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含答案)第一单元综合训练.docx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含答案)第一单元综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含答案)第一单元综合训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7分)过年前,家家户户要把sun(蒜)瓣放进c(醋)里泡,准备过年吃jio zi(饺子)用。孩子们则要买z bnr(杂拌儿),天一擦黑,就开始rn fng(燃放)鞭炮。一zh yn(眨眼),春节到了,xio fn(小贩)们在庙外bi tnr(摆摊儿),分外热闹。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醐”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D)A古B月C酒D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零七八碎张灯结彩肃然起敬截然不同B万像更新悠哉游哉有声有色张灯结彩C万不得以糊
2、糊涂涂哄堂大笑载歌载舞D随心所欲青面獠牙无原无故坐无虚席3下列加点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后,句意不变的是(C)A初一的光景(光线)与除夕截然不同。B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间隔)。C北京的城区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格外)热闹。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忙碌)的时候。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终日不成章李杜文章在 B相去复几许 何时复西归C焜黄华叶衰 乡音无改鬓毛衰 D白日依山尽 今夜月明人尽望5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句中,正确的一项是(C)。春联,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婉约_,粗犷_,细腻_
3、,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ABCD三、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加点字词都表达了“都,全部”的意思,通过这句话,我能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表达的丰富性。(1分)2根据句子的意思,填写与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8分)(1)每逢节日期间,广州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广州塔人头攒动,白云山人潮汹涌,中山纪念堂摩肩接踵。(4分)(2)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吐露芬芳,美丽的海棠傲然盛开,到处花香醉人。(4分)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
4、(12分)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1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天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样相视不得语的情形让人感到难过,因此才有了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2分)2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可那些身在外地的游子们只能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来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2分)3每次我去看外公,外公总会询问我的学习情况,还经常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诗来提醒我要努力学习。(2分)二、语文与生活。(6分)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练习。1不同的节日我们会吃一些不同的美食,你知道下面的传统美食的寓意吗?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2
5、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从熟知的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讲讲与之有关的故事或者传说。(2分)示例:爱国诗人屈原投入汩罗江后,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便有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第三部分:快乐阅读(32分)一、课内外对比阅读。(16分)选文一:北京的春节(节选)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选文二:上海的春节(节选)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一课一练 答案 第一 单元 综合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