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城市规划)(题库)考前点题卷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城市规划)(题库)考前点题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城市规划)(题库)考前点题卷三.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城市规划)考前点题卷三单选题1.土地管理法规定,临时使用土地限期一般不超过()。A.半年(江南博哥)B.1年C.1年半D.2年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临时用地是指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堆料、安全等需要和其他原因,需要在城市、镇规划区内经批准后临时使用的土地。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临时使用土地限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单选题2.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是()特质。A.科学技术B.城市文化C.改革创新D.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城市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产物,深入挖掘优秀的城市文化、积极培育先进的城市文化,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构筑城市的人才高地,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
2、能力,确保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可以说城市文化特质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单选题3.在城市道路平面规划设计中,超高缓和段的长度不宜过短,否则车辆行驶时会发生侧向摆动,行车不十分稳定。一般情况下,超高缓和段长度最好不小于()m。A.815B.1020C.1520D.2035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超高缓和段的长度不宜过短,一般不小于1520m。加宽缓和段是在平曲线的两端,从直线上的正常宽度逐渐增加到曲线上的全加宽的路段。当曲线加宽与超高同时设置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与超高缓和段长度相等,内侧增加宽度,外侧增加超高。如曲线不设超高而只有加宽,则可采用不小于10m的加宽缓和段长度。单选题4.下
3、列关于城市紫线管理的表述中,不完整的是()。A.城市紫线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划定B.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紫线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划定C.撤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城市紫线,应当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城市紫线范围内各类建设的规划审批,实行备案制度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第三条规定,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当划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
4、的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紫线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划定。其他城市的城市紫线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划定。单选题5.20世纪80年代之前出现的典型工业地带是()。A.德国鲁尔地区B.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C.上海宝山卫星城D.上海松江卫星城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当某一区域内的工业城市数量、密度与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工业地带。这些工业城市之间分工合作,联系密切,但各自独立,德国著名的鲁尔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是一种典型的工业地带。事实上,对工业地带中工业及相关用地的规划布局已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范畴,而更倾向于区域规划所应解决的问题。单选
5、题6.下列关于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表述,准确的是()。A.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规划为中心城区、外围新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市型居民点体系B.市域城乡聚落体系可以分为中心城市、县城、镇区(乡集镇)、中心村四级体系C.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市域各类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方向D.市域交通和基础设施体系要优先满足本市域发展的需要,不能分担周边城市的发展要求,否则不利于促进城市之间的有机分工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项,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中可将市域城镇聚落体系分为中心城市、县城、镇区(乡集镇)、中心村四级体系。A项,对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从节约资源和城乡统筹的要求出发,结合行政区划调整
6、,实行中心城区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市型居民点体系。C项,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域城镇聚落体系的确定与相应发展策略;市域城镇空间规模与建设标准;重点城镇的建设规模与用地控制;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协调布局;相邻地段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划定城市规划区。D项,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是市域城镇发展的基础。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布局一方面要满足市域内城镇发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又需要引导市域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单选题7.关于城市中心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A.在全市性公共中心的规划中,首先应集中安排好各类商务办公设施B.以商业设施为主体的公共中心应尽量建设商业步行街、区C.因公共设施
7、的性能与服务对象不同,城市公共中心应按等级布置D.在一些大城市,可以通过建设副中心来完善城市中心的整体功能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因公共设施的性质与服务地域和对象的不同,往往有全市性、地区性以及居住区、小区等分层级的集聚设置,形成城市公共中心的等级系列。在一些大城市或都会地区,通过建立城市副中心,可以分解市级中心的部分职能,主、副中心相辅相成,共同完善市中心的整体功能。在以商业设施为主体的公共中心,为避免商业活动受汽车交通的干扰,以提供适宜而安全的购物休闲环境,而辟建商业步行街或步行街区。单选题8.关于用地布局与道路网形式的配合,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城市用地集中布局
8、的小城市,道路网大多为方格网状B.组团式用地布局的城市,组团内的道路网应当与组团的结构形态一致C.呈带状组团布局的城市,一般由联系组团间的道路与组团路网形成链式路网结构D.采用方格网道路网的中心城市不会在方格网基础上形成放射状道路网形态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城市用地布局形态与道路交通网络形式的配合关系包括:集中型城市较适应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其道路网形式大多为方格网状。分散型城市中,规模较小的城市大多受自然地形限制,常由若干交通性道路(或公路)将各个分散的城区道路网联系为一个整体。规模较大的城市则应形成组团式用地布局,其道路网络形态应与组团结构形态相一致,简单地用一个方格路网套在组团布局的城市
9、中是不恰当的。沿河谷、山谷或交通走廊呈带状组团布局的城市,往往需要布置联系各组团的交通性干路和有城市发展轴性质的道路,与各组团路网一起共同形成链式路网结构。中心城市对周围城镇有辐射作用,其交通联系也呈中心放射的形态,因而城市道路网络也会形成在方格网基础上呈放射状的交通性路网形态。单选题9.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规定,以下有关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完整的用地,自然坡度小于15%;居住用地宜小于25%;工业、仓储用地宜小于15%B.道路广场竖向规划应在道路平面规划后进行C.道路竖向用地规划中,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为0.2
10、%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项,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第4.0.1条规定,城镇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排水防涝及防洪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和完整的用地,其自然坡度宜小于20%,规划坡度宜小于15%。居住用地宜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其自然坡度宜小于25%,规划坡度宜小于25%。工业、物流用地宜选择便于交通组织和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的用地,其自然坡度宜小于15%,规划坡度宜小于10%。BCD三项,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规定,道路广场竖向规划应与道路平面规划同时进行。机动车车行道最小纵坡为0.2%;主干路最大纵坡为5
