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的优势(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情况下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结子率高,培养周期短。2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个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4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用来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D、d。5测交:杂种子一代和_ 相交,叫做测交,常用测交的方法测定个体的基因型。6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
2、配子遗传给后代。7分离定律的实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8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 F1自交,后代出现_种表现型,比例为_。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 _,共占_;双显性个体比例占_;双隐性个体比例占_;单杂合子占_;双杂合子占_;亲本类型比例各占_;重组类型比例各占_ 9.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
3、杂交,后代表现为_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_,分离比为_。10.科 学 探 究 方 法:假 说 演 绎 法 发 现 问 题、_、_实验检测揭示规律 11表现型=_+_ 12.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 aaBbCC 的两个体杂交,能产生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产生_种表现型的个体。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 两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13.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 n 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_ 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减
4、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_ 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_次,而细胞连续分裂_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2 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3四分体: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做四分体。也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的时候。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原因是因为_ 分离。5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5、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7.减数分裂个时期的特点:减 I 前的间期_ 减I前期_ 减I中期_ 减I后期_ 减I末期_ 减 II 各时期特点与_分裂各时期特点基本一致 8.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_分裂,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_分裂;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_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可形成_个卵细胞;精细胞形成精子需要 _,而卵细胞形成则不需要 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_(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_(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_ 10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用的是_方法: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
6、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变形 卵原细胞 染 色 体 复 制 初级卵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卵细胞 受精作用 受精卵 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个性状的不同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基因和染色体只有成对的基因和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方,一个来自_
7、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过程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_也是自由组合。1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的原因是:易饲养、繁殖快,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且形态有明显差别。证明了_。1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排列。13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联系,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14.XY 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_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_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_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 精子和 Y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_,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
8、会均等,比例为_。15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的特点:(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有隔代遗传现象,通常是男性通过女儿遗传给外孙(3)有交叉遗传的现象 16.伴 X 显遗传病的特点:女性多于男性;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如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17.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1.首先确定显隐性:(1)无中生有为_性(2)有中生无为_性 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1)_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即患者全为男性,且“父子孙”。(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4)伴 X 隐性遗传:母
9、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5)伴 X 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3.不确定的类型:(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_遗传病。(3)有性别差异,男患多于女患为伴_,女多于男则为_。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个性状的不同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1.染色体_ 2格里菲思实验(1)给小鼠注射活的 R 菌 结果小鼠_(2)给小鼠注射活的 S 菌 结果小鼠_(3)给小鼠注射经加热杀死的 S 菌
10、结果小鼠_(4)给小鼠注射活的 R菌和加热杀死的 S 菌混合菌液 结果小鼠_ 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结论:_。R型细菌菌落_,_荚膜,_毒;S 型细菌菌落_,_荚膜,_毒 3艾弗里实验 艾弗里的实验思路:设法将 S 菌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将 S 菌提纯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R菌的培养基中,结果 发 现:只 有 加 入DNA,R 菌 才 能 够 转 化 为S菌。结 论:。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_法 如何将噬菌体的蛋白质衣壳标记上35S、DNA 标记上32P?因为病毒是寄生生物,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中,先用含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繁殖时
11、,吸收35S 的培养基构建自己,再用标记后的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同理,将 T2噬菌体标记上32P。在侵染过程中_留在外面,_进入细菌体内。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 5.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_。6.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证明了_ 7.烟草花叶病毒(TMV)、车前草病毒(HRV)、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禽流感病毒等都是_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都是_病毒。8.沃森和克里克于 1953 年提出了著名的_模型 9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脱氧核苷酸 10 DNA又 称 _,组 成 它 的 基 本 单 位 是_(由一分子_、一分子_、一分子_ 组成)。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填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