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木兰诗》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木兰诗》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木兰诗知识点整理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诗篇在木兰代父出征情节的开展当中,塑造出木兰这个巾帼英雄形象。诗篇怎样开始故事,写出木兰决定代父出征?怎样描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这样描写各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提示:诗篇开始,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点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分。“不闻机抒声,惟闻女叹息”,突然停机不织,连声叹息,自然地引起爷娘的发问,引出木兰的答复。“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说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提醒出锋利的矛盾,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决定代父出征。这段,描写
2、出机声唧唧,停机叹息,一问一答,极富生活实感;表现出木兰深明大义,再三考虑,毅然决定,代父出征。诗篇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木兰行军的情景?这样描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前后四句之间,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表现出木兰行军途中的情景。“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间隔反复,层嬗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和行军的神速:“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间隔反复,紧相照应,提醒出木兰乍离家乡,思
3、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内心世界。这八句诗,形象地描写出木兰行军途中的豪迈气概,细腻地透露出她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又是对整个行军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诗篇怎样描写战况?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战况?诗篇既以“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形象地概括出艰辛的战场生活,表现出木兰的豪壮气概;更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高度概括、形象详细地写出战况。这一对偶句,互相对照补充,写出了战争时间的持久和战斗情况的剧烈,表现出木兰身经剧烈百战,英武骁勇善战,胜利凯旋而归,树立起了她长期奋战、英勇善战、保卫家乡的英雄形象。诗篇怎样逐次描写木兰凯旋归
4、来的情景?各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诗篇先描写木兰凯旋归来,朝见天子的情景。这段描写,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夸张描写天子厚赏木兰,并将满足她的愿望,有力衬托“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土”,表现了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诗篇接着描写木兰凯旋、回到家中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描写出一家老少因木兰归来,而产生的各具年龄、身分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的胜利归来,给全家人带来了一片欢乐。诗篇最后描写木兰理妆和见伙伴的情景。“开
5、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尚,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描写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动作,表现出她久征归来,恢复女装,欣喜兴奋的感情。“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的惊诧和对木兰的赞叹,衬托出了木兰参军当中的细心和机敏。木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自我比喻,更闪耀着幽默和智慧的光芒,表达了喜悦和自豪的感情。、分析这首诗详略得当的表达。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提示:这首诗详写木兰的参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之所以这样详略得当
6、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利,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参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参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饱满的年轻女郎的英雄形象。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构造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有详有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文心雕龙熔裁篇说:“句有所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作品的语句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深,也不能一味求简。细读木兰诗,便可悟出这个道理。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如金”
7、,写得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有六句三十个字,便概括了木兰 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极为简练!其中写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它通过环境、景物、气氛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辛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胃,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此情此景,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多么耐人寻味!真可谓字字千金,一字减不得。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二
8、十个字,仅复述了上文“市鞍马”三字的内容,骤看觉得何等呆板和累赘!但仔细品味,又觉得它十分灵活和简洁。因为这样一渲染,木兰及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气氛便完全衬托出来。这种东、西、南、北循序铺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居常见,但是木兰诗中用得尤多且话。如“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爷娘闻女来”以下六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或依时间(旦、暮),或依辈份(父母、姊、弟),或依性别(雄、雌),都采用循序铺排的方式。正是在这种很容易流于程式化的铺叙中,木兰诗却写得幽默横生,兴味淋漓,使情事如见,景物假设画。从这方面说,它又像是“泼墨如水”了。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
9、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外表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幅少女思亲图,真是呼之欲出。木兰以一女身,在多年艰辛的征战生活中,能乔扮男装而不被觉察,已显得异常聪明和机敏;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又能屡建战功而凯旋归来,更显出无比英勇和豪健。在这里,儿女情与英雄气不是相得益彰了么?由此可见,”惜墨似金“与”泼墨如水“的水法是相辅相成的。这一艺术辩证法启示我们:写文章时该简那么简,该繁那么繁,一切应依内容的需要来决定。这首诗叙事有详有略,详而不繁,疏而不漏,恰到好处。句式活泼自由,有令人亲切的问答式,也有工整的对偶句;有词相钩连的连锁式(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也有加强语势的,还有新奇幽默的比喻句,这些句式方面的特点,不仅加深了读者的感受,也使语句紧凑,音调轻快,声音悦耳,便于记忆。木兰诗堪称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佳作。它生动地描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参军、转战沙场、奏凯回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机智、刚毅、淳朴、勇敢、爱亲人也爱国家的女英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