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
《2023年《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边界)内,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与功能,朝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2、系统的特性 是指系统相对于非系统而言所具有的若干属性。主要包括:1、结构的有序性 2、结构的整体性 3、功能的整合性 4、功能的离散性5、系统的环境适应性6、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的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 态 系 统(1)、生物 a、生 产 者:绿色植物、光
2、合细菌等 b、消费者: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c、分解者:微生物、原生动物(2)、自 然 环 境 a、气候:温度、光、空气、水、土壤 a、无机物:C、H、O 2、N2 及矿物 c、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 肪以及腐植质 5、生态系统的特点 1、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生态系统是有生命存在并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的特定空间。如发育、代谢、繁殖、生长与衰老。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生态系统都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因此它是一个包含一定地区和范围的空间概念。长白山混交林和海南岛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无论是物种结构、物种丰度和系统的功能均有明显差异。3、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持系统”:4
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同种种群密度调节;异种种群间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调节。6、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 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共享性、整体有用性、用途多样性、空间固定性、持续有用性、负效益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分类 1 Mcneely 将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分为可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可利用价值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和可选择价值,即可能的利用价值。非利用价值主要是存在价值。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4、)于 1993 年编写的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指南中将生物多样性价值分为: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无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消极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类型 1.直接利用价值 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它包括食品,医药及其它工农业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带来的直接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估计。2.间接利用价值 主要是指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利用价值的评估常常需要根据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来确定,通常有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替代市场法等。3.选择价值 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选择价值又可分为 3类:
5、即自己将来利用;子孙后代将来利用,又称之为遗产价值;及别人将来利用,也称之为替代消费。4.存在价值 存在价值亦称内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存在价值是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价值,是一种与人类利用无关的经济价值。换句话说,即使人类不存在,存在价值仍然有。如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涵养水源能力等。10、个体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及栖息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栖息地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栖息地的适应和生态适应的形态、生理及生活机制。11、环境类型(1)按环境的主体可分为以人类为主体的人类环境,在此类环境中其他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都被视为人类环境要素。这是环境科学中所指的环
6、境;另一种是以生物为主体的生物环境,即生物体以外的所有自然条件称为环境。这是一般生态学书刊上所采用的分类方法。(2)按环境的性质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干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 类。(3)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12、生态因子概念 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为生态因子。13、生态因子的类型 气候因子如光、温、湿度、降雨量和大气运动 土壤因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营养状况 地形因子:地表特征 生物因子:指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为因子:人为活动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7、14、驯化: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1.生物在实验、自然条件下,诱发的生理补偿变化为驯化 2.有机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解反应称实验驯化 3.有机体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称气候驯化 4 实验驯化是对环境条件改变的一种生理上而非遗传上的可逆反应 生物的耐性机制 1、实际耐性比潜在耐性要窄 2、维持一定的耐性需要消耗代谢能 3、适应极端环境时,为提高对某一因子的忍耐要牺牲对其他因子的耐性 4、通过内稳态可提高耐性 5、休眠可躲避不利因子而间接提高耐性 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再说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耐受性定律的发展 1、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
8、耐受范围不同,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栖息地等同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也不同 2、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分布区一般很广 3、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不同 4、不同的生物钟,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 5、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下时,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下降 耐性的变化 1、不同生物的耐性不同2、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耐性不同 3、对不同因子的耐性无可比性 4、不同因子的耐性可相互影响5、生物的耐性可人为改变 生态幅 概念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生态幅往往受到适应范围较狭
9、窄的生态因子的限制;物种的生态幅往往取决于它临界期的耐受限度。生物的生态幅对其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生态型和趋异适应 趋异适应:同种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产生的的适应叫趋异适应。生态型:趋异适应产生的同种生物不同基因型类群叫生态型。生态位:有机体在环境中占据的地位 趋同适应:不同生物适应相同环境产生相同的适应叫趋同适应 生活型:趋同适应产生的相同生态习性的不同生物类群叫生活型 光饱和点:当光照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的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物种内竞争的类型:1、争 夺竞 争(contest competition)当种群数量小于环境容纳量(K)时,物种内个体都能获得足够的物质;当种
10、群数量超过 K 时,种内竞争胜利者将获得足够的物质,失败者则因不能得到充分的食物将死亡,种群 数量维持在负荷量水平。如领域性鸟类。2、分滩竞争(scramble competition)所有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去竞争有限的资源,竞争没有产生完全的胜利者。当种群数量未超过K 时,种群如同争夺竞争一样,死亡率为零;当种群超过K时,种群将全部死亡。自然界的竞争类型是从争夺竞争到分滩竞争的连续谱。种 群 的 年 龄 结 构(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1、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的百分比 种群个体可分为三个生态时期: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年龄分布图(年龄金字塔):增长型种群、
11、稳定型种群与下降型种群,可预测未来种群的动态 。生态对策:r 对 策 者(r strategist),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因为其生境不稳定,种群超过环境容纳量不致造成进化上的不良后果,它们必然尽可能利用资源,增加繁殖,充分发挥内禀增长率(r)。这类动物通常是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高,具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K 对 策 者(K strategist),其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环境容纳量 K 值上下。因为其生境是长期稳定的,环境容纳量也相当稳定,种群超过 K 值反而会由于资源的破坏而导致 K 值变小,从而对后代不利。在这种稳定的生境里,种间竞
12、争很剧烈。r选择和 K选择概念的实践意义 珍稀动物的保护、害虫防除及资源持续利用的理论依据。K 对策者种群有一个稳定平衡点(S)和一个灭绝点(X)。r 对策者由于低密度下可以快速增长,所以只有一个平衡点S。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具有一定的结构(3)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4)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6)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7)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定义:一定空间和一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生物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成员的组成(以植物群落为例)(1)优势种 在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学 2023 期末考试 复习 全面 精品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