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pdf





《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试题含答案(九科试卷).pdf(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试题含答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试题含答案案(九科九科试卷)试卷)1.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2.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3.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4.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5.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6.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7.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8.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9.2023 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
2、联测考试地理试题地理(七)预测卷答案 第1 页(共3页)2 0 2 2-2 0 2 3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 51 6答案DCBCDADBACABACBD1.D 解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打破原有的地块、沟渠、道路之间的界限,耕地集中连片,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伴随田块规模的扩大,农产品商品率、机械化、种植结构发生变化。故选D。2.C 解析:该地耕地以坡地和梯田为主,说明当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部分零散地块难以集中连片。故选C。3.B 解析: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山区,冬季气候冷凉,适宜种植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低的作
3、物,如马铃薯等。故选B。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四川达州市通川区因地制宜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情境,重点考查地形、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考生关注粮食安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4.C 解析:与经济发达的沪宁杭地区相比,淮北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该市煤炭工业基础雄厚;两地劳动力均较为丰富。故选C。5.D 解析:针对同一产品,上海提供技术,在淮北进行生产,这一现象突出体现区域差异性和关联性,体现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故选D。6.A 解析:淮北市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中国碳谷”倾向产业结构优化,“绿金淮北”凸显绿色发展、“
4、双碳”目标,因此甲应为生态环境改善。故选A。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淮北市产业转型发展为背景,考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区域差异性与关联性等主干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7.D 解析:据图可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和交通线网稠密,对集聚区布局影响较大;虽然京津冀地区冬季夜晚寒冷,但仍为集聚区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说明冬季夜间气温对集聚区分布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故选D。8.B 解析: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的产品内容主要是观光游览或者休
5、闲度假,而且消费时间多在白天,周边需要各类商业业态、配套元素及夜间消费项目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延长游客游览时间。而文旅消费集聚区融合了文化和旅游业态,旅游产品和消费活动供给丰富,可以有效与景区产品形成对接,实现功能、时间上的互补,对。文旅消费与旅游景区结合丰富了旅游内容,利于开展旅游活动。故选B。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空间分布为情境,考查服务业区位、产业集聚等主干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9.A 解析: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多以夏汛为主,夏季流量大。据表可知,格尔卡纳河与安克河的汛期均在春季,夏季流量较
6、小。故选A。1 0.C 解析:除格尔卡纳河与安克河外,其余大多数河流年均径流量大,侵蚀和搬运能力强,上游易发育V地理(七)预测卷答案 第2 页(共3页)形谷,下游河口易发育三角洲;春季积雪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均受气温影响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大;该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由于缺乏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明显减小,但不能确定整个冬季有无出现断流现象。故选C。1 1.A 解析:结合前面题目分析可知,安克河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而非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春季径流量大;伴随积雪的减少,夏季的径流量减小;由于融雪过后降雨成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因此秋季河流径流量的增加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故选A。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
7、阿拉斯加中南部部分河流径流季节变化为情境,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径流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1 2.B 解析:当地经度为1 0 5 E,正午时刻应为北京时间1 3时;该地距1月1日1 7 3天左右时,即6月2 2日前后该地太阳高度全年最高,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值;读图可知,当地同一日内每小时太阳高度相差约为1 2,推出当地正午时即北京时间1 3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8 4 左右。故选B。1 3.A 解析:由上题可知,当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8 3,推知当
8、地纬度约3 0.5 N,再结合该城市经度为1 0 5 E,可知该城市为成都。故选A。1 4.C 解析:该地日出最早对应夏至日(6月2 2日左右)6时,即当地地方时5时,计算出当地夏至日昼长为1 4小时,结合同一纬度夏至日昼长等于冬至日夜长的原理,推出冬至日昼长为1 0小时,冬至日日出地方时为7点,换算成北京时间为8点。故选C。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我国某城市太阳高度年内变化为素材,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区时与地方时等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1 5.B 解析:读图可知,各年代际8 0 0 mm年等降水量线与之前的1 0年8 0 0 m
