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谪守(zh)浩浩汤汤(tng)伛偻提携(l)B隐曜(yo)阴风怒号(ho)觥筹交错(gng)C阴翳(y)岸芷汀兰(dng)雾凇沆砀(dn)D金樽(zn)水声潺潺(chn)薄暮冥冥(mng)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髀骨嗤笑浑身解数潺潺流水B拮据糟蹋莫明其妙郑重其事C荒唐褴褛与日俱增迟疑不诀D乖巧肥硕无忧无虑致之不理3、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 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B无数革命先烈 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C中国 地大
3、物博,孕育了深刻而悠久的文明。D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 自欺欺人而已。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范仲淹因为少时曾就读于洞庭湖畔,所以没有亲身登临过岳阳楼,何以仅凭一幅图画就以如椽大笔写下千古奇文?B岳阳楼汴河街春节庙会被湖南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十三家春节特色文化地区。C苏轼被嫉妒他的小人所陷害,屡屡被发配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但他所到之处,皆有鲜花为他盛开、清风为他送来。D据天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春祭大典也是范仲淹第五届文化旅游节的一部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
4、句)相见时难别亦难,_。(李商隐无题)小园几许,_。(秦观行香子)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行人莫问当年事,_。(许浑咸阳城东楼)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欲说还休,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景的句子:_。(2)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前四句。_,_。_,_!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江边。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
5、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岳阳楼记(范仲淹)【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6、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欧阳修)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薄暮冥冥日薄西山义薄云天势单力薄B浮光跃金欢呼雀跃鱼跃龙门龙腾虎跃C杂然前陈推陈出新慷慨陈词新陈代谢D述以文者不以物喜以身作则拭目以待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
7、,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翻译: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感,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啊!理解:洞庭湖的阴风苦雨更加触发了迁客骚人原本就难以释怀的悲情愁绪。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翻译: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理解:作者想探求古仁人的思想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是否不同,但一直没有答案。C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捉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翻译: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小小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情形,是滁州人出游。理解:因滁州山多林密,山路崎岖难行,游山百姓为防
8、止迷路,相互呼唤搀扶。3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请根据两篇选文及下面材料,说说“以百姓心为心”在范仲淹、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苏轼)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注:【上供米】给朝廷供奉上缴的粮食。【赐度僧牒
9、】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粜常平米】出售常平仓的米。【哀(pu)羡缗(mn)得二千】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发橐(tu)】拿出自己囊中的东西。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拜谒李时珍陈世旭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蕲春,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的水。莲叶上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
10、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年累月氤氳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李时珍”画像:褐色的高筒帽,蓝色的大襟袍,清癯的脸上尽是忧戚。这清癯与忧戚似乎随医道一起传承,画像下的表叔亦是此般的清癯此般的忧戚神情。在一张纹脉清晰的紫檀桌上,青筋毕现的手,苍白而温暖,把握一个个问医者的脉息。偶尔的询问和叮咛,轻得就像亲人的耳语。仿佛踏进的是森严的殿堂,人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弯腰进来,又一个个唯唯诺诺地躬身出门。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门内古炉香烟静如海。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我在路这端,圣者在
11、路那端,我们彼此深情凝望。曾经瘟疫弥漫了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日子硬撑起呼吸,苦等着一剂良药。困顿的五脏六腑深处,期昐着望闻问切的祥符。多少颤抖的呻吟,渴望着一个身影:一个杏林春暖的身影,一个悬壶济世的身影,一个妙手回春的身影。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国之医者,承载了太多人的命运。怀抱仁心,步履蹒跚,在苦难的漫漫长路,愿为百姓守候一生。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
12、“仙草”。敞开胸膛,揽尽大地的远山近水,只看到香气在飞,心灵清如止水。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一茎草的萌芽,在脸上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苦行者的智慧,滋润了草的色泽,流溢着草的芳香。在众人的仰望中,研磨天地的精华,抚慰百姓的切肤之痛。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风”,让涌动的脉搏,流出欢快的福音;于是滚沸的鼎釜里一缕清苦的味道,泽润了
13、天下的老弱贫疾;于是百草温汤融入子孙的血液,而“李时珍”,刻进华夏永恒的记忆。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民族记录下了一个伟大医者朴素的背影。“李时珍”,远不止仅仅等同于本草纲目,是永远的经典,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族的魂魄。(有删改)【注】蕲春:今湖北蕲春,李时珍故乡。私淑弟子:私下向自己仰慕敬佩的人学习的学生。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描写竹林湖村的环境,营造了神秘圣洁的氛围,意在烘托表叔的形象。B文章以“一条古老的石路”连接时空,由写表叔转到写李时珍,过渡自然。C作者借助丰富想象,展现了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感人场景。D文中“圣者”“国之医者”“伟
14、大医者”等称谓,突出李时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2文中写“我的表叔”对刻画李时珍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赏析加点词语)(2)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赏析句子)4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中的“酬”“翻似”是什么意思
15、?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阅读孤独之旅片段,将其改写成两组对话。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父亲显然也是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他告诉杜小康,芦苇丛里有芦雁的窝,明天,可以去捡芦雁的蛋;有兔子,这里的兔子,毛色与芦苇相似,即使它就在你眼前蹲着,你也未必能一眼发现它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安静下来。(1)_:_(2)_:_(3)_:_(4)_:_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就这样慢慢长大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对于看不清楚的路,先走两步,踩结实了,然后再跑。走了两步,发现不对,赶快折回来,脚上沾了点泥水,没什么了不起,换双鞋寻找新路再往前走。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