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pdf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 20232023 届高三月考试卷届高三月考试卷(六六)化学化学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10 分。时量分。时量 7575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100 分。分。可能用到的柏对银子质亚:可能用到的柏对银子质亚:H H1 1FeFe5656SbSb122122LaLa139139C C1212N N1414O O1616ClCl35.535.5CaCa4040ScSc4545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4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2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因此必须作改性处理才能施用B.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产品时,加入一些膨松剂(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可中和酸和受热分解C.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不能用于任何的食品生产中D.豆腐是通过豆浆加入卤水而成,其生产过程与胶体性质相关【答案】C【解析】【详解】A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爆炸,作为化肥使用时必须作改性处理,选项 A正确;B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产品时,加入的一些膨松剂(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可中和酸并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生产的
3、食品松软或酥脆,易消化吸收,选项 B 正确;C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增色剂,是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种,选项 C 错误;D盐卤就是电解质溶液,而豆浆是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就发生聚沉,选项 D正确;答案选 C。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向牛奶中加入白醋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D.氢氟酸可用于蚀刻玻璃、石英制品【答案】D【解析】【详解】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 错误;B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B 错误;C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加入果汁使蛋白质凝聚而沉淀,不是发生了酸碱
4、中和反应,C 错误;D氢氟酸可与 SiO2反应生成 SiF4气体和 H2O,因此可利用氢氟酸刻蚀玻璃、石英制品,D 正确;第 1页/共 21页故选 D。3.环氧树脂胶粘剂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各种方面。制取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 和 II 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C.该反应属于加聚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酚羟基和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碳氯键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 A 正确;B苯环对角线上的碳及其所连原子共直线,4 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故 B 错误;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有机物和有机物发生缩聚反应生成有机物,故 C 错误
5、;D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和有机物中都含有连有 4 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手性碳原子,故 D 错误;故选 A。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B.I 至少有 9 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D.I、II、III 均不含手性碳原子A.用图 1 装置制取并检验乙炔B.用图 2 所示装置证明 SO2具有漂白性C.用图 3 所示装置制取并检验 NH3D.用图 4 所示装置吸收 HCl 中的 Cl2【答案】C【解析】【详解】A电石中含有其他杂质,与水反应还会产生 H2S、PH3等还原性气体,它们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第 2页/共 21页钾溶液褪色,A 不正确;B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
6、白性,B 不正确;C采用 NH4Cl 固体与熟石灰加热反应制 NH3,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NH3是否收集满,C 正确;D饱和食盐水用于吸收 Cl2中混有的 HCl,D 不正确;故选 C。5.化合物 X 的结构如图所示,a、b、c、d 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时 c 原子 2p原子轨道上有 1 对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的水溶液呈碱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原子半径:rd rc rb raC.的结构中存在大键,可表示为4(用m表示,m 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6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D.电负性:a c b【答案】C【解析】【分
7、析】c 原子 2p 原子轨道上有 1 对成对电子,所以 c 是 O 元素;a 与 c 形成的是共价单键,原子序数在c 之前,所以 a 是 H 元素;d 元素是一个正 l 价离子,原子序数比 c 大,又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 d 元素是 Na 元素;b 与 c 共形成了 4 根共价键,故 b 元素是 C 元素,X 为 Na2CO3H2O2。【详解】A根据上述推断,X 物质是 Na2CO3H2O2,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H2O2中 O 元素呈负一价,属于中间价态,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选项 A 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往右依次减小,所以 r(Na)r(C)