11、%;非机动车规划纵坡宜小于2.5%。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广场的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为1%,丘陵和山区为3%。单选题10.下列关于行政责任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可以是行政相对人B.引起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政违法C.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D.承担法律责任的客体是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行政责任即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法律义务而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是基于行政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是因不履行法定的职责和义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
12、,具有强制性,由国家机关来追究。引起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政违法。因此,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既可以是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也可以是行政相对人。单选题11.车辆翻越坡顶时,与对面驶来的车辆之间应保证必要的安全视距,通常用设置()的方法来保证。A.平曲线B.竖曲线C.标志D.超高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车辆翻越坡顶时,与对面驶来的车辆之间应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安全视距约等于两车停车视距之和。通常用设竖曲线的方法来保证,并以竖曲线半径来表示纵向视距限界。单选题12.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为前提条件。A.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实施B.相应的法律规范的规定C.相应的法律规范的措施D.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
13、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条件,以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为直接原因。单选题13.废水污染以()影响最大。A.燃料和冶金工业B.化工、纤维与钢铁工业C.金属制品工业D.石油化工工业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工业生产中可能排出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并产生强大噪声,使空气、水、土壤受到污染,造成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工业建设的同时控制污染是十分必要的,在规划中注意合理布局,也有利于改善环境卫生。各类工业排放的“三废”有害成分和数量不同,对城市环境影响也不同。废气污染以化工和金属制品工业最为严重;废水污染以化工、纤维与钢铁工业影响最大;废渣则以高炉为最多
14、。单选题14.综合控制指标体系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必须包括编制办法中规定的()。A.原则性内容B.法制性内容C.强制性内容D.指导性内容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按照规划编制办法,选取符合规划要求和规划意图的若干规划控制指标组成综合指标体系,并根据研究分析分别赋值。综合控制指标体系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综合控制指标体系中必须包括编制办法中规定的强制性内容。单选题15.我国文化遗产包括()。A.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B.人文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C.人文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和混合文化遗产D.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混合文化遗产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2005年
15、12月22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首次明确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单选题16.关于城市竖向规划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A.竖向规划的重点是进行地形改造和土地平整B.铁路和城市干路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应在总体规划阶段确定C.详细规划阶段可采用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或设计等高线法D.大型集会广场应有平缓的坡度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项,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如何利用地形是达到工程合理
16、、造价经济、景观美好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在规划时将城市用地的一些主要的控制标高加以综合考虑,使建筑、道路、排水的标高相互协调。城市竖向规划首先要配合利用地形,而不应把改造地形、土地平整看作是主要方式。单选题17.城市的发展主要是起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或()的机会。A.交流B.交谈C.交易D.交换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的发展主要是起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或交易的机会,但后来,一方面由于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渐渐地使面对面交往的需要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交通系统普遍产生拥挤的现象,使通过交通系统进行相互作用的机会受到限制,因此,城市居民逐渐地以通讯来替代交通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
17、。单选题18.分析和总结了以前城市社会学家的理论和观点,研究了社会学积累的大量描述城市现象的材料,建构了系统的城市社会学理论的是()。A.伯吉斯B.列裴弗尔C.韦伯D.沃思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沃思是帕克的学生,也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分析和总结了以前城市社会学家的理论和观点,研究了社会学积累的大量描述城市现象的材料,建构了系统的城市社会学理论。单选题19.在城市规划的编制组织中,城市人民政府应依据(),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A.城市总体规划B.城市分区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十
18、一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单选题20.在文物保护法中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由国务院核定公布。A.城市B.城镇C.街道D.村
19、庄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单选题2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保护规划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与城乡规划管理中确定规划区范围相对应的是()。A.划定保护范围B.保护原则C.用地布局D.建设控制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保护规划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和城乡规划管理中确定规划区范围相对应的是划定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内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对象采取分类保护的措施。单选题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对环
20、境影响很小时应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内容是()。A.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同时也不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B.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C.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D.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
21、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单选题23.一般为同级行政单元的是()。A.镇和乡B.镇和村C.省和地级市D.县和地级市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镇和乡一般是同级行政单元。传统意义上的乡是属于农村范畴的,乡政府驻地一般是乡域内的中心村或集镇,通常情况下没有城镇型聚落。而镇则有更多的含义,第一,在镇的建制中存在的镇区,总体上被认为是“小城镇”,镇区具有城镇的特性,与城市有更大的相似;第二,镇与农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农村的中心社区;第三,镇偏重于乡村间的商业中心,在经济上是有助于乡村的。单选题24.
22、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类别的是()。A.教育B.商业服务C.金融邮电D.科研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修订版)第6.0.1条规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将居住区使用部分面积,按其使用性质纳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单选题25.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高差较大,转弯半径较小,线路全封闭的系统是()。A.单轨系统B.轻轨系统C.磁浮系统D.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单
23、轨系统主要适用于:城市高差较大,转弯半径较小、建设用地狭窄的城市,单项输送能力13万人次/小时,线路全封闭,采用胶轮支撑和导向。单选题26.下列选项中,()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A.自然资源B.经济形态C.科学技术D.产业结构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单选题27.婚姻市场的地域挤压模式中,“城乡梯度挤压”模式是()。A.城市男性到农村寻找配偶B.大中城市的男性到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专业技术资格 城市规划 题库 考前 点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