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汇编.pdf
《2023年《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汇编.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19 页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学校:_姓名:_ 班级:_ 考号:_ 一、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穴中人语)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渔人甚异之(2)
3、便要还家(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麻枲之属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3请赏析桃花源记中的划线句子。试卷第 2 页,总 19 页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答案】1(1)对-感到惊奇(2)通“邀”邀请(3)与世隔绝的地方(4)类2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3环境描写,这部分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
4、作铺垫。4因为“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否定和批判。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 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
5、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3)故人不独亲其亲(4)悉如外人6翻译下面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7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试卷第 3 页,总 19 页(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赡养孝敬自己的老人时不忘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忘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
6、句子是_8陶渊明描绘的 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答案】5(1)整齐的样子(2)交错相通(3)所以(4)全、都6(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7(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8示例: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
7、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 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
8、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嗖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试卷第 4 页,总 19 页(袁中道再游桃花源)(注)嗖削:直立陡峭;踞:蹲坐;锦幄:锦绣织成的篷帐;弥:更加.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便要还家(2)无论魏晋(3)石为泉啮(4)溯源而上10 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
9、人甚异之之绿萝山下B诸峰累累假诸人而后见也C神情与苏黄不属桑竹之属D石为泉啮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11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12 请简要概括乙文中桃花源的特点。13 两篇选文中的桃源都令人向往,但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请简要谈谈理由。【答案】9同“邀”,邀请不要说,更不必说咬逆流而上10 D 11 (1)(桃源人)率领妻子子女以及同乡的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境地,不再从这里出去。(2)桃树大约有上千棵,在道路两旁像锦绣织成的篷帐,花瓣堆压在地上有一寸多高。12 景色优美、山峰险峻、环境幽静13 甲文的桃源
10、是虚构的,抒发的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乙文写的是眼前真实的美景,可见抒发作者对眼前美丽景色的喜爱陶醉之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试卷第 5 页,总 19 页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11、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俨然:(2)阡陌:(3)绝境:(4)语:15 翻译下列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16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
12、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17 东晋的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你如何评价这一理想社会?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答案】14 (1)整齐的样子(2)田间小路(3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4)告诉15 (1)他们问现在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的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起来。16 示例一: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都可以想象到“具言”的内容是桃源外的世事变迁,人们饱受战乱之苦。“叹惋
13、”的内容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世人饱受战乱之苦而叹惋。试卷第 6 页,总 19 页示例二:诣太守,说如此。中“如此”的内容是发现桃源的经过,村中人的生活,归途中做记号等。17 (1)这里景色优美,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这个理想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生活水平、食品安全、官民关系、社会福利等方面答题,达到四点即可。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14、,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15、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8 本文的作者是_(人名),_(朝代)诗人。1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落英缤纷(_)(2)屋舍俨然(_)(3)便要还家(_)(4)后遂无问津者(_)20 分析作者起笔处描绘桃花林的好处。21 结合文本分析世外桃源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22 作者既虚构了如此美好的桃花源,又在文末暗示桃花源“仙踪难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试卷第 7 页,总 19 页【答案】18 陶渊明东晋19 坠落的花瓣整齐的样子同“邀”,邀请渡口20 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出现奇境,为渔人进人桃源谊染了气氛,为桃花源的美好
16、做铺垫;同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1 自然环境优美富饶,(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可以看出),人们生活自由快乐(从“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人们热情好客(从“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可以看出),真诚善良(从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可以看出),有同情心(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可以看出)。22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也表达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甲)
17、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陶渊明)(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1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便要还家(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3)性嗜酒(_)(4)造饮辄尽(_)试卷第 8 页,总 19 页2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前行)B遂与外人间隔(隔绝,不来往)C曾不吝情去留(无情)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墙)2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2)好读书,不求甚解。26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古代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用意?【答案】23(1)“要”通“邀”,邀请(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喜爱(4)每每,总是24 C 25 (1)竟然不知道有一个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2)喜好读书,不追求过细的理解。或,喜好读书,不拘泥字面,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26 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20、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
21、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试卷第 9 页,总 19 页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27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渔人甚异之(_)(2)悉如外人(_)(3)阡陌交通(_)(4)便要还家(_)2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选文)箬篷覆之(核舟记)C武陵人捕鱼为业(选文)不足为外人道也(选文)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虽有佳肴(虽有佳肴)29 翻译句子。(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土地平旷,屋
22、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C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31 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32 请就文中所描绘的桃源生活,谈谈你的看法。【答案】27(1)对感到诧异(2)都,全(3)交错相通(4)通“邀”,邀请28 D 29 (1)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两个朝代了。试卷第 10 页,总 19 页(2)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2023 阅读 练习 详细 解析 答案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