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9)--论针刺量效关系刺法灸法学.pdf
《(4.1.19)--论针刺量效关系刺法灸法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19)--论针刺量效关系刺法灸法学.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0CB530506)论针刺量效关系摘要针刺量是一个综合范畴,针刺操作所致的针刺量应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施术手法的选择、施术所持续的时间、留针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根据传统针灸理论,不同的针刺量会对针灸的效果产生影响,大量现代研究也证明了针刺量效关系的存在,因此在针刺随机对照研究中针刺量的选择是否合适会影响试验的结果。针刺量效关系的研究能够提供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并提高针灸研究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使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关键词针刺量效关系;随机对照试验;针刺研究The quantity-effect rela
2、tionship of acupunctureMeng Zhihong(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AbstractThe quantity of acupuncture is a complexity from needling manipulation including direction and depth of needle inser
3、tion;thetype of manipulation(such as lifting manipulation and twirling manipulation)of acupuncture;the duration;needle-retaining time and soon.The quantity of acupuncture had potential influence on the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acupunctur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ny modern researches
4、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quantity-effect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was existence.So the quantity of acu-puncture applied in study was optimal or not would influence the result of acupuncture study.The research of quantity-effect relationshipof acupuncture could solve the problems of optimal qua
5、ntity and improve the repeatability and scientific of acupuncture study,whichclosed connective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cupuncture studyKey WordsThe quantity-effect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Acupuncture study中图分类号:245 0文献标识码:Adoi:10 3969/j issn 1673 7202 2014 12 0
6、06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根据不同的病情,治疗时选择相符合的针刺量,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古今医家对此均有论述,而国际上对针刺量效的研究近年来也日益增多。针刺量是一个综合范畴,全面理解针刺操作所致的针刺量应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施术手法的选择、施术所持续的时间、留针时间的长短,加之施针的指力、频度不同,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1针刺量效关系的历史沿革针灸学历史悠久,古代经典中历代医家均有对针刺量效关系的描述,并把选择合适的针刺量作为针刺取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由此产生了针刺量效关系的雏形。早在 黄帝内经 时期,就已经将针刺的深浅作
7、为影响针刺效应的关键因素,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可能有害无益,如素问刺要论篇 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再如素问刺齐论 记载:“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同时指出只有选择合适的针刺深度,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 曰:“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灵枢官针 则进一步说明“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反为大脓”。黄帝内经 中对针刺过程中留针时间的量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如 灵枢经水 所言:“足阳明刺深六分
8、,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不过一呼”。指出针刺不同经脉时,应选择相应的留针时间。至汉代,对针刺量的描述同样屡见不鲜,如武威汉代医简 载:“满愈出针,寒气在胃,次刺膝下五寸分间,荣深三分,留针如炊一升米顷,出针,名曰三1851世界中医药2014 年 12 月第 9 卷第 12 期里。次刺项从上下十一椎侠椎两刺荣深四分,留针百廿息,乃出针,名曰肺输”。对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做了较为明确的定义。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 中卷三对腧
9、穴针刺深度一一作了阐述。如:“合谷刺入三分”,“环跳刺入一寸”。说明当时医家对针刺深浅也有较为严格的量化规范。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 中对针刺量的描述则更为具体。如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 中的“补针之要法”中曰:“针手经络者,效春夏停二十四息,针足经络者,效秋冬停三十六息”。同时对针刺过程中手法不同所导致刺激量的差异做了详细论述,有“平补平泻”“大补大泻”“针头补泻”等分类:“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摇而伸之,此乃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
