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6-7心血管系统疾-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pdf
《(1.38)--6-7心血管系统疾-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8)--6-7心血管系统疾-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包炎目 录CONTENTS01定义02分类04慢性心包炎03急性心包炎 05总结心包炎(pericarditis)由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某些代谢产物引起的脏层、壁层心外膜发生的炎症反应。大多数继发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尿毒症、心脏创伤及恶性肿瘤转移等。1、浆液性心包炎2、纤维素性及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3、化脓性心包炎4、出血性心包炎 一、急性心包炎 二、慢性心包炎1、非特殊型慢性心包炎2、特殊型慢性心包炎主要特征:浆液性渗出。病因:主要由非感染性疾病引起,如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肿瘤、尿毒症等。病毒感染以及伴有其他部位感染亦常引起心包炎。累及心肌者亦称心肌心包炎。临床
2、表现:胸闷不适,体检心界扩大、听诊心音弱而远。一、浆液性心包炎病理变化:心外膜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心包腔有一定量的浆液性渗出液,伴有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一、浆液性心包炎心包炎最常见类型。常由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尿毒症、结核、急性心肌梗死、Dressler综合征以及心外科手术等引起。临床表现:心前区疼痛,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二、纤维素性及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病理变化眼观:心包脏、壁两层表面附着一层粗糙的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呈绒毛状,故称绒毛心。二、纤维素性及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病理变化:镜下:渗出液由浆液、纤维蛋白、少量的炎细胞和变性的坏死组织构成。二、纤
3、维素性及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化脓菌侵袭心包所致。临床表现:除感染症状外,伴有上述两种心包炎(浆液性、纤维素性)的症状和体征。当渗出物吸收不完全时,可发生机化,导致缩窄性心包炎。三、化脓性心包炎病理变化眼观:心包腔面覆盖一层较厚的呈灰绿色、浑浊而黏稠的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三、化脓性心包炎病理变化 镜下:心外膜表面血管扩张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渗出物内可见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及无结构粉染物质。炎症累及周围心肌细胞时,称为心肌心包炎;若炎症累及心脏周围组织时,称纵隔心包炎。三、化脓性心包炎大多由结核杆菌经血道感染引起,亦可由恶性肿瘤累及心包所致。心包腔含大量浆
4、液性、血性的积液。心外科手术可继发出血性心包炎,出血多时可致心脏压塞。四、出血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多由急性心包炎转化而来,临床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又分为两型。非特殊型慢性心包炎仅局限于心包本身,病变较轻,故临床无明显症状。常见病因有结核病、尿毒症、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等一、非特殊型慢性心包炎1.粘连性纵隔心包炎心外膜因纤维粘连而闭塞,并与纵隔及周围器官粘连。常继发于化脓性心包炎、干酪样心包炎、心外科手术或纵隔放射性损伤之后。心脏因受心外膜壁层的限制和受到与周围器官粘连的牵制而工作负担增加,引起心脏肥大、扩张。二、特殊型慢性心包炎2.缩窄性心包炎心包腔内渗出物机化和瘢痕形成,致心脏舒张期充盈
5、受限,严重影响心排出量。多继发于化脓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和出血性心包炎。二、特殊型慢性心包炎Summary先天性心脏病目 录CONTENTS01定义Definition02分类Classify03总结Summary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出生时就存在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脏病。由胎儿时期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造成,也称先天性心脏畸形。病因:妊娠早期(5-8周)母体感染病毒、宫内缺氧、服用致畸药物、患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酒、接受辐射等有遗传倾向。临床上按早期是否出现发绀等分为:非发绀型: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8 心血管 系统 心包炎 先天性 心脏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