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CIASD 10005-2023 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指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_CCIASD 10005-2023 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CIASD 10005-2023 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指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CCIASD100052023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概述.24.1有限元分析目的.24.2有限元分析类型.25有限元分析流程.26建立分析档案及有限元分析规划.36.1建立分析档案.36.2有限元分析规划.47建立有限元模型.47.1单位制.47.2坐标系.47.3全局单元长度.57.4单元类型.57.5三维数模预处理.67.6零件属性配置.67.7总体结构分级.77.8零部件连接.77.9网格划分.118有限元模型检查及试算.118.1检查有限元模型自重.118.2检查零部件焊接.128.3检查零部件活动连接.128.4检查网格质量.128.5有
2、限元模型试算.129工况设置、求解及分析结果检查.129.1工况设置及求解.129.2分析结果检查.1310分析报告编制及数据归档.14IT/CCIASD10005202310.1编制分析报告.1410.2数据归档.14附录A(资料性)有限元分析单位制系统及网格质量控制指标.16附录B(资料性)有限元模型壳-壳焊接方法图示.18附录C(资料性)有限元模型特殊连接方法图示.20参考文献.21IIT/CCIASD100052023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集装箱结构静强度有限元分析的分析依据、分析流程、分析要求、分析类型、建模原则、结果评估、模型修正、结果输出、数据处理、报告编写等
3、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通用集装箱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总装结构静力有限元分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1054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工程有限元数值计算术语GB/T33582机械产品结构有限元力学分析通用规则3术语和定义GB/T31054和GB/T335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33582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有限元建模finiteelementmodeling构建有限元模
4、型的过程,包括几何模型构建和(或)处理、材料属性定义、网格划分、边界条件施加等步骤。来源:GB/T33582-2017,3.13.2单元element具有几何、物理属性的最小求解域。来源:GB/T33582-2017,3.63.3质量单元masselement表征只具备质量属性的单元。来源:GB/T33582-2017,3.113.4板/売plane/shell1T/CCIASD100052023一类厚度方向尺寸远小于长度和宽度方向尺寸的结构。来源:GB/T33582-2017,3.153.5实体solidbody由面或棱边构成封闭体积的三维几何体。来源:GB/T33582-2017,3.16
5、4概述4.1有限元分析目的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预测结构在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并为优化设计提供方向,通常有如下应用场景:a)在概念设计阶段,支持集装箱结构空间布局、零件选型和材料选择;b)在详细设计阶段,评估集装箱结构在设计标准规定工况下的强度、刚度;c)在设计变更阶段,提供变更前后结构设计力学性能对比,评估设计变更的合理性与安全性;d)在施工部署阶段,评估施工工艺对集装箱结构影响,支持工艺优化和工装设计;e)优化设计,通过定量分析提供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实现材料、加工成本、结构力学性能、使用功能的平衡;f)极限分析,计算给定集装箱结构在特定场景下可承受的极限载荷;g)失效诊断,对实际