10、许,乃先深而后浅,自内引外,泻针之法也,故曰针头补泻”。古代医家也认识到,针刺时要获得理想的疗效,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针刺量,否则疗效可能不佳。这种到达针刺取效刺激量的标志被称为“得气”。窦汉卿在标幽赋 云:“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并经典的阐述了气至时医者手下的感觉:“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上述诸多经典理论说明古代针灸学者对针刺过程中的量是非常重视的,只是古代中医是以师传或家族模式传承,语言及示范性传授多于文字和课本式传播。加之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对针刺量的描述过于笼统和模糊,并
11、没有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造成后世医家在继承和遵循中的困难,这就要求现代针灸研究者对经典理论进行深入发掘,将针刺量的概念进一步的细化。2针刺量效关系的现代研究根据传统针灸学理论,合适的针刺量是针灸取效的关键因素。同一穴位应用不同的刺激量,对脏腑经络生理状态的改变不相同,产生的效应也具有差异。近年来国内和国际上均开展了大量研究探求针刺量效关系,为继承和发展传统理论寻找高级别的证据。国内研究多数聚焦于某一有效经穴,应用不同的针刺操作(如不同的针刺时间、针刺频率、针刺方向等)产生相应的针刺量并探讨其所致的针刺效应的差异。这种方法能清晰地指明针刺量效关系的相关形式并对其中可能的机制加以研究,同时对
12、于临床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杨沙等2 采取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针刺组以及内关短时间组(5 s)、中时间组(60 s)和长时间组(180 s)共7 组,内关穴 3 组针刺参数是固定 1 次/s 频率分别应用 5s、60s、180 s 的针刺时间,并每12 h 针刺1 次,持续6 次。观察大鼠动物神经功能情况、缺血局部微循环血流量、脑组织梗死率和机制指标包括微循环血管输入支、输出支管径,以及脑组织苏木 伊红 HE 染色的细胞形态学指标。模型组在造模成功即刻,后 4 组在造模后 72 h 观察指标。结果发现内关 3 个组在效应指标的改善上优于模型组、非
13、针刺组(P 0.05),且对各项机制指标的改善,以中长时间较优。这说明了针刺时间是影响针刺效应的关键因素。韩科等3 应用 Wistar 大鼠 MCAO 模型,按正交设计分九组并分别施以频率 1、2、3 次/s,时间 5 s、60 s、180 s 不同组合下的针刺干预内关穴,以大鼠脑梗死率和微循环输入支管径为评价效应指标。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针刺的时间和频率是针刺效应影响因素,并得出针刺内关穴的针刺频率和时间存在最优搭配方案为频率 3 次/s,针刺时间 60 s。上述动物实验证明针刺不同经穴产生最佳针刺效应所需要的针刺量具有特异性,每个经穴都不相同。同时也有临床研究证明应用不同针刺量治疗疾病时所致
14、效应具有差异。如李凌鑫等4 应用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将 50 例患者依据针刺时间和针刺方向构成的不同刺激量随机分为合谷 1、2、3、4组和对照组,每组 10 例。合谷 1 4 组采用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并加基础治疗;对照组除不针刺合谷穴外,其他治疗同合谷针刺组,疗程 14d。比较各组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量表(H-B)、多伦多面神经分级系统量表(TFGS)、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DFNP)和面部残疾指数问卷表(F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临床疗效确切,并且采用逆经脉方向斜刺、捻转行针 5s
15、的针刺方案,临床疗效最佳。何伟等5 将 48 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 30 min组(15 例)、45 min 组(15 例)、60 min 组(18 例),观察不同的针刺时间治疗的临床疗效、疗程的差异。3 组治疗前后比较表明针刺留针 60 min 治疗颈性眩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和最短的疗程。2851WOLD CHINESE MEDICINEDecember 2014,Vol 9,No 12李学军6 等将 12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弱刺激组、中刺激组和强刺激组各 40 例,分别在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进行不同针刺强度的治疗。2 周为 1 个疗程,治疗 4 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显示 3
16、 组 FD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 0.01),而与其他 2 组相比较,中刺激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强、弱刺激组(P 0.01),其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等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P 0.05),且血清胃动素结论显示 3 组血清胃动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近年来国际上对于针刺量和针刺效应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认识也日益加深,针灸不仅仅是简单针刺的观念逐渐被接受。如 2005 年发表在杂志 Pain 上的评论7:“针灸是一种对机体进行刺激的技术,因此其刺激模式如强度,频率,间隔的时间等可能会对疗效有深刻影响”。“针灸不仅仅是针刺,正如手术不仅仅是切开皮肤”。大量研究
17、结果也表明针刺操作因素的差异会对针刺效果产生影响。如果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针刺效应的影响也许会更为显著。例如韩国庆熙大学的8 一项研究调查了对健康志愿者分别行捻转手法(With rotation),深针刺(Deepneedling,2 cm)和浅针刺(Superficial needling,0.3 cm)时患者的针感和痛域变化。结果显示,捻转操作时针感和痛域的改变均最大,其次是深针刺和浅针刺,同时捻转操作组显示的痛域变化相对于深针刺和浅针刺组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深浅针刺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得出结论针刺操作在针刺取效中发挥重要作用。Li Xiaomei 等9 应用不同的提插操作手法(即重插轻
18、提和轻插重提)针刺足三里穴 2 min 并观察微循环血液灌注变化。结果显示两针刺组微循环血液灌注均增加,但是重插轻提(einforcing)针刺组微循环血液灌注增加量明显高于轻插重提(educing)针刺组。Huang Tao 等10 应用捻转操作和提插操作分别对健康志愿者针刺足三里穴,结果显示两组间足三里穴区的微循环灌注有显著差异,同时提插操作组所导致的针感要强于捻转操作组,表明了两种针刺操作方法的机制并不一样,需要进一步研究。动物实验同样显示针刺操作所致的针刺量在针刺取效中具有重要作用。Kim 等11 将大鼠分为 4 组针刺足三里穴观察针刺的镇痛效应,分别为不治疗对照组(CON),针刺无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 19 针刺 关系 灸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