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解读.pptx





《《资本论》解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解读.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著作解读:资本论孙伟祖 教授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电话:18040038912 Email:工人阶级的圣经“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 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工人具有如此重 这本书那样对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 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 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 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马克
2、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89页主要内容 基本概述 行文解读 当代价值一、基本概述(一)书名的来龙去脉 源起于现实经济问题。由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二)完成与出版过程 马克思:第一卷(1867.9)和其他各卷手稿。恩格斯:1885年和1894年整理出版二、三卷。考茨基:对第四卷”手稿结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作了安排,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作为与资本论平行的独立著作,分三卷四册1904、1905、1910出版。前苏联:1954-1961年重新整理出版了第四卷手稿,命名为剩余价值论,列为资本论第四卷。1962-1964年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一、基本概述一、基本概述(三)恩格斯、沃尔弗与
3、资本论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支持者:经济资助和理论支持。继承者:整理出版第二、三卷。传播者:冲破“沉默”的围墙。捍卫者:回击对资本论的诋毁。威廉沃尔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1846-1847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委员。参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建。曾任共产主义杂志主编。1848年3月在巴黎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成员。非常关心资本论的写作与出版。特别是在逝世前将八百二十英镑积蓄全部赠送给马克思。一、基本概述(四)研究对象“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第(第1 1卷第 卷
4、第8 8页)页)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制度。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研究。以英国为典型。一、基本概述(五)基本方法 资本论的方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即唯物辩证法。具体应用体现在矛盾分析法、抽象法、逻辑与 历史的统一、简单到复杂等。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资本主义,揭示出 它并不是一个永恒的制度。一、基本概述(六)核心范畴 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必须从商品开始。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枢纽。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二、行文解读 资本论 资本论 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
5、书,由 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由四卷 四卷20 20篇(册)篇(册)122 122章组成,共 章组成,共300 300多万字。多万字。卷序 标 题 中 心 篇 章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7篇25章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3篇21章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7篇52章第四卷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学说史 3册24章二、行文解读(一)理论综述:剩余价值学说史(第四卷)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剩余价值理论,以李嘉图为分界线对资产阶级各派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的分析和批判,并阐述了自己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原理。分析的基础和总的
6、评价:“所有的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第四卷第7页)二、行文解读(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卷)基础:商品交换产生货币(第1篇)前提:货币转化为资本(第2篇)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3-6篇)规律:资本的积累(第7篇)二、行文解读(三)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卷)1.微观分析: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运行理论(第1篇)(1)静态分析:资本循环单个资本的解析 形态变化(第1-4章)成本度量(第5-6章)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空间并存性 时间继起
7、性 无价值革命二、行文解读(2)动态分析:资本周转多个资本的比较(第2篇)目 的:分析资本运动的中心问题即周转速度。衡量单位: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第7章 横向比较:资本构成的影响(固定资本与流动资 本)第8章 纵向比较:周转周期的影响(劳动期间、生产时间 和流通时间)第12-14章 结 论: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是为了获得更多的 剩余价值(不是使用价值)二、行文解读 2宏观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产业资本平衡理论(第2卷第3篇)(1)基本概念 社会总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简单再生产: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扩大再生产:生产过程比原有规模更大的再生产。(2)货币
8、资本的作用 资本运动总是从货币开始,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 第一推动力。预付资本任何时候都有一部分保持货币形式。(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v+m)=c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v+m)=c+c+c(c+m-m/x)=(v+m/x)+v+v二、行文解读(四)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第三卷)1产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的价值=c+v+m 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 m:剩余价值c+v=成本价格利润二、行文解读(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原因:有机构成不同与周转时间差异 实现:竞争资本的部门转移 结果: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资 本有
9、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产品价值利润率70c+30v 100%30 130 30%80c+20v 100%20 120 20%90c+10v 100%10 110 10%二、行文解读(3)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二重性:总量增加和利润率下降。一种长期趋势。二、行文解读 2.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商业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其利润只是在流通中并且通过流通才获得 的,原因在于贱买贵卖。商业资本会按照它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参加决定一般利润率。二、行文解读 3生息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货币资本当作生产利润的手段使用时,就成了 资本商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是出卖,而是
10、贷放。生息资本通过利息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二、行文解读 4土地所有者如何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土地所有者,基于土地的资本主义所有制,通过垄断以地租的形式,参与整个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分配。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 条 件 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差别追加投资的不同生产效率农业比工业的有机构成低形成原因 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取得原因 土地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数 量 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商品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源 泉 剩余价值三、当代价值有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创作出来的一部伟大的科学巨著,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理论大厦。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经典名著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论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