6、使用中发生结构失效的集装箱进行诊断,分析失效原因。4.2有限元分析类型4.2.1按力学类型分按力学类型,可将有限元分析分为:a)静力学分析,包含线性静力学和非线性静力学分析;b)动力学分析,包含线性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4.2.2按结构层级分根据集装箱结构组成层级,可将有限元分析分为:a)零件级分析;b)部装或模块级分析;c)总装或系统级分析。5有限元分析流程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流程如下:a)建立分析档案;b)有限元分析规划;2T/CCIASD100052023c)建立有限元模型;d)有限元模型检查;e)有限元模型试算;f)工况设置及求解;g)分析结果检查;h)编制分析报告;i)数据归档。
7、6建立分析档案及有限元分析规划6.1建立分析档案6.1.1基础信息归集开始有限元分析工作前宜梳理、归集所需的基础信息并建立分析档案,包括:a)任务目标,包括:1)任务要求完成时间,其决定了采用的分析方法;2)分析报告形式,用于内部设计评审宜采用简单报告,用于外发客户或第三方审查宜采用正式报告;3)分析报告语言,宜根据报告阅读人员实际需求,采用中文或外文。b)产品结构设计标准中对产品结构刚度、强度相关要求;c)产品结构图纸和三维数模,注意下列要点:1)如采用三维设计,可直接归档三维数模;2)如采用CAD软件建立图纸再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数模,宜先校对三维数模与图纸的一致性,确认无误后再归档。d)产
8、品额定重量,包括:1)产品理论总重、自重、载重;2)对于设备箱等载重分布明显不连续的集装箱,补充采集箱内载重具体分布。e)零件材料清单,包括:1)零件与材料的对应关系;2)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参数;3)非金属材料一般作为各向同性材料简化处理,列出密度、等效弹性模量、等效泊松比;4)非金属材料如要精确处理的,宜根据其材料本构,通过查询材料手册或进行材料试验来获取相关力学参数。f)满焊以外的间断焊、塞焊、铰接、螺栓、螺钉、铆钉、卡扣等特殊连接清单;g)产品结构设计标准规定的测试工况,以及根据特殊使用需求定义的非标测试工况。6.1.2补充信息搜集除上述信息外,可补
9、充搜集下列信息:3T/CCIASD100052023a)产品实际用途,有时客户对产品有着超常规的使用方式,了解客户实际如何使用产品有助于定义非标测试工况;b)产品特殊工作场景,了解产品在建造、运输、部署、维护等全生命周期内存在的特殊工作场景,以确定特殊载荷条件;c)产品历史失效记录,了解产品曾经出现过的失效形式,搜集相关照片、视频及失效前使用状态等信息;d)产品历史测试记录,搜集产品以前的相关测试数据,如样箱试验数据等。6.2有限元分析规划有限元分析规划是为了制定总体分析方案,包括:a)确定有限元分析类型,包括下列要点:1)判断测试大纲中的工况需要采用静力线性还是非线性分析;2)大平板受面压,
10、其法向刚度随变形加大而增加,宜打开几何非线性开关;3)梁在轴心受压,弯曲变形较大时要考虑失稳,宜打开几何非线性开关;4)考察零部件塑性变形时,宜采用非线性材料本构;5)零部件之间变形后互相接触和分离,宜采用状态非线性分析。b)确定计算规模和模型精度,根据任务目标规定的时间要求和可用的人力、硬件算力评估有限元模型允许的计算规模和模型精度;c)定义有限元模型,包括下列要点:1)确定纳入有限元模型的零部件范围,对整体结构强度、刚度没有贡献的零件无需纳入有限元模型,如卷帘门、逃生门、活动盖板等覆盖件,通风器、门把手、胶条、绳环、拉棒等附属件;2)若产品设计标准已明确对有限元模型的零部件范围进行了定义,
11、则遵循设计标准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如DNV2.7-1中对近海集装箱需要参与结构计算的零部件进行了明确定义。d)定义有限元分析判定准则,根据产品结构设计标准以及非标工况的结构力学性能要求进行制定;e)定义有限元分析结果合理性和准确性的校验方法,如通过产品历史样机测试数据或相近产品的分析数据、测试数据等。7建立有限元模型7.1单位制有限元模型单位制宜统一且简洁,可采用国际单位制(SI)(见附录A.1)。但对集装箱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推荐采用常用单位制(见附录A.2),因其变形、应力等单位与行业常用单位保持了一致。7.2坐标系7.2.1全局坐标系7.2.1.1坐标轴定义4T/CCIASD1000520
12、23全局坐标系一般选择右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推荐将直角坐标系的X轴对应箱体纵向,Y轴对应箱体垂向,Z轴对应箱体横向。箱体纵向与底架侧梁长度方向一致,箱体横向与底架横梁长度方向一致,箱体垂向与箱体高度方向一致。7.2.1.2坐标轴正方向定义集装箱行业对箱体有前、后、左、右的定义。以20英尺标准集装箱为例,沿箱体纵向有门的一端为后端,与之相对的一端为前端;站在后端面朝前端,左手一侧为箱体左侧,右手一侧为箱体右侧。推荐坐标轴正方向为:X轴正方向由箱体前端指向后端,Y轴正方向由箱底指向箱顶,Z轴正方向由箱体右侧指向左侧,这与集装箱图纸常见的绘图坐标系也保持了一致。7.2.1.3坐标系原点位置推荐将全局
