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历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易错题药理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2)--历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易错题药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历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易错题药理学.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理学总 论1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临床疗效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C如何改善药物质量D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E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A。药物的临床疗效是对药物临床应用的评价。药效学是药理学研究内容之一,是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机体器官组织A功能加强或兴奋B功能降低或抑制C兴奋和或抑制D产生新的功能EA和D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E。由于初学药理对药物基本作用认识不足,此种选择是凭经验。A型题只能选一个答案,且有时几种正确答案被编入一组中,常是正确答案,这种碰运气有一定成功率,但本题D
2、是错误的。药物的作用都是在原有的生理、生化基础上产生的,不可能出现新的功能。3半数有效量是指A临床有效量BLDC引起50%阳性反应的剂量D效应强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A,临床有效量是指常用剂量;错选B,LD 。是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是对概念不掌握;错选D,半数有效量是指对半数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是反映一个药物效应强弱的参量,并不是效应强弱的程度。4下列哪种情况可称为首关消除A苯巴比妥钠肌注后被肝药酶代谢,使血中浓度降低B硝酸甘油舌下给药,自口腔黏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C青霉素口服后被胃酸破坏,使吸收入血的药量减少D普萘洛尔口服,经肝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
3、少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C,对概念未充分理解。其概念是: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量,称为首关消除。选C者未强调首次经肝代谢,只强调了吸收入血的量减少;错选B,答案虽强调了经肝代谢,但并非首次通过肝脏。因为舌下含药,经口腔黏膜吸收入腔静脉,进入体循环后入肝,故也不准确。5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二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生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A或C,其原因是不了解丙磺舒。丙磺舒是抗痛风药,本身并无抗菌作用,亦无对细菌代谢的影响,而是与青霉素竞争了肾
4、小管分泌这一途径,从而使青霉素抗菌作用增强。6安慰剂是一种A可以增加疗效的药物B阳性对照药C口服制剂D使病人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和安慰的药物E不具有药理活性的剂型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常错选B。阳性对照药是指常用的有效药的典型代表药,以比较新药作用。安慰剂对照属于阴性对照,目的是排除医师或病人主观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是双盲法中应用的对照品。(1-2题共用备选答案)A在胃中解离减少,白胃吸收增多B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C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D在胃中解离减少,白胃吸收减少E没有变化答案 1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答案 2弱碱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正确答案
5、:1.C,2.A 解题思路:第1题:抗酸药一般为弱碱性,弱酸性药物与弱碱性药物同服时,由于后者有中和胃酸作用,使胃液pH值升高,故可使弱酸性药物解离增多,非解离型药物减少,所以在胃中吸收减少,应选择C;第2题:同上道理,抗酸药将胃液pH值升高后,可使弱碱性药物解离减少,非解离型药物增多,自胃吸收增多,所以选择A。(3-5题共用备选答案)A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B药物的排泄过程C药物的剂量D药物的转运方式E药物的吸收过程答案 3药物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答案 4药物作用持续久暂取决于答案 5药物作用开始快慢取决于正确答案:3.C,4.B,5.E 解题思路:1.第3题:根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6、药物的效应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因此,药物作用的强弱取决于药物的剂量,故选择C;第4题: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与消除速度有关,消除途径包括代谢和排泄,故选择B;第5题:一般来说,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很快就会分布到组织发挥作用,因此,药物能否迅速地通过用药部位的生物膜进入血液,即药物的吸收过程,是药物作用开始快慢的关键,故选择E。(6-8题共用备选答案)A普遍作用B反射作用C吸收作用D选择作用E局部作用答案 6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此为答案 7酚使细菌和人体蛋白质变性,此为答案 8口服抗酸药中和胃酸是正确答案:6.C,7.A,8.E 解题思路:1.第6题:口服碳酸氢钠只有经过胃肠道的吸收进入血液后才能通
7、过肾小球进入肾小管使尿液碱化,因此应称为吸收作用;第7题:只要是蛋白质结构的物质,无论是人体内的还是细菌内的,酚都可使其变性,这是一种普遍作用;第8题:绝大多数抗酸药是难溶性弱碱性物质,口服后不被吸收,在胃中与胃酸产生酸碱中和反应,使胃液pH值升高,由于这一作用不是吸收后产生的,而是在局部组织胃中发生的,所以称局部作用。(9-11题共用备选答案)A特异质反应B副反应C变态反应D后遗反应E停药反应答案 9长期应用可乐定后突然停药可引起答案 10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可导致答案 11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除可出现反跳现象外,尚可引起:正确答案:9.E,10.A,11.D 解题思路:1.