8、r(O)r(H),选项 B 错误;CCO3离子一共有 4 个原子,所以m=4。中心C 原子做 sp2杂化,剩余一个价电子;周围的O 原子的 2p能级上有两个单电子,其中一个单电子用来和中心 C 原子成键,剩余的一个单电子用来形成大键,所以三个氧原子一共提供 3 个电子;最后加上两个单位负电荷所对应的电子;所以成大键的电子一共为 6 个,即 n=6。所以该大键的表示为4,选项 C 正确;D元素非金属性越大,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HCO,即a b c,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6.在 Rh(铑)表面进行 NRR(电催化反应)将 N2转化为 NH3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 3
9、页/共 21页26A.Rh 薄膜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B.通过可知两个氮原子上的加氢过程分步进行C.上述所有过程都需铑电极提供电子才能进行D.反应每转移 2mol 电子,生成 22.4LN2(标准状况下)【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Rh 薄膜电极得电子,Rh 薄膜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A 说法正确;B根据图象可知,通过可知两个氮原子上分 2 步分别得到氢原子,则加氢过程分步进行,B 说法正确;C根据图象可知,、步,Rh 未提供电子,C 说法错误;D反应为 3N2H2=2NH3+2N2,每转移 4mol 电子,生成 2molN2(标准状况下),转移 2mol 电子,22.4L 标况下的氮
10、气,D 说法正确;答案为 C。7.实验室以二氧化铈CeO2废渣为原料制备含少量Cl的Ce2CO33,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已知:Ce3+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 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Ce3+(水层)3HA(有机 层)GeA3(有机层)3H(水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酸浸”时CeO2与H2O2反应生成Ce3+并放出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O2H2O26H=2Ce3O2 4H2O。eCl3溶液滴加到NH4HCO3溶液中可生成Ce2CO33沉淀,该过程有气体产生B.将CC.“沉淀”时加氨水使溶液接近中性,其目的是降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增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浓
11、度D.“反萃取”步骤中的“试剂 a”可选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酸浸”时 CeO2做氧化剂,与 H2O2反应生成 Ce3+并放出 O2,Ce3+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 HA)萃取,第 4页/共 21页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Ce3+(水层)+3HA(有机层)Ge(A)3(有机层)+3H+(水层),加氨水提高 pH 值,有利于萃取,加入酸性试剂,反萃取,加氨水和碳酸氢铵除去盐酸,同时生成 Ce2(CO3)3。【详解】A“酸浸”时 CeO2与 H2O2反应生成 Ce3+并放出 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O2+H2O2+6H+=2Ce3+O2+4H2O,A 正确;B将 CeCl3溶液
12、滴加到 NH4HCO3溶液中可生成氯化铵、Ce2(CO3)3沉淀和二氧化碳,B 正确;C“沉淀”时加氨水使溶液接近中性,其目的是降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增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浓度,有利于沉淀 Ce2(CO3)3的生成,C 正确;D“反萃取”步骤中的“试剂 a”,Ce3+(水层)+3HA(有机层)Ge(A)3(有机层)+3H+(水层),萃取原理逆向进行,增加 H+浓度,才能逆向进行,可选酸性试剂,D 错误;故答案为:D。8.羟基自由基(OH)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我国科学家设计了种能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实现了发电、环保两位一体。
1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极1molCr2O7参与反应,理论上 NaCl 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数为12NA2B.电池工作时,b 极附近 pH 减小C.右侧装置中,c、d 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 73D.d 极区苯酚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 28OH=6CO2 17H2O【答案】A【解析】【分析】a极反应为2Cr2O76e7H2O=2CrOH38OH,b极反应为C6H5OH-28e11H2O6CO2+28H。2得电子生成CrOH3,a 是正极、b 是负极;a 极反应为【详解】Aa 极Cr2O722Cr2O76e7H2O=2CrOH38OH,a 极1mol
14、Cr2O7参与反应转移 6mol 电子,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 NaCl 溶液中;转移 6mol 电子时有 6mol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NaCl 溶液中,b 是负极,HO-、第 5页/共 21页H+反应生成水,论上 NaCl 溶液中离子数不变,故 A 错误;B电池工作时,b 极反应为C6H5OH-28e11H2O6CO2+28H,b 极附近 pH 减小,故 B 正确;C 右侧为电解装置,c 是阴极,c 极反应式为2H+2e=H2,d 为阳极,d 极反应式为H2O-eOH+H,+-C6H5OH+28OH=6CO2 17H2O,转移28mol 电子,c 极生成 14mol 氢气,d 极生
15、成 6mol 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 73,故 C 正确;Dd 极区苯酚被OH 氧化为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 28OH=6CO2 17H2O,故D正确;选 A。9.向30 mL1.0 molL1的H2SO4和 3 mL 30%的H2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经处理过的铁丝,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随后消失,再产生气泡,再消失,周而往复,振荡周期(现象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为 20 s 左右,可维持数小时。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为:(a)Fe2H=Fe2H2(b)2Fe2H2O2H2O=Fe2O34H3(c)Fe2O36H=2Fe(d)2Fe33H2OH2=2Fe
16、22HB.Fe2O3、Fe3+为中间产物D.由该机理可知:产生的气体是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振荡反应与H+浓度的变化有关C.冰水浴比室温条件下的振荡周期要短【答案】C【解析】【详解】A四步反应的总反应为Fe+H2O2+2H=Fe+2H2O,反应物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故该振荡反应与H+浓度的变化有关,A 正确;BFe2O3、Fe3+在反应中生成又消耗,为中间产物,B 正确;C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则冰水浴比室温条件下的振荡周期要长,C 错误;D由该机理可知:产生的气体只能是H2,D 正确;故选 C。+2+pM ln M10.25时,难溶盐CaSO4、CaCO3、MnCO3溶液中阳离子浓度的负
