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207-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广州市).pdf





《DB4401∕T 207-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广州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01∕T 207-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广州市).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1.040.99CCS P 33DB4401广州市地方标准DB4401/T 2072023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 base2023-03-10 发布2023-04-10 实施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01/T 2072023I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建设原则.24.1 保护利用原则.24.2 科学建设原则.24.3 发挥优势原则.24.4 区域协调原则.35 基本条件.36 基本类型.47 基础设施.47.
2、1 康养步道.47.2 车行道.57.3 生态停车场.57.4 无障碍设施.57.5 环境监测设施.68 服务设施.68.1 主要服务设施.68.2 其他配套设施.79 标识系统.79.1 一般规定.79.2 标识种类.79.3 建设要求.710 康养产品开发.710.1 开发原则.710.2 疗养型产品.710.3 游览型产品.710.4 教育型产品.811 运营保障.811.1 组织保障.811.2 制度保障.811.3 人员保障.8DB4401/T 2072023II11.4 技术保障.811.5 档案管理.8附录 A(资料性)森林康养基地康养植物名录.9DB4401/T 2072023
3、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李浩、代色平、宋玉林、陈婉颖。DB4401/T 20720231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基本条件、基地类型、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标识系统、康养产品开发和运营保障。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森林康养基地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4、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8408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T 10001.9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
5、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 15971 导游服务规范GB/T 16766 旅游业基础术语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 20501.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6部分:导向标志GB/T 26355 旅游景区服务指南GB/T 26356 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GB 374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T 50939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
6、障碍通用规范GB 55028 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CJJ/T 134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DB4401/T 20720232JGJ 64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LB/T 004 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规范LB/T 005 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规范LB/T 007 绿色旅游饭店LB/T 051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Y 5104 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11/T 725 森林健康经营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规程DB44/T 26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 广州市档案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森林康养 forest health and
7、wellness以森林生态系统和优质的森林环境为依托,以促进康养人员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健康、精神得到享受为目的,在具一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条件下,开展运动体验、膳食调理、康复锻炼、保健医疗、文化教育、心理辅导、精神享受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总称。3.2森林康养基地 base of 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以优质森林资源及其赋存生态环境为依托,通过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提供多种形式森林康养服务,实现森林康养各种功能的综合服务场所。3.3森林康养资源 resources of 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有利人类健康并对心理产生积
