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2手术体位对病人下肢静脉血流的影响.pdf
《(7.2)--5.2手术体位对病人下肢静脉血流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5.2手术体位对病人下肢静脉血流的影响.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护理研究 2021 年 2 月第 35 卷第 3 期(总第 671 期)手术体位对病人下肢静脉血流的影响Influence of operative position on venous blood flow in lower limbs of patientsWANG Zengyan,GAO Xinglian,CUI Yuyang,HE Tingting,ZHENG Hao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430022 ChinaKeywordss
2、urgery;deep vein thrombosis;surgical position;coagulation;lower limb vein摘要目的:研究手术过程中 4种标准手术体位对病人下肢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2019年 7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病人 320例,术中仰卧位 79例,侧卧位 80例,俯卧位 72例,截石位 89例。比较 4组病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手术前后凝血指标。结果:4组病人双侧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差值及术后 24 h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 D二聚体(D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体位对
3、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流的影响存在差异,术中应对高风险手术体位的病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关键词外科;深静脉血栓;手术体位;凝血;下肢静脉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1.03.031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在 1996 年,国外文献报道显示,在外科手术中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 25%1。为适应不同手术方式,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常采用不同的手术体位,标准的手术体位通常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和截石位2,本
4、研究旨在探讨常见的 4种标准手术体位对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术中高风险手术体位所采取的干预护理措施奠定基础。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 2019年 1月2019年 7月在我院住院实施手术的病人 320例,来自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妇产科、骨科等科室,其中采用仰卧位79 例,侧卧位 80 例,俯卧位 72 例,截石位 89 例。纳入标准:年龄 2560 岁,体质指数(BMI)正常,精神状况良好;无下肢手术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下列疾病者,如高血压、冠心病、出血性疾病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下肢活动受限。1.2研究方法根据手术方式选择摆放
5、4 种标准手术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截石位摆放方法参考2019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选取手术室专科护士4人,手术室工龄 1520年,均为手术室临床技能带教老师,标准体位摆放熟练。病人入手术间后统一被安置于德国某品牌的手术床上,常规行上肢静脉输液,全身麻醉后根据手术方式进行 4 种标准体位的摆放,卧位摆放所需配件均采用统一规格。1.3评价指标1.3.1下肢股静脉和腘静脉的管径大小和血流速度在麻醉完成后和手术结束恢复仰卧位两个时间节点由专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对病人双侧下肢股静脉进行探查,测量股静脉和腘静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两个时间点血流速度取差值得到结果数据。1.
6、3.2凝血功能指标手术前 24 h、手术后 24 h 分别抽取病人外周静脉血送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值。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及 2检验,检验水准=0.05。2结果2.14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见表 1)综合研究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内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王曾妍,主管护师,硕士,Email:引用信息王曾妍,高兴莲,崔宇杨,等.手术体位对病人下肢静脉血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
7、5(3):511513.511CHINESE NURSING RESEARCHFebruary,2021 Vol.35 No.32.24组病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管径大小比较(见表 2、表 3)2.34组病人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见表 4)3讨论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多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分娩、肿瘤等36。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造成深静脉血栓的首要因素78。手术中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且双侧下肢不同角度的摆放,静脉血管的管径会发生变化,静脉血流不同程度变缓。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容易造成下肢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手术病人深静脉血表 14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8、组别仰卧位组侧卧位组俯卧位组截石位组统计值P例数79807289性别(例)男404335462=0.420.94女39373743年龄(岁)58.1512.0858.1012.0159.4910.7057.5311.71F=0.130.94BMI(kg/m2)22.962.9722.892.9623.013.0122.912.96F=0.050.99术前 Caprini量表评分(分)2.371.423.011.432.831.723.011.66F=1.150.33手术时间(min)229.3881.32203.8961.61212.6575.31226.0776.18F=0.890.45表
9、24组病人双侧股静脉血流速度及管径大小比较(xs)组别仰卧位组侧卧位组俯卧位组截石位组F值P例数79807289左侧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差(cm/s)2.201.532.361.693.022.908.172.80150.820.01管径(cm)0.830.080.800.080.650.070.580.0874.210.01右侧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差(cm/s)2.391.883.032.504.142.108.452.63119.230.01管径(cm)0.820.070.740.080.680.090.570.08146.780.01表 34组病人双侧腘静脉血流速度及管径大小比较(xs)组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2 5.2 手术 体位 病人 下肢 静脉 血流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