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反思剖析及反思.pdf
《2023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反思剖析及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反思剖析及反思.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 1、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
2、效果。【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师:这些是什么?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生 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生 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生: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生 2:我不同意.接着学生争论起来。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
3、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 1 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2、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
4、“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描述】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反馈:谁愿意说
5、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 2 倍。2 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师:你还
6、有其他做法吗?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 2 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于底乘高除以 2。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 2。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有些教师的提问得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学习必备
7、欢迎下载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生:书写。集体订正。如果用 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 a 表示三角形的底,用 h 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集体订正。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生:三角形的底和高。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 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师:(课件展示题目)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评析】
8、“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都很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
9、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一定的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的,实在是妙不可言。既渗透了集合的表达能力课堂
10、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有些教师的提问得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也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
11、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3、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
12、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 2 种,买什么好呢?生 1:可以用举手
13、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生 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有些教师的提问得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
14、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师:那我们就买这 2 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分析: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 2 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 2 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 2 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
15、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知道哪 2 种水果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只有让学生在
16、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买什么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
17、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 2 种水果,买什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有些教师的提问得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么好呢?”这里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分歧,有了争执。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这里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统
18、计的整个过程中真心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当探究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
19、中,非常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4、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但在不少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尽管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摆在首位。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一课中进行一些有益地尝试。案例描述一、学前准备。同学们格外有精神
20、,老师可带劲呢!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 0)出示:6050 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生 1: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生 2:把 0 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 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生 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师:生 1,生 3 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2.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3.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 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生 1:一样。生 2:都可以先把 0 前面数的相乘。生 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 0。生 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二、巧用知识迁移
21、,自主构建新知。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 160 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 106 千米。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生 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3.生 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4.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有些教师的提问得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生 3:特快列车 3 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5.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6.师
22、: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1)出示问题:它们 30 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 1:包含2 个问题;生 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子问题:特快列车 30 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 30 小时可行多少千米?(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生:第一道算式因数末尾有 0,第二道算式因数中间有 0,板书因数中间有 0)(4)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见图 1)针对第一二组的提问:3 为什么和 6 对齐?积末尾的 2 个 0 是怎么得来的?针对第三四组的提问:3 为什么和 6 对齐?十
23、位 3 和十位 0 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生 1:十位上的 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生 2: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变小了。明明 300,百位上却写 1,为什么?生:进了位要加到来。2.请你说一说红色得数是怎么得来的?(见图 2)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78054 20840 107130 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1.第一关:首先来到的是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1)计算 85106 时,十位 8 和十位 0 相乘这一步,积反正得 0 可以省略不写。()(2)计算 22516 时,积的末尾没有 0。()(3)650 4026
24、00()先让学生判断(2)(3)格外小心,学生在思维定势影响下,就会负迁移。师:当完了医生,我们再去哪里呢?2.第二关:选择超市。(1)400 520 最简便的写法是()(见图 3)(2)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A、100000 B、10000 C、1000(3)5600乘 50,积的末尾有()个 0。A、3 B、4 C、5(4)508 40,它们的积是()A、2320 B、20320 C、2032 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3.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师: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
25、你有什么收获?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案例反思:这是我创新教学改革的一节课,关于这个案例我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既然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为什么没有从一般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引入?2.为什么出示材料是书中的例题却当作练习讲?书中的例题是已经提出问题的,而本节课却让学生自主提问题,学生问题基础上筛选出例题中的问题?3.为什么这节课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全神贯注呢?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案例 反思 剖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