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解除密码_《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ppt
《PDF解除密码_《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F解除密码_《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ppt(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G/T 35122020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undation Piles Testing of Highway Engineering2020-05-12发布2020-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iles Testing of Highway EngineeringJTG/T 35122020主编单位:浙江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实施日期:20
2、20年09月01日前言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 2013 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3169 号)的要求,由浙江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原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对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的修订工作。本规程是对原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的全面修订。经批准颁发后以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实施。本规程的修订主要结合国内已有相关基桩检测方面成熟的经验,兼顾地质区域分布,规定基桩检测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适当考虑国内公路工程基桩检测中采用的新方
3、法、新技术,遵循可操作性、协调性、针对性和先进性的原则。本规程保留原有的检测方法,并增加成孔质量检测、基桩静载试验和钻孔取芯,以提高对公路工程基桩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修订后的规程分 11 章和 4 个附录。主要是对原规程进行补充和完善,对结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结构按照成孔质量检测、静载试验(竖向抗压、竖向抗拔、水平静载)、低应变反射波法、高应变法、超声波法、钻孔取芯法检测进行先后排序。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对 1、2、3 章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内容;(2)原规程 4、5、6 章调整为 8、9、10 章,并进行局部修订,低应变反射波法修订增加了依据频域信号特征对桩身完整性类别进行评判的标准
4、;高应变法修订增加不宜采用的桩型、试沉桩的规定、拟合法的拟合要求、CASE 法的使用范围和桩身完整性的评判,对激振锤及导向装置的要求、现场应停止检测的具体情况和承载力分析计算时不得采用的信号类型;超声波法修订了声速数据处理方法及完整性类别评判依据;(3)新增第 4 章成孔质量检测、第 5 章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第 6 章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第 7 章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第 11 章钻孔取芯法。本规程由李志胜负责起草第 1 章和附录,宣剑裕、刘静负责起草第 2 章,周建强负责起草第 3 章,王陶负责起草第 4 章,石振明负责起草第 5 章,廖乾旭负责起草第 6 章,成玉柱负责起草第 7 章,赵
5、竹占负责起草第 8 章,赵春风负责起草第 9 章,管钧负责起草第10 章,楼云负责起草第 11 章,条文说明由相应章节参编人员负责起草。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函告本规程日常管理组,联系人:楼云(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墅南路 186-1 号,邮编:310005;电话:0571-83789629,传真:0571-83789610;电子邮箱:),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主 编 单 位:浙江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参 编 单 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智博联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地球物理
6、技术应用研究所主编:李志胜主要参编人员:宣剑裕 周建强 楼 云 王 陶 成玉柱 石振明 赵春风管 钧 赵竹占 刘 静 廖乾旭主审:朱光裕参与审查人员:卞钧霈 冯忠居 侯 旭 黄福伟 刘亚楼 卢建平 石大为王开波 徐建红 张 宏 张 征 朱英朝 赵荣欣参 加 人 员:陈允法 龚一朋 吕聪儒 何玉珊 胡建福 徐建勇 蔡伟忠目次目次12总 则.-1-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基本规定.-5-3.1 检测方法.-5-3.2 仪器设备.-6-3.3 检测工作程序与要求.-6-3.4 检测时间.-6-3.5 桩身完整性类别.-7-3.6 检测报告.-7-456成孔质量检测
