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容简介.ppt
《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容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容简介.ppt(2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容简介l2006.82006年8月1主要内容l1、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关键点及常见问题l2、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关键点及常见问题l3、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关键点及常见问题2006年8月2无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相关规定无菌检查验证的关键点验证中常见的问题2006年8月3 一、相关规定 药品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作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订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促进我国药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执行近一年以来的情况表明,方法验证是促使我国药品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更加合理、科学和严谨的重要途径。(2006年6月全
2、国会议纪要)2006年8月4 中检所和药典会多次召开会议肯定工作的成绩、研讨存在的问题,希望各级领导能给予高度重视,从各方面支持这项工作长期持续发展。实际工作中,药品生产、研发企业和各级药检所在工作中都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2006年8月5关于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有关问题的说明国药典发国药典发200598200598号号 l各药品检验所:l 根据国食监注2005234号“关于颁布和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中国药典7月1日起开始执行,各药品检验所在执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保证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顺利实施
3、,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2006年8月6l1“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是药品安全性检查的重要项目。虽然近几版中国药典均收载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但在如何保证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面与国外药典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其关键是中国药典未强调对检验方法进行必要的方法验证。为此,药典会设立专项科研课题,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增加验证试验的必要性进行研讨。根据研究结果,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当进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时应进行方法验证。2006年8月7l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试验中供试品应选择药典中所收载的何种供试液
4、制备方法、何种测定方法及确定的检测系统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验,即只有通过方法验证,才能确定供试品的检验条件和方法,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006年8月8l2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特别是中成药,因原料来源、工艺、辅料的不同,药品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抑菌特性;同一个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因原料来源不同、工艺改变或不同实验室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因此,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时,其具体试验方法如冲洗量等不能简单照搬,需通过验证试验核实该试验方法和检测系统是否适宜。2006年8月9l3目前各药检所涉及的检验工作可
5、分为三类:注册检验(包括进口注册和新药注册)、监督抽验和进口检验。考虑到各检验性质的差异,各口岸所在进行进口复核及进口检验时,应请企业提供方法验证材料或详细的SOP资料进行审核;各口岸所完成复核时应在修订的进口注册标准中明确“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的关键操作点(如供试品的处理方法等)及试验方法(如平皿法、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等),并在复核说明中概述验证实验结果,以方便以后的进口检验。2006年8月10l对国内新药的注册检验,也应请企业提供方法验证资料,如果企业提供不出方法学验证资料,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应在审核意见中明确指出“方法学未经验证,无法检验”,并建议企业重新建立“微生物限
6、度检查”或“无菌检查”方法。监督抽验药品,由于2005年版以前历版中国药典未强调进行方法学验证,故各药检所目前在进行具体品种检验时难度较大,故也应请企业提供方法验证资料并进行审核,未经过方法学验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结果,决不能给出“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的结论。2006年8月11l 国家药典委员会 l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l 二00五年十月十一日2006年8月12 验证的目的:验证所采用的方法和条件是否适合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以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验证的意义: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
7、2006年8月13二、无菌检查验证的关键点验证的类型前验证: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时(当建立药品的无菌或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无菌检查)。再验证:修订的检验方法;供试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定期的方法验证(若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2006年8月14无菌检查验证用菌株:l金黄色葡萄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 003l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 104*拟修订为大肠埃希菌l枯草芽孢杆