9、m年等降水量线相比发生明显移动,其中1 9 7 01 9 7 9年相比于1 9 6 01 9 6 9年,8 0 0 mm年等降水量线相对南移,说明此期间降水是减少的,气候变干;1 9 9 01 9 9 9年相比于1 9 8 01 9 8 9年,情况也是如此;1 9 8 01 9 8 9年相比于1 9 7 01 9 7 9年,8 0 0 mm年等降水量线相对北移,说明此期间降水是增多的,气候变湿;2 0 0 02 0 0 9年相比于1 9 9 01 9 9 9年,情况也是如此。故选B。1 6.D 解析:年降水量线的显著移动变化引起的干湿变化,可能会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8 0 0 mm年
10、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对耕地类型、土壤类型和稻麦分布的格局影响不大。故选D。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8 0 0 mm年等降水量线的代际变化为背景,考查降水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侧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二、非选择题1 7.答案:(1)日本气候湿润,降水多,利于固沙植被生长;(2分)日本经济发达,治理沙丘的资金充足,技术先进;(2分)日本国民环保意识较强。(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2)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沙丘地土壤肥力;(2分)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弱风蚀、水蚀;(2分)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提
11、高沙层含水量;(2分)覆盖地表,防止土壤水分蒸发。(2分)(3)(该地降水较多,沙丘植被生长快,)除草利于保持沙丘独特景观,发展旅游业,创造经济效益;(2分)除草后风力作用增强,利于扩大沙丘规模;(2分)沙地生态环境脆弱,人工除草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分)解析:(1)与同纬度亚欧内陆国相比,日本气候湿润、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及国民的环保意识强,使沙丘治理难度较小。(2)结合日本沿海沙地的环境特点,从枯枝落叶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地表粗糙度,提高沙层含水量等角度思考。(3)近年来鸟取沙丘人工除草的必要性需要从除草对沙丘地貌的保持、扩大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除草方式的要求等角度作答。地理(七)
12、预测卷答案 第3 页(共3页)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日本海岸沙丘地的治理和开发为素材,考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植被与土壤等主干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1 8.答案:(1)孤山地势陡峻,且视野开阔,利于军事防卫;(2分)高于河滩,易于防洪;(2分)临近河流,可保障生活用水。(2分)(2)地势起伏大,修复设备、建材等运输困难;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大气稀薄,空气缺氧;白天紫外线辐射强烈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3)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教育价值。(每点2分,任
13、答两点得4分)解析:(1)结合孤山地形、临河位置从军事安全和环境安全角度思考。(2)需注意尺度转化,可从宏观尺度上青藏高原的高寒、缺氧、紫外线强与微观尺度上孤山地形起伏大等角度分析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3)宗堡作为历史建筑遗存,在现代社会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教育价值。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我国西藏传统建筑宗堡的修复与保护为情境,考查聚落选址、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等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1 9.答案:(1)小冰期时,气候寒冷,海平面低,洞口位于距海岸线较远的陆地上
14、;(2分)小冰期结束后,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洞口被海水淹没,位于海平面以下。(2分)(2)洞穴唯一入口处于海平面下较大深度;(2分)洞内通道狭长,空气含氧量少;(2分)水下洞穴内光线昏暗。(2分)(3)该洞穴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壁画位于洞壁,受重力易发生崩塌;受风化、溶蚀及海水侵蚀等作用,壁画易损坏;壁画年代久远,经历地质作用破坏的时间长。(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解析:(1)需立足气候变化,围绕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说明洞穴入口位置的变化。(2)可从洞口距海面的距离、洞内通道长度、水下洞穴内光线等角度作答。(3)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可结合板块位置、外力作用、历
15、时年代等角度进行分析。命题意图 本题组以科斯克洞穴的古人类遗迹为背景,考查构造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知识,侧重考查从时空综合视角动态地、综合地分析、论证地理事象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化学(七)预测卷答案 第1 页(共5页)2 0 2 2-2 0 2 3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化学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 01 11 21 31 4答案BCBDBCDADBDCDC1.B 解析:硫黄、杉木炭不属于电解质,A项错误;“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H F腐蚀玻璃,文献中描述的
16、是氨水,C项错误;丝、裘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麻、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D项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传统文化知识为载体,体现对物质组成、材料种类的综合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和分析与推测能力。2.C 解析:燃煤中加入C a O可降低S O2的排放,但不能减少C O2的排放,无助于实现“碳中和”,A项错误;C O2的排放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项错误;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减少大气污染,C项正确;重金属不能深埋,会造成地下水污染,D项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环境保护为载体,体现对物质转化、环境问题处理等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和分析与推测能力。3.B 解析: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
17、检查是否漏液,A项正确;容量瓶受热易变形导致量取不准确,所以不能烘干,B项错误;接近滴定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C项正确;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把剩余液体排空后,直接放到滴瓶中,D项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实验仪器的使用为载体,体现对基本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的综合考查。考查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4.D 解析:氢氧化铜会溶于过量氨水,A项错误;NH3和N C l3中的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不同,所以二者的键角不同,B项错误;浓硫酸可以氧化H I,所以通常用浓磷酸制取H I,C项错误;双氧水和过氧乙酸中均含过氧键,均能使酸性KM n O4溶液褪色,D项正确。命题意图 本
