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精品精品讲义.pdf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精品精品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精品精品讲义.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三 年级 上 册 第三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单元名称 测量 单元序号 3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单 元 学 情 分 析 1.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
2、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已从家长或生活中直接感知了千米这个单位的存在。2.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3.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和 1 吨的重量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和重量单位吨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估计物体长度和重量不准确的错误。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一毫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
3、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单元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1.感受 1 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实际长度,1 吨的实际重量。2.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1.对 1 千米的长度和 1 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2.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2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 课时 3-3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教学
4、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 毫米”的概念。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 教 学 流 程 二次 备课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 米和 1 厘米各有多长。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1.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2.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建立“1 毫米”的表象。毫米可以用字母 mm 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 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 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 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 1 毫米。再请持有不 情境
5、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进行估算练习,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估测能力。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3 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
6、尺子上再指一指1 毫米有多长。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 厘米10 毫米 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毫米。(教师准备 1 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 毫米”的体验。)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 1 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2.画线段。(3 厘米 7 毫米长的线段。)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 3 厘米 7 毫米长的线段?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A 利用刻度尺先画出 3 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 7 毫米。B 在刻度尺
7、上输出 37 毫米(3 厘米=30 毫米),然后画线段。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让学生初步认识新的测量单位“毫米”。通过动手操作,举例,使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的直观表象。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4 1.学生根据本课的
8、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 题。第 1 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 厘米 1 厘米地鼠,不满 1 厘米的再 1 毫米 1 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 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第 2 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2.完成“练习五”第 2 题。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 毫米 大约有多长。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 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板 书 设 计 毫米的认识 1 厘米10 毫米 教 学
9、 反 思 教学内容 分米的认识 课时 3-4 教学 目标 1.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5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
10、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教学难点 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 教 学 流 程 二次 备课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一只蚂蚁长约 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 2(米)一只小花猫高约 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 8()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 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 厘米太短
11、了。师:当长度一个比 1 米小而又比 10 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 10 厘米看作 1 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 10 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 1 分米。1 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 1 分米长的纸条)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 分米等于 10 厘米。(板书)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 分米”的表象。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分米?3.认识几分米。
12、谈话:拿出 1 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 1 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交流:用线表示出 2 分米、5 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为学习认识分米奠定基础。通过量、比、画、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 1 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建立 1分米的长度观念。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
13、米这么大的6 4.米和分米的进率。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 1 米的木条,数一数 1 米中有几个 1 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1 米等于 10 分米。(板书)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0 毫米 1 分米=100 毫米 5.实践活动。(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2)指名汇报交流。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 5 题。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2.完成“练习五”第 6 题。学
14、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3.完成“练习五”第 7 题。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获得了新知,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板 书 设 计 分米的认识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 分米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的换算 课时 4-1 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7 教学
15、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教学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 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 学 流 程 二次 备课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2.学生口
16、答下列问题。1 厘米=()毫米 10 毫米=()厘米 1 分米=()厘米 10 厘米=()分米 1 米=()分米 10 分米=()米 3.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2 个 1 厘米里面有几个 1 毫米?(2)5 个 10 厘米里面有几个 1 分米?4.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我 复习旧知,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
17、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8 们要学习的内容。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 2: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1.出示教材 5 角硬币的图片。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 5 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1)1 厘米是()毫米?(2)2 厘米是()个 10 毫米?(3)就是()毫米?(4)学生回答 2 厘米就是 2 个 10 毫米,即 20 毫米厚,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 2 厘米与 20 毫米的长度关系。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出示教材课桌图片。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 80 厘米,它以厘米
18、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 80 厘米=()分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1)10 厘米是 1 分米,80 厘米有()个 10 厘米?(2)()个 10 厘米就是()分米?(3)80 厘米等于()分米?(4)在学生回答了 80 厘米里面有 8 个 10 厘米,即 8 分米后,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 80 厘米与 8 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 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
19、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9 时,我们根据 10 厘米等于 1 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 10 厘米,也就是几分米。3.归纳总结。提问:比较刚刚学习的厘米换算成毫米与厘米换算成分米的情况,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1)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 10。(2)厘米换算成毫米,是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计量,换算时乘以单位间的进率。(3)厘米换算成分米,是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计量
20、,换算时除以单位间的进率。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 4 题。2.完成“练习五”第 8 题。3.完成“练习五”第 10 题。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绳子对折再对折,将绳子平均分成了几份?(4 份)(2)求每段绳子多长,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4 分米 4=1分米)(3)如果这根绳子长 2 分米,你知道怎么算吗?板 书 设 计 长度单位的换算 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
21、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10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课)课时 4-2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加深对毫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让学生参与长度单位间关系的整理过程,在探讨交流中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综合类推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对长度位间的进率形成更清晰的认识。教学难点 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教 学 流 程 二次 备课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
22、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11 一、复习回顾 1同学们,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你们能说说都学过 哪些长度单位吗?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结合学生的回答,回顾: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 10 毫米。随意指两个长度单位,让学生说说它们们之间的进率。2小组活动:用手势分别表示 1 米、1 分米、1 厘米、1 毫米的长 短。3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先让学生
23、估一估它们的长度(注意长度单位的选用),然后小组合作量量,派代表回答,共同验证,对估计比较准确的学生给予鼓励。二、基础练习 1填空。5 厘米()毫米 50 分米()米 100 厘米()米 5 分米()毫米 8 分米()厘米 5 厘米5 厘米()分米 2将下列各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 分米 3 厘米 4 分米 9 厘米 3 米 9 毫米 6 厘米 100 毫米 3教材第 24 页练习五第 5 题。让学生独立估测准备好的粉笔、文具盒,小组交流后合作测量。系统复习长度单位名称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和理解。应用所学测量只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意在引导学生
24、认真 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学前学生具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度和重量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千米这么大的12 4教材第 25 页练习五第 6 题。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要画的线段有多长,再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 上画线段。5教材第 25 页练习五第 9 题。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适当地提示学生。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怎样理解题意,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教师巡视,检查完成情况,给予指导。三
25、、巩固练习 1游戏:排队与对话。请学生将写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卡片按照从小到 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拿到某个长度单位的学生请用那个单位说一 句话。2.读一读,帮小明改正错误。2016 年 3 月 16 日星期三雨 今天早晨,我从 2 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 13 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 远,大约有 200 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 2 分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 1 分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 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 1 毫米长的铅笔和 4 米厚的 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理解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测量 精品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