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讲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讲义.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时 计 划 2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课时 课题 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课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认识、会写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咏柳。3、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及默写古诗。教学难点 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 堂 结 构 设 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
2、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咏柳这首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板书课题)2、释题:“咏”即用诗歌来歌颂和赞美。“咏柳”就是赞美柳树。(一)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合作探究字词。3、合作交流学习生字。4、释词 碧玉:翠绿色的宝石。妆:装扮、打扮。1、听老师介绍。2、齐读课题。1、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自读生字。3、合作交流学习生字。4、释词。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丝绦:用丝织的带子。文中用形容柳枝细长而柔软。(二)深度感悟,合作探究。1、
3、学习第一、二句诗。(1)第一、二句,思考: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2)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从远处看,倒垂下来的柳条像什么?(3)理解句意:谁能试着说一说一、二两句诗的意思。(4)指导朗读。2、学习第三、四句。(1)指名读第三、四句。诗人是怎么想的?诗人又想到是谁裁剪的呢?诗人为什么会想到二月春风呢?引导理解:二月春风似剪刀。(2)谁能说说这两句的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说一说意思。背诵古诗。1、自由轻声朗读诗歌第一、二句。2、试着说一说一、二两句诗的意思。3、朗读。1、自由轻声朗读诗歌第三、四句。2、试着说一说三、四两句诗的意思。3、朗读。学生朗读。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时
4、计 划 2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课时 课题 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课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认识、会写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绝句。3、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及默写古诗。教学难点 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 堂 结 构 设 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指名
5、背诵古诗。2、介绍杜甫创作 绝句 的背景。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时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一)指导自学 1、自学古诗,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诗句。2、边读边想:诗人看到一幅怎样的画?画上有些什么?1、齐背古诗。2、听老师介绍背景。3、齐读课题。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诗句。2、小组之间交流讨论。3、汇报学习情况。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二)深度感悟,合作探究。1、齐读诗第一、二句,想想这两句描写了怎样美丽的画面.(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蓝蓝的天空)2、指名读第三、四句,说说这两句
6、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图文对照,加深体会。教师指导:诗句中的一个“含“字使我们体会到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向远处眺望。这窗户好像画框,远处的山,门前的大船,都镶嵌在画框里。诗人写得多妙啊!(三)朗读感悟,欣赏体会 1、指导朗读。2、体会诗歌意境。3、体会语言特色。4、体会诗歌节奏。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画面有声有色,充满生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你能体会得到吗?谈谈你的收获。1、背诵古诗。2、做练习册第五课。1、自由轻声朗读诗歌第一、二句。2、试着说一说一、二两句诗的意思。3、朗读。方法同上。1、朗读。2、体会诗歌意境。3、体会诗歌节奏。诗意。4、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谈收获。学
7、生做练习。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时 计 划 2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课时 课题 6、寓言二则(第一课时)课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认识、会写 12 个生字。2、初读课文狐狸和乌鸦,了解故事大意。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狐狸和乌鸦。过程与方法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朗读、感悟、品读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受骗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能自欺欺人,要客观地看待事情。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狐狸和乌鸦。教学难点 感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 堂 结 构 设 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8、学生活动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二、新授 1、多媒体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动画,教师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2、听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问题。3、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4、板书课题,读题。(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学生互读生字、正音。3、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狐狸怎样把乌鸦的肉骗走了?(1)指导研读三次对话。指导读这几句话,狐为什么这样说?(2)此时,乌鸦的反应怎样?有表情地朗读相关句子。1、听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问题。2、提出的问题。3、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学生互读生字音。3
9、、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汇报学习成果。1、学生用横线画出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2、自读对话。3、全班齐读。4、表演读。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3)为什么狐狸能骗走乌鸦的肉?(4)学习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1、抄写生字,并组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书写生字。学生谈收获。学生做练习。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时 计 划 2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课时 课题 6、寓言二则(第二课时)课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认识、会写生字。2、初读课文酸葡萄,了解故事大意。3、指导学生
10、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酸葡萄,感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过程与方法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朗读、感悟、品读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受骗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能自欺欺人,要客观地看待事情。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酸葡萄。教学难点 感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资源 课件 课 堂 结 构 设 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狐狸很狡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狐狸的故事,看看这里的狐狸又是怎样的呢?2、板书课题、读题。(一)初读课文,指导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11、,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准字音。2.学生互读生字、正音。3.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1、分小组讨论: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认真朗读、品味。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齐读课题。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准字音。2、学生互读生字、正音。3、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4、指名回答。1、分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3、展示。4、小结讨论结果。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边辨析边朗读。3、小结讨论结果。4、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12、道理?(三)拓展训练 1、讨论:学习了这两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2、指导续编故事。(三者任选其一)(1)以“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去了”为开头续编故事。(2)以“乌鸦再次见到狐狸”为题编故事。(3)编自己创作的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指名练说。(四)指导书写生字 学习后,你们有什么收获?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做练习册。1、指名回答。2、续编故事。(三者任选其一)3、指名练说。1、学生自由练写生字。2、作品展示。谈收获。学生做练习。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时 计 划 20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课时 课题 7、九色鹿(第一课时)课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
13、、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辨析多音字“漂”“朝”。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抓住主要情节复述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辨析九色鹿和“那个人”的不同品质;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能忘恩负义,要知恩图报的道理。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故事。教学难点 辨析人物品质,明白蕴含的道理。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 堂 结 构 设 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二、新授 1、你听过九色鹿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2、板书课题
14、。(一)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学生字,看看哪些字难读、难记。3、交流自学情况。4、检查多音字“漂、朝”的掌握情况。(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 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学生字。3、交流自学情况。4、检查多音字“漂、朝”的掌握情况,齐读。1、默读课文,找出问题的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件什么事?不懂地方做上记号。2、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指导书写生字 1、布置任务 2、指导学生分析生字结构。3、教师范写。4、学生书写,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精品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