8、极影响,可为森林康养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森林景观、森林生态环境、森林食材等各种森林环境要素的总和。3.4森林康养师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 therapist为康养人员传递森林康养知识、提供森林康养服务的专业人员。4建设原则4.1保护利用原则在严格保护康养基地生态功能和景观资源的完整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突出康养资源特点和生态服务功能,兼顾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与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充分发挥森林康养基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4.2科学建设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及突出区域特色相结合的科学建设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统筹考虑森林生态承载能力和发展
9、潜力,科学确定康养利用方式和强度,实现生态得到保护、康养得到发展。4.3发挥优势原则DB4401/T 20720233充分发挥资源与环境的各种优势,突出当地特色,打造功能完整的森林康养产品。4.4区域协调原则基地建设发展应与现有森林旅游建设发展相协调,不破坏现有房屋、道路等基础服务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5基本条件包括面积条件、选址条件、森林质量、风景质量、环境质量等(见表1)。表 1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基本条件序号条件类型各类型基本条件要求1面积条件面积100 hm2选址条件a)基地距属地行政中心城区1.5 h 车程;b)基地所用林地权属清晰无争议;c)地貌单元多种,较大面积水体及开阔
10、平地,坡度平缓并有起伏变化。3森林质量a)森林覆盖率 60%;b)森林郁闭度介于 0.60.8;c)森林达到 DB11/T 725 规定的健康等级的面积达 80%以上,无不健康等级森林;d)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康养区域树种多以芳香保健树种为主,基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建立适地适树的功能植物群,参见附录 A;e)能提供 4 种以上森林食品;f)森林结构和物种数量稳定,生物多样性等级符合 HJ 623 一般等级以上。4风景质量至少包括地文、水文、生物、天象、人文五类森林风景资源中的三类资源。5环境质量a)水质: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 GB 3838类标准,污水排放符合 DB44/T 26 规定;b)空气质
11、量: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值1200 个/cm3。空气细菌含量:平均值300个/m3。PM2.5 浓度:达到 GB 3095 环境空气污染浓度限值二级标准,即年平均值35 ug/m、24h 平均值75 ug/m。大气环境质量达到 GB 3095 规定国家三级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 GB 3096 规定的类标准,昼间55 dB(A),夜间45dB(A)。康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区域的环境噪声0 类限值。康养基地内部温度比外部环境低 2以上;c)土壤质量:无化学污染,符合 GB 15618 一级标准;d)人体舒适度指数:为 5079(48 级)的天数170 d;(注:需专业部门出具的现场检测 1 年以上
12、专业报告);e)环境无污染:森林康养基地及其边界外延 5km 范围内无污染源。远离天然辐射高本底地区,无通过工业技术发展变更的天然辐射,无有害人体健康的人工辐射,符合 GB 18871 规定。DB4401/T 207202346基本类型分为森林疗养型基地、森林游览型基地、森林教育型基地3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基地类型要求配置综合服务区、养生康复区、健身运动区、教育体验区,主要设施见表2。表 2森林康养基地类型功能分区设施项目基地类型森林疗养型基地森林游览型基地森林教育型基地综合服务区服务中心停车场餐馆商店康养住宿所-养生康复区森林浴场坐观场-养生馆-休闲馆-健身运动区康养步道越野步道森林运动场森林
13、木栈道露营地教育体验区森林博物馆自然教育中心森林木栈道健康养生课堂注:表示应设置,表示宜设置,-表示无需设置。7基础设施7.1康养步道7.1.1步道线路选择线路选择应遵循生态环保原则、自然舒适原则,具体如下:a)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旧路,尽可能选择原使用便道或原来采伐、护林使用过的小径为康养步道基础;新建道路,应避开自然灾害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b)自然舒适原则。沿途景观应自然舒适,能与森林亲密接触,应选择林相良好的地区布设线路;途经地方景观应力求变化,可在小湖、山泉、小溪、河谷或瀑布旁经过;地形起伏应自然舒适,不宜建台阶。DB4401/T 207202357.1.2步道设计7.1.2
14、.1长度要求依地形条件,根据不同人群需求,设置不同长度、不同高差、不同强度或不同长度的康养步道(见表3)。表 3不同类型康养步道类型距离(km)适宜人群特点低强度康养步道2初次体验或体弱者少有高度变化,提供约 30min 的散步休闲体验中强度康养步道210一般人员提供约 1h,有高度变化、有一定运动量的散步体验高强度康养步道10身体健康、经验丰富人员提供 2h 或半天,有高度变化、较大运动量的散步慢跑体验7.1.2.2坡度要求坡度宜控制在7%以下,边坡、堡坎要低、缓,以亲近自然的生态做法为主,保持步道排水通畅。7.1.2.3材料要求应就地取材,充分考虑滤水性,碎石、卵石、石沙等透水性好的材料为
15、佳;木屑、沙层、耐腐树叶等柔性生态路面材料均可,自然舒适,节约成本。7.1.2.4工艺要求应采用环保工艺。7.1.3步道施工宜采用小型机具与人工结合的作业方式,禁止野蛮施工或随意砍伐,严格把控施工质量。7.2车行道按照LY 5104执行。除管理区和防火道外,不宜设置车行道;车行道需结合场地现状,控制道路选线和道路宽度,避免与森林康养活动发生矛盾。7.3生态停车场停车场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覆盖率达70%以上。停车场与康养区出入口徒步距离不超过500m,若超过500m应设置摆渡车。停车场应具备无障碍停车位,100辆以下设置不少于2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00辆以上设置不少于总停车位数3%的无障碍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01T 207-2023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范广州市 DB4401 207 2023 森林 基地 建设 规范 广州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