8、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l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 941l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 001l黑曲霉(Asperglllus niger)CMCC(F)98 0032006年8月15菌株选择的原则:代表性,普遍性,易存活、低或非致病性,标准菌株(或该药品中常见的污染菌)。菌名 分类 芽孢 对氧需求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无芽孢 需氧枯草芽孢杆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 有芽孢 需氧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无芽孢 需氧大肠埃希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无芽孢 需氧
9、生孢梭菌 梭菌 有芽孢 厌氧2006年8月16菌种的要求: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加菌量:100cfu。验证时,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的规定及下列要求进行操作。对每试验菌应逐一进行验证。2006年8月17菌液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
10、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2006年8月18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制成每l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2006年8月19验证方法:直接接种法 薄膜过滤法2006年8月20薄膜过滤法l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取出滤膜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
11、筒内。另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容器,加入等量试验菌,作为对照。按规定温度培养35天。各试验菌同法操作。2006年8月21直接接种法l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8管,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各2管;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改良马丁培养基4管,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珠茵、黑曲霉各2管。其中1管接人规定量的供试品,另1管作为对照,按规定的温度培养35天。2006年8月22结果判断:与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生长良好,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照此
12、检查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如含供试品的任一容器中微生物生长微弱、缓慢或不生长,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有抑菌作用。2006年8月23消除供试品抑菌的方法增加冲洗量增加培养基的用量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内酰胺酶、对氨基苯甲酸 更换滤膜品种注意:重新进行方法验证。2006年8月24方法学验证资料试验记录要点总的要求:详细、严谨、可操作性l供试品信息l检验数量和检验量:按照无菌检查的量确定l供试品处理、供试品溶液的制备l检验方法(选择直接接种法说明理由)l实验用菌 代数、稀释级、计数l检验条件:主要是冲洗条件(冲洗液、冲洗次数、量,必要时说明滤膜材质、仪器、泵速等条件)。l需要中
13、和、酶处理等特殊处理方法的需说明l逐日记录各菌的生长情况2006年8月25方法学验证资料试验结论l采用的方法: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l关键实验点:如冲洗条件、中和、酶处理等因素2006年8月26三、验证及资料中常见的问题薄膜过滤法加菌的时机不一致(供试品中和阳性对照中)l按规定应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阳性菌液,而验证试验主要考虑滤膜/滤器残留抗菌物质对阳性菌的生长的影响,可以与对照滤器比较而作出判断,所以验证试验中加菌时机要与对照一致(中检所讲义)。2006年8月27薄膜过滤法滤膜材质选择不正确,直接影响试验结果l普通滤膜l有机膜l低吸附滤膜l1.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l2.应
14、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l3.采用全封闭过滤器注意观察膜的状态,某些油性供试品或采用蓖麻油等作为溶媒的供试品可以损伤普通滤膜。2006年8月28 验证试验:按规定的温度培养35天 无菌检查:阳性对照培养4872h应生长良好 验证试验与无菌检查培养观察时间是不同的,不加区分影响对阳性菌生长缓慢的判断2006年8月29l敏感菌株与阳性对照菌不一致,降低了阳性对照菌的意义 阳性对照菌不是验证试验选定的敏感菌株实际工作中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样品很多(敏感菌株),但阳性对照只能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2006年8月30关于大肠埃希菌的问题l供试品无菌检查中规定“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大肠埃希菌为对照菌
15、”,但在方法学验证中所用菌株没有大肠埃希菌。l解决措施:抗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增加大肠埃希菌。l即将修订,将铜绿假单胞菌修订为大肠埃希菌。修订后按新方法执行。2006年8月31l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l如:一般供试品(无特殊说明),完全可以采用薄膜过滤法,而生产单位进行的无菌检查验证法为直接接种法。l也有的厂家把两种方法的验证都写上,结论中也没有说明采用那种方法。lCP2005:无菌检查法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l修订:改为薄膜过滤法重新进行验证。方法选择错误,不符合CP2005版要求2006年8月32l进行供试品无菌检查时,所采用的检
16、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应与验证的方法相同。l结合无菌检查检验数量和检验量确定验证时取样量。l如同时进行无菌检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检验数量和检验量取样。检验数量和检验量与验证试验的量不同,与CP2005版验证要求不符2006年8月33l生产单位进行方法学验证时检验数量要按照表1 批出厂产品最少检验数量。检验量(每只样品接入每种培养基的最少样品量)同上市抽验品种。l无菌检查法中规定: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将所有容器内的全部内容物过滤。因此,验证试验中检验量就多不就少,如10ml注射液,虽然每个滤膜每容器取2ml也符合药典规定,10支分配至3个或更多滤筒也可,但建议取15支分3个滤筒(贵重药品和抗生素品种可