13、坐标系原点放置在箱体八个角件包络空间的中心,便于利用集装箱结构对称性进行有限元模型前处理和计算。7.2.2局部坐标系局部坐标系用于处理局部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和结果的显示。例如当载荷的方向与全局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不一致时,可以建立局部坐标系,使局部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和要施加的载荷方向保持一致,便于加载。7.3全局单元长度宜根据有限元分析类型、有限元模型允许的计算规模及模型精度综合确定全局单元长度,也即网格划分的长度。推荐采用均匀的单元长度来进行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全局单元长度一般为10mm30mm。如果硬件算力足够,单元长度也可小于10mm,以得到更为精细的计算结果。不推荐采用过小的单元长度
14、,容易引起几何不连续区域的应力噪点,干扰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判读。采用合适的单元长度,能平衡计算精度与求解效率,也能过滤有限元法分析结果中的部分数值噪点。7.4单元类型7.4.1单元类型选择集装箱主要的几类零件,单元类型选择如下:a)薄壁型零件,如墙板、管材、钣金件等,宜采用一阶薄壳单元模拟;b)块体型零件,如角件、锁头、锁座、铰链等,宜采用一阶实体单元模拟;c)腿厚不均匀的型钢,如槽钢、工字钢等,采用一阶实体单元、一阶薄壳单元模拟均可;如采用壳单元模拟,注意在三维数模中将型钢厚度不均匀的腿部处理为等厚,其厚度为对应型钢参数表中的“平均腿厚”;d)细条型零件,如钢丝网、吊索等,承受弯矩的宜采用一阶
15、三维铁木辛哥梁单元模拟,只承受拉压的宜采用一阶三维杆单元模拟。7.4.2单元类型选择示例5T/CCIASD100052023基于前述方法,以20英尺标准集装箱为例,单元类型可选择如下:a)前墙板、侧板、顶板、地板、门板、叉槽底板等板件采用一阶薄壳单元模拟;b)顶侧梁、底侧梁、前顶梁、前底梁、门楣、门槛,前角柱、后端外角柱、底横梁、叉槽、门横梁、门竖梁、锁杆等薄壁梁采用一阶薄壳单元模拟;c)角件、后端内角柱(槽钢)、防撞槽钢、锁头、锁座、铰链板、铰链销采用一阶实体单元模拟;d)如要考察木地板与底横梁锁钉区域的局部应力分布,则推荐采用一阶实体单元模拟木地板。7.5三维数模预处理7.5.1几何模型简
16、化对三维数模中的几何进行必要的简化处理可减少一定的计算量,几何简化有下列注意点:a)几何简化不宜对有限元分析精度产生明显影响;b)对应力集中区域或者应力梯度变化剧烈区域,宜忠于原模型,不宜进行几何简化;c)可简化对分析精度影响很小的几何特征,如零件上的小圆角、小倒角、小孔、小凸台、小压筋等特征;d)可采用有限元前处理工具自带的各类特征简化工具,批量自动去除小特征,尽量避免手动操作;e)几何简化后,质心坐标及质量与原三维数模相比,误差宜在合理范围内。7.5.2抽取零件中面抽取零件中面有下列注意点:a)对于采用壳单元模拟的零部件,用零件的中面替代实体进行计算,中面由零件外表面或内表面沿零件厚度方向
17、,向零件厚度中心偏置一半的厚度得到;b)尽量避免通过手动面偏置来得到零件的中面,主流的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均能实现对三维数模各零件的自动扫描分析,识别零件的内外表面、厚度,并通过自动面偏置,批量实现零件的中面抽取,并自动为中面赋予相应零件的厚度;c)如果采用的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在抽中面功能中还包含自动延伸开关,注意将这些开关打开,并设置合适的容差,使得间距在容差范围内的两个零件中面,能通过自动延伸处于相接状态,这会显著提高有限元模型处理阶段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效率;d)在零件中面抽取完毕后,删除原零件的所有几何面,避免对后续有限元模型处理形成干扰;e)采用实体单元模拟的零部件,维持原几何不变。7.6零
18、件属性配置零件属性配置一般包括下列信息:a)零件编号,是零件唯一的ID号,可用于零件的快速选择;b)零件名称,可参考三维数模中零件的命名,用于零件的识别;c)零件单元公式,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各类单元都有多种单元公式供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元公式;d)零件截面信息,如壳单元的厚度、梁单元的截面形状与尺寸、杆单元的截面积等;e)零件材料属性,如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6T/CCIASD1000520237.7总体结构分级7.7.1分级方式总体结构基本分级方式如下:a)一级结构,包括与角件连接的主梁构成的主框架,通常为前后角柱、顶底侧梁、前楣前槛、门楣门槛等;b)二级结构,包括与一级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CIASD 10005-2023 集装箱结构有限元分析指南 10005 2023 集装箱 结构 有限元分析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