17、对数浓度的负对数pR lg R3和阴离子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 6页/共 21页A.25,KspCaCO3108.6B.向 A 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固体CaCl2,可得到 Y 点对应的溶液C.2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MnCO3CaCO3CaSO4D.25,向100 mL MnCO3饱和溶液中加入1.11gCaCl2s,有CaCO3沉淀生成【答案】BC【解析】【详解】A25C,KspCaCO3=c(Ca)c(CO3)=102+2-4.310-4.3=10-8.6,选项 A 正确;B 向 A 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固体CaCl2,钙离子浓度增大,pM=-lg M的溶液,选项 B 错误;2+
18、减小,不可能得到 Y 点对应C 比较三种物质的 Ksp,25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MnCO3CaCO310-8.6,有CaCO3沉0.1L淀生成,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BC。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小苏打溶液中:K+、Na+、Br、AlO2B.c OH/cH1012的溶液中:AgNH3、K+、Cl、NO322+C.pH 7的溶液中:NH4、Fe3+、Cl、SO4第 7页/共 21页D.水电离的c OH【答案】B【解析】11013molL1的溶液中:K+、Cl、CH3COO、Cu2+【详解】A小苏打为 NaHCO3,HCO3、AlO2和 H2O 反应生成CO
19、3和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2-错误;BcOH/c H 10120,即cOHcH,溶液显碱性,AgNH3、K+、Cl和NO3在2碱性环境下可大量共存,B 正确;CpH 7的溶液,可能为 NH4Cl 和NH3H2O的混合溶液,则Fe3+与NH3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水电离的c OH11013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若为酸溶液,CH3COO与 H+结合为醋酸而不能大量共存,若为碱溶液,Cu2+与 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 错误;故选 B。12.18O标 记 的 乙 酸 甲 酯 在 足 量 NaO
20、H 溶 液 中 发 生 水 解,部 分 反 应 历 程 可 表 示 为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为快速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 I、IV 为决速步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CH3OH18第 8页/共 21页D.变【答案】C【解析】和CH3O的总能量与和OH的总能量之差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详解】A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反应、IV 的活化能较高,因此反应的决速步骤为反应、IV,A 正确;B反应 I 为加成反应,而与为快速平衡,反应 II 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或,后者能生成18OH-,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B正确;C反应 III
21、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或,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不会存在CH3OH,C 错误;D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和CH3O的总18能量与故选 C。和OH的总能量之差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D 正确;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Na2SO4,溶液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出现浑浊Na2SO4溶液使蛋白质变性B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AlOH3第 9页/共 21页C常温下,把铝片放置于浓硝酸中向两支装有KI3的试管中分别滴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生成浓硝酸使铝片发生了钝化DKI
22、3溶 液 中 存在:I3I2IA.A【答案】A【解析】B.BC.CD.D【详解】A蛋白质中加入轻金属盐,能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析出,为蛋白质的盐析不是变性,选项 A 不正确;B铝离子水解呈酸性,硫离子水解呈碱性,两溶液混合水解互促,彻底进行,白色沉淀是AlOH3,选项 B 正确;C常温下铝片遇浓硝酸,浓硝酸使铝片发生了钝化,选项 C 正确;D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加入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说明含 I-,所以KI3溶液中存在:I3I2I,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A。14.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 M 和 N 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M+N=X+Y;M+N
23、=X+Z,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v1=k1c2(M),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v2=k2c2(M)(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 M、Z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0min 时间段内,Y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6.6710-8molL-1min-1B.反应开始后,体系中 Y 和 Z 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C.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 62.5%的 M 转化为 ZD.反应的活化能比反应的活化能大【答案】A【解析】第 10页/共 21页【详解】A由图中数据可知,30min时,M、Z 的浓度分别为 0.300molL1和 0.125变化量为 0.5molL1-0.300m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师大附中 第六 月考 试卷
限制150内