17、灵活掌握,但不能低于最少量)。2006年8月34l举例说明上市抽验样品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检验量(液体制剂)l1ml 每个菌10支,共60支(全取样)l1V5 共30(取样量为半量)l5V20 建议30(取样量为2ml,建议全部过滤)l20V50 建议30(取样量为5ml,建议全部过滤)l50V100 建议30(取样量为10ml,建议全部过滤)l50V100(静脉给药)共30(取样量为半量)l100V500 共18(取样量为半量)l500 2006年8月35l对检验数量和检验量的把握应考虑便于实际操作,比如处理100ml/袋的样品,取9袋样品一次分配到一组三联滤器,检验数量大于药典规定的6个,但
18、检验量似乎不符合药典规定的每袋样品取半量检验的规定,仅为1/3,但根据药典检验量即为一次试验所用供试品总量(g或ml)的解释,这与先将6袋分配两个滤筒,再将剩下3袋抽入一个滤筒作为样定对照的方法一样,却更节省时间。(中检所讲义)2006年8月36冲洗条件、冲洗量的选择太盲目l有些厂家提供的验证资料中,对非抑菌性供试品也采用大量的冲洗,100ml/次*10次/膜,增加了出现误差的机会。l1.对膜的损伤l2.检验方法繁琐,大大增加检验人员的工作量(检验要按照已经验证的方法进行)l3.验证试验方法选择总的原则是由易到难2006年8月37l冲洗不一定为100ml/次,可少量多次,如50ml/次,注意充
19、分振摇。l对于抑菌性较强的供试品,可以先用适宜的稀释液稀释后再过滤,以减少膜的吸附,减少冲洗量。如:抗生素品种取规定量,混合至含适量稀释液(如500ml等)的无菌容器中,然后再过滤。l对于抑菌性较强的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固体原料,一定要充分溶解、混合均匀。l抗菌药可以根据其抗菌谱选择敏感菌先进行预试验,找到合适的条件再进行其他菌的实验。l采用开放式薄膜过滤器:滤膜分成几份与取样量、冲洗条件的选择有关,建议尽量与无菌检查法一致(最常见为3等分)。2006年8月38方法描述不够详细,没有可操作性l如某产品验证资料“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试验菌,
20、过滤。取出滤膜接种至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筒中”。l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照此检查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方法确立后,以后该产品就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检验。l应记录取样量、(稀释方法)、冲洗液、冲洗量(冲洗条件)等。2006年8月39特殊情况l眼用液体制剂:制剂通则中规定,眼用液体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为“除另有规定外,按薄膜过滤法或直接接种法检查,至少从2支供试品抽取规定量(每种培养基各接种2支,每支1ml),直接或处理后接种于硫乙醇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培养7天,不得有菌生长。若有菌生长,应重新取2倍量供试品,分别依法复试,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长。”l眼用液体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
21、验证同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2006年8月40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概述微生物检查验证的关键点验证中常见的问题2006年8月41一、概述l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的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l验证的内容:包括准确性(回收率)、专属性。l验证的类型:前验证(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的验证)和再验证(修订检验方法后、供试品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定期的方法验证)。2006年8月42l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和控制菌检查法的验证。l验证的意义: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2006年8月43总体思路与程序l某
22、些供试品含有抗微生物物质,使供试品中的活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不能按常规方法检验,必须以适当的方法消除或抑制供试品中抗微生物物质的活性后,活微生物才能生长,得以检出。通过消除或抑制供试品中抗微生物物质的活性来检测微生物的方法,应通过验证,以确定所用检测方法测定结果的可信度。2006年8月44需要验证的环节l验证实际上伴随着整个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应有合理的证明(验证),保证其对结果判断没有影响。l前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后续步骤的效果和重现性,应在验证的范围内。已有标准规程(SOP)和充足实验证明的前处理方法可以直接采用,但出现疑问应进一步研究提高。供试品中抗菌活性的去除是当前验证工作的
23、重点2006年8月45供试品中抗菌活性的去除l稀释法降低供试品的相对浓度l薄膜法利用体积差异分离l中和法利用化学(生物)专属性灭活l离心法利用沉降系数差异分离 各方法组合运用,会达到更好效果!各方法组合运用,会达到更好效果!2006年8月46二、验证的关键点l样品:首先应是合格的样品。本底微生物太多可以先灭活,但不应因此影响药效。l注意针对抽验品种本底微生物太高情况,如我们没条件进行灭活处理,可对检品适当稀释后再进行验证。(经请示专业委员会认可)2006年8月47检验量 指供试品一次检验的用量。一般为10g 或 10ml;化学药膜剂为100cm2。l贵重或微量包装的药品可酌减(不得少于3g)。
24、l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量改为10g或10ml。l验证实验按检验量执行。2006年8月48样品前处理l制剂形式多样,决定前处理各异 液体供试品固体、半固体或粘稠液体供试品非水溶性供试品其他2006年8月49液体供试品l取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供试液。l油剂可先加入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然后再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l可溶性液体制剂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2006年8月50固体、半固体或粘稠液体供试品l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或其它有效方法
25、混匀,作为供试液。(常规方法)l必要时加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并置水浴适当加温使供试品分散均匀。2006年8月51非水溶性供试品l方法一 2000版已有方法(乳化法)l方法二2005版新增方法 (萃取法)2006年8月52l软膏、乳膏剂 先将已备妥灭菌的含司盘80 5g、单硬脂酸甘油酯3g、聚山梨酯80 10g的混合物融化,待冷至45时,加入供试品5g(或5ml),立即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分次少量慢慢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80ml,边加边搅拌,使供试品充分乳化,作为1:20供试液。2006年8月53l油剂 取供试品10ml,加入无菌聚山梨酯80 58ml,摇匀,再加入p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药典 2005 无菌 微生物 限度 细菌 内毒素 检查 方法 验证 内容简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