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河北省高三省级联测考试生物(七)预测卷答案 第1 页(共6页)2 0 2 2-2 0 2 3高三省级联测考试生物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答案ABCCBCADBABDBA C A B D B D B D B C D1.A 解析: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细菌、支原体、病毒的具体结构,因此无法区分病原微生物的类型,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繁殖,C正确;细菌、支原体、真菌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牛奶生
2、产中的问题为情境,考查细胞的分类与结构特点,意在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2.B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衰老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能力降低,体积增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矛盾,A正确;细胞衰老后核孔和核膜的稳定性降低,通透性增大,而离子内流将导致核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B错误;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大部分蛋白质的合成减少,支撑核膜的蛋白质纤维合成减少,从而导致核膜内折,C正确;衰老细胞的体积减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有利于其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衰老细胞出现结构变化的原因,意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与演绎以及批判性思维。3.C 解析:在D
3、N A折叠过程中,非活跃表达的基因区域相对封闭,核小体结构致密,呈转录抑制状态,活跃表达的基因区域呈开放状态,核小体相对松散,A错误;核小体松散排列有利于R N A聚合酶与该区域基因的启动子结合,驱动转录,也有利于解旋酶与D N A结合,完成解旋,B错误;衰老细胞中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导致无法转录,大部分蛋白质的合成减少,C正确;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在细胞核内完成D N A的复制,组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染色质的分级组成为情境,考查D N A的复制、染色体的结构及基因表达等知识,意在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结构与功能观。4.C 解析:设置对照组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保证
4、实验结果是由自变量引起的,A正确;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自变量为“是否有土壤微生物”,土壤中存在微生物是自然状态,6 0 恒温灭菌是处理状态,故为实验组,B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无需再设置对照,C错误;探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实验中,饲喂甲状腺激素组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组是条件对照组,不做处理组是空白对照组,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对照实验的设计为情境,考查实验设计的原则,意在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评价实验方案的科学探究素养。5.B 解析:无氧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 O
5、2,B错误;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少量能量,因此与有氧呼吸相比,产生等量能量时无氧呼吸会消耗更多的有机物,C正确;无氧运动可被用于增加肌肉量说明器官行使功能可以反过来促进结构的发展,D正确。生物(七)预测卷答案 第2 页(共6页)命题意图 本题以无氧运动的功能和特点为情境,考查细胞呼吸在生活中的应用,意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社会责任、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6.C 解析:在二月末三月初天气变暖,雨后土壤中水分充足,此时播种可以满足种子萌发时对温度和水分的需求,A正确;雄蕊开始枯黄,说明此时受粉已经完成,因此可以保留种子,花色鲜红时收花,可以得到较多的红色素做染
6、料,B正确;红花种子可以榨油,可知其富含脂肪,脂肪中氧元素的含量较低,种子萌发时对氧气需求较多,故应浅层播种,C错误;红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研磨花瓣时加入有机溶剂可提取红色素,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 齐民要术 中记载红花的种植和使用为情境,考查种子的萌发及形成、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意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7.A 解析: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除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外,还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A错误;G L U T 4是葡萄糖转运蛋白,细胞膜上G L U T 4的数量增加后可加速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正确;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等均
7、可升高血糖,故除胰岛素受体外,肝细胞至少还存在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等的受体,C正确;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其受体无法与胰岛素正常结合均会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生理变化为情境,考查血糖调节机制,意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以及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的生命观念。8.D 解析:两种疫苗均可被A P C细胞摄取和处理,A P C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进而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正确;组织细胞被减毒的活疫苗侵入后形成靶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进行分裂并分化,B正确;辅助性T细胞
8、在体液免疫中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故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的作用不完全相同,C正确;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由浆细胞产生,D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灭活的疫苗和减毒的活疫苗为情境,考查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对自我和他人负责的社会责任。9.B 解析:含染色体组A、B的配子结合产生A B的过程是受精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三倍体A A B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紊乱,因此一般无法产生可育配子,但也可能产生只含A或B或A B或A A的可育配子,B错误;