8、第9题:长期应用可乐定降低血压,突然停药后第2天j缸压会急剧升高,这种因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加重的反应叫停药反应,故选择E;第10题:先天性胆碱酯酶缺乏是遗传异常所致,这类特异体质病人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被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灭活)特别敏感,因此称特异质反应;第11题: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由于皮质激素反馈抑制腺垂体对促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停药后,虽然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已很低,但由于垂体分泌促糖皮质激素的功能恢复很慢,所以仍表现出皮质激素抑制垂体的效应,这种效应应称为后遗效应或后遗反应。(12-14题共用备选答案)A竞争性对抗B减少吸收C诱导肝药酶,加速
9、灭活D药理作用协同E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答案 12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答案 13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答案 14肝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正确答案:12.A,13.C,14.D 解题思路:1.第12题:维生素K参与肝脏合成、等凝血因子,具有促凝作用。而双香豆素正是通过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产生抗凝效应。因此,两者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故选择A;第13题:苯巴比妥是肝药酶诱导剂,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与双香豆素合用时,可使后者代谢灭活加快,故选择C;第14题:肝素和双香豆素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效应是一样的,都具有抗凝血作用,所以两者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15-17题共用备选答案)A长期用药,产
10、生生理上依赖,停药后m现戒断症状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病人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C长期用药,需逐渐增加剂量,才可能保持药效不减D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E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依赖,中断用药,出现主观不适答案 15耐受性是指答案 16过敏反应是指答案 17成瘾性是指正确答案:15.C,16.D,17.A 解题思路:1.第15题:耐受性是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降低(但反应不消失),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减,C项与此相符;第16题:过敏反应即变态反应,是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与用药剂量无关,D项与此相符;第17题
11、:成瘾性是指连续用药后,病人对药物产生心理依赖(或生理依赖),一旦停药即可出现戒断症状,A项与此相符。传 出7胆碱能神经不包括A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大部分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运动神经E支配汗腺分泌的神经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错选E。支配汗腺分泌的神经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但兴奋时释放的是乙酰胆碱,故是胆碱能神经。8骨骼肌血管平滑肌上有A受体、受体、无M受体B受体、M受体、无受体C受体、受体及M受体D受体、无受体及M受体EM受体、无受体及受体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错选A。骨骼肌m管平滑肌有肾上腺素受体(受体、受体),同时也有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受体,由于血管平滑肌是节后
12、纤维支配的器官,故应有M受体。9能选择性的与毒簟碱结合的胆碱受体称为AM受体BN受体C受体D受体EDA受体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偶有错选B者。N受体是烟碱受体nicotine的字头,而毒蕈碱是museanne的字头,二者混淆了。10毛果芸香碱的缩瞳机制是A阻断虹膜受体,开大肌松弛B阻断虹膜M胆碱受体,括约肌松弛C激动虹膜受体,开大肌收缩D激动虹膜M胆碱受体,括约肌收缩E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增多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错选E,是与毒扁豆碱混淆了。毛果芸香碱是直接激动M受体而生效的。11下列关于卡巴胆碱作用错误的是A激动M胆碱受体B激动N胆碱受体C用于术后腹气胀与尿潴留D作用广泛,副作用大E
13、禁用于青光眼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错选C。本品对膀胱和肠道作用明显,故可用于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仅用于皮下注射,禁静注给药。该药副作用多,且阿托品对它的解毒效果差,目前主要用于局部滴眼治疗青光眼,故禁用于青光眼是错误的。12新斯的明对下列效应器兴奋作用最强的是A心血管B腺体C眼D骨骼肌E支气管平滑肌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错选B,是与毛果芸香碱相混淆。新斯的明选择性非常高,主要对骨骼肌和胃肠道的平滑肌兴奋较强。13毒扁豆碱用于去神经的眼,产生的效应是A瞳孔散大B瞳孔缩小C瞳孔无变化D眼压升高E调节麻痹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B,发生率约45%。毒扁豆碱对眼睛的作用是能使瞳孔缩小,降
14、眼压,调节痉挛。此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且作用强而持久,但二者作用机制不同。毛果芸香碱直接激动M受体,毒扁豆碱是抗AchE而间接拟胆碱。此题的前提是去神经的眼,毒扁豆碱抗AchE的作用无法发生而不能使瞳孔缩小。14新斯的明在临床上的主要用途是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阿托品中毒C青光眼D重症肌无力E机械性肠梗阻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新斯的明的适应证,但不是主要的适应证。临床上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选用兴奋迷走神经的办法,无效时才选用药物。15碘解磷定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是因为A能使失去活性的胆碱酯酶复活B能直接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C有阻断M胆碱受体的
