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程领悟知识融入素养获奖科研报告.docx
《经历过程领悟知识融入素养获奖科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历过程领悟知识融入素养获奖科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历过程,领悟知识,融入素养获奖科研报告 摘 要:概念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注重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展示“知识生态”是有序的;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展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思考、敢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教育生态”,融入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对数概念;教学设计;数学核心素养。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对数属于概念性知识,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其主旋律是和学生一同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
2、,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习惯。本节课是指数概念和指数函数的回顾、深化和延续,同时又是学习对数运算性质和对数函数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对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对数的概念; 2、会用对数的定义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会求简单的对数值;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数的概念与性质;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三、学生学情分析 经过指数函数等知识的学习后,在观察、抽象、概括等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概念课的学习中,习惯于记忆,自己主动构建概念的意识还不强,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够高。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数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
3、分析 为了突破重点,按照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渗透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核心素养; 为了攻克难点,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从“最近发展区”出发,渗透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本节课始终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基于知识本原的问题设计,坚持组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并且运用多媒体的PPT动画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对数的文化意义 恩格斯说:纳皮尔的对数是17世纪的三大数学成就之一. 伽利略说:给我空间、时间以及对数,我可以创造一个宇宙. 拉普拉斯说:对数用缩短计算的时间来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加倍.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文化意义让学生感知对数的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二)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请每个同学拿出一张纸,对折4次,折纸次数和层数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折纸次数 x 1 2 3 4 层数 y 2 4 8 16 折纸次数和层数的关系: 问题1:如果你折了5次,你能计算一共有多少层吗? 问题2:一共需要获得128层,你能计算要折多少次吗? 这个问题就转化为:已知 ,求 即已知底数和幂,求指数。 【设计意图】通过折纸情景引入,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引发认知冲突,体现引入对数的必要性。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自动链接。 (三)引导探索,形成概念 知识探究(一):对数的概念 解方程: 师生活动:方程3学生不会求,通过教师提问引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1)通过画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历 过程 领悟 知识 融入 素养 获奖 科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