9、A A A A产生的配子含2个染色体组,A A产生的配子含1个染色体组,配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含3个染色体组,杂交后产生的种子发育成的后代即为A A A植株,C正确;尖叶蕉体细胞中含1 1对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中含2 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香蕉的培育为情境,考查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意在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科学思维。1 0.A 解析:1 5N没有放射性,本实验根据1 4N和1 5N具有不同密度,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区分不同的D N A,A错误;大肠杆菌繁殖一代,若为半保留复制,将得到两个均含1 5N的子一代D N A,若为
10、全保留复制,将得到1个含1 5N和一个不含1 5N的子一代D N A,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即可区分,B正确;D N A 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 N 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C正确;分裂 4 次形成1 6个D N A分子,共3 2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有2条不含 1 4N,占1/1 6,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D N A复制方式的科学史实验为情境,考查D N A复制方式、过程,意在培养学生评价证据与假说、分析实验结果的探究技能,推理、批判性思维。1 1.B 解析:叶肉细胞吸收N O-3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因此N O-3的运输速率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目有关,A正确;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所需 A T P 可
11、来自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过程所需 A T P除由线生物(七)预测卷答案 第3 页(共6页)粒体提供外,还可来自细胞质基质,B错误;N O-3中的N可参与氨基酸中氨基和R基的组成,也可参与核苷酸中含氮碱基的组成,C正确;若植物根系处于干旱环境中,气孔开放度降低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叶绿体中A T P合成减少,影响谷氨酸的合成,进而影响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使植株生长变慢,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植物叶肉细胞将硝酸盐转化成蛋白质与核酸为情境,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A T P的来源、生物大分子的组成,意在培养学生的物质与能量观、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1 2.D 解析:1分子A T 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
12、生成腺苷一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R N A的基本组成单位中含有腺苷,D N 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与腺嘌呤结合的是脱氧核糖,因此不含腺苷,B错误;该受体可以与咖啡因和腺苷特异性结合,但不能与其他分子结合,故具有特异性,C错误;咖啡因与受体结合后会使神经元兴奋,即N 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咖啡因、腺苷与受体结合为情境,考查A T P的结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作电位的产生,意在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批判性思维。1 3.B 解析:1 9 5 5 1 9 6 5年灰斑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与“J”形曲线的变化趋势相同,即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A正确;该岛食
13、物和空间条件是有限的,最终灰斑鸠种群数量将以“S”形曲线增长,存在K值,B错误;标记重捕法调查灰斑鸠种群数量时,标记物易脱落会造成结果偏大,C正确;由于该岛屿是封闭的,因此考虑影响该岛灰斑鸠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时不用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影响因素,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某封闭岛屿上灰斑鸠种群数量增长为情境,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意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维、生态观。1 4.A C 解析:中心体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没有磷脂,A错误;中心体在分裂间期进行复制,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有1个中心体,即2个中心粒,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细
14、胞两极,不是同源染色体,C错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但是在细胞分裂时也会从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建立分裂极,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极的确立为情境,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的过程,意在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比较与分类、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1 5.A B D 解析:据题干分析,F1 自交获得的 F2 中矮秆中等株高正常株高=1 2 1,说明甘蓝型油菜株高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A正确;假如正常株高和矮秆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控制,F1 的基因型为A a,与d s-3(a a)回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 a a a=1 1,因此回交后代的
15、株高在4 8 1 2 6 c m范围内,若d s-3的基因型为A A亦同理,B正确;由图2结果可知,提取 F2 群体中矮秆植株的 D N A 进行 P C R,MM、Mm、mm序列均出现在矮秆序列中,说明矮秆基因与 M/m序列自由组合,因此突变基因不在3号染色体上,C错误;由图2结果可知,F2 矮秆植株中均含有D N A 序列N,很少有n,说明突变基因和N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个别N n的出现可能是由于7号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也可能是N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命题意图 本题以甘蓝型油菜中矮秆突变体的遗传规律为情境,考查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变异等,意在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逻辑推理
16、、分析实验结果的素养。1 6.B D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基因多效性是指一个基因控制若干性状的现象,若某一性状的出现能够提高生物的适应能力,则该基因会成为有利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就会被保留,A正确;其他性状的影响如果不增强适应,对该基因的保留也是有意义的,因为随着环境的改变,这些性状也可能对新环境具有较大的适应性,B错误;按照基因多效性的假说,有蹄动物的角可能是基因多效性造成的隆起,由于这个隆起对生存是有利的,便被自然选择保留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C正确;新构造、新器官形成后即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命题意图 本题以基因的多效性为情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河北省 省级 联测 考试 生物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