7、.-8-4.1 一般规定.-8-4.2 检测仪器设备.-8-4.3 现场检测技术.-9-4.4 检测数据分析.-1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15-5.1 一般规定.-15-5.2 检测仪器设备.-16-5.3 现场检测技术.-18-5.4 检测数据分析与评判.-20-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23-6.1 一般规定.-23-1-6.2 检测仪器设备.-23-6.3 现场检测技术.-24-6.4 检测数据分析与评判.-26-789单桩水平静载试验.-28-7.1 一般规定.-28-7.2 检测仪器设备.-29-7.3 现场检测技术.-31-7.4 检测数据分析与评判.-32-低应变反射波法.-3
8、5-8.1 一般规定.-35-8.2 检测仪器设备.-36-8.3 现场检测技术.-37-8.4 检测数据分析与评判.-40-高应变法.-45-9.1 一般规定.-45-9.2 检测仪器设备.-46-9.3 现场检测技术.-47-9.4 检测数据分析与评判.-52-10 超声波法.-58-10.1 一般规定.-58-10.2 检测仪器与设备.-58-10.3 现场检测技术.-60-10.4 检测数据分析与评判.-63-11 钻孔取芯法.-71-11.1 一般规定.-71-11.2 检测仪器设备.-71-11.3 现场检测技术.-72-11.4 芯样截取与抗压试验.-75-2-目次11.5 检测
9、数据分析与评判.-78-附录 A 桩 身 内 力 测 试.-81-附录 B 混 凝 土 桩 的 桩 头 加 固 处 理.-85-附录 C 静 载 试 验 记 录 表 .-86-附录 D 钻 孔 取 芯 法 检 测 记 录 表 .-87-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88-3-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1 总 则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基桩质量检测,统一检测方法及技术规定,遵循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评价正确的原则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公路工程基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及成孔质量检测。条文说明本规程基桩是指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钢桩及其他类型的刚性桩。1.
10、0.3 基桩检测方法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桩型、施工工艺等因素选定。1.0.4 基桩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基桩 foundation pile桩基础中的单桩。2.1.2 沉淀 sediment基桩成孔后,淤积于桩孔底部的非原状物。2.1.3 桩身完整性 pile integrity反映桩身长度和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综合状况的定性指标。2.1.4 桩身缺陷 pile defects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离析、蜂窝、松散等质量问题的统称。2.1.5 静载试验 static loading
11、 test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实测被检桩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1.6 低应变反射波法 low strain reflected wave method在桩顶施加低能量冲击荷载,实测被检桩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程曲线,运用一维线弹性波动理论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对被检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评判的检测方法。2.1.7 高应变法 high strain dynamic method在桩顶施加高能量冲击荷载,实测被检桩力和速度信号,运用波动理论反演评判被检桩的轴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
12、的检测方法;同时也可用于选择桩型和桩端持力层、监控沉桩过程的检测方法。-2-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2.1.8 超声波法 ultrasonic logging method在桩身混凝土内发射并接收超声波,实测超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波幅和频率等参数的相对变化,对被检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评判的检测方法。2.1.9 钻孔取芯法 core drilling method用钻机钻取芯样,对被检桩的桩长、桩身缺陷及其位置、桩底沉淀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抗压强度、桩端岩土性状进行评判的检测方法。2.2 符号A 桩身截面面积;AD 波幅临界值;Am 波幅平均值;c 桩身波速