15、作用D有阻断N胆碱受体的作用E能对抗有机磷酸酯分子中磷的毒性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常见因对碘解磷定药理作用掌握不够而错选C或E。碘解磷定不能对抗Ach堆积引起的M样作用,也不能对抗有机磷酸酯分子中磷的毒性,而是靠其分子中的肟基与有机磷酸酯分子中的磷原子结合:使磷酰化的胆碱酯酶复活;阻止游离的毒物继续抑制AchE活性,故答案是A。16治疗胆绞痛宜选用A阿托品B阿托品+哌替啶C哌替啶D阿司匹林E溴丙胺太林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A,原因是忽略了阿托品对不同器官解痉作用的差异。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具有较好的解除平滑肌痉挛作用,常用于内脏绞痛,但对胆道平滑肌痉挛缓解效果较差,单独应用效
16、果不佳。它常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以期产生协同作用,较好地缓解胆绞痛;错选C,原因是仅考虑到哌替啶对各种疼痛有效,未考虑到哌替啶能提高平滑肌的张力,治疗浓度能使胆道平滑肌收缩,奥狄(Oddi)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受阻,致胆内压升高,可引起上腹不适甚至胆绞痛,因而对胆绞痛患者不宜单独应用。17治疗量阿托品一般不出现A口干、乏汗B皮肤潮红C心率加快D畏光,视物模糊E烦躁不安,呼吸加快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错选B或C或D,原因对阿托品药理作用掌握不够。治疗量阿托品就有散瞳、调节麻痹作用,故畏光、视物模糊;阿托品可对抗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控制而出现心率加快;同时扩张皮肤血管出现皮肤潮红;阿托品的毒性表现在过
17、量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会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18常用于抗感染性休克的药是A山莨菪碱B溴丙胺太林C贝那替秦D哌仑西平E东莨菪碱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E。混淆了东莨菪碱与山莨菪碱的特点,二者均为阿托品类生物碱。19神经节阻滞药的有意义效应是A口干,便秘,视物不清B降压C尿潴留D骨骼肌松弛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A或C,神经节阻滞,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功能降低,会出现口干、便秘、视物不清及尿潴留等阿托品样反应,这是没有临床意义的副作用;错选D,神经节细胞上的胆碱受体是N。受体,而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胆碱受体是N2受体。神经节阻滞药少影响N2受体。20解救琥珀胆碱过量
18、中毒的药物是A新斯的明B乙酰胆碱C加兰他敏D解磷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选择A错误率较高。琥珀胆碱在体内即可被血液和肝脏中的假性AchE迅速水解。新斯的明是抗AchE而增强骨骼肌张力的,故不能解救琥珀胆碱的中毒。目前尚无解救药,一旦呼吸麻痹需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21非儿茶酚胺类的药物是A多巴胺B异丙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麻黄碱E去甲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A或B。所谓儿茶酚胺类药物,是它们的化学结构在-苯乙胺母核上,苯环3,4位均为羟基者。其特点是作用发生快,持续时间短。异丙肾上腺旁虽然非体内固有,但具备以上特点。而麻黄碱不具备以上特点,是非儿茶酚胺类药。22去甲
19、肾上腺素扩张冠状血管主要是由于A激动受体B激动M胆碱受体C使心肌代谢产物增加D激动 受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A。去甲肾上腺素对受体几乎无兴奋作用,用药后冠脉的扩张主要是其激动心脏受体,心脏兴奋后,心肌代谢产物如腺苷增加,从而使冠脉扩张。23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黏膜血管收缩强B微弱收缩脑和肺血管C肾血管扩张D骨骼肌血管扩张E舒张冠状血管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常见错选B。肾上腺素对血管作用取决于各器官血管平滑肌上和受体的分布密度以及给药剂量的大小。皮肤、肾和胃肠道等器官的血管平滑肌受体占优势,表现黏膜强烈收缩,内脏血管尤其是肾血管收缩显著。对脑和肺血
20、管收缩作用十分微弱,有时由于血压升高而被动扩张。24大剂量肾上腺素静注,血压的变化是A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缓慢、持久升高B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稍下降C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上升,脉压变小D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上升不明显,脉压增大E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常错选B。一般小量(治疗量)肾上腺素由于兴奋心脏,心排出量增加,故收缩压升高;由于骨骼肌血管舒张作用抵消或超过了皮肤黏膜血管收缩作用影响,故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增大。但较大量静脉注射时,受体兴奋占优势,缩血管反应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25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血压变化是A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缓慢、持久升高B收缩压
21、上升,舒张压不变或稍下降C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上升,脉压变小D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上升不明显,脉压增大E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常见错误是选择C。去甲肾上腺素小剂量静脉滴注,血压收缩作用尚不十分剧烈,由于心脏兴奋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故脉压加大。较大剂量时,因血管强烈收缩使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故收缩压升高的同时,舒张压也明显升高,脉压变小。26反复使用麻黄碱产生快速耐受性的原因是A诱导肝药酶,使其代谢加快B受体敏感性下降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递质排空D其代谢产物拮抗了麻黄碱的作用E麻黄碱被MAO和COMT、破坏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错选B,发生率较高。
22、受体敏感性下降是一部分药物产生耐受性原因之一,这种耐受性的产生是长期反复用药的结果。麻黄碱快速耐受性是在短期内反复给药,作用逐渐减弱,停药数小时后可恢复。每日用药如不超过3次,则快速耐受性一般不明显。其快速耐受性的机制,一般认为有受体逐渐饱和与递质逐渐耗损两种因素。27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是指A给予受体阻断药后出现升压效应B给予受体阻断药后出现降压效应C肾上腺素具有、受体激动效应D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下降E由于升高血压,对脑血管的被动扩张作用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常错选D或C。肾上腺素具有、效应。给药后,由于受体激动,血管表现收缩;受体激动,心排出量也增加; 受体激动,有些血管表现舒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历年 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 考试 易错题 药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