,让患者真切地体会到被关注和接纳的感受。5干预性心理护
18、理.(1)判断患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掌握患者心理反应的一般规律、人格特征、内心冲突,体察患者的主观体验。(2)运用尊重、信任、共情、积极关注的方法,帮助患者接受治疗。(3)运用治疗性语言,鼓励、安慰、指导、启发和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改变不良应对方式。第二章护患沟通概论 第十六章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原则】1一般推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或阿立哌唑作为首选药物,在一些地区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或舒必利仍作为首选药物。氯氮平因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和心脏的不良反应一般作为二线药物使用。药物治疗以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剂量
19、个体化为原则。经68 周疗效不佳时,可考虑换药。2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药物滴定速度视药物特性及患者特质而定。急性期治疗至少 6 周,巩固治疗期 36 个月,维持期治疗 l 年以上。反复多次发作者需终身服药。3定期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合理调整治疗方案,不能突然停药。4难治性患者可考虑两种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5合并使用苯二氮革类、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权衡利弊。【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1氯丙嗪 属于低效价药,治疗剂量偏高,适用于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注射或口服
20、控制兴奋、激越的疗效比较满意。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中枢和外周的抗胆碱能样作用,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和致痉挛作用等。常用剂量范围:200600mgd。2氯氮平 为多受体作用药物,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及伴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TD的患者有效。与粒细胞缺乏有关,治疗期间要求每周检测白细胞,如果白细胞总数310 的 9 次方L 或中性粒细胞计数l.5 10 的 9 次方L,必须停用氯氮平,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流涎、镇静、便秘、体温增高和体重增加。高剂量时容易诱发癫痫。因为相对短的半衰期要求每天给药 2 次。常用剂量范围:200600mgd。3利培酮 对 5HT2A触和 D2受体亲和力
21、高,是 5 一 HT和多巴胺受体平衡拮抗药。常见不良反应有困倦、直立性低血压、头晕眼花、焦虑、静坐不能、便秘、恶心、鼻充血、催乳素增高、体重增加。剂量超过 6mg d 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催乳素的增加导致闭经、溢乳、男性乳房女性化,是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常见原因。常用剂量范围:每天给药l 2 次,26mgd。长效针剂每 2 周肌内注射 2550mgd。4奥氮平 受体作用与氯氮平相似,但无粒细胞缺乏等不良反应。对阳性和阴性症状明显有效,并能改善认知功能。在治疗剂量范围,除轻微的静坐不能外,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见。半衰期长,可每天 1 次给药。因耐受好,可高剂量开始或很快滴定到最有效的剂量。主要
22、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镇静、口干、恶心、头晕眼花、直立性低血压、眩晕、便秘、头痛、静坐不能和一过性肝脏的转氨酶增高。常用剂量范围:1020mgd。5喹硫平 对 5 一 HT2受体较 D2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对蕈毒碱胆碱能受体无亲和力。因为半衰期短,通常每天 2 次给药。本药与经典药一样有效,并能改善认知功能。治疗中出现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概率也非常低。没有催乳素水平的增高。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思睡、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头晕眼花、兴奋、口干,体重增加,罕见静坐不能。包装盒上警示:有发生晶状体的不透明和白内障,建议定期检查眼睛。常用剂量范围:300750mgd。6齐拉西酮 相对 D2受体亲和力而言,
23、有较强的 5 一 HT2A受体亲和力。与其他神经递质系统没有相互作用,所以此药不会导致抗胆碱能的不良反应,很少有直立性低血压,镇静作用小。半衰期短,因此每天 2 次给药,与食物同服能更好地被吸收。主要不良反应是困倦、恶心、失眠、消化不良和QT间期延长。不应与其他明显延长 Q-T间期的药物合并使用,它还禁用那些已知有明显 Q-T间期延长病史、最近有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表现的个体。常用剂量范围:80160mgd。7阿立哌唑.对 D2和 5 一 HT1A受体的有部分协同作用,对 5-HT2A 受体有充分拮抗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失眠、激越、焦虑。在安慰剂和阿立哌唑组有相似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
24、。仅有非常少的体重变化,没有催乳素的增加。常用剂量范围:l0 30mgd。【不良反应及处理】1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包括肌张力障碍、动眼危象、假性帕金森综合征、僵直和静坐不能。通常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急性肌张力反应的治疗包括立即肌内注射抗胆碱能药或苯海拉明。减少神经阻滞药剂量或使用受体阻滞药,例如普萘洛尔能有效治疗静坐不能。2非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包括那些继发于阻滞蕈毒碱、组胺能、肾上腺能受体的作用。其他还有心脏传导紊乱、视网膜改变、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及降低癫痫阈值和粒细胞缺乏的危险。3神经阻滞药的恶性综合征(NMS)主要特征指高热、僵直和肌酸激酶水平增高,其他表现包括:心动过速、血压异常、呼吸
25、急促、意识改变、发汗和白细胞总数增高。NMS可出现在治疗的任一阶段。4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为不自主地手足舞蹈样运动和慢性肌张力障碍,从轻微的舌头运动到躯干扭曲、骨盆不自主地运动,甚至可能是呼吸的运动障碍。如果临床可行,抗精神病药应被调整,或者维持在最低有效剂量。这也是一个换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或氯氮平的指针。氯氮平(还有喹硫平和奥氮平)是对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最好治疗药物。5猝死 可能与QT问期延长及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有关,包括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心动过缓、先前存在的心脏疾病(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心脏肥大、心力衰竭、先天性的 QT 综合征)、女性、老年、QT 间期大于 460ms,或使用了其他延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障碍护理学 2023 精神障碍 护理 考试 复习 全面 精品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