13、;E 桩身材料弹性模量;En 桩所获得的实际锤击能量;f 幅频曲线上桩端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fx 幅频曲线上对应于缺陷的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F 桩身实测锤击力;fcc 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h 两个接收换能器间的距离;hi 第i 段测点距;H0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作用于桩身的水平力;I 恒定电流源电流;Jc 凯斯法阻尼系数;K 桩孔倾斜度;l 两根声测管外壁间的距离;P 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极限荷载;Rs 凯斯法计算获得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R 缺陷以上部位土阻力的估计值;-3-V 信号电位差;V 高应变法中桩身实测质点运动速度;V(t)高应变法中t 时刻的桩身实测质点运动速度;11Y0
14、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力作用点的水平位移;Z 桩身截面力学阻抗;测斜探头或扶正器外径;i 第i 测点实测顶角;桩身材料质量密度;高应变法中桩身完整性系数;s 钢筋应力;p 桩身最大锤击压应力;t 桩身最大锤击拉应力。-4-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3 基本规定3.1 检测方法3.1.1 基桩检测方法应按表3.1.1规定的检测目的及内容确定。表3.1.1 检测方法一览表检测方法检测目的及内容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成孔的孔径、孔深、桩孔倾斜度及沉淀厚度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成孔质量检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评判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
15、测试,测定桩侧及桩端阻力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评判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测试,测定抗拔桩的桩侧阻力确定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评判水平承载力或水平位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测试,测定桩身弯矩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低应变反射波法高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评判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推算单桩轴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评判桩身完整性类别;沉桩过程监控透射法超声波法检测灌注桩中声测管之间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桩身缺陷及位置,评判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灌注桩钻芯孔周围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桩身缺陷及位置,辅助评判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灌注桩桩长
16、、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淀厚度、桩身缺陷及位置,评判桩身完整性类别;评判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折射法钻孔取芯法3.1.2 根据不同检测对象和检测要求,当用一种检测方法对桩身完整性类别评判有疑问时,应选用其他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综合评判。3.1.3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承载力检测,应采用静载试验。3.1.4 被 检 桩 的 选 定 应 具 有 代 表 性 和 满 足 工 程 检 测 的 特 定 要 求;用 于 沉 桩 过 程 监 控 的 桩型、材质、沉桩工艺及工程地质条件应与工程桩相同。灌注桩的试桩,在成孔后混凝土灌注前,必须进行孔径、孔深、沉淀厚度及桩孔倾斜度检测,没有代表性的桩不应作为试桩。条文说明-
17、5-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与桩长、桩径、沉淀、桩孔倾斜等密切相关,进行孔径、孔深、沉淀厚度以及桩孔倾斜度检测,在于控制试桩充盈系数在允许范围内,比选试桩代表性,以达到静载试桩为设计提供依据和评估工程质量的目的。3.2 仪器设备3.2.1 基桩检测所用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具有良好的现场显示、记录和存储功能。3.2.2 检 测 仪 器 设 备 应 根 据 有 关 规 定 进 行 量 值 溯 源,合格 且 在 有 效 期 内 使 用。3.2.3 仪 器 设 备 在 检 测 前 必 须 进 行 检 查、调 试,确 认 正常 后 使 用。3.3 检测工作程序与要求3.3.1 应根据委
18、托方的具体要求,收集与检测工作相关的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及施工记录等。3.3.2 应充分了解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应根据调查结果和检测目的,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并制定检测方案。3.3.3 现场检测工作应依据检测方案进行实施。3.3.4 检测单位应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评判,出具检测报告。3.4 检测时间3.4.1 采 用 低 应 变 反 射 波 法 或 声 波 透 射 法 检 测 时,被 检 桩 混凝 土 强 度 不 得 低 于 设 计 强 度的 70%且不得小于 15MPa,龄期不应少于 7d。3.4.2 对 混 凝 土 灌 注 桩 进 行 承 载 力 检 测 或 钻 孔 取 芯 检