18、题考查类比思想,体现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能力。5.B 解析:1 78O的中子数为9,A项错误;1 68O与1 78O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N7 0与N2的成键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C项错误;若H不连在N、O上,不一定能形成分子间氢键,D项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核素变化为载体,体现对物质性质、核素及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和分析与推测能力。6.C 解析:电负性:NG a A l,A项正确;G a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接受N原子提供的一个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B项正确;氮化镓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所以N位于G a构成的
19、四面体空隙中,C项错误;氮化镓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中由氮、镓构成的最小的环为六元环,D项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氮化镓的制备为载体,借助电负性、配位键、结构模型等,体现对物质结构等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综合考查。考查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能力。7.D 解析:“酸浸”时若直接利用7 5%的硫酸,无法分离F e和I n,A项错误;由题给流程可知,(B i O)2S O4难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B项错误;每制备1 m o l I n,会有1.5 m o l Z n被氧化,C项错误;b g的铋对应B i2O3的质量为2 3 3b2 0 9 g,若流程中铋无损失,原富铋、铟渣中
20、B i2O3的质量分数为2 3 3b2 0 9a 1 0 0%,D项正确。化学(七)预测卷答案 第2 页(共5页)命题意图 本题以简易工业流程为载体,体现对药品选择、物质转化、简单计算等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和分析与推测能力。8.A 解析:放电过程中,负极区每转移2 m o l e-,生成2 m o l H+并移向正极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 n O2+2 e-+4 H+M n2+2 H2O,正极区每转移2 m o l e-,消耗4 m o l H+,溶液p H增大,A项正确;S i C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S i+2 H2O-4 e-S i O2+4 H+,B
21、项错误;由正、负极电极反应式可知,导线上每通过1 m o l e-,会有1 m o l H+移向正极区,同时溶解0.5 m o l M n O2,所以正极区溶液质量增加4 4.5 g,C项错误;若将质子交换膜换为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液换为N a OH溶液,S i会与N a OH溶液直接反应,D项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硅锰电池为载体,通过对电极、电解液、交换膜、电极反应式及简单计算的考查,体现对电化学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和分析与推测能力。9.D 解析:由分子结构可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 p2、s p3,A项正确;分子中含1 3个碳原子和2 0个氢原子,
22、所以完全燃烧后,生成C 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1 0,B项正确;碳碳双键和酮羰基均能与H2加成,所以1 m o l紫罗兰酮最多能与3 m o l H2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类似1,3-丁二烯的加成,还存在1,4-加成,所以1分子紫罗兰酮与1分子B r2发生加成反应后可能生成3种不同结构,D项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紫罗兰酮为载体,体现对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知识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和分析与推测能力。1 0.B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X、Y、Z、W分别为H、C、O、C l。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H C l,A项正确;O3为极性分子,B项错误;甲为乙醇,既含极性
23、键又含非极性键,C项正确;H2O2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高于H C l,D项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元素推断为载体,体现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和分析与推测能力。1 1.D 解析:醋酸抑制水的电离,所以常温下,1 L p H=3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 0-1 1NA,A项正确;浓盐酸与氯酸钾反应制取1 m o l C l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2NA,B项正确;1 4 g环戊烷和1 4 g环己烷中均含3NA个键,所以1 4 g二者的混合物中含有键的数目为3NA,C项正确;加热条件下,硝酸会挥发,剩余的含N微粒数目无法计
24、算,D项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体现对化学键、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化学反应等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和分析与推测能力。1 2.C 解析:向N a2S2O3溶液中滴加稀H2S O4,N a2S2O3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反应中H2S O4显示酸性,A项错误;向紫色石蕊溶液中不断加入N a2O2,石蕊溶液先变蓝后褪色,能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及N a2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说明其为碱性氧化物,B项错误;向N a2C O3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开始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后产生气体,若向盐酸中逐滴滴加N a2C O3溶液,可以立即产生气体,C项正确;向N a C
25、 l O溶液中加入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与酸性无关,D项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为表格实验,体现对实验现象所得结论的综合考查。考查学生的实验辨析及探究能力。1 3.D 解析:反应的投料比恰好等于系数比,所以H2(g)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图与C O2(g)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图完全相同,A项正确;反应的前半段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 O2(g)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反应的后半段为平衡状态,C O2(g)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反应的焓变HKh(NH+4)Kh(H S O-3),所以0.1 m o lL-1 NH4H S O3溶液显酸性。通过N a OH固体的加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高三 省级 联测 考试 试题 答案 谜底 试卷 pd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