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冀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北省冀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步履(f)委屈(qu)分歧(q)B拆散(zh)熬过(o)蹲下(dn)C粼粼(ln)霎时(sh)棱镜(lng)D琐事(su)滋润(z)铺着(p)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祥,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B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C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彩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D可可伸开了翅膀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潋翼俯冲而下,只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了。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B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
3、一下子红了。C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D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冬天的百草园和春天的百草园相比,显得很无味。B从美女蛇的故事中,使我得到教训: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C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2015届山东济宁中考)默写填空(1)曾子曰:“ _,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2)忽如一夜春风来,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岳阳楼记)(4)古代有很多抒发愁情的名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赋予“愁”以长度;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赋予“愁”以形态;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赋予“愁”以重量:“_ ,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
5、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即/公大兄无奕/女C与儿女讲/论文义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2下列划线的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B相委而去C元方时年七岁D元方入门不顾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甲文中“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B甲文中“公大笑乐”中的“大笑”,太傅有意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他更喜欢“未若柳絮因风起”。
6、C乙文中友人迟到在先,责备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D乙文中元方是一个懂礼貌、机智聪明、正直的孩子。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散步(节选)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
7、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8、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节选自散步)1(1)简要概括文中的“分歧”:_。(2)概括解决“分歧”的过程:_。2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结合语境,说说我们“笑”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散步【材料二】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
9、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秋天的怀念两则材料中,两个“儿子”是否都听从了母亲的话?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请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提供的词语,发挥想象,将其扩展成50字左右的一段话,描绘一幅和谐的画面。词语:冬天阳光 窗答: _七、作文(共40分)进入九月,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我们的校园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用心去观察,去体验,用一段文学写下你眼中的“初秋的校园”,120字左右。别忘了用上我们第一单元所学的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让你的文章更生动形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