19、测 时,被 检 桩 的 混 凝 土 龄 期 应 达 到28d 或强度达到设计要求。-6-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3.4.3 对沉桩进行承载力试验的休止时间不应少于表 3.4.3 规定的时间。表 3.4.3 沉桩承载力试验的休止时间土的类别休止时间(d)砂类土粉质土7101525非饱和饱和黏质土3.5 桩身完整性类别3.5.1 基桩桩身完整性类别的评判应按表 3.5.1 执行。表 3.5.1 桩身完整性类别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桩身完整桩身基本完整,有轻度缺陷桩身有明显缺陷桩身有严重缺陷3.6 检测报告3.6.1 检 测 报 告 应 用 词 规 范、文 字 简练、
20、结 论 明 确。3.6.2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设计相关要求。2 工程地质概况。3 被检桩的桩位图、桩型、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桩长、桩号、桩位、桩顶高程。4 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成(沉)桩日期,检测日期,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5 被 检 桩 的 检 测 数 据,实 测 与 计 算 分 析曲 线 和 汇 总 结 果。6 检测结论。-7-4 成孔质量检测4.1 一般规定4.1.1 灌注桩的成孔质量检测应包括孔深、孔径、桩孔倾斜度及沉淀厚度。4.1.2 专用测量绳可用于检测灌注桩孔深。4.1.3 接触式测量方法和
21、超声波测量方法可用于检测灌注桩孔深、孔径、桩孔倾斜度。条文说明采用超声波法检测成孔质量时,由于超声波探头的封装方式造成声波发射面外侧一定距离存在反射盲区,因此存在最小被测孔径的限制。泥浆的性能直接影响超声波的传播性能。检测时孔内泥浆性能可参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的相关指标,根据一般工程经验泥浆比重控制在 1.031.15 之间,含砂率4%,且待泥浆中气泡消散后,对于超声波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对于孔径的检测,接触式孔径仪检测结果是各个测臂的平均值,超声波法检测结果由弦长推算。检测假定桩孔为标准圆形,忽略可能存在孔径圆度不规则导致的偏差。4.1.4 可用比较孔深的方法检
22、测灌注桩沉淀厚度。条文说明定量区分泥浆沉淀和下部原状地层比较困难。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采用实测孔深与钻进实际孔深比较的方法计算沉淀厚度。4.2 检测仪器设备4.2.1 专 用 测 量 绳 宜 采 用 金 属 材 质,最 大 量 程 不 宜 小 于 测 量 孔深 的 1.2 倍,最小刻度不应大于 10mm,端部垂球宜为平底圆锥体,质量不应小于 1kg。4.2.2 接触式孔径仪应符合下列规定:-8-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1 被测孔径小于 1.2m 时,孔径测量允许误差15mm,被测孔径不小于 1.2m 时,孔径测量允许误差25mm。2 孔深测量精度应不低于 0.3%。
23、4.2.3 专 用 测 斜 仪 应 符 合 下列 规 定:1 顶角测量范围 010。2 顶 角 测 量 误 差 在 10之间。3 分辨率优于 36。4 孔深测量精度应不低于 0.3%。4.2.4 超 声 波 法 桩 孔 测 量 仪 器 应 符合 下 列 规 定:1 孔径测量精度应不低于 0.2%。2 孔深测量精度应不低于 0.3%。4.3 现场检测技术4.3.1 测量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 量 前 应 记 录 孔 位 编 号、成 孔 中 心 位 置、孔 口高 程、设 计 孔 深、孔 径。2 计算孔深起算面高程。4.3.2 孔深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孔 深 测 量 应 在 成 孔 清
24、 孔 完 毕,孔 中 泥 浆 内 气 泡 基 本 消 散后 进 行。2 采 用 专 用 测 量 绳 进 行 孔 深 测 量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1)测量绳距孔壁 100200mm,垂球应缓慢沉入孔内,接触孔底时,轻轻拉起垂球并放下,判断孔底位置。2)孔深测量每孔沿孔壁间隔布置不应少于 3 个测点,取其最小值为测量孔深。3 采 用 接 触 式 孔 径 仪、超 声 波 法 桩 孔 检 测 仪 测 量 孔 深 的 测试 技 术 应 符 合 本 规 程 第 4.3.3条规定。4.3.3 孔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接触式孔径仪测量孔径应符合下列规定:-9-1)接触式孔径仪安置于孔口上方,保
25、持检测过程中仪器位置固定,探头对准成孔中心,偏差值不宜大于 10mm。2)检查自动记录仪与探头的同步关系,确定桩孔深度起算面与记录起始位置关系。3)孔径检测自孔底向孔口连续进行,测点距不宜大于 500mm,在孔径检测可疑测点周围,应加密测点进行复测,进一步确定桩径变化位置及范围。4)检测过程中探头应匀速提升,速度不应大于 10m/min,孔径变化较大处,应降低探头提升速度。5)检测结束时,测量探头与成孔中心位置偏差,大于起始偏差 5mm 时应重新进行检测。2 采 用 超 声 波 法 桩 孔 检 测 仪 测 量 孔 径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1)测量应在清孔完成后,且孔中泥浆气泡基本消散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PDF解除密码_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T 35122020 PDF 解除 密码 公路工程 检测 技术规程 JTGT 3512 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